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隧道与前方大型溶洞应力集中叠加效应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海港 车轮 武艳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82-289,共8页
在陆家寨岩溶隧道施工期间,曾预报并揭露大型溶洞,施工过程中接近溶腔段围岩变形较大且伴随围岩块体脱落,给隧道施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基于深埋球形洞室的弹塑性二次应力分布,结合新奥法隧道施工理念,利用 FLAC 3D 模拟隧道开挖接近... 在陆家寨岩溶隧道施工期间,曾预报并揭露大型溶洞,施工过程中接近溶腔段围岩变形较大且伴随围岩块体脱落,给隧道施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基于深埋球形洞室的弹塑性二次应力分布,结合新奥法隧道施工理念,利用 FLAC 3D 模拟隧道开挖接近并进入大型溶洞的过程。在自重应力场下分析不同大小的球形洞室周围应力场对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形洞室会在周围形成中心半径为 1. 5 倍洞室半径的应力集中带;隧道开挖接近应力集中带时,将引起隧道前方应力集中区与溶洞应力集中带的叠加;随着隧道继续开挖,叠加效应在下一个进尺完成后失效;分布在隧道两侧围岩,该叠加再分散的过程会造成拱顶、拱肩的变形增大,影响隧道开挖的安全。研究为中国岩溶隧道的建设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溶洞 自重应力场 叠加效应 应力集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状黑云母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染料活性绿19的活化机制
2
作者 邢昌柱 韩四红 +1 位作者 陈久灿 刘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8-1308,共11页
本研究旨在利用粉末黑云母(PB)活化过硫酸盐(PS)并评估该工艺的氧化能力,为黑云母作为PS活化剂处理染料废水提供研究基础。首先比较了PB活化PS与纳米Fe_(2)O_(3)-PS、纳米Fe_(3)O_(4)-PS和Fe0-PS对活性绿19(RG19)的脱色效果,并考察了PB... 本研究旨在利用粉末黑云母(PB)活化过硫酸盐(PS)并评估该工艺的氧化能力,为黑云母作为PS活化剂处理染料废水提供研究基础。首先比较了PB活化PS与纳米Fe_(2)O_(3)-PS、纳米Fe_(3)O_(4)-PS和Fe0-PS对活性绿19(RG19)的脱色效果,并考察了PB-PS体系中关键参数(PB用量、PS用量、初始pH值、温度)的影响;然后通过检测体系中的硫酸根自由基(SO_(4)^(-)·)和羟基自由基(OH·)确认其存在,评价了PB活化PS的可重复使用性,并分析了RG19的降解机制;最后采用酸性可溶性染料指数(ADMI)和总有机碳(TOC)去除率表征脱色效率。结果表明:PB能有效激活PS产生OH·和SO_(4)^(-)·降解RG19,在5.0×10^(-3)mol/L PS、1.0 g/L PB、初始pH 6.0、55℃条件下,5.0×10^(-5)mol/L RG19在15 min内脱色率达95%,偶氮键完全断裂,脱色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ADMI和TOC去除率分别为98.2%和71.2%;反应活化能为34.96 kJ/mol,表明温度影响显著。PB可作为PS的高效活化剂用于降解染料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绿19 粉状黑云母 过硫酸盐 氧化降解 活化机制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层状围岩隧道顶板变形特征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闫永杰 翁其能 +1 位作者 吴秉其 田卫明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647-649,共3页
隧道在开挖过程中,经常会经过水平层状围岩,这将给隧道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造成安全事故。通过对水平层状围岩隧道顶板变形特征及机理分析得出:水平层状围岩在隧道顶板层面薄弱带附近由于不同步弯曲沉降产生分离,形成离层;水平岩层软硬... 隧道在开挖过程中,经常会经过水平层状围岩,这将给隧道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造成安全事故。通过对水平层状围岩隧道顶板变形特征及机理分析得出:水平层状围岩在隧道顶板层面薄弱带附近由于不同步弯曲沉降产生分离,形成离层;水平岩层软硬相间,层间黏结力较差,隧道开挖后拱顶围岩稳定性较差,拱顶失稳几率较大;对于水平层状围岩地区要做好塌方的预防和初期处理,尽量做到预防为主。当发生事故时,要做好相应的措施,减少人员的伤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层状围岩 张裂破坏 变形 离层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粗纤维对泵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梁宁慧 任联玺 +2 位作者 周侃 胡恒 周本炜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8-99,共12页
