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低温能源在中国
被引量:
11
1
作者
赵军
李扬
+3 位作者
李浩
钟声远
马凌
李文甲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0-260,共11页
推动中低温能源的规模化应用是中国重构能源供给格局、实现清洁、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中国中低温能源尚无完善的统计和明确的专项能源规划,其开发利用情况尚不明确;同时,中低温能源品位低、能量密度小,其开发利用仍...
推动中低温能源的规模化应用是中国重构能源供给格局、实现清洁、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中国中低温能源尚无完善的统计和明确的专项能源规划,其开发利用情况尚不明确;同时,中低温能源品位低、能量密度小,其开发利用仍然面临获取难、转换方式单一等问题,缺乏有效的技术路线指导。该文从中国能源结构中供需匹配角度出发,对地热能、太阳能、工业余热与海洋热能四类典型中低温能源的年可利用量、利用现状与潜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能源结构及相关前沿技术进行预测与讨论。结果显示,中国地热能、太阳能、工业余热与海洋热能年可利用量(资源量)分别达到1.17×10^(10)、4.90×10^(10)、4.86×10^(6)、2.95×10^(9)TJ,但目前中低温能源利用量仅约占中国能源总利用量的3%(2017年中国能源总利用量为1.36×10^(8)TJ)。预测结果显示,至2050年4类典型中低温能源利用将占中国能源总利用量的8%至21%,显示了中低温能源的重要地位,也凸显了相关研究与利用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热能
中低温能源
能源结构
能源资源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源热泵与螺旋管式相变蓄热耦合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朱家玲
王钰沛
张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11-1117,共7页
针对地源热泵供热节能及不同地区峰谷电价政策,设计并搭建与地源热泵耦合的螺旋管式相变蓄热实验台,并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监测蓄热装置工作参数及螺旋圈内、外,螺旋圈之间相变材料的温度场、蓄热过程发生相变的过程等,分析相变材料的蓄...
针对地源热泵供热节能及不同地区峰谷电价政策,设计并搭建与地源热泵耦合的螺旋管式相变蓄热实验台,并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监测蓄热装置工作参数及螺旋圈内、外,螺旋圈之间相变材料的温度场、蓄热过程发生相变的过程等,分析相变材料的蓄热特点和不同工况对蓄热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旋管周边相变材料发生相变的速度最快,且可成导热与自然对流的耦合作用,自然对流对相变过程的影响最大。因此蓄热装置中的螺旋管应尽量放置在下部,可提高相变材料蓄热效率,缩短蓄热的时间,节约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蓄热
螺旋管
相变材料
自然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温下含湿土壤表观热导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华军
赵紫薇
齐承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85-1390,共6页
利用微细探针对高温下两种典型土壤的表观热导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土壤表观热导率的影响十分明显。在该文实验条件下,当土壤饱和度大于25%时,土壤表观热导率开始明显高于常温值,并在40%(细砂)和50%(粉粘)饱和度附近出现峰...
利用微细探针对高温下两种典型土壤的表观热导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土壤表观热导率的影响十分明显。在该文实验条件下,当土壤饱和度大于25%时,土壤表观热导率开始明显高于常温值,并在40%(细砂)和50%(粉粘)饱和度附近出现峰值。此现象与含湿土壤孔隙中的水蒸气强化扩散作用密切相关。在实验数据基础上,回归水蒸气运移增强因子的计算参数,可为高温土壤热湿迁移过程建模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表观热导率
潜热
水蒸气热扩散
增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州某办公建筑集中空调系统能耗分析
4
作者
骆超
刘广平
+3 位作者
徐琼辉
龚宇烈
马志同
马伟斌
《制冷与空调》
2016年第11期66-71,共6页
以广州某办公建筑集中空调系统为典型案例,基于集中空调系统的制冷系数、能效比等指标,从工艺和设备方面,提出办公场所集中空调系统的不同改造方案,对比不同方案的节能潜力,并基于层次分析法给出各个优化方案的权重。结果表明:采用水泵...
