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内涵解析与改进路径 被引量:18
1
作者 蔡宁伟 《金融监管研究》 2017年第12期93-106,共14页
风险管理历来是商业银行管理的难点,也是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要旨之一。其中,合规风险堪称商业银行的核心风险,也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主要风险的主要诱因,在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中居于基础地位。本文从界定合规风险与合规管理... 风险管理历来是商业银行管理的难点,也是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要旨之一。其中,合规风险堪称商业银行的核心风险,也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主要风险的主要诱因,在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中居于基础地位。本文从界定合规风险与合规管理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明确合规风险的源起,明晰合规风险的后果,深入地解析了合规管理的目标;辨析了合规风险与其他风险的区别与联系,界定了合规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归纳出了合规文化对合规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合规管理的长期性三大特征。最后,本文从"全行引领、全员参与、全程管控、全面问责、全力整改"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合规风险管理的路径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规风险管理 合规风险 内部控制 合规文化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三维整合模式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蔡宁伟 《金融监管研究》 2017年第1期85-96,共12页
风险管理历来是商业银行的难点和痛点,备受理论和实践的关注。目前,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按照其内涵来分类,并据此开展组织设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本研究尝试突破风险内涵的分类,依据类型学的思路从其他维度进行整合与重塑,力求... 风险管理历来是商业银行的难点和痛点,备受理论和实践的关注。目前,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按照其内涵来分类,并据此开展组织设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本研究尝试突破风险内涵的分类,依据类型学的思路从其他维度进行整合与重塑,力求给予风险管理以新的视角和探索。研究分别提出了基于时间、措施和业务层次维度的新型风险管理分类,探讨了三种分类下辖九种类型的特征和发展阶段。在比较上述三种维度风险分类异同的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基于时间、措施和层次三维风险管理的整合模型,用以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持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经济不经济?——兼评共享经济的模式、定位、内外部经济性和倒闭悖论 被引量:9
3
作者 蔡宁伟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61,共11页
2010年以来,我国共享经济迅速发展,大步进入知识消费、闲置资源配置、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众多领域,也提出理论上深入研究共享经济本质性、发展模式、产品特征和发展规律等问题的必要性。借助类型学的思维归纳共享经济的主要模式,总结共... 2010年以来,我国共享经济迅速发展,大步进入知识消费、闲置资源配置、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众多领域,也提出理论上深入研究共享经济本质性、发展模式、产品特征和发展规律等问题的必要性。借助类型学的思维归纳共享经济的主要模式,总结共享经济的本质特征。共享经济的经济性主要体现为外部经济,即可循环性和可分享性对用户的经济性;共享经济的可复制性和可替代性又可能陷入"不持续投入就失去市场"、"持续投入却盈利不足"的悖论,导致内部不经济,使共享产品企业显示出发展不可持续的特征。共享产品的选择和发展主要依托两条路径:一是弱化私人品的竞争性,二是提高公共品的排他性。共享产品的经济学属性本质定位于自然垄断品,以规模经济实现更好的盈利。垄断经营是共享经济的盈利模式。值得关注的是,共享产品还需考虑其所处的人文环境和国别差异,否则可能导致共享产品成本高企,制约共享企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经济 类型学 内部经济 自然垄断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外资银行监管变革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蔡宁伟 《金融监管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30,共18页
2008年次贷危机后,美国通过健全监管机构、完善各自职责、出台新法案、组织压力测试、开展检查处罚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金融监管体系的再造和完善,进一步降低了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本文梳理了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对外资银行的主... 2008年次贷危机后,美国通过健全监管机构、完善各自职责、出台新法案、组织压力测试、开展检查处罚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金融监管体系的再造和完善,进一步降低了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本文梳理了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对外资银行的主要监管要求变化,回溯其监管改革背后的动因,分析其监管规则的特征与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路径。在强监管的大背景下,预计未来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对外资银行或尝试建立独立于巴塞尔委员会外的"美国规则",持续加强外资银行监管,并不断完善对关键环节和个人的控制,进一步拓展其"长臂管辖权"。作为应对,我国须加快建立独立的人民币金融体系,加强国家间的互利合作,实施内外无差别的银行业监管,审慎推动在美银行机构的设立与业务开展,加强在美机构及其雇员的管理,履行必要的合规责任与反洗钱义务,避免遭受不必要的监管检查和无谓的监管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规风险 沃尔克法则 审慎监管 美国金融监管 次贷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控的本质、特征和作用——兼评对商业银行内控认识的六个误区 被引量:2
