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业银行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思考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桤伦 郑炫圻 朱毅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28,共13页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石,对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金融主体,应继续深化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角色。在厘清“专精特新”企业特点、国内外支...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石,对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金融主体,应继续深化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角色。在厘清“专精特新”企业特点、国内外支持政策以及商业银行现有做法的前提下,本文提出,商业银行下一步需重点深化投贷联动机制,完善精细化信贷管理机制,积极构建供应链综合性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银政企合作,深化与产业园区的合作,培育综合性科技金融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精特新 科创企业 中小企业融资 科技金融 产业链 供应链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结构、劳动力市场特征与就业--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唐时达 巴曙松 +1 位作者 刘睿 侯敬雯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23,共8页
本文使用1999—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结构、劳动力市场特征以及两者的交叉作用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市场主导型融资比例的提高有促进就业的作用,银行集中度的提高对就业水平造成负面效应。(2)劳动流动程度与就业水... 本文使用1999—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结构、劳动力市场特征以及两者的交叉作用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市场主导型融资比例的提高有促进就业的作用,银行集中度的提高对就业水平造成负面效应。(2)劳动流动程度与就业水平呈正比。(3)当劳动流动程度趋低时,间接融资比例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就业;当劳动流动程度趋高时,直接融资比例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就业。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正在从二元经济的模式转向新古典经济的模式,劳动流动程度大幅提高,而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仍以间接融资为主。因此,为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降低间接融资比重偏高的不良影响,我们要进一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市场主导型融资在金融结构中的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结构 劳动力市场特征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一样吗?
3
作者 陶双桅 任光宇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7-132,共6页
利用跨国面板数据,研究了金融中介、金融市场对于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短期内虽然金融市场发展能够缓解波动,但金融中介规模的增加却会加剧波动,即两者之间对于波动的作用截然相反。这意味着金融整体发展对于波动的作用取决于... 利用跨国面板数据,研究了金融中介、金融市场对于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短期内虽然金融市场发展能够缓解波动,但金融中介规模的增加却会加剧波动,即两者之间对于波动的作用截然相反。这意味着金融整体发展对于波动的作用取决于两者的相对强弱,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在短期内进一步放大了波动,说明在短期内金融中介对于波动的作用占据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中介 金融市场 经济波动 系统G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问题中央对手方政府救助与破产的规则构建
4
作者 潘拥军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2-72,共11页
中央对手方自身风险问题已成为国际关注热点。迄今为止,我国在中央对手方政府救助与破产领域,相关规则欠缺、制度不健全等,影响金融市场稳定、系统性风险应对、以及交易所业务海外经营。中央对手方的“系统重要性”,使得“破产”与“政... 中央对手方自身风险问题已成为国际关注热点。迄今为止,我国在中央对手方政府救助与破产领域,相关规则欠缺、制度不健全等,影响金融市场稳定、系统性风险应对、以及交易所业务海外经营。中央对手方的“系统重要性”,使得“破产”与“政府救助”问题复杂化。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解决例如中央银行流动性支持、救助对象的界定、破产或政府救助的触发时间及程序等问题,形成双重救助机制的央行最后贷款人的法律框架;规则体系分明的触发时间标准,且在法律框架内赋予监管机构特定自由裁量权;识别“系统重要性”的法律和监管框架,明确救助对象为系统平台而非会员机构;推动交易所公司制改革、以及法律规则的系统性构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对手方 政府救助 破产 系统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
5
作者 杨子璇 蒋先玲 +1 位作者 郭家琳 刘微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25年第9期34-55,共22页
从城市层面构建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分析框架,结合绿色创新集聚的视角,深入探讨了绿色金融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效应,且短期内对周边城市产生正向溢出... 从城市层面构建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分析框架,结合绿色创新集聚的视角,深入探讨了绿色金融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效应,且短期内对周边城市产生正向溢出效应,但长期溢出效应呈现负向趋势。此外,绿色金融与绿色创新集聚的协同作用显著提升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效应在三线及以上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中更为显著,且在空间距离600 km内效应较为稳定。研究通过动态空间杜宾模型验证了绿色金融在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同时提出应因地制宜优化绿色金融政策、加强绿色创新集聚区建设、强化区域协调发展,以实现城市经济的高质量转型与可持续增长。研究为优化绿色金融体系和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创新集聚 经济高质量发展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