为研究聚丙烯粗纤维掺量、长径比对泵送混凝土和易性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基准混凝土中加入不同掺量和长径比的聚丙烯粗纤维,开展聚丙烯粗纤维混凝土(CPFRC)坍落度、扩展度、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并基于灰色关联理论量化纤维掺量... 为研究聚丙烯粗纤维掺量、长径比对泵送混凝土和易性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基准混凝土中加入不同掺量和长径比的聚丙烯粗纤维,开展聚丙烯粗纤维混凝土(CPFRC)坍落度、扩展度、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并基于灰色关联理论量化纤维掺量、长径比的增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粗纤维对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扩展度、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影响显著。相比于基准混凝土,聚丙烯粗纤维掺量为3 kg/m^(3)时,混凝土和易性表现最优,抗压强度的增强效应最好,坍落度与扩展度分别降低了1.41%和15.76%,7 d、14 d和28 d抗压强度分别增长了20.42%、14.96%和11.49%;聚丙烯粗纤维掺量为6 kg/m^(3)时,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增强效果最为明显,7 d、14 d和28 d劈裂抗拉强度分别增长了27.46%、13.61%和15.92%。当聚丙烯粗纤维掺量为3 kg/m^(3),长径比为47.5时,混凝土的和易性与力学性能最优,长径比对和易性与力学性能的总关联度达到0.8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掺量 长径比 和易性 抗压强度 劈裂抗拉强度 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密实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的早期性能与损伤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24-128,共5页
在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基础之上掺入钢纤维配制出自密实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分析了自密实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主要力学性能以及收缩、抗碳化等耐久性能,并与普通骨料自密实混凝土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钢纤维对于改... 在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基础之上掺入钢纤维配制出自密实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分析了自密实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主要力学性能以及收缩、抗碳化等耐久性能,并与普通骨料自密实混凝土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钢纤维对于改善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损伤所起的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掺入钢纤维后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大,劈拉强度明显提高,收缩及抗碳化能力也有明显改善。与普通骨料混凝土相比,自密实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初始裂缝的产生与发展得到有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 力学性能 耐久性能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公路隧道穿越构造煤层瓦斯抽放技术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龙港 黄飞 +4 位作者 李树清 朱云涛 戎有龙 罗太有 刘勇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486-492,共7页
为有效降低隧道煤层的瓦斯含量,消除隧道揭煤施工的突出危险,以兰海国家高速公路重庆至遵义段某公路隧道为工程依托,采用超前钻探的方法准确探测煤层的赋存情况与隧道揭煤掌子面前方的局部地质构造特征;在此基础上确定钻孔的有效抽放半... 为有效降低隧道煤层的瓦斯含量,消除隧道揭煤施工的突出危险,以兰海国家高速公路重庆至遵义段某公路隧道为工程依托,采用超前钻探的方法准确探测煤层的赋存情况与隧道揭煤掌子面前方的局部地质构造特征;在此基础上确定钻孔的有效抽放半径与瓦斯抽放控制范围,并对局部构造煤层抽放钻孔进行加密布置;最后采用顶板穿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技术进行瓦斯抽放,并对抽放效果和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隧道瓦斯抽放效果良好,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公路隧道 构造煤层 瓦斯抽放 防突措施 抽放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隧道煤层超前探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曹安 黄飞 +4 位作者 徐至任 朱云涛 李树清 罗太友 刘勇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91-196,共6页
为精确预测隧道掌子面前方的煤层赋存情况,实现煤层的三维可视化显示与动态测量,以兰海高速扩容工程黄家沟高瓦斯隧道为工程背景展开研究。首先,在瓦斯抽放掌子面进行超前钻孔施工并详细记录钻孔参数;然后,采用Matlab软件编制程序对所... 为精确预测隧道掌子面前方的煤层赋存情况,实现煤层的三维可视化显示与动态测量,以兰海高速扩容工程黄家沟高瓦斯隧道为工程背景展开研究。首先,在瓦斯抽放掌子面进行超前钻孔施工并详细记录钻孔参数;然后,采用Matlab软件编制程序对所获钻孔参数进行数据处理,获取煤层顶板与底板的空间三维坐标;最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三维可视化煤层赋存模型并进行煤层产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家沟隧道所穿越煤层的平均真厚度约为3.35 m,煤层的倾角约为33°,煤层走向与隧道轴向的夹角约为64°。研究结果与工程实际探测出的煤层产状几近一致,表明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同时为瓦斯隧道超前探测煤层提供了一种合适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隧道 隧道煤层 超前探测技术 三维可视化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马歇尔击实方法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细微观结构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淑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256-263,共8页