5
作者 蔡宁伟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6-69,共4页
内部控制是企业稳健运营的必经之路,是企业愿景实现的必要保障。由于企业性质的差异,商业银行等重视信用、声誉的特殊行业的企业对内控更加重视,其内控的重要性更大、影响范围更广。本文尝试从内控的溯源开始,挖掘内控的本质、归纳内控... 内部控制是企业稳健运营的必经之路,是企业愿景实现的必要保障。由于企业性质的差异,商业银行等重视信用、声誉的特殊行业的企业对内控更加重视,其内控的重要性更大、影响范围更广。本文尝试从内控的溯源开始,挖掘内控的本质、归纳内控的特征,进而梳理内控的作用。研究发现,商业银行内控除了具有企业内控的五大特征之外,还有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盈利性和审慎性等特征,在银行内部起到助力、纠偏、合规、严谨、统一等主要作用。本文结合近期舆论的热点,点评对商业银行内控认识的六个误区,为商业银行内控管理的本质、范围与效力验明正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商业银行 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和受益所有人辨析——基于新《公司法》《民法典》和《反洗钱法》的视角 被引量:4
6
作者 蔡宁伟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0,共8页
随着国际反洗钱监管规则的日趋严格,我国反洗钱监管标准水涨船高。近年来,在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尽职调查领域,主要呈现了从识别法定代表人到调查实际控制人、受益所有人的重要变化。但是,目前研究界和实践界对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和... 随着国际反洗钱监管规则的日趋严格,我国反洗钱监管标准水涨船高。近年来,在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尽职调查领域,主要呈现了从识别法定代表人到调查实际控制人、受益所有人的重要变化。但是,目前研究界和实践界对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和受益所有人的辨析研究比较有限,对法人代表、最终实控人和最终受益人缺乏对比分析,特别需要系统地辨析几者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弥补这一相对空缺的领域,从新《公司法》《民法典》和《反洗钱法》等视角理解几者的要求、演化和延续,提出“名义—实际—最终”的公司客户身份识别脉络,并对未来反洗钱管理提出展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代表人 实际控制人 受益所有人 反洗钱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金融监管与中国式愿景——兼评监管的历程、特征、内涵和方向 被引量:1
7
作者 蔡宁伟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7-86,共10页
文章梳理了中国特色金融监管的整体历程,初步划分了统一监管、分业监管、混业监管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中国特色金融监管的主要特征,提出人民性、发展性、普惠性、先进性和安全性五大特征及其内在逻辑。结合近期国家金融强国和... 文章梳理了中国特色金融监管的整体历程,初步划分了统一监管、分业监管、混业监管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中国特色金融监管的主要特征,提出人民性、发展性、普惠性、先进性和安全性五大特征及其内在逻辑。结合近期国家金融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梳理了中国特色金融监管的核心内涵,阐释了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和兜底监管的关系与主要作用。尝试从逻辑思维和哲学联系上分析金融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特色金融监管的要求,客观剖析可以持续提升的空间,并分别探讨愿景与金融监管、金融从业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金融监管 金融强国 统一监管 分业监管 混业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风险与实业风险的演化和跨业传染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蔡宁伟 贾帅帅 徐滇庆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3-96,共14页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近年来备受关注,其中风险在金融业和实业的跨业传染尤为值得警惕。研究比较全面地厘清了金融、实业两类风险的主要类型和内涵特征,归纳了各自的十大风险,分别提出了金融业、实业十大风险演化关系和传染路径。发现...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近年来备受关注,其中风险在金融业和实业的跨业传染尤为值得警惕。研究比较全面地厘清了金融、实业两类风险的主要类型和内涵特征,归纳了各自的十大风险,分别提出了金融业、实业十大风险演化关系和传染路径。发现金融、实业两类跨业风险存在相似性、交叉性、互补性三大特性,进而发掘了各类型跨业风险可能的传染路径和传染机制,构建了跨业风险传染路径和机制模型。针对跨业风险管理这一难点,研究还提出了“三维六控”跨业风险传染防控体系,尝试贯通金融业、实业等不同行业,穿透宏观环境、中观组织、微观个体三个层面,涵盖监测、分析、防范、管控和化解等全流程,建立跨行业、跨维度、跨流程的风险防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风险 实业风险 风险传染 跨业传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洗钱罪认定与上游犯罪领域拓展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蔡宁伟 李姣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3-114,共12页
