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智能超表面技术综述 被引量:14
1
作者 高子路 孙韶辉 李丽 《电信科学》 2022年第10期20-35,共16页
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技术是6G的潜在关键技术之一,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和易部署等特点。通过智能地调控空间中的电磁波,RIS可以辅助构建智能可控的无线电磁环境,从而为移动通信的发展提供一种新范式。首... 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技术是6G的潜在关键技术之一,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和易部署等特点。通过智能地调控空间中的电磁波,RIS可以辅助构建智能可控的无线电磁环境,从而为移动通信的发展提供一种新范式。首先,对RIS的基础原理、主要技术优势和应用场景进行了分析。其次,对RIS应用于通信传输中的信道估计、波束成形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相关研究建议。最后,从硬件实现、算法设计和网络部署3个方面分析了目前RIS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超表面 6G 信道估计 波束成形 网络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地融合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导读 被引量:1
2
作者 孙韶辉 王钢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1年第5期519-520,共2页
内容导读近年来,随着地面移动通信技术持续发展,推动了卫星通信技术不断创新,全球高中低轨卫星通信系统逐步向宽带化、网络化和平台通用化方向发展。未来移动通信网络将形成以地面蜂窝通信为依托、卫星天基网络为拓展、构建天地融合一... 内容导读近年来,随着地面移动通信技术持续发展,推动了卫星通信技术不断创新,全球高中低轨卫星通信系统逐步向宽带化、网络化和平台通用化方向发展。未来移动通信网络将形成以地面蜂窝通信为依托、卫星天基网络为拓展、构建天地融合一体化立体覆盖网络的发展趋势。目前,天地融合移动通信系统作为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已成为移动通信领域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其中涉及网络架构与组网、空口传输、资源管控、移动性管理、高效天基计算、通信标准协议、高质量业务传输、天地频谱共享、融合网络安全策略等大量关键科学技术与工程设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性管理 移动通信网络 移动通信领域 蜂窝通信 频谱共享 资源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通信感知一体化的关键技术和系统架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曾婷 才宇 +2 位作者 张捷宝 龚秋莎 索士强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1-468,共8页
通信感知一体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是6G热门的研究技术之一。针对通感一体化的演进路线,介绍了关键技术的3个方面,即通信辅助感知、感知辅助通信和通感联合优化,并针对特定问题给出了特定方案。结合感知服务的特征,提出系统提供感知... 通信感知一体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是6G热门的研究技术之一。针对通感一体化的演进路线,介绍了关键技术的3个方面,即通信辅助感知、感知辅助通信和通感联合优化,并针对特定问题给出了特定方案。结合感知服务的特征,提出系统提供感知服务所需的感知功能实体,并提出在面向6G的通感一体化系统中实现上述感知功能实体的潜在方案,包括感知功能实体在核心网、基站和终端中的分配,以及通感一体化基站架构。通过关键技术和系统架构的联合设计,全面而详细地展示了通感一体化系统的优越性和实际可实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一体化 关键技术 6G 感知服务 系统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M:支持6G密集部署和高速移动性场景的新型网络架构
4
作者 李国庆 王培博 +2 位作者 谌丽 胡博 陈山枝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6,共12页
5G超密集网络(ultra-dense network,UDN)的引入是为了提升吞吐量,特别是针对静态和低速场景,因此,无法同时满足高吞吐量和高移动速度的需求。对于未来需要同时支持高容量和高速移动的6G新场景,提出一种同心圆模型(homocentric sphere mo... 5G超密集网络(ultra-dense network,UDN)的引入是为了提升吞吐量,特别是针对静态和低速场景,因此,无法同时满足高吞吐量和高移动速度的需求。对于未来需要同时支持高容量和高速移动的6G新场景,提出一种同心圆模型(homocentric sphere model,HSM)的网络架构,采用控制面/用户面数据分离、多发送接收节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 TRP)协同传输的方法来处理密集部署网络中多普勒效应影响大和TRP频繁切换的问题,使得该模型成为密集部署网络下提升网络容量、应对高速移动的有效方法。数据结果证明,所提的HSM有效减小了密集组网高速移动场景下多普勒频移效应,同时能够提供更高的网络遍历频谱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密集组网 高速移动 6G 多普勒频移 发送接收节点切换 控制面/用户面数据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TN的容量增强技术研究
