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Sgo-AAOA-MBR短流程工艺在全地埋式污水厂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榕鑫 王胤 +2 位作者 王涛 苏伟 赵晓龙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6-150,共5页
成都市双流区公兴(中电子)再生水厂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10×10^(4) m^(3)/d,近期设备按7×10^(4) m^(3)/d安装,是现阶段全国唯一一座双线(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并行的全地埋再生水厂,地面空间打造为城市滨水休闲公园。通过集约化... 成都市双流区公兴(中电子)再生水厂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10×10^(4) m^(3)/d,近期设备按7×10^(4) m^(3)/d安装,是现阶段全国唯一一座双线(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并行的全地埋再生水厂,地面空间打造为城市滨水休闲公园。通过集约化设计,以AAOA+MBR作为核心工艺,创新性地使用SSgo固液秒分离系统,突破了传统重力、离心力、浮力等除渣限制因素,在压缩工程占地的同时实现了泥渣砂一体化快速分离,出水水质达《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51/2311-2016)。该项目于2020年8月正式投产,实际出水水质稳定优于设计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 短流程工艺 固液秒分离 SSgo+AAOA-MBR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强化的连续流类颗粒污泥工艺中试研究
2
作者 朱榕鑫 王胤 +1 位作者 吴嘉利 赵志勇 《水处理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2,138,共6页
采用絮凝强化连续流类颗粒污泥工艺对四川省某乡镇污水厂进行了生产性改造试验研究,基于侧流运行模式,评估了该工艺对于进水浓度低、水质和水量波动大的适应性、最佳运行参数和实际处理效果。研究发现,通过复合絮凝剂的投加,污泥的自聚... 采用絮凝强化连续流类颗粒污泥工艺对四川省某乡镇污水厂进行了生产性改造试验研究,基于侧流运行模式,评估了该工艺对于进水浓度低、水质和水量波动大的适应性、最佳运行参数和实际处理效果。研究发现,通过复合絮凝剂的投加,污泥的自聚集和颗粒化特性逐渐显现,菌胶团的宏观粒径以及颗粒密度显著增大,当系统污泥浓度控制在7~8 g/L时,污泥粒径可稳定维持在200μm,相较于传统絮状污泥,沉降性能得以大幅提高。当回流比为200%,溶解氧控制在1~2 mg/L,采用5 mg/L CPAM+60 mg/L PAC的絮凝剂复配组合时,出水COD、NH_(3)-N、TN、TP平均浓度分别为25.84、0.55、9.01、0.11 mg/L,均满足《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51/2311-2016)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污泥 连续流 低浓度乡镇污水 提标改造 絮凝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修饰的铁基催化剂催化降解膜生物反应器出水中有机污染物
3
作者 邵斌 王蕊 +7 位作者 代攀 孙广东 陈亦力 张思强 李战 王志波 何海鑫 李新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6-213,232,共9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碳修饰的铁基催化剂,并利用非均相类Fenton反应对膜生物反应器(MBR)出水进行处理。研究表明,对催化剂进行碳修饰可以大幅提高类Fenton反应的催化活性,反应60 min对MBR出水COD的去除率可超过91%,且经过6次循环降解性能几... 采用水热法合成碳修饰的铁基催化剂,并利用非均相类Fenton反应对膜生物反应器(MBR)出水进行处理。研究表明,对催化剂进行碳修饰可以大幅提高类Fenton反应的催化活性,反应60 min对MBR出水COD的去除率可超过91%,且经过6次循环降解性能几乎保持不变。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明,反应后催化剂中高活性Fe^(2+)占比并未减少。循环伏安曲线表明,通过水热法进行碳修饰能有效提高催化剂电子传输效率并促进Fe^(2+)/Fe^(3+)循环。电子顺磁共振(EPR)测试表明,·OH和·O^(-)_(2)均是该体系中的活性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FENTON反应 碳修饰 水热法 铁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平板膜污染分析与清洗应用
4
作者 郝燕 孙广东 +4 位作者 代攀 张瑜 李彦 邹浩然 肖康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131,共10页
膜污染是膜生物反应器(MBR)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工程应用中对膜组器进行定期清洗是缓解膜污染的有效方法.阵列平板膜是一种波纹状的平板膜,其主要优点有装填密度大、运行通量高和免离线清洗.本文介绍了阵列平板膜在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膜污染是膜生物反应器(MBR)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工程应用中对膜组器进行定期清洗是缓解膜污染的有效方法.阵列平板膜是一种波纹状的平板膜,其主要优点有装填密度大、运行通量高和免离线清洗.本文介绍了阵列平板膜在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中的应用案例及其化学清洗方案.该案例中的膜片污染较为严重,清水通量仅为未使用膜片的7%,膜表面的无机有机复合污染层中Fe和Ca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5384 mg/m^(2)和1400 mg/m^(2),总有机碳质量浓度548 mg/m^(2)(多糖质量浓度400 mg/m^(2)).经草酸与次氯酸钠恢复性在线清洗后,跨膜压差由29 kPa恢复至11 kPa.随后,设备在25 L/(m^(2)·h)通量条件下持续运行,每月进行1次500 mg/L次氯酸钠维护性清洗,在5个月的监测周期内,设备整体未出现明显压力波动情况,表现出较好的运行稳定性.这说明有机物对无机有机复合污染起到关键作用,次氯酸钠的维护性清洗能有效去除阵列平板膜的有机污染物,进而遏制后续复合污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平板膜 膜污染 MBR 工程案例 村镇污水 一体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系锂离子筛粉体与PVDF树脂纺丝成型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胡月 莫恒亮 +6 位作者 李天玉 彭文娟 孙广东 肖宏康 陈亦力 李锁定 唐阳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8-63,共6页
为了实现钛系锂离子筛(H_(2)TiO_(3)-LIS)粉体的颗粒化成型并规模化应用于盐湖提锂,采用纺丝成型的方式对H_(2)TiO_(3)-LIS粉体进行成型。确定了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聚偏氟乙烯(PVDF)用量占PVDF和H_(2)TiO_(3)-LIS粉体总质量的20%;聚乙... 为了实现钛系锂离子筛(H_(2)TiO_(3)-LIS)粉体的颗粒化成型并规模化应用于盐湖提锂,采用纺丝成型的方式对H_(2)TiO_(3)-LIS粉体进行成型。确定了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聚偏氟乙烯(PVDF)用量占PVDF和H_(2)TiO_(3)-LIS粉体总质量的20%;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60)质量为PVDF质量的80%;凝固浴温度为80℃;空气段长度为20 cm;切丝长度为3 mm。成型后的颗粒吸附剂用于格尔木盐湖卤水的提锂测试,结果表明,H_(2)TiO_(3)-LIS颗粒吸附剂对锂离子的质量吸附容量为9.3 mg/g,体积吸附容量为3.6 g/L,且运行稳定性良好,30次循环后吸附容量为初始吸附容量的9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系锂离子筛 盐湖提锂 聚偏氟乙烯 纺丝成型 吸附容量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