以广州某办公建筑集中空调系统为典型案例,基于集中空调系统的制冷系数、能效比等指标,从工艺和设备方面,提出办公场所集中空调系统的不同改造方案,对比不同方案的节能潜力,并基于层次分析法给出各个优化方案的权重。结果表明:采用水泵和压缩机变频技术并提高室内设定温度的节能潜力最大;合理确定设计运行参数,可以有效节约空调系统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空调系统
办公建筑
层次分析法
节能潜力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深层地热单井循环系统传热强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朱强
杨轩
+2 位作者
马凌
李扬
赵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0-417,共8页
针对中深层地热单井循环系统井内热贯通导致的换热功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内管末端变径的井下传热强化方法,并建立数值模型,利用FLUENT进行为期30 d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内管末端变径的方式能有效增强地下水“互动”,充分利用含水...
针对中深层地热单井循环系统井内热贯通导致的换热功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内管末端变径的井下传热强化方法,并建立数值模型,利用FLUENT进行为期30 d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内管末端变径的方式能有效增强地下水“互动”,充分利用含水层的高温来提高单井换热功率。将井下换热分为导热区和采灌区两部分,随着封堵比例的增加,抽水中的含水层补给占比增加,且采灌区换热功率在系统换热功率中的占比逐渐增加。当封堵比例增大到100%时,采灌区换热功率达到导热区的1.76倍,井口出水温度可基本稳定在58℃,系统换热功率稳定在约995.46 kW,相较于内管等径系统,换热功率可提高84.71%。同时,单井循环系统仅导热区的延米换热量就可达到154.23~216.89 W/m,超过了闭式同轴套管换热系统稳定运行的最高延米换热功率,而系统换热功率可达到闭式系统的3.57~6.60倍,在单井换热系统中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供暖
废弃井
地下水回灌
数值模拟
传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复合相变材料的梯级蓄热熔化实验研究
6
作者
刘岩
刘智慧
+3 位作者
金光
张立
郑明杰
郭少朋
《新型工业化》
2022年第8期178-182,共5页
针对传统太阳能相变蓄热单元在蓄放热后期效率降低的问题,本文设计了采用复合相变材料的梯级蓄热系统,通过开展实验研究,确定了梯级蓄热单元内相变材料在充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和熔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熔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
针对传统太阳能相变蓄热单元在蓄放热后期效率降低的问题,本文设计了采用复合相变材料的梯级蓄热系统,通过开展实验研究,确定了梯级蓄热单元内相变材料在充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和熔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熔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始升温期、相变平稳期、缓慢升温期;增大换热工质入口流量,提高换热工质入口温度可有效加快蓄热速率。换热工质流量从6L/min增大到14L/min,一级蓄热器内材料相变时间缩短15%,二级蓄热器内材料相变时间缩短6%;换热工质温度从90℃升高到110℃,一级蓄热器内材料相变时间缩短了61%,二级蓄热器内材料相变时间缩短了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梯级蓄热
复合相变材料
熔化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储能协调下负荷密集区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优化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康利改
袁小雪
+3 位作者
曹紫霖
高晓霞
沈仁东
赵军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175,共9页
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是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实现碳减排和碳中和目标的一种配套技术。因此,针对负荷密集区冷热电负荷供需矛盾问题,提出储能协调下的负荷密集区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并构建数学模型。其次,确立考虑系统经济、能耗、环境...
