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酸高效分解磷矿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尹伟 黄进 +1 位作者 解田 何兵兵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4-36,共3页
为改进湿法磷酸生产工艺,提高副产石膏的品质,减少湿法磷酸固体副产物磷石膏堆存产生的经济和环保压力,进行了磷酸分解磷矿制磷酸的实验研究。采用贵州某磷矿为主要原料,研究了湿法磷酸预分解磷矿的反应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湿法... 为改进湿法磷酸生产工艺,提高副产石膏的品质,减少湿法磷酸固体副产物磷石膏堆存产生的经济和环保压力,进行了磷酸分解磷矿制磷酸的实验研究。采用贵州某磷矿为主要原料,研究了湿法磷酸预分解磷矿的反应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湿法磷酸分解磷矿最优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75℃,磷酸与磷矿的质量比(液固比)为9,反应时间为3 h,磷酸质量分数为30%(以五氧化二磷计)。在此条件下,磷矿的分解率为98.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磷酸 分解磷矿 磷石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日利亚某中品位磷矿二水法制磷酸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陶绍程 何兵兵 +2 位作者 龙庆兰 谢娟 何薇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0-163,184,共5页
磷矿湿法加工制取磷酸新装置建设需要根据磷矿性质(化学组成、物相等)的不同进行独立设计,通过在实验室模拟湿法磷酸工业化流程(反应、结晶、过滤),得到特定磷矿下的制酸工艺参数,可以减少工业化装置试验成本。根据业主委托,采用传统二... 磷矿湿法加工制取磷酸新装置建设需要根据磷矿性质(化学组成、物相等)的不同进行独立设计,通过在实验室模拟湿法磷酸工业化流程(反应、结晶、过滤),得到特定磷矿下的制酸工艺参数,可以减少工业化装置试验成本。根据业主委托,采用传统二水法磷矿制酸工艺对尼日利亚某中品位磷矿进行了实验室制酸模拟实验,利用单因素法研究了湿法磷酸工艺主要控制参数包括游离三氧化硫浓度、磷酸浓度、停留时间、温度和料浆液固比对磷矿制酸工艺的影响,得到最适宜的工艺条件:游离三氧化硫质量浓度为25~30 g/L,磷酸纯度(以五氧化二磷质量分数计)为22%~23%,停留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75~78℃,料浆液固质量比为2.5∶1。在上述条件下,磷矿中五氧化二磷转化率≥93%,五氧化二磷回收率约为90%,料浆的过滤强度(以五氧化二磷计)为8.1 t/(d·m^(2))。后期跟踪发现,实验室制酸模拟装置得到的实验结果与后期工业化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品位磷矿 湿法磷酸 磷石膏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级磷酸的结晶精制技术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董举 余留洋 +6 位作者 贾晟哲 史连军 王诗瀚 胡国涛 汤伟伟 王静康 龚俊波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8-453,共16页
电子级磷酸作为电子工业常用的一种超高纯试剂,广泛应用于大屏幕液晶显示器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微电子工业中的湿法蚀刻和清洗。随着电子元器件加工精度的迭代更新,对电子级磷酸中杂质含量与微粒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综述了电子级磷酸... 电子级磷酸作为电子工业常用的一种超高纯试剂,广泛应用于大屏幕液晶显示器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微电子工业中的湿法蚀刻和清洗。随着电子元器件加工精度的迭代更新,对电子级磷酸中杂质含量与微粒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综述了电子级磷酸深度净化的常用方法,重点阐述了结晶精制技术在电子级磷酸深度净化中的优势和应用进展,总结了结晶法在磷酸深度净化过程中的杂质包藏与迁移机制,并概述了结晶纯化的过程强化手段。最后,对电子级磷酸结晶精制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级磷酸 电子材料 结晶 纯化 过程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聚磷酸铵对Cu^(2+)、Fe^(2+)、Zn^(2+)和Mn^(2+)螯合作用的研究
4
作者 雷梅花 李天祥 +2 位作者 陶绍程 刘旭 朱静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5-701,共7页
水溶性聚磷酸铵氮、磷含量高和螯合植物生长的所需微量元素,越来越受到重视。以水溶性聚磷酸铵和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亚铁为原料,采用动态法和响应面分析方法探究聚磷酸铵螯合Cu^(2+)、Zn^(2+)、Fe^(2+)、Mn^(2+)的规律。通过... 水溶性聚磷酸铵氮、磷含量高和螯合植物生长的所需微量元素,越来越受到重视。以水溶性聚磷酸铵和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亚铁为原料,采用动态法和响应面分析方法探究聚磷酸铵螯合Cu^(2+)、Zn^(2+)、Fe^(2+)、Mn^(2+)的规律。通过红外分析、扫描电镜和能谱测定,进一步验证APP与Fe^(2+)、Cu^(2+)、Mn^(2+)和Zn^(2+)发生了螯合反应。通过二元正交实验可知Zn^(2+)对Mn^(2+)具有强抑制的作用;三元正交实验可知总螯合量的影响因素大小为Zn^(2+)>Fe^(2+)>Mn^(2+);响应面实验可知,实验数据的二次回归模型具有显著性(R^(2)=0.9203),Zn、Fe和Cu的一次项,Zn和Fe、Mn和Fe、Mn和Cu的交互作用项对响应值具有显著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铵 Cu^(2+)、Zn^(2+)、Fe^(2+)、Mn^(2+) 螯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Co-SiW_(12)-CB的制备及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
