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水力平衡+千斤顶推出工艺的推出速度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
1
作者 宁进进 熊昊翔 张朝亮 《中国港湾建设》 2025年第2期83-87,共5页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采用水力平衡+千斤顶推出的方式,水力平衡过程中进水管系的沿程压力损失与推出速度有直接关系,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采用假定推出速度推算千斤顶增加值的方式,确定了施工推出速度。经过与现场推出速度、千斤顶推出和水头...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采用水力平衡+千斤顶推出的方式,水力平衡过程中进水管系的沿程压力损失与推出速度有直接关系,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采用假定推出速度推算千斤顶增加值的方式,确定了施工推出速度。经过与现场推出速度、千斤顶推出和水头差的监测数据对比,验证了该计算方法有一定的指导性,施工方案中假定的推出速度也是合理的,同时也可参考实际推出的经验为后续类似推出方式提供一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最终接头 水压平衡 沿程压力损失 千斤顶推出 推出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湾海底隧道透水式接岸结构对水体交换的影响
2
作者 韩涛 吕迎雪 +2 位作者 刘志远 何平 刘钊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4期5-9,共5页
在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中首次应用了透水式接岸结构,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大连湾海底隧道接岸结构施工后的流场和水体交换,并与传统的不透水方案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透水式接岸结构方案中水流会产生明显的横跨隧... 在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中首次应用了透水式接岸结构,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大连湾海底隧道接岸结构施工后的流场和水体交换,并与传统的不透水方案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透水式接岸结构方案中水流会产生明显的横跨隧道方向的流动,对隧道两侧的水体交换有改善的作用,更能促进周边水体交换。这种透水结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结构 海底隧道接岸结构 水体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水式接岸新结构波浪荷载受力特性研究
3
作者 李姗 《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采用局部整体波浪物理模型试验,对大连湾海底隧道北接岸透空新结构方案实施后的区域波浪场分布变化以及透水式接岸结构的受力特点进行了研究。试验研究了底部开孔隧道结构在不同水位及波浪组合下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波浪总力。试验结... 采用局部整体波浪物理模型试验,对大连湾海底隧道北接岸透空新结构方案实施后的区域波浪场分布变化以及透水式接岸结构的受力特点进行了研究。试验研究了底部开孔隧道结构在不同水位及波浪组合下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波浪总力。试验结果表明最大水平力和最大浮托力并未同步出现,水平力大小多与入射波高相关,浮托力波高仅为影响参数之一,水位变化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国内对于类似结构的受力研究处于空白状态,相关研究成果可丰富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并为这种新型结构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湾 海底隧道 透水式构筑物 波浪上托力 物理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人工岛横截沟篦子截水能力验证研究
4
作者 刘志远 佟德胜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5期73-80,共8页
港珠澳大桥人工岛项目位置常年易受如热带气旋和台风等极端气象事件的侵扰,且台风过境时往往伴随历时长的强降雨。为降低极端恶劣条件下隧道的运营期风险,针对人工岛敞开段横截沟篦子开展截水能力验证局部物理模型试验,分别研究栅条角... 港珠澳大桥人工岛项目位置常年易受如热带气旋和台风等极端气象事件的侵扰,且台风过境时往往伴随历时长的强降雨。为降低极端恶劣条件下隧道的运营期风险,针对人工岛敞开段横截沟篦子开展截水能力验证局部物理模型试验,分别研究栅条角度、开孔比率、路面坡度、比尺效应以及横截沟数量对篦子截水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0°栅条设计方案的篦子截水能力优于90°栅条,同时设置2道横截沟的方案具有显著的截水效果。本次研究成果对人工岛横截沟篦子的设计布置准确性、排水隐患的消除、防范风险、保障运营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大桥 人工岛 横截沟 篦子 物理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礁坪上单桩在孤立波作用下的受力状况研究
5