采用工业CT无损检测技术(X-ray CT)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30+45"、"40+35"、"50+25"、"60+15"、"75+0"五种马歇尔击实方法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试件的内部的粗颗粒的颗粒主轴取... 采用工业CT无损检测技术(X-ray CT)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30+45"、"40+35"、"50+25"、"60+15"、"75+0"五种马歇尔击实方法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试件的内部的粗颗粒的颗粒主轴取向角和空隙特征分布特征;并通过统计分析提出数学模型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马歇尔击实方式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粗集料取向角基本符合洛伦兹分布,第二遍击实次数越多,粗集料取向角减小幅度越大,增大二次击实功虽然可改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颗粒分布结构;但远没有增大第一次击实功效果明显。"50+25"、"60+15法"空级配中大孔百分比明显减小,而小孔百分比显著增大,随着第二遍击实次数的减小,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平均孔径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马歇尔试件平均孔径与劈裂强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拟合关系。二次击实可减小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内部的大孔,改善粗集料的骨架承载结构,综合考虑击实方法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劈裂强度、粗颗粒存在形态以及细微观空隙分布特征的影响,推荐采用"50+25法"成型马歇尔试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 击实方法 集料取向角 空隙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粒含量对花岗岩残积土渗透与强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胡其志 洪昌伟 +1 位作者 刘恒 许兆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4-69,共6页
花岗岩残积土由于强度较高,常常用于高速公路路基的填方,但花岗岩残积土具有较强的渗透性,抗冲刷能力较差,在多雨季节施工,雨水冲刷会对填方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红黏土掺量的花岗岩残积土进行渗透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花岗岩残积土由于强度较高,常常用于高速公路路基的填方,但花岗岩残积土具有较强的渗透性,抗冲刷能力较差,在多雨季节施工,雨水冲刷会对填方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红黏土掺量的花岗岩残积土进行渗透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红黏土掺量对花岗岩残积土的渗透系数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趋势;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具体工程进行填方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认为:花岗岩残积土的渗透系数随着红黏土掺量的增加而减小;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红黏土掺量的增加而增大;花岗岩残积土中红黏土的最优掺量是40%,具体工程中采取2车花岗岩残积土加1车红黏土的“3+2”混合填料法能达到较好的填方效果。研究结果为花岗岩残积土地区工程建设的基础材料填筑与加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残积土 红黏土 渗透系数 无侧限抗压强度 最优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冷管的混凝土承台瞬态温度场及精细化分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海东 徐名遥 +1 位作者 李鸣 罗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2-111,共10页
