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大豆油精炼环节色泽与酸价的实时监测系统研发
1
作者 王冬 王宏平 +5 位作者 高天慧 林颢 孙日飞 马莉 蒋甜燕 何立军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0-190,共11页
色泽和酸价是大豆油精炼环节的重要品质指标,快速无损检测对大豆油生产过程提质增效有着重要意义。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结合多变量分析模型检测大豆油精炼环节中干燥油、脱色油和成品油的色泽与酸价,并研发了基于QT(Quick Time)6.3版本... 色泽和酸价是大豆油精炼环节的重要品质指标,快速无损检测对大豆油生产过程提质增效有着重要意义。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结合多变量分析模型检测大豆油精炼环节中干燥油、脱色油和成品油的色泽与酸价,并研发了基于QT(Quick Time)6.3版本框架的大豆油加工过程内外部品质的实时无损监测系统。首先,通过系统中的可见光波段结合公式转换,计算出大豆油加工过程色泽L*、a*、b*和R值,矫正后与色度计的相对偏差小于1%。此外,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无信息变量消除法(UVE)、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PLR)和遗传算法(GA)4种算法筛选出与酸价相关的近红外光谱特征变量,再用偏最小二乘法(PLSR)、支持向量机(SVR)和人工神经网络(BPANN)3种算法建模并比较其性能,CARS+SVR的组合所建立的模型性能最佳,其模型的相关评价参数R p为0.98,RMSEC为0.0102,RMSEP为0.0125,RPD为4.95。最后,将所研发的系统在2024年5月6日至2024年5月14日进行生产验证,色泽和酸价与品控部门验证的误差分布为3.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精炼 色泽 酸价 可见/近红外光谱 实时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FastFAME色谱柱的气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脂肪酸组成
2
作者 孟庆宇 蒋甜燕 +2 位作者 孙日飞 马莉 夏旭明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0-152,共3页
为满足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脂肪酸组成测定及时性、准确性的要求,采用气相色谱法,选用强极性DB-FastFAME色谱柱对食用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并对方法的分离度、精密度、准确度及柱效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DB-FastFAME色谱柱可... 为满足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脂肪酸组成测定及时性、准确性的要求,采用气相色谱法,选用强极性DB-FastFAME色谱柱对食用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并对方法的分离度、精密度、准确度及柱效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DB-FastFAME色谱柱可在25 min内分离37种脂肪酸甲酯混标,分离度均不小于1.5,脂肪酸的定性和定量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小于0.03%和2.3%,分离效果良好且稳定性较好;采用该色谱柱测定菜籽油质控样品的脂肪酸组成,相对误差为-2.50%~9.01%,无法分离反式C18∶3,除C18∶3n-3和C20∶1测定值偏大外,其余脂肪酸准确度良好;DB-FastFAME色谱柱使用1年后,柱效能降低,保留时间后移了0.9 min。综上,DB-FastFAME色谱柱可满足企业低成本、高效率的脂肪酸组成分析要求,但长期使用需关注柱效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组成 DB-FastFAME色谱柱 分离度 精密度 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粮库建设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23
3
作者 陈赛赛 王力 +3 位作者 胡育铭 尹道娟 王伟宇 焦义文 《粮油食品科技》 2016年第2期97-101,共5页
粮库智能化建设可提高仓储管理水平,并可节约人工成本、科学经营决策、确保储粮安全,已经受到粮食收储企业等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对智能化粮库的建设应用进行综述,介绍了其在粮情测控、智能通风、智能气调、智能出入库、视频监控... 粮库智能化建设可提高仓储管理水平,并可节约人工成本、科学经营决策、确保储粮安全,已经受到粮食收储企业等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对智能化粮库的建设应用进行综述,介绍了其在粮情测控、智能通风、智能气调、智能出入库、视频监控、仓储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智能化粮库建设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粮库 智能通风 智能气调 智能出入库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氮气调储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7
4
作者 王力 陈赛赛 胡育铭 《粮油食品科技》 2016年第5期102-105,共4页