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是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实现碳减排和碳中和目标的一种配套技术。因此,针对负荷密集区冷热电负荷供需矛盾问题,提出储能协调下的负荷密集区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并构建数学模型。其次,确立考虑系统经济、能耗、环境性能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优化指标之间的权重关系。建立由住宅、办公、酒店、商场四类建筑组成的负荷密集区建筑模型,分别对四类建筑全年的逐时冷热电负荷进行模拟。最后,对比分析四类建筑分别单独设置供能系统和考虑四类建筑负荷耦合互补设置一套供能系统时的系统容量配置优化以及在相关政策影响下的系统性能。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加入储能系统,考虑四类建筑负荷耦合互补设置一套供能系统时的系统性能优于四类建筑分别单独设置供能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
江水源热泵
光伏
储能系统
能耗模拟
配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非对称翼风力机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由世俊
杜晓羽
+2 位作者
张欢
黄钢
米雷洋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0-295,共6页
在低速风洞中对两种非对称翼型(3734和GOE382)小型垂直轴风力机的自启动性能和功率输出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了叶片数和来流风速对两种翼型的风力机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非对称翼3734风力机的静态自启动性能劣于GOE382,但功率输出性能优...
在低速风洞中对两种非对称翼型(3734和GOE382)小型垂直轴风力机的自启动性能和功率输出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了叶片数和来流风速对两种翼型的风力机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非对称翼3734风力机的静态自启动性能劣于GOE382,但功率输出性能优于GOE382风力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轴风力机
非对称翼
静态自启动性能
功率输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环境影响的CO2/低GWP混合工质热泵热水器工质优选
被引量:
5
9
作者
许文华
李惟毅
郭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4-89,共6页
采用CO2/低GWP混合工质的热泵热水器系统,分析系统不同组分CO_质量分数对系统热力性能系数以及工况压力的影响,得出混合工质能够降低高压侧运行压力提高热力性能的结论。提出考虑环境影响的系统综合评价体系,并给出不同目标下的推荐工...
采用CO2/低GWP混合工质的热泵热水器系统,分析系统不同组分CO_质量分数对系统热力性能系数以及工况压力的影响,得出混合工质能够降低高压侧运行压力提高热力性能的结论。提出考虑环境影响的系统综合评价体系,并给出不同目标下的推荐工质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CO2
混合工质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炉内烟气成分对富氧燃烧锅炉传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9
10
作者
谢妍
王赫阳
+2 位作者
赵军
刘欣
张超群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3-291,共9页
针对炉内烟气成分及其物性在不同燃烧方式下的变化对富氧燃烧锅炉炉内流动、温度及传热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除烟气质量流量m外,不同燃烧方式间烟气成分的差异使烟气的物性有明显的不同,如密度、比热容和气体辐射吸收系数等,...
针对炉内烟气成分及其物性在不同燃烧方式下的变化对富氧燃烧锅炉炉内流动、温度及传热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除烟气质量流量m外,不同燃烧方式间烟气成分的差异使烟气的物性有明显的不同,如密度、比热容和气体辐射吸收系数等,将显著影响炉内的流动、温度及传热分布.首先,炉内烟温取决于mc_(p)的共同作用,由于CO_(2)、H_(2)O与N_(2)比热的差异,富氧燃烧烟气的比热明显高于空气燃烧,使富氧燃烧锅炉烟气质量流量在显著低于空气燃烧条件下才可获得与之相近的炉内烟温分布;其次,由于CO_(2)、H_(2)O与N_(2)辐射性质的差异,富氧燃烧烟气的吸收系数明显高于空气燃烧,不利于炉内高温火焰与壁面的辐射换热,因此富氧燃烧需在更高炉内烟温下才可获得与空气燃烧相近的壁面传热量.因此,在设计新型富氧燃烧系统或改造现有空气燃烧系统时,需综合考虑烟气流量与成分及物性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燃烧
烟气成分
烟气再循环
辐射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低温能源在中国
被引量:
11
1
作者
赵军
李扬
李浩
钟声远
马凌
李文甲
机构
中
低温
热能
高效
利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
天津大学
)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0-260,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2018YFA070220)。
文摘
