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M虚拟技术在铁路隧道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1
作者 王潇潇 姬付全 +2 位作者 卢海军 陈富强 陈培帅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8-233,共6页
针对铁路矿山法隧道施工中的进度和技术管理现状,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可视化技术,研究面向工程结构化对象的施工BIM模型创建方法,包括结构化的构件命名规则和建模精度要求,同时探索施工技术方案的3D模型可视化设计的方法及优势。利用... 针对铁路矿山法隧道施工中的进度和技术管理现状,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可视化技术,研究面向工程结构化对象的施工BIM模型创建方法,包括结构化的构件命名规则和建模精度要求,同时探索施工技术方案的3D模型可视化设计的方法及优势。利用BIM虚拟仿真技术,研究施工方案的4D模型虚拟施工推演及优化的方法和流程。最后,建立基于BIM软件的自动核算阶段工程量的方法和流程。依托项目进行具体的技术和方案示范,结果表明,BIM虚拟技术有益于提高隧道施工进度和技术管理水平,提供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管理决策的可视化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BIM) 矿山法隧道 4D虚拟施工 可视化交底 工程量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工程物理模拟试验技术现状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元海 杜建明 刘毅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21,共12页
为研究解决隧道工程中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应用及建设中的技术难题,通过归纳与分类,对当前隧道工程物理模拟试验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并系统阐述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以模型体积大小为依据的试验系统分类方法... 为研究解决隧道工程中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应用及建设中的技术难题,通过归纳与分类,对当前隧道工程物理模拟试验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并系统阐述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以模型体积大小为依据的试验系统分类方法。通过分析总结得出:1)中小型试验系统由于研制费用较低、模型制作速度快、加载操控较精确、变形测量较精细以及利用率较高和经济效益突出,可作为隧道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比选方案;2)结合数字照相量测与3D打印的透明岩土试验技术有望成为未来隧道物理模拟试验技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物理模拟试验 数字照相量测 应力量测 加载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塔悬索桥中间塔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田唯 刘建波 游新鹏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3-28,共6页
泰州大桥中间塔采用深水沉井基础与纵向"人"字形钢塔相组合的结构形式,其施工极为复杂。该项目通过前期研究成果,在深水沉井基础施工过程中利用上下游锚墩定位技术,结合信息化实时监控系统,确保了沉井的准确定位和精确着床,... 泰州大桥中间塔采用深水沉井基础与纵向"人"字形钢塔相组合的结构形式,其施工极为复杂。该项目通过前期研究成果,在深水沉井基础施工过程中利用上下游锚墩定位技术,结合信息化实时监控系统,确保了沉井的准确定位和精确着床,同时采用终沉控制措施成功防止了沉井在终沉阶段的突沉、超沉现象。钢塔架设精度高,调整节段少,且在安装过程中结构存在多次体系转换,针对以上特点,采用几何控制的全过程控制理念,将节段制造误差、预拼装线性和架设误差进行统一分析,建立精度管理系统,最终钢塔的架设精度远远优于设计精度。泰州大桥中间塔施工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形成了深水沉井施工与钢塔制造安装等关键技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州大桥 锚墩定位 实时监控 终沉控制 全过程控制 架设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配筋连接预制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肖扬 卢谦 +3 位作者 罗小勇 陈林松 程俊峰 张璧玮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1-218,共18页