5
作者 林家贤 关鹃 +1 位作者 康绍莉 陈山枝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114,共14页
卫星通信作为全球通信网络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偏远地区覆盖与应急通信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然而,手机直连卫星等新兴应用的发展对系统容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须解决波束规模化发展、波束内用户数的增长及用户速率的提升等技术挑战。为此,3GP... 卫星通信作为全球通信网络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偏远地区覆盖与应急通信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然而,手机直连卫星等新兴应用的发展对系统容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须解决波束规模化发展、波束内用户数的增长及用户速率的提升等技术挑战。为此,3GPP自Rel-18版本开展覆盖增强与容量增强技术研究。以3GPP在研的基于正交覆盖码(orthogonal covering code,OCC)的上行容量增强方案为基础,系统分析其技术路径并通过仿真评估其性能,同时探讨下行容量增强的标准化方向,为5G非地面网络(non terrestrial network,NTN)后续演进提供技术参考,并进一步提出基于图样分割多址接入(pattern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PDMA)的非正交容量增强策略,从多用户接入效率与频谱资源利用维度突破传统正交多址限制,为6G NTN的超大容量需求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资源利用的优化,卫星通信系统容量得到显著提升,能够有效支撑未来NTN的规模化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容量增强 正交覆盖码 图样分割多址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G星地融合无线网络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8
6
作者 缪德山 邓凌越 +1 位作者 孙建成 徐晖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49,共8页
地面移动通信网络与卫星网络的融合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5G非地面网络(NTN)系统已实现星地网络在标准体制层面的融合,在向6G的技术演进中,星地网络将会走向更加深入的融合,包括标准、设备、资源和业务等多个方面。从技术需求和应用场... 地面移动通信网络与卫星网络的融合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5G非地面网络(NTN)系统已实现星地网络在标准体制层面的融合,在向6G的技术演进中,星地网络将会走向更加深入的融合,包括标准、设备、资源和业务等多个方面。从技术需求和应用场景出发,本文提出星地融合的网络架构,分析星地融合网络的关键技术,并对未来的技术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地融合 6G 网络架构 协同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网络融合的以用户为中心关键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海涛 谌丽 +3 位作者 康绍莉 缪德山 孙韶辉 陈山枝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3-460,共8页
6G将带来“全域覆盖、场景智联”的新时代网络发展愿景,面对新的趋势和挑战,移动通信系统的代际演进需要重新思考网络范式的转变。在继续提升性能指标的基础上,如何以简化的方式,解决5G发展中遗留的问题,实现多维度的跨域融合是未来网... 6G将带来“全域覆盖、场景智联”的新时代网络发展愿景,面对新的趋势和挑战,移动通信系统的代际演进需要重新思考网络范式的转变。在继续提升性能指标的基础上,如何以简化的方式,解决5G发展中遗留的问题,实现多维度的跨域融合是未来网络设计的关键问题。在新场景、新业务和新技术的驱动下,以用户为中心成为业界关注的、能够助力未来网络建设、提升用户体验的研究方向。为此,提出了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系统框架设计方案,重点从统一接入和跨域协同两个关键特征展开,介绍包括状态管理、灵活空间等在内的关键使能技术,阐述以用户为中心如何更好的支持6G网络深度融合。最后,对以用户为中心技术在6G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其可以支撑未来6G高效网络赋能新场景、新业务下的完美用户体验,同时需要应对一体化空口设计、跨域功能管理和协同等方面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用户为中心 6G网络架构 跨域协同 灵活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π型谐波控制网络的高效功率放大器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汪雅婷 杨苹 +1 位作者 王俊 白天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3,共5页