5
作者 张以菊 郭军 +2 位作者 张丹 邱双艳 卢林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95,100,共7页
采用浸渍法并在160℃的空气中退火制备了钴原子团簇-多钨金属氧簇-炭黑复合材料(Co Clusters-SiW_(12)-CB,简写为Co-SiW_(12)-CB),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投射电子显微镜(HADDF-STEM)、X射... 采用浸渍法并在160℃的空气中退火制备了钴原子团簇-多钨金属氧簇-炭黑复合材料(Co Clusters-SiW_(12)-CB,简写为Co-SiW_(12)-CB),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投射电子显微镜(HADDF-S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能谱仪(EDS)及BET测试对材料进行表征和分析,并测试其析氢性能。结果表明:Co原子团簇可以稳定地锚定在表面,得益于金属-载体的相互作用;在1.0mol/L KOH碱性电解液中,当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所需的析氢反应过电位为423mV,塔菲尔斜率为119mV/dec。此外,催化材料的稳定性较好,在碱性电解液中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析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原子团簇 多金属氧酸盐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析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烟草提苗专用肥施用次数对烤烟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6
作者 陈发元 赵优优 +5 位作者 马骏 张鑫 吴方莲 马俊峰 孙学成 黄鸿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5-9,36,共6页
为明确新型烟草提苗专用肥(聚磷酸铵型水溶肥)施用方法,以云烟87为对象,设置对照(不施用提苗肥)、T1(移栽当天每盆浇施1000 mL)、T2(移栽当天和移栽后第10天每盆浇施1000 mL)和T3(移栽当天、移栽后第10天和移栽后第20天每盆浇施1000 mL)... 为明确新型烟草提苗专用肥(聚磷酸铵型水溶肥)施用方法,以云烟87为对象,设置对照(不施用提苗肥)、T1(移栽当天每盆浇施1000 mL)、T2(移栽当天和移栽后第10天每盆浇施1000 mL)和T3(移栽当天、移栽后第10天和移栽后第20天每盆浇施1000 mL)共4个处理,比较不同施肥次数对烤烟生物量、SPAD、水溶性糖、总糖、氮磷钾及硼锌钼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T3显著提高了烤烟的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叶片叶绿素含量、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25.73%、31.92%、50.52%、14.50%和37.63%;显著增加了烤烟对氮、磷、钾的吸收累积量;提苗肥施用3次后,烤烟植株地上部硼、锌、钼含量分别提高20.21%、37.93%、35.35%,地上部积累量分别提高65.62%、91.56%和87.88%。研究结果为新型烟草提苗专用肥精准施用提供了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新型烟草提苗专用肥 聚磷酸铵 施用次数 生长 养分吸收 水溶肥 氮、磷、钾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对烤烟主要土传病害发生及其产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陈发元 马骏 +5 位作者 张鑫 吴方莲 翟霖顿 赵同舟 孙学成 黄鸿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44-48,共5页
为明确添加生防菌剂的生物有机肥对烤烟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设商品有机肥(T1,对照)和生物有机肥(商品有机肥∶哈茨木霉菌菌剂∶解淀粉芽孢杆菌菌剂按质量比为6∶1∶1复配,T2)2个处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添加生防菌剂的有机肥对烤烟移栽30... 