针对现有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接缝施工容错率低、混凝土现场浇筑作业量大和钢筋锚固过长等不足,提出一种使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集中配筋连接预制剪力墙。通过对比1片现浇剪力墙试件、3片不同接缝形式的集中配筋连接预制剪力墙试件的... 针对现有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接缝施工容错率低、混凝土现场浇筑作业量大和钢筋锚固过长等不足,提出一种使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集中配筋连接预制剪力墙。通过对比1片现浇剪力墙试件、3片不同接缝形式的集中配筋连接预制剪力墙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结果,揭示该类预制剪力墙的破坏规律和抗震性能、竖缝对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和连接钢筋的受力特点。采用ABAQUS软件对试件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轴压比和集中配筋率对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制试件与现浇试件具有相同的破坏规律,均为弯剪破坏;这2类试件的滞回曲线均较饱满,骨架曲线走势基本一致,耗能能力接近,且预制试件的最小承载力仅比现浇试件低5.6%,表明预制试件的抗震性能与现浇试件的抗震性能基本相同;竖缝对剪力墙承载力的影响较小,使剪力墙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有一定的削弱;不同竖缝形式预制墙的抗震性能相近但各有特点,竖缝形式预制墙采用UHPC出筋搭接具有更好的整体性,采用U形键槽的预制墙具有更大的刚度和更强的耗能能力;连接钢筋的应力分布具有典型受弯构件的特征;随着轴压比增加,模型的刚度和承载力不断增加,在轴压比从0.05增加到0.30时,最大的峰值荷载增幅发生在轴压比从0.05到0.10时,从承载力的提高、刚度、耗能和墙角抬高等方面考虑,试件的集中配筋率保持在90%~11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剪力墙 集中配筋 拟静力试验 UHPC(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砂土地基中吸力式桶形基础水平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金书成 张永涛 +1 位作者 杨炎华 黎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21-227,共7页
吸力式桶形基础不仅承受着上部结构及自身所引起的竖向荷载,还受到波浪、海流、海风等引起的水平荷载作用,在高纬度海域冬季还可能受到海冰的长时间挤压作用。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饱和排水砂土条件下吸力式桶形基础的水平极限承载... 吸力式桶形基础不仅承受着上部结构及自身所引起的竖向荷载,还受到波浪、海流、海风等引起的水平荷载作用,在高纬度海域冬季还可能受到海冰的长时间挤压作用。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饱和排水砂土条件下吸力式桶形基础的水平极限承载力和失稳模式,分析缓慢施加水平荷载时吸力式桶形基础失稳破坏机制,探讨不同长径比的桶形基础承载性能,研究桶体内外壁土压力分布情况和转动轴位置,并根据极限平衡解法,推导出饱和砂土地基桶形基础水平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可为砂土地基条件下的吸力式桶形基础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力式桶形基础 饱和砂土地基 水平极限承载力 失稳模式 极限平衡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深水沉井基础定位下沉与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建波 张永涛 +1 位作者 杨炎华 牛照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81,共6页
为解决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在复杂条件下深水沉井定位难、摆动大等难题,以该桥中塔沉井为例,采用河工模型试验、CFD方法分析沉井着床阶段的河床冲刷形态和沉井摆动,同时研究终沉阶段下沉系数和沉井施工监控系统。根据分析研究结果,沉井定... 为解决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在复杂条件下深水沉井定位难、摆动大等难题,以该桥中塔沉井为例,采用河工模型试验、CFD方法分析沉井着床阶段的河床冲刷形态和沉井摆动,同时研究终沉阶段下沉系数和沉井施工监控系统。根据分析研究结果,沉井定位采用"钢锚墩+锚系"的半刚性定位系统;采用"小锅底"取土方式下沉;采用信息化实时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沉井空间几何姿态,确保了沉井准确定位与平稳下沉,最终将其平面误差控制在30cm以内,垂直度误差为1/3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 悬索桥 沉井基础 定位系统 研究 桥梁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始发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鞠义成 袁立斌 +1 位作者 杨钊 杨擎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78,共7页
