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砂土中压力分散型锚索锚固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管昕昉 吕明 +1 位作者 陈慈河 周俊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2期14401-14409,共9页
岩土锚固机理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材料细观力学特性的分析。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字图像变形测量技术,分析了不同砂土密实度、锚杆埋深、锚片间距及锚片数量下的压力分散型锚杆上拔过程中上拔力-位移关系曲线特征,并从细观角度... 岩土锚固机理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材料细观力学特性的分析。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字图像变形测量技术,分析了不同砂土密实度、锚杆埋深、锚片间距及锚片数量下的压力分散型锚杆上拔过程中上拔力-位移关系曲线特征,并从细观角度分析了压力分散型锚杆在不同工况下的锚周土体变形和破坏机制。以颗粒流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压力分散锚杆锚固性能的颗粒流数值模拟模型。通过数值模型试验,分析了压力分散锚杆在荷载作用下砂粒的细观力学特性,如应力、位移和孔隙率。通过与室内模型试验结果相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并通过对锚杆埋置深度、砂土密实度等因素的分析,探讨了影响压力分散锚杆锚固性能的一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分散型锚杆 室内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锚固机理 细观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辙历程中的集料细观运动追踪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文昶 张曙光 +1 位作者 毛永强 付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3期14379-14386,共8页
研究集料运动规律是理解车辙细观机理的有效途径。采用X射线断层扫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X-ray CT)获取沥青混合料在车辙试验前后的位移变化情况。在改造的车辙试验中采用黄铜矿(CuFeS_(2))作为集料替代物,应用该方法成功地从... 研究集料运动规律是理解车辙细观机理的有效途径。采用X射线断层扫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X-ray CT)获取沥青混合料在车辙试验前后的位移变化情况。在改造的车辙试验中采用黄铜矿(CuFeS_(2))作为集料替代物,应用该方法成功地从集料细观运动角度描述了车辙历程。研究结果表明:车辙发展过程中,试验轮正下方的混合料保持较完好的骨架结构,而车辙区域两侧边缘的粗集料多数向上运动,无法形成有效的骨架结构;并通过构建有限元模型,验证以矿石替代集料、结合CT和图像处理技术的集料追踪方法是合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车辙 集料追踪 断层扫描(CT) 位移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江越海隧道入口段追尾事故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丰 张婷 +3 位作者 黄雅迪 陈慈河 张曙光 吕明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7-175,共9页
针对越江越海隧道入口段追尾事故风险问题,本文首先基于上海长江隧道入口处路侧监控视频提取车速数据,通过聚类算法得到不同交通流状态下的实际平均速度,作为设置实验参数的依据。然后在驾驶模拟实验中,分别在晴天、雨天、雪天等不同环... 针对越江越海隧道入口段追尾事故风险问题,本文首先基于上海长江隧道入口处路侧监控视频提取车速数据,通过聚类算法得到不同交通流状态下的实际平均速度,作为设置实验参数的依据。然后在驾驶模拟实验中,分别在晴天、雨天、雪天等不同环境下设置拥堵流、拥挤流、自由流3种交通流状况,并且在不同环境下分别设置一次追尾事故高危风险情境,获取驾驶行为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随机森林方法进行变量筛选和重要性排序,发现车头时距最小值、两车速度差最大值、急躁、加速度标准差、拥堵流这5个变量对事故风险有显著影响。最后,引入随机过采样方法优化不平衡数据问题,构建随机森林模型,结果表明,基于随机过采样策略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AUC指标提高了6.8%,且对比随机森林、XGBoost、支持向量机模型,基于随机过采样-随机森林算法的短时追尾事故风险预测模型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事故风险预测模型 随机森林 越江越海隧道入口段 追尾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