为明确添加生防菌剂的生物有机肥对烤烟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设商品有机肥(T1,对照)和生物有机肥(商品有机肥∶哈茨木霉菌菌剂∶解淀粉芽孢杆菌菌剂按质量比为6∶1∶1复配,T2)2个处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添加生防菌剂的有机肥对烤烟移栽30、50、70 d时烤烟青枯病、黑胫病和根结线虫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以及烤烟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30、50、70 d时,与对照相比,T2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7.0%、66.6%和73.7%,对黑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8.8%、34.6%和11.7%,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0.0%、38.1%和22.2%,说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烤烟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稳定且随着生育期推移呈上升趋势,而对黑胫病和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有限且以苗期效果较佳。与对照相比,T2的烤烟产量和产值分别增加10.6%和10.2%,上等烟占比增加12个百分点。哈茨木霉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与商品有机肥复配的生物有机肥可明显降低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对烟草黑胫病和根结线虫病具有防治效果,同时提高了烤后烟叶产量、产值及上等烟占比,可在黔西南烟区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有益生防菌 烤烟 土传病害 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浸脱硅对氟化钠品质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冯胜波 夏飞龙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2期238-241,共4页
为解决含氟硅渣制备氟化钠时硅含量过高的问题,采用碱浸脱硅方式对氟化钠进行提纯。考察了脱硅反应温度、时间、固液比、氢氧化钠添加量对氟化钠产品纯度的影响,并采用热力学及晶体解析研究脱硅机理。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5℃、反应... 为解决含氟硅渣制备氟化钠时硅含量过高的问题,采用碱浸脱硅方式对氟化钠进行提纯。考察了脱硅反应温度、时间、固液比、氢氧化钠添加量对氟化钠产品纯度的影响,并采用热力学及晶体解析研究脱硅机理。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90 min、固液比1∶2、氢氧化钠添加量为10%时,氟化钠产品纯度比氟化钠原料提高了18.7%,达到了97.56%。碱浸脱硅产物生成顺序为:Na_(2)SiO_(3)·5H_(2)O>Na_(2)SiO_(3)>Na_(2)O·2SiO_(2)>Na_(2)O·SiO_(2)。晶体结构研究表明二氧化硅在浸出反应过程中主要是晶面(003)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_(2)SiO_(3)·5H_(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二氧化硅 氟化钠 纯化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分解磷矿过程中金属元素的浸出规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梁成波 解田 +1 位作者 杨林 何兵兵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9-54,共6页
探究了以磷酸分解磷矿,关键酸解工艺参数对磷及Fe、Al、Mg、Pb、As浸出的影响规律,并从热力学角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磷矿内磷及Fe、Al、Mg浸出率随磷酸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液固比的增大而增大,搅拌速度影响不明显;Pb浸... 探究了以磷酸分解磷矿,关键酸解工艺参数对磷及Fe、Al、Mg、Pb、As浸出的影响规律,并从热力学角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磷矿内磷及Fe、Al、Mg浸出率随磷酸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液固比的增大而增大,搅拌速度影响不明显;Pb浸出率随磷酸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液固比的增大而增大,搅拌速度、反应时间影响不明显;As浸出率随反应温度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随反应时间增加略有减小,磷酸质量分数、搅拌速度和液固比影响不明显。控制磷酸质量分数为30%(以P_(2)O_(5)计)、反应温度为80℃、搅拌速度为300 r/min、反应时间为150 min、液固质量比为10∶1,在此条件下,磷及Fe、Al、Mg、Pb、As的浸出率分别为98.65%、68.56%、48.54%、95.84%、32.85%和84.62%。通过热力学分析表明磷矿内Mg、As浸出率较高,Pb浸出率较低,而Fe、Al浸出率大小主要取决于磷矿中褐铁矿及高岭土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磷矿 金属元素 浸出率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制硫酸铵的反应机理与动力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兵兵 胡宏 +1 位作者 薛绍秀 解田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71,78,共5页