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始发段具有覆盖土层薄、左右线间距小、始发进洞坡度大、曲线始发、始发井空间小等特点。通过相关工程经验比选,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和冻结加固,由于始发段不能在始发架上转弯,因而采用割线始发技术;始发进洞时,... 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始发段具有覆盖土层薄、左右线间距小、始发进洞坡度大、曲线始发、始发井空间小等特点。通过相关工程经验比选,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和冻结加固,由于始发段不能在始发架上转弯,因而采用割线始发技术;始发进洞时,洞门密封钢环的密封方式与安装精度决定了始发阶段的密封效果,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洞门密封方式;由于始发井设计长度方向空间不够,将钢负环设计为常规管片的分块方式,采用管片拼装机进行拼装;针对南京纬三路工程地质情况,系统地介绍了始发泥水建压技术。采用以上关键技术,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始发阶段盾构实际掘进姿态与设计姿态保持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始发架牢固可靠,钢负环拼装定位精确,密封钢环密封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 超大直径盾构 浅覆土 泥水盾构 密封钢环 始发 钢负环 泥水建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带压进舱换刀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4
8
作者 吴忠善 杨钊 杨擎 《隧道建设》 2014年第7期673-678,共6页
对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盾构掘进,刀具更换往往不可避免。由于地质的复杂性、多变性和周边条件的局限性,常常无法实施盾构周边土体加固常压进舱换刀。带压进舱换刀技术以无需地层加固、地质适应性强、对周边环境要求低和影响小等特点,解... 对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盾构掘进,刀具更换往往不可避免。由于地质的复杂性、多变性和周边条件的局限性,常常无法实施盾构周边土体加固常压进舱换刀。带压进舱换刀技术以无需地层加固、地质适应性强、对周边环境要求低和影响小等特点,解决了苛刻条件下的换刀难题。为了能实现强渗透地层气压状态下开挖面稳定,采用室内试验对进舱泥膜的气密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进舱泥膜不仅要在开挖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不透气泥皮型泥膜,还需在地层中形成均匀的透渗带泥膜,方能达到最佳的闭气效果。基于研究成果,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N线工程实现了泥水盾构开挖面大面积气压支护进舱作业,并采用压缩空气作业与饱合潜水作业完成了盾构刀盘的维修和刀具的检查与更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直径 泥水盾构 带压进舱 换刀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坝消能区过水围堰水流特性研究——以富春江水电站船闸改建工程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启和 张国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05-109,共5页
水利枢纽工程改扩建过程中,为协调施工与泄洪的关系,往往采用过水围堰实现枯水期挡水施工、汛期过流泄洪。汛期泄洪时施工围堰的水力指标三维性强、沿程变化较大,处于泄洪建筑物下游消能区内的围堰段受水流冲刷强度较大,而远离消能区的... 水利枢纽工程改扩建过程中,为协调施工与泄洪的关系,往往采用过水围堰实现枯水期挡水施工、汛期过流泄洪。汛期泄洪时施工围堰的水力指标三维性强、沿程变化较大,处于泄洪建筑物下游消能区内的围堰段受水流冲刷强度较大,而远离消能区的围堰段受冲刷强度相对较小。为寻求安全、经济的围堰防护方式,采用三维数学模型模拟了某枢纽船闸改建工程泄洪时坝下水流流场,重点分析了围堰附近流态、流速分布、涡量分布及压力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下泄水流在消能区围堰附近形成水跃,强烈紊动水流顶冲围堰;在横向围堰与上游局部纵向围堰区域形成高流速、高涡量、非静压作用区域,该区域需加强防护。研究成果为该工程围堰分段、分区防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水围堰 数值模拟 流场 流速 涡量 富春江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张剪破坏的边坡下限原理有限元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如超 李春光 +2 位作者 孙聪 郑宏 葛修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26-2432,共7页