充氮气调储粮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绿色储粮技术,在粮食储藏等多种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综述了充氮气调储粮系统和充氮气调技术在粮库安全储粮等方面的应用,包括该技术在储粮害虫防治、粮食微生物抑制、延缓粮食品质劣变等方面的研... 充氮气调储粮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绿色储粮技术,在粮食储藏等多种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综述了充氮气调储粮系统和充氮气调技术在粮库安全储粮等方面的应用,包括该技术在储粮害虫防治、粮食微生物抑制、延缓粮食品质劣变等方面的研究应用,并分析了其在数字化粮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期为充氮气调技术在数字化智能粮库建设中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氮气调 害虫防治 储藏品质 粮情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粮食物流布局 打造“一带一路”粮食物流国际通道 被引量:9
5
作者 邱平 冀浏果 +1 位作者 刘雍容 严云修 《粮油食品科技》 2019年第3期90-96,共7页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引领世界农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使我国农业进入全球时代。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完善粮食物流布局,对于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我国农业与国际协同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引领世界农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使我国农业进入全球时代。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完善粮食物流布局,对于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我国农业与国际协同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我国粮食物流发展现状、粮食进出口以及国际主要粮食物流通道的深入分析,结合粮食物流"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以及"一带一路"总体布局,提出了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国际粮食物流通道的总体思路,包括做好与国际铁路通道对接、优化线路、优化港口布局、做实海上进出口通道高起点建设和运营、提升国际通道节点物流效率和加强我国进口粮食网络优化研究。为我国完善粮食物流布局、打造"一带一路"粮食物流国际通道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粮食物流国际通道 粮食进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脱色剂应用于大豆油脱色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宏平 孙日飞 +3 位作者 何立军 马莉 蒋甜燕 邵彦智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5,共4页
旨在为大豆油精炼中脱色剂的应用提供参考,以大豆碱炼油和3种常用脱色剂活性白土、凹凸棒土、中性膨润土为原料,考察了3种脱色剂对大豆油的脱色、脱皂和脱磷脂能力。结果表明:活性白土、凹凸棒土、中性膨润土添加量超过2%后,脱色率上升... 旨在为大豆油精炼中脱色剂的应用提供参考,以大豆碱炼油和3种常用脱色剂活性白土、凹凸棒土、中性膨润土为原料,考察了3种脱色剂对大豆油的脱色、脱皂和脱磷脂能力。结果表明:活性白土、凹凸棒土、中性膨润土添加量超过2%后,脱色率上升速率变慢;脱色剂添加量为3%时,活性白土、凹凸棒土、中性膨润土脱色率分别为92.1%、86.9%、90.7%;大豆碱炼油在426、450、479、665 nm波长处有吸收峰,可通过油样在上述4个波长处吸光度的变化来考察脱色剂的脱色能力;脱色剂添加量为1%时,活性白土、凹凸棒土、中性膨润土对叶绿素的脱除率分别为87.1%、67.7%、54.8%,脱皂率分别为84.5%、83.8%、78.9%,脱磷脂率分别为82.6%、83.5%、90.8%,脱色剂添加量为3%时,3种脱色剂的脱皂率和脱磷脂率均为100%。综上,活性白土的脱色效果最佳,可以通过减少碱炼油中的皂含量和磷脂含量来提升脱色剂对色素的吸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色剂 大豆油 脱色率 色素 脱皂 脱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追溯系统在食用油生产企业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盖金泉 王宏平 +1 位作者 杨阳 席天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07,共4页
为了进一步发挥电子追溯系统在食用油生产企业中的作用,对基于自动标识与数据采集(AIDC)技术、二维码形式的电子追溯系统监控食用油生产加工行业的生产、加工、包装、储运、流通和销售环节进行综述,并对电子追溯系统在企业实际运行中存... 为了进一步发挥电子追溯系统在食用油生产企业中的作用,对基于自动标识与数据采集(AIDC)技术、二维码形式的电子追溯系统监控食用油生产加工行业的生产、加工、包装、储运、流通和销售环节进行综述,并对电子追溯系统在企业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电子追溯系统企业能及时了解物料消耗、生产、订单完成情况等重要信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及降低人工成本,消费者也可以通过电子追溯系统快速准确地获得产品的完整信息,保证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对食用油生产企业进行监督。电子追溯系统在企业实际运行中还存在部分问题(信息兼容性、信息安全等),食用油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仍需不断完善,如借助大数据分析建立统一的信息存储数据库,以更好地服务企业与消费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品追溯 二维码标签 AIDC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分大豆膨化降低浸出毛油含磷量 被引量:3