研究了磷石膏制取硫酸铵的反应机理与本征动力学速率方程,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验论证发现,上述反应是在磷石膏与碳酸铵的固液界面上进行的,符合缩芯模型。在动力学速率方程参数的测定中,由于磷石膏微溶于水,反应速率近似地认为只与碳酸铵... 研究了磷石膏制取硫酸铵的反应机理与本征动力学速率方程,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验论证发现,上述反应是在磷石膏与碳酸铵的固液界面上进行的,符合缩芯模型。在动力学速率方程参数的测定中,由于磷石膏微溶于水,反应速率近似地认为只与碳酸铵的浓度有关,实验是在低温、低碳酸铵浓度、高搅拌速率以及磷石膏过量的条件下进行的,实验得到了温度为0,5,10℃时的速率常数,同时将不同温度的速率常数进行拟合得到了磷石膏与碳酸铵反应的活化能为37 246.64 J/mol,指前因子为77 033.83 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硫酸铵 反应机理 本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铵溶解含氟硅渣制备氟硅酸铵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隋岩峰 刘松林 秦红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6-78,共3页
以氟化铵溶液和含氟硅渣为原料,通过化学溶解的方式,制备氟硅酸铵产品。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氟化铵溶液浓度和物料配比(氟化铵与二氧化硅的物质的量比)等不同工艺条件对氟硅酸铵收率、二氧化硅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 以氟化铵溶液和含氟硅渣为原料,通过化学溶解的方式,制备氟硅酸铵产品。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氟化铵溶液浓度和物料配比(氟化铵与二氧化硅的物质的量比)等不同工艺条件对氟硅酸铵收率、二氧化硅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93℃、反应时间为60 min、氟化铵溶液质量分数为20%~30%、物料配比为6∶1.1、反应体系搅拌速度为200~300 r/min时,氟硅酸铵的收率和氟化铵的转化率可控制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铵 硅渣 氟硅酸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分解磷矿的动力学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海 杨三可 解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72-1477,共6页
探究磷酸浓度、磷矿粒径、液固比、搅拌速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磷矿溶解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磷矿的转化率随着磷酸浓度、液固比、反应温度、搅拌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大。磷矿的溶解过程可用缩芯模型来描述,表观活化能... 探究磷酸浓度、磷矿粒径、液固比、搅拌速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磷矿溶解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磷矿的转化率随着磷酸浓度、液固比、反应温度、搅拌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大。磷矿的溶解过程可用缩芯模型来描述,表观活化能为11.36 kJ/mol,低活化能验证了该过程的控制步骤为固体膜扩散控制,并建立了溶解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得到实验值与计算值拟合度较好,相关系数为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 转化率 动力学 缩芯模型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硅酸铵氨化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隋岩峰 刘松林 杨帆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36,共4页
实验以氟硅酸铵和氨水为原料,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粉体。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反应温度、物料配比等不同工艺条件对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的粒度分布、反应收率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可以有效改善粉体粒度... 实验以氟硅酸铵和氨水为原料,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粉体。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反应温度、物料配比等不同工艺条件对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的粒度分布、反应收率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可以有效改善粉体粒度的分布;综合考虑二氧化硅粉体的粒度、反应收率、反应效率和生产成本,确定氟硅酸铵氨化制备二氧化硅的反应温度为常温、反应时间为60 min、物料配比(氟硅酸铵与氨水物质的量比)为1∶4.8、氨水的加料速度为96 m L/min、搅拌速度为200~300 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氟硅酸铵 化学沉淀法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渗透膜处理磷肥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隋岩峰 刘松林 杨帆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23-826,共4页