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工作效率,提出一种基于F类理论的π型谐波控制网络。该网络利用直流偏置电路引入二次谐波短路点,从而降低谐波控制电路的复杂度;同时,能够确保二次、三次谐波阻抗不受后续基波匹配电路的影响。为避免寄生参数对晶体... 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工作效率,提出一种基于F类理论的π型谐波控制网络。该网络利用直流偏置电路引入二次谐波短路点,从而降低谐波控制电路的复杂度;同时,能够确保二次、三次谐波阻抗不受后续基波匹配电路的影响。为避免寄生参数对晶体管芯漏极阻抗的影响,在π型谐波控制网络与晶体管之间引入L型寄生补偿电路,实现二次谐波阻抗趋近零、三次谐波阻抗趋近无穷大。为验证所设计网络的可行性,设计一款高效率F类功率放大器并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在1.8~2.1 GHz工作频带内,饱和输出功率为43.21~44.84 dBm,增益为13.21~14.84 dB,功率附加效率为69.59%~73.54%。由此证明了所提出的π型谐波控制网络在高效率放大器设计中能够很好地满足各项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类功率放大器 工作效率 π型谐波控制网络 谐波阻抗 L型寄生补偿电路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 XR及多媒体增强技术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史晓楠 熊春山 +1 位作者 倪慧 王丹 《电信科学》 2022年第3期57-64,共8页
5G XR(extended reality,扩展现实)及多媒体增强是5G-Advanced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业务场景,随着用户对新兴的新媒体服务的需求逐渐增长,网络需要针对XR等多媒体业务做出相应的增强。主要介绍了XR及增强多媒体的主要业务场景,包括沉浸式虚... 5G XR(extended reality,扩展现实)及多媒体增强是5G-Advanced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业务场景,随着用户对新兴的新媒体服务的需求逐渐增长,网络需要针对XR等多媒体业务做出相应的增强。主要介绍了XR及增强多媒体的主要业务场景,包括沉浸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基于混合现实的远程遥控技术、虚拟工厂、远程无人机控制等。针对XR的典型业务场景,在已有的国际标准对XR技术的研究和支持的基础上,针对5G XR及多媒体增强,仍然需要在QoS机制设计、网络和应用的相互感知和传输协同、大规模XR业务流的同步传输以及节能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设计,从而实现5G网络对XR及多媒体增强业务更好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 多媒体增强 多流协同 5G架构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Advanced网络的位置服务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艾明 侯云静 +1 位作者 周润泽 蔡茂 《电信科学》 2022年第6期120-130,共11页
3GPP制定的5G标准Release 15(Rel-15)版本仅支持紧急业务的位置服务需求,在Rel-16完成了5G位置服务网络架构、网元功能、端到端流程设计、定位参考信号、测量量、测量流程等的标准化后,成为了支持商业场景位置服务的完整版本。Rel-17则... 3GPP制定的5G标准Release 15(Rel-15)版本仅支持紧急业务的位置服务需求,在Rel-16完成了5G位置服务网络架构、网元功能、端到端流程设计、定位参考信号、测量量、测量流程等的标准化后,成为了支持商业场景位置服务的完整版本。Rel-17则进一步缩短了定位服务时延、提升了定位精度到米级。3GPP在2022年开始Rel-18位置服务和定位研究项目,主要包含进一步提升定位性能指标(如更低时延、更高精度和更低能耗),以及进一步扩展定位功能(如支持Sidelink定位、用户面定位和卫星接入场景的终端位置验证等)。在介绍Rel-15/Rel-16/Rel-17位置服务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分析了实现Rel-18定位的部分潜在关键技术,指出了6G网络的定位需求是更高的精度、支持更高速度场景的定位、支持更多的垂直行业和场景,人工智能、太赫兹通信将成为实现6G更高精度定位的潜在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位置服务 低时延定位 低功耗高精度定位 Sidelink定位 用户面定位 6G定位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 NTN关键技术研究与演进展望 被引量:46