推动中低温能源的规模化应用是中国重构能源供给格局、实现清洁、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中国中低温能源尚无完善的统计和明确的专项能源规划,其开发利用情况尚不明确;同时,中低温能源品位低、能量密度小,其开发利用仍然面临获取难、转换方式单一等问题,缺乏有效的技术路线指导。该文从中国能源结构中供需匹配角度出发,对地热能、太阳能、工业余热与海洋热能四类典型中低温能源的年可利用量、利用现状与潜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能源结构及相关前沿技术进行预测与讨论。结果显示,中国地热能、太阳能、工业余热与海洋热能年可利用量(资源量)分别达到1.17×10^(10)、4.90×10^(10)、4.86×10^(6)、2.95×10^(9)TJ,但目前中低温能源利用量仅约占中国能源总利用量的3%(2017年中国能源总利用量为1.36×10^(8)TJ)。预测结果显示,至2050年4类典型中低温能源利用将占中国能源总利用量的8%至21%,显示了中低温能源的重要地位,也凸显了相关研究与利用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热能
中低温能源
能源结构
能源资源
预测
Keywords
renewable energy
thermal energy
mid-/low-temperature energy
energy structure
energy resources
forecasting
分类号
TK0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源热泵与螺旋管式相变蓄热耦合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朱家玲
王钰沛
张伟
机构
天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地热研究培训
中
心
中
低温
热能
高效
利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
天津大学
)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11-1117,共7页
文摘
针对地源热泵供热节能及不同地区峰谷电价政策,设计并搭建与地源热泵耦合的螺旋管式相变蓄热实验台,并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监测蓄热装置工作参数及螺旋圈内、外,螺旋圈之间相变材料的温度场、蓄热过程发生相变的过程等,分析相变材料的蓄热特点和不同工况对蓄热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旋管周边相变材料发生相变的速度最快,且可成导热与自然对流的耦合作用,自然对流对相变过程的影响最大。因此蓄热装置中的螺旋管应尽量放置在下部,可提高相变材料蓄热效率,缩短蓄热的时间,节约能源。
关键词
地源热泵
蓄热
螺旋管
相变材料
自然对流
Keywords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GSHP)
heat storage
spiral pipe
PCM
heat convection
分类号
TK0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温下含湿土壤表观热导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华军
赵紫薇
齐承英
机构
河北工业
大学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
低温
热能
高效
利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
天津大学
)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85-139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06020)
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301-101)
文摘
利用微细探针对高温下两种典型土壤的表观热导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土壤表观热导率的影响十分明显。在该文实验条件下,当土壤饱和度大于25%时,土壤表观热导率开始明显高于常温值,并在40%(细砂)和50%(粉粘)饱和度附近出现峰值。此现象与含湿土壤孔隙中的水蒸气强化扩散作用密切相关。在实验数据基础上,回归水蒸气运移增强因子的计算参数,可为高温土壤热湿迁移过程建模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土壤
表观热导率
潜热
水蒸气热扩散
增强因子
Keywords
soil
apparent thermal conductivity
latent heat
thermal vapor diffusion
enhancement factor
分类号
TK1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州某办公建筑集中空调系统能耗分析
4
作者
骆超
刘广平
徐琼辉
龚宇烈
马志同
马伟斌
机构
中
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
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
重点
实验室
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
重点
实验室
中
低温
热能
高效
利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
天津大学
)
中
国科学院
大学
出处
《制冷与空调》
2016年第11期66-71,共6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典型用能系统节能诊断技术研究与应用"(2013B091500087)
文摘
以广州某办公建筑集中空调系统为典型案例,基于集中空调系统的制冷系数、能效比等指标,从工艺和设备方面,提出办公场所集中空调系统的不同改造方案,对比不同方案的节能潜力,并基于层次分析法给出各个优化方案的权重。结果表明:采用水泵和压缩机变频技术并提高室内设定温度的节能潜力最大;合理确定设计运行参数,可以有效节约空调系统用能。
关键词
集中空调系统
办公建筑
层次分析法
节能潜力
优化设计
Keywords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
office build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energy-saving potential
optimized design
分类号
TU8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TU111.195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深层地热单井循环系统传热强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朱强
杨轩
马凌
李扬
赵军
机构
中
低温
热能
高效
利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