作者 丁广佳 吕迎雪 +2 位作者 黄明汉 肖理 房克照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10期6-14,共9页
文中介绍了孤立波冲击礁坪上单桩的三维水槽试验和OpenFOAM数值模拟研究。礁体模型坡度为1∶4,直径0.15 m的单桩布置在礁坪上。试验以水深的30%作为入射孤立波的波高,对沿程波面、特定位置处流速以及单桩上波浪冲击荷载进行了采集。选用... 文中介绍了孤立波冲击礁坪上单桩的三维水槽试验和OpenFOAM数值模拟研究。礁体模型坡度为1∶4,直径0.15 m的单桩布置在礁坪上。试验以水深的30%作为入射孤立波的波高,对沿程波面、特定位置处流速以及单桩上波浪冲击荷载进行了采集。选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进行RANS数值模拟,并与物理试验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基于试验数据和RANS模拟结果,研究了岛礁地形上孤立波传播的水动力特性及其对礁坪上单桩的作用力,并探讨了不同坡度和入射波高下孤立波对单桩作用力的影响。研究成果对于桩基础选址和防护有一定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波 岛礁 单桩 OPENFOAM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中通道最终接头推出段支撑滑轨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朝 韩涛 +4 位作者 陈振婷 刘祥玉 胥新伟 杨建 王国之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8期27-32,共6页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部分的整体预制水下推出式最终接头为世界范围内首次应用,最终接头推出段将通过布置在最终接头扩大段内的支撑滑轨实现水下推出完成沉管隧道合龙。该滑轨作为始终与最终接头推出段接触的辅助安装设施,它的使用效果直接...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部分的整体预制水下推出式最终接头为世界范围内首次应用,最终接头推出段将通过布置在最终接头扩大段内的支撑滑轨实现水下推出完成沉管隧道合龙。该滑轨作为始终与最终接头推出段接触的辅助安装设施,它的使用效果直接影响最终接头推出段能否成功实施。为此,创新研发了一种分段式超高平整度低摩擦系数最终接头推出段支撑滑轨,解决了常规滑轨方案在承受复杂可变荷载时适应性差、滑轨结构不能有效固定滑轨顶部滑板、滑轨钢结构表面平整度不足及整体调平困难等设计及工艺难题。通过物理模型试验验证了滑轨在各个施工阶段的可靠性,最终该滑轨在最终接头推出段水下推出阶段得到了成功应用,为整体预制水下推出式最终接头推出段的首次成功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该滑轨结构可为类似大型结构出运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最终接头 滑轨 MG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海沉管隧道项目工期策划研究
7
作者 李一勇 宁进进 +2 位作者 董辉 高衡 赵浩波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5期22-26,39,共6页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沉管隧道目前已成为实现海上通途的工程方案选择之一,对于投资方和社会效益方面,工期是比较受关注的因素。通过收集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项目的施工信息,结合外海沉管隧道施工关键线路梳理,以沉管浮运安装为主线,从...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沉管隧道目前已成为实现海上通途的工程方案选择之一,对于投资方和社会效益方面,工期是比较受关注的因素。通过收集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项目的施工信息,结合外海沉管隧道施工关键线路梳理,以沉管浮运安装为主线,从人工岛止推段、沉管预制和最终接头等方面提出了快速完成外海沉管隧道施工的工期策划相关建议,可为后续外海沉管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沉管预制 沉管对接 最终接头 工期 先行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米级超深水域条件下沉管隧道可行性研究
8
作者 宁进进 吕迎雪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24年第S2期377-382,共6页
为探讨类似台海通道百米级超深水域条件下采用沉管隧道方案通过的可行性,调研国内外沉管隧道,特别是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结合沉管隧道3大技术难题(管节接头、基础、浮运安装),从方案设计、施工可行性出发,探讨在超深水域隧道本体结构... 为探讨类似台海通道百米级超深水域条件下采用沉管隧道方案通过的可行性,调研国内外沉管隧道,特别是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结合沉管隧道3大技术难题(管节接头、基础、浮运安装),从方案设计、施工可行性出发,探讨在超深水域隧道本体结构、管节接头止水系统、基础和浮运安装船机装备的适应性。经过综合分析验证可知:通过重新设计GINA止水带,研发新型装备、工艺解决先铺法基础施工问题,研发新型测控系统及沉放系统解决管节沉放问题等,可以认为台海通道采用沉管隧道方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海通道 超深沉管隧道 接头防水 基础处理 管节沉放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