8
作者 左青 何远平 左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13,17,共4页
将高水分大豆膨化可降低浸出毛油的含磷量。研究发现,大豆水分影响浸出毛油的含磷量,蒸汽含水量影响浸出毛油含磷量、豆粕残油、DT蒸汽用量,坯片浸出毛油的含磷量明显低于膨化浸出毛油的含磷量。将高水分大豆深度膨化,可使豆粕残油增加0... 将高水分大豆膨化可降低浸出毛油的含磷量。研究发现,大豆水分影响浸出毛油的含磷量,蒸汽含水量影响浸出毛油含磷量、豆粕残油、DT蒸汽用量,坯片浸出毛油的含磷量明显低于膨化浸出毛油的含磷量。将高水分大豆深度膨化,可使豆粕残油增加0. 08%~0. 12%,DT中增加3~4kg/t蒸汽汽提,浸出毛油含磷量降低300~315 mg/kg,毛油得率增加0. 79%~0. 82%,总体毛油得率增加0. 70%~0. 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分大豆 深度膨化 含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固态发酵制备豆粕多肽饲料中试试验探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韩坤坤 罗世龙 +6 位作者 张成 张榴萍 何立军 单树森 艾荣新 吴平 马海乐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3-77,共5页
研究运用自主开发的一套高温发酵技术,采用实验室筛选驯化的一株优良高温芽孢杆菌,配合自主研制的滚筒固态发酵设备,将800 kg左右的豆粕与发酵种子液混合进行高温(55℃左右)固态发酵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在发酵15 h左右高温发酵豆粕多肽... 研究运用自主开发的一套高温发酵技术,采用实验室筛选驯化的一株优良高温芽孢杆菌,配合自主研制的滚筒固态发酵设备,将800 kg左右的豆粕与发酵种子液混合进行高温(55℃左右)固态发酵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在发酵15 h左右高温发酵豆粕多肽含量提高近1倍,发酵52 h时粗蛋白含量提高5.90%,发酵后豆粕的尿素酶活性明显降低,16种氨基酸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试验证明使用该高温固态发酵技术与滚筒固态发酵设备进行发酵豆粕工业化生产具有可行性与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高温固态发酵 中试试验 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级大豆油低温表现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爱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3,共3页
从化学组成角度探讨了一级大豆油的化学组分对其低温表现的影响,重点分析了脂肪酸组成与低温表现的相关性,考察了不同工段的油品以及不同白土添加量所得油品的低温表现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工艺条件下,油脂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凝固时间... 从化学组成角度探讨了一级大豆油的化学组分对其低温表现的影响,重点分析了脂肪酸组成与低温表现的相关性,考察了不同工段的油品以及不同白土添加量所得油品的低温表现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工艺条件下,油脂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凝固时间呈明显的负相关;随着加工工序的进行,从毛油到成品油,油品的低温表现逐渐下降;随着白土添加量的增大,所得油品越易凝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级大豆油 化学组成 低温表现 脂肪酸组成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罗世龙 张中 +3 位作者 韩坤坤 张榴萍 王孟亚 何立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6期43-45,共3页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净化技术,具有环境友好、低耗节能、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极具发展潜力,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和重视。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在常温操作下对物质进行高效分离,可保持被分离物质原有的性质、生理活性...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净化技术,具有环境友好、低耗节能、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极具发展潜力,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和重视。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在常温操作下对物质进行高效分离,可保持被分离物质原有的性质、生理活性和功效成分,在食品工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膜分离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油脂加工、乳制品、调味品、功能性成分及食品加工废水等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就其发展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技术 原理 特点 食品工业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豆粕散装储存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中 杨厚磐 严云修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1-112,共2页
