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南山区交通工程弃渣的工程特性评价及其分类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尹小涛
杨华
但路昭
田明
张朔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交铁道(武汉)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大漾云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
出处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9-397,共9页
-
基金
云南省交通科技项目(云交科教便[2020]98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8609)。
-
文摘
山区交通工程弃渣力学参数的准确测定,一直是弃渣场边坡稳定性评价面临的基础科学问题。在山区交通工程弃渣场运行特点和弃渣固体废弃物特征认知的基础上,探讨弃渣取样和试验代表性问题的物理根源,依托实际工程累计数据尝试提出简单实用的弃渣工程特性评价和分类方法。结果表明:①常规交通工程弃渣的密度、颗粒分析和强度试验,由于弃渣的粒径范围差异大、颗粒空间分布不均、弃渣来源复杂等固体废弃物特征造成取样和试验代表性难题;用多阶段坡角测量和颗粒分析试验代替传统的弃渣边坡试验,解决了试验和取样代表性难题。②利用弃渣粗细比可将弃渣分为细粒弃渣、混合型弃渣和粗粒弃渣。③根据弃渣粗细比、天然休止角和整形坡率,将西南山区交通工程弃渣分为细粒弃渣、混合型弃渣和粗粒弃渣等3类。细粒弃渣,弃渣粗细比小于0.3,天然休止角小于31.5°,整形坡率为1.00∶2.00;混合型弃渣,弃渣粗细比为0.3~1.0,天然休止角为31.5°~39.5°,整形坡率为1.00∶2.00~1.00∶1.50;粗粒弃渣,弃渣粗细比大于1.0,天然休止角大于39.5°,整形坡率为1.00∶1.50。④用多阶段坡角测量、颗粒分析试验和无黏性土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公式代替传统的弃渣边坡试验和稳定性系数计算方法,方法简单,结果保守,可以作为弃渣边坡稳定性评价和安全控制技术的有益补充。
-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弃渣
工程性质
山区
天然休止角
坡率
分类
稳定性系数
-
Keywords
traffic engineering
waste slag
engineering property
mountainous area
natural repose angle
slope rate
classification
stability coefficient
-
分类号
P64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TU45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