在工程中发生的很多边坡破坏模式不仅表现为剪切破坏,还表现为在边坡后缘产生一定深度的张拉破坏。这种既考虑剪切破坏又考虑张拉破坏的屈服准则,是经典的Mohr-Coulomb(简称M-C)屈服准则难以模拟的。从空间方位离散的角度出发,对经典的... 在工程中发生的很多边坡破坏模式不仅表现为剪切破坏,还表现为在边坡后缘产生一定深度的张拉破坏。这种既考虑剪切破坏又考虑张拉破坏的屈服准则,是经典的Mohr-Coulomb(简称M-C)屈服准则难以模拟的。从空间方位离散的角度出发,对经典的M-C屈服面线性化的方式进行改造,建立了基于方位离散的线性化屈服准则,同时在屈服准则中考虑了张拉破坏准则,并引入伪黏聚力,保证在每一个离散方位平面上既不违背屈服准则,又不违背张拉破坏准则,建立了同时考虑张拉及剪切破坏的下限原理有限元法。算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也证明了仅考虑剪切破坏时,会过高地估计边坡的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分析 下限有限元法 方位离散 张剪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土冻结过程中冰透镜体形成与分层 被引量:7
11
作者 尹霄 黄润秋 +1 位作者 罗会武 刘恩龙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89-95,共7页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寒区投入了大量的工程建设,研究冻土体的力学性质对寒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建立能反映水分迁移及分凝冰形成过程的冻胀模型是冻土水-热-力三场耦合求解的关键。基于已有的耦合模型,考虑冰水界面吸力对水分驱动力的影...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寒区投入了大量的工程建设,研究冻土体的力学性质对寒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建立能反映水分迁移及分凝冰形成过程的冻胀模型是冻土水-热-力三场耦合求解的关键。基于已有的耦合模型,考虑冰水界面吸力对水分驱动力的影响,推导并修改总水头的表达式;考虑未冻土区导水系数与孔隙比有关,修改渗透系数的表达式。计算结果表明:修改后的模型较原模型,孔隙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进而造成冰透镜体形成和分布的差异。修改总水头后,模型的冻胀曲线呈较明显的"S"型,冰透镜体形成的厚度增加,形成冰透镜体时间提前;在未冻土区,由于渗透系数随孔隙比的减小而降低,从而导致水分迁移量大大减小,修改渗透系数后模型冻胀量较原模型明显减少,出现冰透镜体时间延后。基于模拟结果,从理论上分析冰透镜体的形成与分层,指出只要在隔水层形成之前有足够的水分迁移至冻土区,冰透镜体都可以形成,冰透镜体的分层取决于冰晶分离土颗粒贯穿形成冰透镜体的难易程度。结合达西定律,采用补水速率这一指标综合反映总水头及渗透系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现有的分离判据可以用来解释最后一层分凝冰的形成,对于非最后一层冰透镜体,建议采用补水速率作为其形成的判断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力三场耦合 总水头 渗透系数 补水速率 冰透镜体 形成与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大跨度隧道垂直挑顶施工中的围岩力学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佳玮 李元海 刘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2-196,202,共6页
基于深圳地铁2号线新秀站—莲塘口岸站区间隧道工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软弱围岩大跨度隧道垂直挑顶开挖的施工方法,并采用FLAC3D软件对该挑顶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对施工过程中的围岩进行了力学分析,以解决交叉段隧道挑顶开挖过程中... 基于深圳地铁2号线新秀站—莲塘口岸站区间隧道工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软弱围岩大跨度隧道垂直挑顶开挖的施工方法,并采用FLAC3D软件对该挑顶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对施工过程中的围岩进行了力学分析,以解决交叉段隧道挑顶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控制的难题。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挑顶开挖主要影响了拱顶处的围岩应力重分布,斜井开挖使得正洞相邻拱腰处产生压应力集中,正洞开挖顺序造成斜井拱腰处应力分布不对称;落斜井坡道和正洞下台阶时斜井拱腰水平收敛发生突变,这对隧道拱腰应力分布产生了较大影响,应作为施工的重点关注区域;挑顶开挖使正洞和斜井拱顶的围岩塑性区贯通,在落斜井坡道和正洞下台阶时该塑性区进一步扩展,此区段施工时应加强支护,并减缓施工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大跨度隧道 垂直挑顶 FLAC3D软件 围岩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体低速斜撞击成坑规律试验研究
13
作者 戴立夫 凌道盛 +1 位作者 郑建靖 施昌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8-837,共10页
