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隧道衬砌裂缝病害量化评价改进乘积标度法
1
作者 沈才华 苗淼 +1 位作者 鲍希琰 姜育科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73,共12页
隧道衬砌结构开裂是隧道养护工作中需重点防治的病害,隧道智慧管养的发展急需可推广应用的隧道衬砌结构裂缝病害定量评价方法。引入裂缝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融合乘积标度法和规范要求建立了单裂缝病害和衬砌结构区间段多裂缝病害量化评价... 隧道衬砌结构开裂是隧道养护工作中需重点防治的病害,隧道智慧管养的发展急需可推广应用的隧道衬砌结构裂缝病害定量评价方法。引入裂缝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融合乘积标度法和规范要求建立了单裂缝病害和衬砌结构区间段多裂缝病害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指标阈值确定方法。单裂缝病害诊断方法以衬砌裂缝的长度、宽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深度、方向和发展性作为辅助评价指标;多裂缝病害诊断方法以衬砌裂缝的长度、宽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深度、方向、发展性和分布密度作为辅助评价指标。指标阈值确定既考虑了均匀分布函数概率分布特性,又结合了隧道结构受力安全性特点,并对评价方法的分值进行了系统的无量纲标准化处理,编制了可推广应用的软件。案例分析显示本方法基本科学合理,为实现隧道开裂病害智能识别和养护方案自动决策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衬砌 乘积标度法 裂缝病害 病害诊断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上覆交通荷载引起的既有地下管廊结构变形响应
2
作者 马鹏飞 李东彪 陈新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67,共17页
为探究受地表交通荷载微扰动营运综合管廊土建结构位移变形的数量级及其发展变化和规律,以宿迁城市某路网工程软土地下管廊子项目为依托,通过正分析工具Abaqus建立路面(含变化的地面车辆负荷)-地层-管廊-管周物体(如注浆体、回填土、管... 为探究受地表交通荷载微扰动营运综合管廊土建结构位移变形的数量级及其发展变化和规律,以宿迁城市某路网工程软土地下管廊子项目为依托,通过正分析工具Abaqus建立路面(含变化的地面车辆负荷)-地层-管廊-管周物体(如注浆体、回填土、管廊底部垫层)精细化二维有限元模型,针对不同车辆速度v、横向作用位置x和排布对称性τ等条件下的人工机动车车辆激振力对管廊结构本体的变形规律影响作计算模拟与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当车辆荷载对称分布在道路左、右线(τ为2)时,位于道路中央绿化隔离带正下方的管廊主体结构可产生几毫米的竖直振荡,而出现的结构水平动位移峰值则仅以数十微米计,二者远不属于一个量级;当车辆单线运行(τ为1),即仅在管廊的一侧上方施加车行动载时,管廊沿横向上表现出非一致性沉降变形,造成管廊结构整体向车辆侧发生偏转,且随车载施加区域距管廊结构顶板梁跨中截面距离x的增加,管廊两侧差异位移量变化特征为先增后减小,另外,车载能够引发结构体约1 mm的水平位移;一般地,实际道路无论是单向通车或是双向通车,增加车速v会使管廊结构浅表典型测点或其附近区域的最大垂直位移增大;各特征变量对廊体结构变形性态的影响程度排序为v<x<τ.本文工作在仿真模拟中生产了大量综合管廊变形历史经验数据,可为后期进行深度学习模型训练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结构 动态位移响应 数值仿真模拟 地面交通荷载 微扰动 标准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ask R-CNN深度学习算法的隧道裂缝智能检测方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朱磊 李东彪 +2 位作者 闫星志 刘向阳 沈才华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7-183,共7页
隧道裂缝检测是避免隧道重大灾害和日常养护的重要工作,但传统人工检测工作量巨大,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采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Mask R-CNN模型对裂缝进行智能自动检测,避免了人工检测的耗时耗力。通过调整算法参数,优化模型检测结果,获得... 隧道裂缝检测是避免隧道重大灾害和日常养护的重要工作,但传统人工检测工作量巨大,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采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Mask R-CNN模型对裂缝进行智能自动检测,避免了人工检测的耗时耗力。通过调整算法参数,优化模型检测结果,获得适用于隧道裂缝检测的Mask R-CNN模型。针对自动识别的裂缝结果,进一步计算其几何特征参数。为充分利用裂缝狭长弯曲特性,体现裂缝走向及基本形态,提出了基于骨架提取和函数拟合思想的裂缝几何特征计算方法。根据裂缝骨架,可获得裂缝走势,计算裂缝长度。通过函数拟合,可得到贯穿裂缝狭长区域的函数,根据函数法向量计算宽度。根据裂缝几何参数计算结果,结合规范规定的须修复裂纹宽度要求,可实现隧道裂缝检测自动预警,为隧道裂缝自动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裂缝 深度学习 Mask R-CNN 骨架提取 函数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围岩与衬砌协同作用纵向位移计算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东彪 曾志康 +2 位作者 沈才华 李菁文 姜育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841-4848,共8页