采用反渗透膜装置处理脱钙、脱铵和除浊处理后的磷肥废水,对废水进行浓、淡分离,考察了进水压力和浓淡比例对脱盐率和离子的脱除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渗透膜装置能有效的脱除磷肥废水中的盐离子,浓淡比例越高,越有利于磷肥废水中盐... 采用反渗透膜装置处理脱钙、脱铵和除浊处理后的磷肥废水,对废水进行浓、淡分离,考察了进水压力和浓淡比例对脱盐率和离子的脱除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渗透膜装置能有效的脱除磷肥废水中的盐离子,浓淡比例越高,越有利于磷肥废水中盐离子的脱除;不同离子透过反渗透膜所需要的渗透压不同;在进水压力0.6 MPa左右,淡水和浓水比例为1∶1的条件下,经反渗透膜装置处理后,磷肥废水中选矿药剂的回收率在90%以上,磷的回收率在9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膜 磷肥废水 脱盐率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晶法制备高纯氟化铵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松林 隋岩峰 +1 位作者 秦红 杨帆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85-1388,共4页
以氟化铵母液为原料,经除杂、浓缩和降温结晶等工艺制备高纯氟化铵产品。考察了氨水对氟化铵母液中氟硅酸根的脱除情况和氢氧化钡对硫酸根的脱除情况,同时考察了降温速度、晶种加入量、养晶时间等对氟化铵产品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氢... 以氟化铵母液为原料,经除杂、浓缩和降温结晶等工艺制备高纯氟化铵产品。考察了氨水对氟化铵母液中氟硅酸根的脱除情况和氢氧化钡对硫酸根的脱除情况,同时考察了降温速度、晶种加入量、养晶时间等对氟化铵产品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钡可以有效的脱除氟化铵母液中的SO4^2-和SiF6^2-杂质,SO4^2-的含量从0.12%降为200mg/L以下,SiF6^2-含量由0.5%降低到0.03%左右;降温速率为10℃/min,搅拌速率为200r/min,不加入晶种和不养晶的条件下,氟化铵的单次收率达33%左右。以上条件下,结晶法制备出的氟化铵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满足高纯氟化铵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 氟化铵 纯度 除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法制备纳米氟硅酸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隋岩峰 刘松林 +1 位作者 秦红 杨帆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40-142,148,共4页
实验以氟硅酸和硫酸钠为原料,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氟硅酸钠粉体。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不同工艺条件对氟硅酸钠粉体的粒度分布、反应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乙二醇可以有效的控制粉体粒度的团聚;在反应时间为30... 实验以氟硅酸和硫酸钠为原料,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氟硅酸钠粉体。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不同工艺条件对氟硅酸钠粉体的粒度分布、反应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乙二醇可以有效的控制粉体粒度的团聚;在反应时间为30 min,反应温度为50℃,物料配比为1.05∶1,搅拌速率为300~500 r/min的反应条件下,制备出的氟硅酸钠粉体粒度可以控制在65 nm左右,收率在9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法 粉体制备 工艺条件 氟硅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钠提纯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帅 李天祥 +1 位作者 朱静 刘松林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97,共8页
经过处理后的氟化钠原料中含有较多的硅酸钠杂质。为了去除其中的杂质,提高氟化钠的纯度,获得更高的工业价值。利用溶出硅胶与蒸发结晶操作过程相结合,设计了溶出硅胶-蒸发结晶提纯氟化钠工艺,提高了氟化钠的纯度,降低了硅的含量,并且... 经过处理后的氟化钠原料中含有较多的硅酸钠杂质。为了去除其中的杂质,提高氟化钠的纯度,获得更高的工业价值。利用溶出硅胶与蒸发结晶操作过程相结合,设计了溶出硅胶-蒸发结晶提纯氟化钠工艺,提高了氟化钠的纯度,降低了硅的含量,并且改善了氟化钠产品的外观。在溶出硅胶实验中,考察了硫酸用量比、温度、时间、搅拌速率对脱硅过程的影响,并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溶出硅胶实验中,综合效果最好的脱硅条件为硫酸的用量比(硫酸与氟化钠原料的质量比)为0.04、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30 min、搅拌速率为300 r/min。在蒸发结晶实验中,当蒸发时间为60 min时,蒸发结晶提纯氟化钠的综合效果最好。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能得到纯度>98%,二氧化硅质量分数<0.5%的氟化钠产品。研究表明,硫酸与硅酸钠反应能溶出硅胶,再过滤分离能达到除硅的效果,而通过蒸发结晶,能进一步提高氟化钠的纯度。该研究可为提纯氟化钠、回收氟硅资源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硅渣 氟化钠提纯 脱硅 蒸发结晶 氟硅资源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功能化SiO_(2)负载磷钼酸催化氧化碘离子性能研究