通过设计球体发射低速撞击试验装置,系统开展不同角度条件下球体撞击干砂靶成坑试验,定量分析撞击速度、角度对撞击坑型的影响,定性分析球体低速斜撞击干砂靶的成坑过程及机理,修正低速斜撞击条件下的成坑相似律.讨论所修正的相似律在... 通过设计球体发射低速撞击试验装置,系统开展不同角度条件下球体撞击干砂靶成坑试验,定量分析撞击速度、角度对撞击坑型的影响,定性分析球体低速斜撞击干砂靶的成坑过程及机理,修正低速斜撞击条件下的成坑相似律.讨论所修正的相似律在不同撞击条件下的适用性及其在天文学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坑型随撞击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坑长、坑体积随撞击角度增加而增加,坑宽随撞击角度的增加先减小再增加,坑深随撞击角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成坑体积可由撞击角度、撞击速度、球体尺寸、球体密度、重力参数进行缩放得到;低速斜撞击成坑过程中动量和能量共同影响耗散冲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坑效应 低速斜撞击 量纲分析 相似律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辅助铁路隧道施工方案可视化设计应用 被引量:27
14
作者 姬付全 翟世鸿 +2 位作者 王潇潇 陈富强 刘毅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8-111,共4页
基于BIM技术的3D可视化设计环境和4D虚拟仿真环境,研究BIM辅助施工方案可视化设计和虚拟推演的方法和流程,以及施工方案的环境、结构和施工设施等三维数字模型设计原则。针对铁路隧道仰拱与仰拱填充施工特点,利用BIM辅助施工方案可视化... 基于BIM技术的3D可视化设计环境和4D虚拟仿真环境,研究BIM辅助施工方案可视化设计和虚拟推演的方法和流程,以及施工方案的环境、结构和施工设施等三维数字模型设计原则。针对铁路隧道仰拱与仰拱填充施工特点,利用BIM辅助施工方案可视化设计,建立施工方案的三维数字模型,优化设计仰拱与仰拱填充快速施工装备与工艺,模拟方案的施工过程。结果表明,BIM辅助铁路隧道施工方案优化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BIM辅助设计 施工方案 仰拱与仰拱填充 可视化设计 虚拟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粗粒硫酸盐渍土盐胀特性的敏感因素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张莎莎 王永威 +2 位作者 包卫星 杨晓华 王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46-952,共7页
为了明确影响典型粗粒硫酸盐渍土路基盐胀特征的敏感参数,提出相关的敏感参数量化分析模型及其影响因素和因素间交互作用的量化指标。采用5 mm筛法的易溶盐测定方法,基于典型粒径的粗粒硫酸盐渍土,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基础,采用二次回归... 为了明确影响典型粗粒硫酸盐渍土路基盐胀特征的敏感参数,提出相关的敏感参数量化分析模型及其影响因素和因素间交互作用的量化指标。采用5 mm筛法的易溶盐测定方法,基于典型粒径的粗粒硫酸盐渍土,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基础,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法提出了多因素交互作用下的粗粒硫酸盐渍土的盐胀率预报模型,同时采用SPSS软件对各敏感性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敏感因素的量化指标依次是易溶盐(46%~37%)、荷载(43%~29%)、水(12%~6%)、易溶盐与荷载的交互作用(7.6%)、易溶盐与水的交互作用(2%),其中,易溶盐对盐胀率为促进作用,水会因含盐量不同而对盐胀率的作用产生变化,荷载、易溶盐与荷载的交互、易溶盐与水的交互均对盐胀量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初始压实度对盐胀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其特殊的级配特征,初始压实度在89%~97%范围内对盐胀率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填料 粗粒盐渍土 硫酸盐 敏感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矿山法隧道BIM建模标准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翟世鸿 姬付全 +2 位作者 王潇潇 陈富强 杨钊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7-110,共4页
针对铁路矿山法隧道BIM模型使用需求,研究施工图设计模型的构件命名规则与代码规则,以及建模精度与信息粒度等模型创建要求,建立铁路矿山法隧道施工图设计模型,建模精度、构件信息粒度包含施工工序和传统的二维施工图设计信息。研究成... 针对铁路矿山法隧道BIM模型使用需求,研究施工图设计模型的构件命名规则与代码规则,以及建模精度与信息粒度等模型创建要求,建立铁路矿山法隧道施工图设计模型,建模精度、构件信息粒度包含施工工序和传统的二维施工图设计信息。研究成果符合现行的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与标准要求,并结合依托工程得到成功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矿山法隧道 BIM 构件命名 构件代码 建模精度 信息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吸力式沉箱基础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永涛 杨炎华 +1 位作者 黎冰 龚维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7-182,共6页
