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度自信在我国股市牛熊市道中的表现-基于我国上证综指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晋忠 张志毅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0-25,共6页
运用行为金融学中过度自信理论,以量价关系和股市波动性为对象,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对我国上证综指牛熊市进行实证分析表明:牛市中投资者更加偏离理性表现出过度自信情绪且较少考虑风险因素,相比较于牛市,熊市中投资者更理性。
关键词 过度自信 牛熊市 股市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股金融机构异质性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天钰 辛宇 +1 位作者 徐莉萍 朱俏俏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5-99,共15页
使用手工搜集的1999—2015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数据,考察持股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对实业企业投资支出-投资机会敏感性以及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持股金融机构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投资支出-投资机会敏感性,提升企业的资... 使用手工搜集的1999—2015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数据,考察持股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对实业企业投资支出-投资机会敏感性以及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持股金融机构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投资支出-投资机会敏感性,提升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持股金融机构有助于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持股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投资不足,相反仅有当企业投资于除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财务公司以外的其他类型金融机构时,才会对过度投资产生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显示,基于持股金融机构深度和广度视角的考察也支持上述结论。此外,在将样本企业按业绩高低分组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还发现,只有在经营业绩较高组,产融结合才能对过度投资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股金融机构 投资支出-投资机会敏感性 投资不足 过度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融资期限错配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天钰 刘艳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7,共17页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繁发生,债券信用利差作为能够直接体现发行主体信用风险的指标被广泛关注。本文使用2013-2018年银行间及交易所市场债券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投融资期...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繁发生,债券信用利差作为能够直接体现发行主体信用风险的指标被广泛关注。本文使用2013-2018年银行间及交易所市场债券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投融资期限错配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显著正相关,表明投资者将投融资期限错配解读为一种风险。该关系在国有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但相比于城投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在非城投企业中更为明显;此外,过度负债和良好的经营业绩,分别强化和弱化了投融资期限错配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的检验表明,财务困境风险的提升在投融资期限错配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而债券级别一定程度上无法充分反映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融资期限错配 信用利差 企业财务困境风险 债券评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轧温度模型优化算法与控制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博 郭强 +2 位作者 张飞 宗胜悦 张佳庆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2-356,共5页
针对国内热轧生产线上精轧区测温点稀疏、温度精度要求高的特点,采用二维有限差分方法建立了精轧区板坯温度的机理模型,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并结合粒子群算法对温度模型进行优化。针对轧制过程中影响因素多、环境复杂的特点,将支持向量机... 针对国内热轧生产线上精轧区测温点稀疏、温度精度要求高的特点,采用二维有限差分方法建立了精轧区板坯温度的机理模型,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并结合粒子群算法对温度模型进行优化。针对轧制过程中影响因素多、环境复杂的特点,将支持向量机引入精轧温度模型的预测,并与机理模型和实测数据对比,检测其有效性。经过验证,所建模型的计算精度与实测数据误差在10℃以内。利用所建模型,对终轧区喷水量和加速度提出一种综合控制策略,可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轧 热连轧 温度模型 粒子群算法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企业金融投资的经济效应研究——基于企业资金配置脱实向虚的视角 被引量:20
5
作者 朱映惠 王玖令 《金融监管研究》 2017年第6期16-34,共19页
在经济减速换挡的新常态下,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出现了背离:实体企业金融投资率持续增加而实物投资率却在不断减少。本文以我国企业金融投资为对象,以经济增长理论和企业投资理论为基础,通过系统广义矩(GMM)模型,实证分析了现阶段企... 在经济减速换挡的新常态下,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出现了背离:实体企业金融投资率持续增加而实物投资率却在不断减少。本文以我国企业金融投资为对象,以经济增长理论和企业投资理论为基础,通过系统广义矩(GMM)模型,实证分析了现阶段企业金融投资持续增加所形成的资金配置"脱实向虚"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第一,我国企业金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阶段性特征,相较于经济上升期,在经济下行阶段企业金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负向作用显著;第二,相较于技术资本投资,企业金融投资对物质资本投资的挤出效应更强,且金融投资收益增加会加剧该挤出效应;第三,企业资金配置脱实向虚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在我国东部地区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投资 经济增长 脱实向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美模式”历史根源和不平等的长期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董敏杰 梁泳梅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6-53,共8页
拉美殖民地时期的大地产制对其发展构成显著的制约作用,这种制约作用一直持续至今,导致出现经济增长缓慢、通货膨胀严重、国际收支危机与财政危机频发、社会问题突出、政局动荡频繁等所谓的"拉美现象"。从这个角度看,如果说存... 拉美殖民地时期的大地产制对其发展构成显著的制约作用,这种制约作用一直持续至今,导致出现经济增长缓慢、通货膨胀严重、国际收支危机与财政危机频发、社会问题突出、政局动荡频繁等所谓的"拉美现象"。从这个角度看,如果说存在"拉美陷阱"的话,那么很可能早在殖民地时期,拉美就已经掉入"陷阱"。拉美之所以未能成功跨越"陷阱",深层次的原因是一直持续至今的严重不平等的土地所有制。对拉美发展历程的考察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不平等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长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拉美陷阱 拉美模式 拉美现象 大地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信用评级监管法律框架概述及启示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勤宇 陶丽博 《征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8-52,共5页
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之后引发全球经济金融市场乃至政界高度关注,成为各国金融改革的重点对象。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多个国家纷纷出台法规针对评级监管法律体系作进一步完善,全面加强对评级机构监管。我国评级行业起步较晚,由于发... 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之后引发全球经济金融市场乃至政界高度关注,成为各国金融改革的重点对象。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多个国家纷纷出台法规针对评级监管法律体系作进一步完善,全面加强对评级机构监管。我国评级行业起步较晚,由于发展阶段和市场环境等因素所限,相关监管立法仍存在诸多亟待完善之处。以评级监管立法改革领域的典型——美国、欧盟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梳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信用评级监管法律制度框架的演变历程及现状,并对我国相关立法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对我国信用评级法律框架的搭建完善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评级 监管 法律框架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