天津大学
)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0-417,共8页
基金
天津市科技计划(20YFYSGX00020)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KFJ-STS-QYZD-2021-02-006)。
文摘
针对中深层地热单井循环系统井内热贯通导致的换热功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内管末端变径的井下传热强化方法,并建立数值模型,利用FLUENT进行为期30 d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内管末端变径的方式能有效增强地下水“互动”,充分利用含水层的高温来提高单井换热功率。将井下换热分为导热区和采灌区两部分,随着封堵比例的增加,抽水中的含水层补给占比增加,且采灌区换热功率在系统换热功率中的占比逐渐增加。当封堵比例增大到100%时,采灌区换热功率达到导热区的1.76倍,井口出水温度可基本稳定在58℃,系统换热功率稳定在约995.46 kW,相较于内管等径系统,换热功率可提高84.71%。同时,单井循环系统仅导热区的延米换热量就可达到154.23~216.89 W/m,超过了闭式同轴套管换热系统稳定运行的最高延米换热功率,而系统换热功率可达到闭式系统的3.57~6.60倍,在单井换热系统中具有显著优势。
关键词
地热供暖
废弃井
地下水回灌
数值模拟
传热性能
Keywords
geothermal heating
abandoned wells
recharging(underground waters)
numerical simulation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分类号
TK1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复合相变材料的梯级蓄热熔化实验研究
6
作者
刘岩
刘智慧
金光
张立
郑明杰
郭少朋
机构
内蒙古科技
大学
能源与环境学院
日本赛揚建筑事务所
中
低温
热能
高效
利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
天津大学
)
出处
《新型工业化》
2022年第8期178-18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新型直接接触式储热的熔融PCM射流破碎机理研究》(项目编号:51706111)。
文摘
针对传统太阳能相变蓄热单元在蓄放热后期效率降低的问题,本文设计了采用复合相变材料的梯级蓄热系统,通过开展实验研究,确定了梯级蓄热单元内相变材料在充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和熔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熔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始升温期、相变平稳期、缓慢升温期;增大换热工质入口流量,提高换热工质入口温度可有效加快蓄热速率。换热工质流量从6L/min增大到14L/min,一级蓄热器内材料相变时间缩短15%,二级蓄热器内材料相变时间缩短6%;换热工质温度从90℃升高到110℃,一级蓄热器内材料相变时间缩短了61%,二级蓄热器内材料相变时间缩短了31%。
关键词
太阳能
梯级蓄热
复合相变材料
熔化传热
分类号
TK5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储能协调下负荷密集区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优化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康利改
袁小雪
曹紫霖
高晓霞
沈仁东
赵军
机构
河北科技
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省岩土与结构体系防灾减灾技术创新
中
心(筹)
智能低碳装配式建筑技术研究
中
心
河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华北电力
大学
动力工程系
中
低温
热能
高效
利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
天津大学
)
出处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175,共9页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19208191)
河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1181332)。
文摘
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是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实现碳减排和碳中和目标的一种配套技术。因此,针对负荷密集区冷热电负荷供需矛盾问题,提出储能协调下的负荷密集区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并构建数学模型。其次,确立考虑系统经济、能耗、环境性能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优化指标之间的权重关系。建立由住宅、办公、酒店、商场四类建筑组成的负荷密集区建筑模型,分别对四类建筑全年的逐时冷热电负荷进行模拟。最后,对比分析四类建筑分别单独设置供能系统和考虑四类建筑负荷耦合互补设置一套供能系统时的系统容量配置优化以及在相关政策影响下的系统性能。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加入储能系统,考虑四类建筑负荷耦合互补设置一套供能系统时的系统性能优于四类建筑分别单独设置供能系统的性能。
关键词
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
江水源热泵
光伏
储能系统
能耗模拟
配置优化
Keywords
DIES
river water source heat pump
PV
energy storage system
energy consumption simulation
configuration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B9 [机械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TK0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TE0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非对称翼风力机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由世俊