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千斤顶顶进力的不均匀引起的纵向位移是管片间初始错台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的隧道纵向位移计算方法,未能考虑隧道开挖后围岩卸载破坏的变形特征及围岩与衬砌结构的协同作用效应,预测误差较大。建立了... 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千斤顶顶进力的不均匀引起的纵向位移是管片间初始错台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的隧道纵向位移计算方法,未能考虑隧道开挖后围岩卸载破坏的变形特征及围岩与衬砌结构的协同作用效应,预测误差较大。建立了考虑围岩卸载扩容效应的等效地基抗力系数计算方法,提出了能考虑螺栓个数的等效抗剪刚度计算公式,建立一种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的改进管片拼装式隧道纵向位移理论计算方法。实际工程案例分析表明:考虑围岩开挖卸载过程中围岩的非线性体积相关塑性变形(即扩容效应)更合理;考虑壁后注浆液固化过程的时效性,采用改进的滑移边界条件计算的纵向位移最大值是传统的固定端边界的计算值的2.3倍,边界条件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本文计算方法更符合实际情况,也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纵向位移 地基抗力系数 TIMOSHENKO梁理论 等效抗剪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点热扩散的隧道裂缝几何特征计算
5
作者 闫星志 刘向阳 杨鹏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4-303,共10页
裂缝几何参数分析为评估隧道的健康状况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提升裂缝参数计算的准确性,提出基于多源点热扩散的隧道裂缝几何特征计算算法。基于U-Net神经网络得到裂缝分割掩膜,设计以裂缝边缘为多源点的热扩散方法来计算裂缝区域的测... 裂缝几何参数分析为评估隧道的健康状况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提升裂缝参数计算的准确性,提出基于多源点热扩散的隧道裂缝几何特征计算算法。基于U-Net神经网络得到裂缝分割掩膜,设计以裂缝边缘为多源点的热扩散方法来计算裂缝区域的测地距离场,获取裂缝参数。提取裂缝边缘为源点进行热扩散,通过求解热流方程和梯度场找到距离增加方向,求解泊松方程得到裂缝区域的测地距离场,根据测地距离极值计算裂缝长度。该算法充分利用了裂缝复杂的边缘信息以及裂缝骨架特征,计算得到的测地距离场可进一步应用于计算裂缝宽度。基于测地距离场得到的裂缝骨架具有光滑、无多余分叉的优点,且裂缝宽度计算过程中避免了多次迭代和误差累积,减少了计算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测试集上的平均骨架匹配度为92.84%,相比于Zhang细化算法和Hilditch细化算法分别提升了2.57和1.41个百分点,断点和分叉数量也明显少于同类算法,适用于裂缝狭长弯曲、边缘复杂多变的几何特征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裂缝 多源点热扩散 测地距离 裂缝分割 裂缝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软基管廊结构性能预测 被引量:3
6
作者 蔡丹丹 高玮 +3 位作者 王森 杨鹏宇 葛双双 马鹏飞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0,共8页
地下综合管廊在运营期普遍受到车辆荷载的微扰动影响,追踪该环境下的结构微量异常变形,判断可能发生的异常(类似差异沉降等),对准确预测管廊的安全性意义重大.针对江苏省宿迁市高铁商务区综合管廊工程,开展了现场管廊结构监测研究,实测... 地下综合管廊在运营期普遍受到车辆荷载的微扰动影响,追踪该环境下的结构微量异常变形,判断可能发生的异常(类似差异沉降等),对准确预测管廊的安全性意义重大.针对江苏省宿迁市高铁商务区综合管廊工程,开展了现场管廊结构监测研究,实测得到了车辆荷载、时间等扰动因素及其影响下的结构响应(结构沉降位移和结构应力)的大数据集.针对监测结果,基于鲸鱼算法和深度置信网络集成深度学习模型对大数据集进行深度挖掘和学习,预测结构运营的安全性.研究表明,采用深度学习模型可以对车辆荷载等微扰动影响下综合管廊结构的安全性能进行较准确的预测,模型的适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综合管廊 现场监测 集成深度学习模型 车辆荷载 安全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