设置冷却水管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水化热的常用方法,计算分析中一般采用等效算法,忽略了冷却水的沿程升温作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冷却水管的降温效果。为精确分析冷却水管沿程温度变化对承台混凝土水化热的降温作用,提出了一种考虑冷... 设置冷却水管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水化热的常用方法,计算分析中一般采用等效算法,忽略了冷却水的沿程升温作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冷却水管的降温效果。为精确分析冷却水管沿程温度变化对承台混凝土水化热的降温作用,提出了一种考虑冷管温度沿程变化的混凝土承台精细化分析模型。利用ANSYS中APDL程序语言,采用Gnielinski公式确定对流系数,建立了参数化模型,实现了矩形承台的自动化建模,分析了不同算法、水流流速、水管长度与水管材料对混凝土瞬态温度场的影响,研究了多因素影响下混凝土温度变化的规律,探讨了水管直径与水管间距的最优组合。研究表明:考虑冷管沿程温度变化后能更精确的模拟承台混凝土温度场分布,合理的流速、管长及管材可以取得更为理想的降温效果;此外,在水管材料用量不变的情况下,管径、管间距越小,混凝土最高温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大体积混凝土 水化热 冷却水管 热流管单元精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线形和应力控制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杨相平 赵建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5-528,共4页
针对某二级公路上新建高墩大跨连续钢构桥,本文基于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仿真计算模型,研究悬臂施工过程中主梁线形和应力的变化规律,得到理论值;利用现场布设位移测点和钢筋应力计对悬臂施工过程中主梁的线形和应力变化进行实测,... 针对某二级公路上新建高墩大跨连续钢构桥,本文基于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仿真计算模型,研究悬臂施工过程中主梁线形和应力的变化规律,得到理论值;利用现场布设位移测点和钢筋应力计对悬臂施工过程中主梁的线形和应力变化进行实测,得到实测值。将理论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在悬臂施工过程中:(1)线形控制方面,理论线形和实测线形变化规律一致,两者之间最大偏差仅为0.15 cm;(2)应力控制方面,桥墩墩顶截面理论应力值和现场实测应力值变化规律相同,两者误差较小,墩顶截面基本处于受压状态。因此,在悬臂施工过程中对线形和应力的控制效果较好,可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施工 线形控制 应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盖挖逆作法施工对基坑周边变形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丁志刚 邹强 +1 位作者 包文成 胡其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59-163,共5页
地铁车站多位于交通密度较高的城市中心,开挖施工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以武汉地铁5号线积玉桥站一深基坑为例,利用Plaxis数值分析软件,选取土体硬化模型,分别对盖挖逆作法和常规明挖顺作法施工造成的基坑周边沉降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 地铁车站多位于交通密度较高的城市中心,开挖施工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以武汉地铁5号线积玉桥站一深基坑为例,利用Plaxis数值分析软件,选取土体硬化模型,分别对盖挖逆作法和常规明挖顺作法施工造成的基坑周边沉降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开展了施工期间基坑周边的变形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将现场实测数据和两种施工方案下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测数据与两种开挖方法施工时数值模拟结果比较吻合,表明采用土体硬化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的结果对武汉地区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采用明挖顺作法模拟的基坑周边变形值普遍大于实测值,也大于盖挖逆作法的模拟值,表明在城市中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基坑具有良好的社会及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工程 变形监测 数值分析 盖挖逆作法 明挖顺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导数的岩石蠕变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胡其志 王芝超 +1 位作者 丁志刚 穆锐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3-168,共6页
针对组合元件模型无法描述岩石非线性蠕变加速阶段的劣势问题,将基于分数阶理论的软体元件和弹簧元件与一个由摩擦件及牛顿黏壶并联组成的非线性黏塑性组合体串联,组成一个能较好描述岩石蠕变全过程基于分数阶导数的四元件蠕变模型。分... 针对组合元件模型无法描述岩石非线性蠕变加速阶段的劣势问题,将基于分数阶理论的软体元件和弹簧元件与一个由摩擦件及牛顿黏壶并联组成的非线性黏塑性组合体串联,组成一个能较好描述岩石蠕变全过程基于分数阶导数的四元件蠕变模型。分析岩石蠕变3个过程特点,推导出四元件模型的表达式。结合锦屏水电站绿片岩、万州红层砂岩和长山盐岩的蠕变试验数据,对该分数阶模型进行拟合,发现调整分数阶模型中的分数阶数可以更好模拟岩石等速蠕变阶段的非线性渐变过程,同时该分数阶模型也能体现加速蠕变阶段岩石应变随时间发展呈现指数函数增长的特点。通过对比,认为该分数阶模型能很好模拟岩石蠕变的全过程,且模型组合简单、参数少,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导数 岩石蠕变 加速阶段 非线性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黏粒含量对花岗岩残积土渗透性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胡其志 洪昌伟 李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2期267-271,共5页