杜晓羽
张欢
黄钢
米雷洋
机构
天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
低温
热能
高效
利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
天津大学
)
天津
国际机械有限公司
出处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0-295,共6页
基金
天津市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cxsf-43)
文摘
在低速风洞中对两种非对称翼型(3734和GOE382)小型垂直轴风力机的自启动性能和功率输出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了叶片数和来流风速对两种翼型的风力机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非对称翼3734风力机的静态自启动性能劣于GOE382,但功率输出性能优于GOE382风力机。
关键词
垂直轴风力机
非对称翼
静态自启动性能
功率输出性能
Keywords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asymmetric blade
static self-starting performance
output performance
分类号
TK8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流体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环境影响的CO2/低GWP混合工质热泵热水器工质优选
被引量:
5
9
作者
许文华
李惟毅
郭强
机构
中
低温
热能
高效
利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
天津大学
)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4-89,共6页
文摘
采用CO2/低GWP混合工质的热泵热水器系统,分析系统不同组分CO_质量分数对系统热力性能系数以及工况压力的影响,得出混合工质能够降低高压侧运行压力提高热力性能的结论。提出考虑环境影响的系统综合评价体系,并给出不同目标下的推荐工质对。
关键词
热泵
CO2
混合工质
环境影响
Keywords
heat pump system
CO2
mixtures
environmental impact
分类号
TK11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炉内烟气成分对富氧燃烧锅炉传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9
10
作者
谢妍
王赫阳
赵军
刘欣
张超群
机构
天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中
低温
热能
高效
利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
天津大学
)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3-291,共9页
文摘
针对炉内烟气成分及其物性在不同燃烧方式下的变化对富氧燃烧锅炉炉内流动、温度及传热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除烟气质量流量m外,不同燃烧方式间烟气成分的差异使烟气的物性有明显的不同,如密度、比热容和气体辐射吸收系数等,将显著影响炉内的流动、温度及传热分布.首先,炉内烟温取决于mc_(p)的共同作用,由于CO_(2)、H_(2)O与N_(2)比热的差异,富氧燃烧烟气的比热明显高于空气燃烧,使富氧燃烧锅炉烟气质量流量在显著低于空气燃烧条件下才可获得与之相近的炉内烟温分布;其次,由于CO_(2)、H_(2)O与N_(2)辐射性质的差异,富氧燃烧烟气的吸收系数明显高于空气燃烧,不利于炉内高温火焰与壁面的辐射换热,因此富氧燃烧需在更高炉内烟温下才可获得与空气燃烧相近的壁面传热量.因此,在设计新型富氧燃烧系统或改造现有空气燃烧系统时,需综合考虑烟气流量与成分及物性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
富氧燃烧
烟气成分
烟气再循环
辐射传热
Keywords
oxy-fuel combustion
flue gas composition
flue gas recirculation
radiation heat transfer
分类号
TK1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低温能源在中国
赵军
李扬
李浩
钟声远
马凌
李文甲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源热泵与螺旋管式相变蓄热耦合系统的实验研究
朱家玲
王钰沛
张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温下含湿土壤表观热导率的实验研究
王华军
赵紫薇
齐承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广州某办公建筑集中空调系统能耗分析
骆超
刘广平
徐琼辉
龚宇烈
马志同
马伟斌
《制冷与空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深层地热单井循环系统传热强化方法研究
朱强
杨轩
马凌
李扬
赵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应用复合相变材料的梯级蓄热熔化实验研究
刘岩
刘智慧
金光
张立
郑明杰
郭少朋
《新型工业化》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储能协调下负荷密集区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优化研究
康利改
袁小雪
曹紫霖
高晓霞
沈仁东
赵军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两种非对称翼风力机性能的试验研究
由世俊
杜晓羽
张欢
黄钢
米雷洋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考虑环境影响的CO2/低GWP混合工质热泵热水器工质优选
许文华
李惟毅
郭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炉内烟气成分对富氧燃烧锅炉传热特性的影响
谢妍
王赫阳
赵军
刘欣
张超群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