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跨度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控制技术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淑坤 张向东 陆启珂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8-93,共6页
为了深入研究大跨度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方法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以实际工程为例,深入分析塔梁同步施工中涉及的主、次影响因素,并略去次要影响因素,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制定相应控制措施。研究表明塔梁同步施工中主要影响因素为:... 为了深入研究大跨度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方法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以实际工程为例,深入分析塔梁同步施工中涉及的主、次影响因素,并略去次要影响因素,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制定相应控制措施。研究表明塔梁同步施工中主要影响因素为:索塔垂直度、锚导管施工、劲性骨架施工、挂篮行走、砼浇筑、索力及高程控制。针对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及施工控制要点,经验证该塔梁同步施工方法得当,其施工控制结果符合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塔梁同步施工 影响因素 施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木高速公路塌陷区探测及残余变形预测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淑坤 张向东 陆启珂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0-646,共7页
为了对采空区沉陷段准确做出评估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采用钻孔、高分辨率地震法、电法、声波等方法对该区段空区位置进行探测,并在现场安置了原位监测仪器VWM型振弦式多点变位计对岩层移动进行长期观测,同时联合理论计算对该段进行残... 为了对采空区沉陷段准确做出评估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采用钻孔、高分辨率地震法、电法、声波等方法对该区段空区位置进行探测,并在现场安置了原位监测仪器VWM型振弦式多点变位计对岩层移动进行长期观测,同时联合理论计算对该段进行残余变形预测。结果表明:采空区处于岩石充填或半充填状态,空间高度在2~8 m之间,暂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经预测还将有100~400 mm的残余变形,提出了采空区采取充填注浆措施进行治理。在没有完全掌握采掘工程平面图的情况下,可以参照本项目中的流程进行探测、监测、预测及治理,对类似工程有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采空区 探测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水泥炉渣灰材料动弹性模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淑坤 张向东 陆启珂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4-76,81,共4页
为了研究复合水泥炉渣灰动力特性,通过动三轴试验,测试出不同替换比率下复合水泥炉渣灰的Ed-ε曲线。分析应变、围压及替换比率等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得出如下结论:动弹性模量随着应变的增加而递减;应变一定,围压增加,复合水泥炉... 为了研究复合水泥炉渣灰动力特性,通过动三轴试验,测试出不同替换比率下复合水泥炉渣灰的Ed-ε曲线。分析应变、围压及替换比率等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得出如下结论:动弹性模量随着应变的增加而递减;应变一定,围压增加,复合水泥炉渣灰土具有较高的动弹性模量;应变一定,提高替换比率,可以增加复合水泥炉渣灰土试样的整体强度。复合水泥炉渣灰作为注浆材料进行土体加固的研究成果,可为其加固体的抗震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三轴 水泥炉渣灰 替换比率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断面巷道的稳定性判别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淑坤 陆启珂 张向东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0-214,共5页
为了研究矩形断面巷道的稳定性,采用强度折减法,运用有限元软件ADINA,对不同断面特征的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矩形围岩切向应力分布与圆形断面类似,但最大切向应力并不在开挖面,而在围岩某一深度处;同面积而不同高跨比的矩形... 为了研究矩形断面巷道的稳定性,采用强度折减法,运用有限元软件ADINA,对不同断面特征的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矩形围岩切向应力分布与圆形断面类似,但最大切向应力并不在开挖面,而在围岩某一深度处;同面积而不同高跨比的矩形断面的安全系数很接近,当侧压力系数不同时总会有一个最大高跨比安全系数,该高跨比值在1附近;不同面积而相同高跨比,安全系数随着面积的增加越来越小。据此方法可确定矩形断面最佳高跨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断面 地下洞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