11
作者 缪德山 柴丽 +5 位作者 孙建成 柯颋 刘玉真 徐晓东 胡南 陈山枝 《电信科学》 2022年第3期10-21,共12页
5G非地面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技术是5G通信系统面向卫星通信和低空通信等新应用场景的重要技术,标志着5G技术应用从陆地通信走向了空间通信。首先分析了5G NTN和地面5G的差异点,包括网络架构、时频同步、HARQ和移动性管... 5G非地面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技术是5G通信系统面向卫星通信和低空通信等新应用场景的重要技术,标志着5G技术应用从陆地通信走向了空间通信。首先分析了5G NTN和地面5G的差异点,包括网络架构、时频同步、HARQ和移动性管理等。进而介绍了3GPP Release 17的5G NTN标准进展及关键技术点与3GPP Release 18的5G NTN增强技术。最后展望了未来空、天、地一体化的技术演进。通过对5G NTN技术研究和标准分析,明确了5G和卫星通信融合的技术路线,并为后续6G空、天、地融合系统研究和设计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N 传输时延 移动性 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5G-Advanced无线系统的高精度定位技术 被引量:7
12
作者 任斌 张振宇 +5 位作者 方荣一 任晓涛 李健翔 侯云静 于哲 孙韶辉 《电信科学》 2022年第3期65-73,共9页
随着定位技术的快速发展,面向5G-Advanced的高精度定位技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首先,介绍了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Rel-16和Rel-17的5G定位标准现状和Rel-18的5G-Advanced定位技术增强方向。其... 随着定位技术的快速发展,面向5G-Advanced的高精度定位技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首先,介绍了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Rel-16和Rel-17的5G定位标准现状和Rel-18的5G-Advanced定位技术增强方向。其次,重点研究了5G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信号模型和载波相位定位技术需要解决的3个关键算法:基于锁相环的载波相位测量算法、基于参考终端的双差分算法和基于拓展卡尔曼滤波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位置解算算法。最后,分析了低功耗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和基于定位参考设备的定位精度增强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新空口 载波相位定位 低功耗高精度定位 定位参考设备 整周模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定位关键技术与标准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健翔 贾艺楠 +3 位作者 田晓阳 任斌 任晓涛 全海洋 《电信科学》 2023年第11期137-144,共8页
5G网络在多种场景下提供位置服务,并对定位性能提出严格的要求。首先,结合3GPP5G高精度定位的标准制定过程,介绍了3GPP定位性能需求和5G定位各个标准版本的定位功能规划;其次,重点介绍了5G网络辅助北斗全球卫星导航定位关键技术和标准进... 5G网络在多种场景下提供位置服务,并对定位性能提出严格的要求。首先,结合3GPP5G高精度定位的标准制定过程,介绍了3GPP定位性能需求和5G定位各个标准版本的定位功能规划;其次,重点介绍了5G网络辅助北斗全球卫星导航定位关键技术和标准进展;然后,分析了基于5G侧行链路信号定位的网络架构、关键技术和标准进展;最后,对6G定位标准演进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辅助北斗卫星导航 侧行链路定位 3GPP 5G定位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直连卫星应用发展与挑战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思栋 李侠宇 +3 位作者 孙建成 康绍莉 廖运发 陈俊琰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55,共13页
近年来,卫星互联网发展迅速,全球主要国家积极推动卫星星座的建设,星地融合网络成为未来6G的重要演进趋势,手机直连卫星也成为终端厂商的产品卖点。归纳了全球手机直连业务的发展现状,提出3种手机直连技术发展路线,分析手机直连卫星所... 近年来,卫星互联网发展迅速,全球主要国家积极推动卫星星座的建设,星地融合网络成为未来6G的重要演进趋势,手机直连卫星也成为终端厂商的产品卖点。归纳了全球手机直连业务的发展现状,提出3种手机直连技术发展路线,分析手机直连卫星所面临的终端芯片一体化、星地融合、星地频率共享等挑战,总结了手机直连业务所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如时频同步技术、随机接入技术、HARQ重传技术、移动性管理技术和星上再生网络架构,并对手机直连卫星业务的未来趋势进行研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互联网 手机直连卫星 星地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题:6G新型无线网络