洗钱犯罪是为上游犯罪所获取的非法收入进行清洗、处置的犯罪,洗钱犯罪人员是上游犯罪资金清洗的协助者。如何完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打击洗钱犯罪,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2020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在一... 洗钱犯罪是为上游犯罪所获取的非法收入进行清洗、处置的犯罪,洗钱犯罪人员是上游犯罪资金清洗的协助者。如何完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打击洗钱犯罪,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2020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洗钱罪的判定难度,但仍无法解决对上游七类犯罪以外洗钱犯罪行为的定罪问题,监管层及金融行业在洗钱犯罪方面仍存在着较大压力。本文结合近年来我国洗钱犯罪、判定及上游犯罪等情况,讨论了现有洗钱犯罪定罪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现行洗钱罪上游犯罪认定是否狭隘,《刑法修正案(十一)》对自洗钱行为的判定是否有变化,洗钱罪删除“明知”概念后对洗钱定罪的影响,以及监管机构的职责与权利义务是否相匹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容洗钱罪上游犯罪、充实洗钱罪定罪类型、加强监管职权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钱罪 上游犯罪 自洗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机管理中组织和个体叙事特征与互补策略——以华为“孟晚舟事件”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宁伟 葛明磊 张丽华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5-605,共11页
选择华为的“孟晚舟事件”作为“极限施压”情境的典型案例,分析企业在危机管理中的叙事策略。以华为的公司声明作为企业叙事、孟晚舟的访谈信件作为个体叙事的“两线”对比和互动,借助编码分析、非参与式观察来发掘主要命题。发现企业... 选择华为的“孟晚舟事件”作为“极限施压”情境的典型案例,分析企业在危机管理中的叙事策略。以华为的公司声明作为企业叙事、孟晚舟的访谈信件作为个体叙事的“两线”对比和互动,借助编码分析、非参与式观察来发掘主要命题。发现企业在危机管理叙事策略方面的核心特征是客观、精炼、及时、明确、全面,理性的叙事表达对企业发展更佳;企业危机管理中当事人个体的叙事表达与之互补,可以带有感情色彩,最优策略是避免针对危机主要涉事方且理性为先、兼顾感性,从而争取社会舆论的同情和理解。由本案例总结若干叙事策略特征,提炼企业危机管理中的组织和个体叙事策略互补模型,就事论事而避免危机扩大,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晚舟事件 企业叙事 个体叙事 互补策略 危机管理 华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析重要岗位、关键岗位、要害岗位和价值岗位——基于金融业与制造业的实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宁伟 庞宇 王震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58-66,75,共10页
岗位是组织的"细胞",是连接个体与组织的桥梁,是企业等组织类型的基本构成。由于组织目的和机能的不同,岗位职责千差万别,岗位与岗位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内容与功能的差别。其中,重要岗位、关键岗位、要害岗位和价值岗位等四类... 岗位是组织的"细胞",是连接个体与组织的桥梁,是企业等组织类型的基本构成。由于组织目的和机能的不同,岗位职责千差万别,岗位与岗位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内容与功能的差别。其中,重要岗位、关键岗位、要害岗位和价值岗位等四类岗位有着相似的功能与内涵,并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却鲜有研究者辨析其差异与特征。本文尝试对标分析上述四类岗位的异同,提出本质上可以在岗位风险程度和岗位价值的两个维度坐标体系中辨析四类岗位,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与实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岗位 关键岗位 要害岗位 价值岗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金融的本质、特点及发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蔡宁伟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9-71,共3页
近年来,移动金融实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尝试以金融业的溯源和转变为线索,剖析了物理金融、电子金融和移动金融三大发展业态。在此基础上,发掘移动金融的本质与内涵,归纳移动金融的便捷、实时、及时、私秘和全面等五项特点。并结合移动... 近年来,移动金融实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尝试以金融业的溯源和转变为线索,剖析了物理金融、电子金融和移动金融三大发展业态。在此基础上,发掘移动金融的本质与内涵,归纳移动金融的便捷、实时、及时、私秘和全面等五项特点。并结合移动金融的应用,提出实现便捷与安全、全面与个性、虚拟与物理、客户与网点四大平衡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金融 金融业态 物理金融 电子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