介绍了大豆加工厂豆粕储存的3种方式,即包装粕库、散粕立筒仓、散粕机械化平房仓的特点和状况,并对3种储存方式对豆粕水分含量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从生产经验出发提出豆粕储存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豆粕 储存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损大豆对其浸出原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雪飞 孔伟 +2 位作者 李铭明 黄昊 张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I0041-I0041,共1页
进口大豆在长时间的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受自身品质、温度、湿度、运输工具等因素影响,极易发生热损,而热损是影响大豆浸出原油品质的重要因素。酸值和过氧化值是大豆油的质量指标。热损使大豆浸出原油酸值升高,过氧化值产生波动,造成精... 进口大豆在长时间的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受自身品质、温度、湿度、运输工具等因素影响,极易发生热损,而热损是影响大豆浸出原油品质的重要因素。酸值和过氧化值是大豆油的质量指标。热损使大豆浸出原油酸值升高,过氧化值产生波动,造成精炼成本增加[1-2]。磷脂是浸出原油中的主要胶质,其会影响油脂的品质和储藏稳定性,而且对于后续精炼工序和油脂的深加工有着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值 储藏稳定性 大豆浸出 大豆油 运输工具 热损 进口大豆 储存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真空泵在大型油厂浸出负压蒸发工艺中的实践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原卫峰 何远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2-94,共3页
介绍了水环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在油脂浸出负压蒸发工艺中实践应用的工艺流程和效果。从实践中发现,将水环真空泵抽真空工艺应用在大型油厂浸出负压蒸发工艺中,是完全可行的,能在达到同样抽真空效果的前提下,较常规全蒸汽抽真空工艺操作... 介绍了水环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在油脂浸出负压蒸发工艺中实践应用的工艺流程和效果。从实践中发现,将水环真空泵抽真空工艺应用在大型油厂浸出负压蒸发工艺中,是完全可行的,能在达到同样抽真空效果的前提下,较常规全蒸汽抽真空工艺操作费用降低,节能效果明显,在环保方面也有较好的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真空泵 负压蒸发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熔点棕榈油脂肪酸组成和SFC测定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榴萍 徐爱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16,共3页
分析七种不同棕榈油脂肪酸组成及在0℃~25℃(5℃间隔)温度下固体脂肪含量(SFC)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熔点降低,棕榈酸含量有逐渐降低趋势,而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则逐渐上升;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减少,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则逐渐升高;低熔... 分析七种不同棕榈油脂肪酸组成及在0℃~25℃(5℃间隔)温度下固体脂肪含量(SFC)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熔点降低,棕榈酸含量有逐渐降低趋势,而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则逐渐上升;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减少,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则逐渐升高;低熔点棕榈油营养价值要比高熔点棕榈油高;在不同温度段,SFC值增加幅度有所不同。该试验为棕榈油进一步深加工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液油 脂肪酸 固体脂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煎炸过程中大豆油品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蒋甜燕 魏为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3期279-281,共3页