开展不同黏粒含量对花岗岩残积土渗透性影响的试验研究,揭示花岗岩残积土中黏粒含量对其渗透系数的影响趋势,为花岗岩残积土的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以广西贵隆高速项目为依托,选取广西宾阳地区典型的花岗岩残积土,加入一定量的黏土,... 开展不同黏粒含量对花岗岩残积土渗透性影响的试验研究,揭示花岗岩残积土中黏粒含量对其渗透系数的影响趋势,为花岗岩残积土的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以广西贵隆高速项目为依托,选取广西宾阳地区典型的花岗岩残积土,加入一定量的黏土,进行标准击实试验,测定不同黏粒含量条件下、标准击实后土样的渗透系数。结果分析表明:花岗岩残积土中的不同黏粒含量对其渗透性影响区别较大,黏粒含量的增加导致了渗透系数的降低;花岗岩残积土的渗透系数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红黏土中的高岭石是影响花岗岩残积土渗透性的主要黏粒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残积土 黏粒含量 渗透系数 含水率 黏粒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ek-Brown准则的强度等效方法对比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其志 刘倩 +1 位作者 丁志刚 包文成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62-1671,共10页
为准确评价围岩稳定性,通常利用FLAC3D中的遍布节理模型,并采用Mohr-Coulomb强度准则开展模拟计算,但由于其本质上是将层状岩体视为各向同性,因此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值相比误差较大。基于修正的Hoek-Brown准则,将其在I_(1)-√J_(2)平面... 为准确评价围岩稳定性,通常利用FLAC3D中的遍布节理模型,并采用Mohr-Coulomb强度准则开展模拟计算,但由于其本质上是将层状岩体视为各向同性,因此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值相比误差较大。基于修正的Hoek-Brown准则,将其在I_(1)-√J_(2)平面与Mohr-Coulomb强度准则分别进行瞬时等效、最佳一次逼近,推导出相应的等效强度公式。利用该公式计算得到不同倾角岩体的等效强度参数,并导入FLAC3D遍布节理模型,研究渝湘高速共和隧道段围岩稳定性。结果表明:1)采用2种方法对岩体参数进行修正,隧道开挖后关键点变形均大于修正前,更接近实测值;2)瞬时等效修正所得偏应力σ_(1)-σ_(3)值小于修正前,而最佳一次逼近修正所得σ_(1)-σ_(3)值始终大于修正前,且随倾角变化趋势与修正前相同;3)2种修正法均可用于岩体参数修正,经过对比分析认为最佳一次逼近修正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EK-BROWN准则 数值模拟 等效强度参数 层状岩体 遍布节理模型 隧道围岩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黏土导热系数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其志 程佳会 +1 位作者 许兆栋 卢国兴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242-246,共5页
土壤的导热系数是影响土壤源热泵系统换热的重要因素,利用瞬态平面热源法分别测定不同因素影响下黏土的导热系数,分析黏土导热系数与干密度、含水率、固结压力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对黏土导热系数进行因素关联... 土壤的导热系数是影响土壤源热泵系统换热的重要因素,利用瞬态平面热源法分别测定不同因素影响下黏土的导热系数,分析黏土导热系数与干密度、含水率、固结压力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对黏土导热系数进行因素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干密度、含水率、固结压力的增大,导热系数均呈增大趋势,但当含水率、固结压力较大时,导热系数随它们增加的增大趋势变缓;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对黏土导热系数影响最大的是干密度,土体含水率、固结压力对导热系数的影响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塑黏土 土壤源热泵系统 导热系数 瞬态平面热源法 地热能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入渗对微生物注浆加固边坡的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其志 刘彻德 +1 位作者 丁志刚 包文成 《南方农机》 2021年第8期5-8,14,共5页
利用微生物注浆加固边坡,分析降雨入渗作用下微生物注浆加固土体的非饱和土-水特征参数,并采用Van Genuchten公式进行拟合,获得微生物注浆土体渗透函数的特征参数。利用MIDAS/GTS分析降雨入渗条件下,坡面加固边坡的非饱和土体,在流固耦... 利用微生物注浆加固边坡,分析降雨入渗作用下微生物注浆加固土体的非饱和土-水特征参数,并采用Van Genuchten公式进行拟合,获得微生物注浆土体渗透函数的特征参数。利用MIDAS/GTS分析降雨入渗条件下,坡面加固边坡的非饱和土体,在流固耦合作用下的暂态孔隙水压力,并用于考虑基质吸力影响的边坡稳定性计算。根据设定的降雨情况,探讨了注浆边坡在不同降雨强度、不同降雨持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微生物注浆加固可以有效减小降雨入渗对边坡的影响,对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相同加固方案、相同降雨持时情况下,降雨强度越大,边坡的稳定性越差,其中当降雨强度达到30mm/d时,所有加固方案的边坡处在失稳状态;降雨持时相同,随着注浆加固厚度的增加,坡体孔隙水压力负值区减少,边坡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注浆 数值模拟 降雨入渗 边坡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