15
作者 孙韶辉 许晓东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7-429,共3页
内容导读面向2030年及未来的6G网络,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先进计算等信息技术交叉融合,实现通信与感知、计算、控制的深度耦合,具备泛在互联、普惠智能、多维感知、全域覆盖、绿色低碳、安全可信等典型特征。6G无线接入网作为6G网络... 内容导读面向2030年及未来的6G网络,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先进计算等信息技术交叉融合,实现通信与感知、计算、控制的深度耦合,具备泛在互联、普惠智能、多维感知、全域覆盖、绿色低碳、安全可信等典型特征。6G无线接入网作为6G网络重要组成部分,将呈现出一些重要新特征和能力,以支撑未来6G网络的发展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接入网 无线网络 多维感知 人工智能 信息技术 安全可信 大数据 交叉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室内目标波达方向估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伟鑫 高晖 +3 位作者 唐勐 粟欣 彭莹 苏昕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61,共10页
目前,室内场景下诸如定位及追踪、人体活动检测等许多应用对感知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支撑高精度感知,高效快速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 DoA)估计是关键能力之一。然而在具有多径和障碍的室内环境下,传统DoA估计方法存在局限。鉴... 目前,室内场景下诸如定位及追踪、人体活动检测等许多应用对感知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支撑高精度感知,高效快速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 DoA)估计是关键能力之一。然而在具有多径和障碍的室内环境下,传统DoA估计方法存在局限。鉴于机器学习在解决复杂信号处理问题方面呈现的效能优势,对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DL)的室内目标DoA估计方法展开研究。设计了专门的卷积神经网络应对未知多径信号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训练了模型从多径分量中分辨提取视距径信号DoA特征的能力。基于此,利用公开的DeepMIMO数据集生成了室内目标DoA估计专用构造数据集来训练模型,提出了基于小样本学习(Few-Shot Learning, FSL)的在线快速学习机制,对提高模型泛化性和鲁棒性展开设计。对室内环境下的DoA估计进行了多种方法仿真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场景 波达方向 深度学习 小样本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交所年报问询函现状、特点及建议——来自2022年深交所年报问询函件的统计分析
17
作者 马冬玲 胡晓玲 黄义军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19-123,共5页
全面推行证券发行注册制背景下,资本市场发挥引领性资源配置作用,问询函也成为上市公司规范治理的重要监管手段。文章以2022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年报问询函为分析对象,研究发现:民营企业更可能被问询,被问询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 全面推行证券发行注册制背景下,资本市场发挥引领性资源配置作用,问询函也成为上市公司规范治理的重要监管手段。文章以2022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年报问询函为分析对象,研究发现:民营企业更可能被问询,被问询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更高、资产管理效率更差、盈利水平和成长性更低、会计信息质量更差,而上市公司延期回函情况较为普遍。结果表明,非处罚性质的问询函制度能准确筛选和识别被问询公司的真实状况,揭示信息披露缺陷,对资本市场监管和投资者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报问询函 信息披露 会计信息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为中心的6G网络AI架构 被引量:9
18
作者 吴建军 邓娟 +15 位作者 彭程晖 王君 杨立 刘光毅 王飞 何宇锋 孙万飞 艾明 李文璟 戴翠琴 袁雁南 石聪 许阳 杨旸 张宏纲 李荣鹏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2年第4期599-613,共15页