[目的]考察煎炸过程中大豆油的品质变化。[方法]对餐饮业多频次反复使用的大豆油以及家庭正常使用2~3次的大豆油进行研究,关注煎炸中食材的感官品质、大豆油品质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一级大豆油进行低频次煎炸(3次),每批煎炸食... [目的]考察煎炸过程中大豆油的品质变化。[方法]对餐饮业多频次反复使用的大豆油以及家庭正常使用2~3次的大豆油进行研究,关注煎炸中食材的感官品质、大豆油品质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一级大豆油进行低频次煎炸(3次),每批煎炸食材着色正常无异味,油样品质可以符合食用油煎炸过程中卫生指标要求。大豆油过多频次连续煎炸,后期煎炸食物滋味变差,并带有异味,油品指标逐渐变差。在煎炸过程中,酸值、极性组分、羰基价都与煎炸次数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碘价与煎炸次数呈负相关关系。极性组分的含量与酸值、羰基价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与碘价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油品不宜多次连续煎炸使用,家庭使用不宜连续超过3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煎炸油 感官检验 指标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氮法在油脂储藏保鲜方面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冬旺 张榴萍 +2 位作者 罗世龙 钱国平 于菲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期146-148,共3页
氧化会导致食用油质量不断降低。综述了利用充氮法有效隔离油与氧的接触,以延缓食用油因氧化而造成储藏品质和食用价值的下降,进而延长油品储藏的保质期,以此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充氮 油脂储藏 抗氧化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装材料对食用油储藏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蒋甜燕 魏为连 +1 位作者 崔海明 孙日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2期152-153,共2页
采用3种不同的包装形式进行食用油储藏,考察不同包装材料对食用油储藏指标的影响。试验得出,在50℃干燥箱贮藏过程中,不同包装材料灌装的大豆油油样指标变化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玻璃瓶装、PET装、软包装复合食品袋装。可以看出,玻璃瓶... 采用3种不同的包装形式进行食用油储藏,考察不同包装材料对食用油储藏指标的影响。试验得出,在50℃干燥箱贮藏过程中,不同包装材料灌装的大豆油油样指标变化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玻璃瓶装、PET装、软包装复合食品袋装。可以看出,玻璃瓶对油样的贮藏效果最好。为保持食用油品质,可加入限量的抗氧化剂来弥补包装材料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材料 指标变化 油品储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调质塔常见故障与维修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远平 王宏平 +1 位作者 陶守军 周德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3-153,共1页
调质塔是大豆压榨厂的关键设备,调质塔良好的使用与维护关乎大豆脱皮、破碎与轧坯等预处理的运行效果,甚至影响浸出的渗透、DT的脱溶等效果;。调质塔蒸汽用量占整个大豆加工的30%左右,调质塔内大豆有效的加热与降水也影响预处理的电耗... 调质塔是大豆压榨厂的关键设备,调质塔良好的使用与维护关乎大豆脱皮、破碎与轧坯等预处理的运行效果,甚至影响浸出的渗透、DT的脱溶等效果;。调质塔蒸汽用量占整个大豆加工的30%左右,调质塔内大豆有效的加热与降水也影响预处理的电耗。如果调质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得不到良好的维护,出现本体/通风管跑冒滴漏、换热列管泄漏、管板泄漏、卸料旋转阀故障、下料机构不顺畅、传动链链条断裂等情况,就会导致设备故障、成本上升甚至出现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动链 蒸汽用量 下料机构 故障与维修 通风管 跑冒滴漏 设备故障 链条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色吸附剂对大豆脱色油返酸返色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甜燕 王宏平 +3 位作者 孙日飞 孔伟 李亮亮 孟庆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19,共4页
为对油脂精炼脱色加工提供参考,以活性白土、凹凸棒土以及二者复配作为脱色剂对大豆中和油进行脱色,测定脱色油的酸值、色泽,并通过返酸返色试验探究脱色吸附剂对大豆脱色油返酸返色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色油酸值与活性白土添加量和复配... 为对油脂精炼脱色加工提供参考,以活性白土、凹凸棒土以及二者复配作为脱色剂对大豆中和油进行脱色,测定脱色油的酸值、色泽,并通过返酸返色试验探究脱色吸附剂对大豆脱色油返酸返色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色油酸值与活性白土添加量和复配脱色剂中活性白土质量分数呈正相关,与凹凸棒土添加量呈负相关;脱色剂添加量越多,脱色效果越明显,但在活性白土或凹凸棒土添加量超过3%时,脱色效果增加较少;随活性白土或凹凸棒土添加量的增多,脱色油返酸总体呈先降后升趋势;脱色油会有不同程度的返色,与活性白土相比,凹凸棒土脱色返色程度更高。综上,在脱色过程中,通过调整脱色剂添加量和配比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成品油的返酸返色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脱色 活性白土 凹凸棒土 返酸 返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