18
作者 卢林 郭军 +2 位作者 张丹 邱双艳 张以菊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42-10150,共9页
将Cu取代的磷钼酸(PMo_(12))通过静电作用锚定在氨基功能化的SiO_(2)(NH_(2)-SiO_(2))表面,制备出非均相催化剂PMo_(11)Cu/NH_(2)-SiO_(2)。运用PXRD(X射线粉末衍射)、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UV-Vis DR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SEM... 将Cu取代的磷钼酸(PMo_(12))通过静电作用锚定在氨基功能化的SiO_(2)(NH_(2)-SiO_(2))表面,制备出非均相催化剂PMo_(11)Cu/NH_(2)-SiO_(2)。运用PXRD(X射线粉末衍射)、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UV-Vis DR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SEM(扫描电子显微镜)、EDX(X射线能谱仪)和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该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探索了其催化过氧化氢(H_(2)O_(2))氧化碘离子(I^(-))性能,结果表明,在T=25℃,c(I^(-))=2.5×10^(-3)mol/L,c(H_(2)O_(2))=2.0×10^(-3)mol/L,pH=2.4,PMo_(11)Cu/NH_(2)-SiO_(2)催化碘离子反应速率v=8.87×10^(-6)mol/L·s,比空白实验提高了616倍,且在前10次循环中都能保持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取代磷钼酸 改性SiO_(2) 非均相催化 碘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负载磷钼酸催化碘离子氧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维珍 郭军 +2 位作者 李文飞 班大明 解田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2-66,共5页
采用恒温浸渍蒸发法制备负载型磷钼酸/膨润土(PMo/BEN)催化材料。通过FT-IR、XRD、BET、SEM等对其结构加以表征。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运用PMo/BEN催化碘离子氧化,同时考察催化剂的负载量、反应温度、溶液pH、过氧化氢用量等因素对反应... 采用恒温浸渍蒸发法制备负载型磷钼酸/膨润土(PMo/BEN)催化材料。通过FT-IR、XRD、BET、SEM等对其结构加以表征。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运用PMo/BEN催化碘离子氧化,同时考察催化剂的负载量、反应温度、溶液pH、过氧化氢用量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Mo高度分散在BEN表面上,PMo/BEN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温度为55℃、pH为1.7、过氧化氢浓度为3.6×10-3 mol/L、负载量为8%的条件下,其反应速率达到1.65×10-5mol/(L·s),反应速率提高了12倍。反应前10 min碘离子转化成碘单质的转化率高达99%,连续循环使用8次后,前10 min碘离子的转化率仍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离子 杂多酸 膨润土 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结晶法提纯邻碘苯胺工艺 被引量:4
20
作者 许奎 朱静 +3 位作者 胡雪 王睿哲 李红果 李天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6-138,140,共4页
利用熔融结晶法对邻碘苯胺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考察并分析了降温速率、结晶终温、养晶时间、升温速率和发汗终温对产品收率和纯度的影响。邻碘苯胺质量分数为70. 95%时的最佳结晶工艺:以降温速率0. 3 K/5 min降温到结晶终温301. 15 K,... 利用熔融结晶法对邻碘苯胺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考察并分析了降温速率、结晶终温、养晶时间、升温速率和发汗终温对产品收率和纯度的影响。邻碘苯胺质量分数为70. 95%时的最佳结晶工艺:以降温速率0. 3 K/5 min降温到结晶终温301. 15 K,使固体熔融液结晶,养晶时间为2 h;再升温发汗,升温速率为0. 2 K/5 min,升到发汗终温至313. 15 K结束。实验得到质量分数为99. 07%的邻碘苯胺,产品收率为61. 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碘苯胺 对碘苯胺 熔融结晶 分离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