5G通信系统采用了NWDAF的叠加方式支持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其效率和性能较差,6G通信系统迫切需要从架构层面考虑对AI的高效支持。基于此需求,提出了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6G网络AI架构,使能6G网络原生支持AI。介绍了6G网... 5G通信系统采用了NWDAF的叠加方式支持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其效率和性能较差,6G通信系统迫切需要从架构层面考虑对AI的高效支持。基于此需求,提出了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6G网络AI架构,使能6G网络原生支持AI。介绍了6G网络AI的驱动力、场景需求等背景,其中AI驱动力包括三个类别的智能:网元智能、网络智能和业务智能。重点阐述从会话为中心到任务为中心的架构变化,以及任务为中心的架构面临的技术问题。其中,架构变化包括从会话管控到任务管控,从通信QoS到任务QoS,从通信数据到任务数据等。基于以上所述6G架构变化和对应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无线网络架构。首先,通过统一架构来提供AI4NET、NET4AI、AIaaS的服务;其次,针对无线网络分布式系统的固有特征,提出了任务管控的三层逻辑架构,从而满足实时和灵活的任务部署需求;并进一步提出了在无线接入网域和核心网域独立部署任务锚点TA和任务调度器TS,从而实现不同域内任务的独立部署和各域自治;然后,通过控制信令的方式实现任务控制功能,给出了具体的接口、协议框架和流程设计,并给出针对任务执行期间的任务QoS保障、AI用例自生成和任务应用实例等;最后给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AI 任务为中心 AI服务质量 任务管控 四要素协同 AI用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G通算融合网络架构 被引量:6
19
作者 彭程晖 邓娟 +7 位作者 吴建军 刘哲 李芳芳 刘光毅 孙韶辉 杨旸 张宏纲 李荣鹏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2年第4期583-591,共9页
边缘计算在物理位置上部署在通信网络内,但是在逻辑上计算与通信拥有彼此独立的管控体系,协同是非实时的,在应对超低时延业务场景下用户信道状态、用户移动性等的动态变化时,存在技术挑战。因此,6G网络架构在设计之初,就需要原生的支持... 边缘计算在物理位置上部署在通信网络内,但是在逻辑上计算与通信拥有彼此独立的管控体系,协同是非实时的,在应对超低时延业务场景下用户信道状态、用户移动性等的动态变化时,存在技术挑战。因此,6G网络架构在设计之初,就需要原生的支持通信与计算的深度融合机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在无线网络内通信资源与分布式计算资源实时协同的计算面方案,来实现6G网络业务适配能力上的突破,提升综合资源能效。在终端和基站联合模型拆分推理场景下,通过仿真对比了控制面融合和管理面融合技术方案,验证了控制面融合方案能更好地应对终端空口连接带宽发生的变化,大幅降低业务时延抖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AI 通算融合 计算面 无线通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 NTN网络架构标准化演进的思考 被引量:14
20
作者 孙建成 孙嘉颍 +1 位作者 缪德山 李春林 《电信科学》 2023年第9期76-86,共11页
目前,5G正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商用。然而,传统5G网络在部署方面受到地理条件和成本的制约,还无法实现全球的无缝覆盖。近年来,卫星通信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让5G全域覆盖成为可能,5G和卫星的融合,即5G非地面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 目前,5G正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商用。然而,传统5G网络在部署方面受到地理条件和成本的制约,还无法实现全球的无缝覆盖。近年来,卫星通信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让5G全域覆盖成为可能,5G和卫星的融合,即5G非地面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技术成为当前业界新的热点。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目前已经初步完成了基于透明转发架构的5G NTN技术规范。首先,介绍了5G NTN网络架构的标准化现状;其次,分析了5G NTN当前网络架构上存在的不足或问题;最后,针对星间链路搭建、星地分流等问题提出了基于集成接入和回传的网络架构、NTN自适应网络架构以及NTN多连接网络架构3种5G NTN网络架构增强和优化方案,为5G NTN后续的研究、标准化以及网络部署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NTN 网络架构 3G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