吸力式沉箱基础是跨海桥梁基础的一个新选择。基于桥梁基础的受荷特点,考虑不同的荷载作用方式,通过一系列模型试验研究了砂土中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承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沉箱的长度越长,吸力式沉箱基础的竖向承载力越大,侧壁摩阻力的... 吸力式沉箱基础是跨海桥梁基础的一个新选择。基于桥梁基础的受荷特点,考虑不同的荷载作用方式,通过一系列模型试验研究了砂土中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承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沉箱的长度越长,吸力式沉箱基础的竖向承载力越大,侧壁摩阻力的贡献越大,而沉箱端部阻力可忽略不计;沉箱的长度越长,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水平承载力也越高,但相对于竖向承载力而言,基础的水平承载力很小,一般不超过其竖向承载力的5%。预加一定的竖向荷载,可显著提高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水平承载力,且预加的竖向荷载越大,基础的水平承载力越高,由于桥梁工程中基础承受的竖向荷载很大,所以有必要考虑这一因素对基础水平承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力式沉箱基础 桥梁 承载力 砂土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钢斜拉桥制造误差的传播及其效应特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清华 黄灿 +1 位作者 卜一之 李乔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30-837,共8页
为阐明制造误差效应在大跨度斜拉桥施工控制中的传播问题,对全过程控制条件下超大跨度钢斜拉桥关键构件制造误差效应的效应特性进行了研究,由几何非线性平衡方程推导并建立了全过程控制条件下的误差效应传播方程.在此基础上,以典型的超... 为阐明制造误差效应在大跨度斜拉桥施工控制中的传播问题,对全过程控制条件下超大跨度钢斜拉桥关键构件制造误差效应的效应特性进行了研究,由几何非线性平衡方程推导并建立了全过程控制条件下的误差效应传播方程.在此基础上,以典型的超大跨度斜拉桥——苏通大桥为研究对象,就构件制造误差效应的形成过程、效应特性及其传播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所建立的误差传播方程应用和求解方便,适用于大跨度斜拉桥全过程施工控制误差效应的理论研究和计算分析;不同类型构件制造误差的传播特性存在较大差异,随悬臂长度增大,主梁节段间制造角度的误差效应表现出典型的自收敛特性,而主梁节段制造长度的误差效应不具备自收敛特性,施工控制实施时应根据误差效应特性确定科学、合理的误差调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施工控制 全过程控制 制造误差 误差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吸力式沉箱基础沉贯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鸿 金书成 +2 位作者 黎冰 龚维明 邱月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27-2834,共8页
考虑不同的沉箱长径比和负压,通过一系列模型试验研究沉箱在砂土地基中的负压下沉行为,重点分析负压在地基土中的传递扩散问题,并利用试验数据定量分析水力梯度与土塞之间的关联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负压作用下地基中产生自下而上的渗流... 考虑不同的沉箱长径比和负压,通过一系列模型试验研究沉箱在砂土地基中的负压下沉行为,重点分析负压在地基土中的传递扩散问题,并利用试验数据定量分析水力梯度与土塞之间的关联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负压作用下地基中产生自下而上的渗流,且发生流土现象,这是沉箱在负压下沉过程中产生土塞的重要原因之一。土塞高度与沉箱壁厚及贯入深度成正比,而与负压大小无关。施加的负压越大,地基土中的水力梯度越大,沉箱下沉速度越快。负压在沉箱内部衰减较慢,但在沉箱端部以下区域,负压衰减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力式沉箱 模型试验 砂土 沉贯 海上风力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架海洋平台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金书成 柳春光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116,共6页
以渤海一座导管架海洋平台为例,分别在两种不同的控制工况下采用静力弹塑性(Pushover)方法对其在地震作用中反应进行研究,采用能力谱法确定结构目标位移,同时进行结构在相同地震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通过比较Rushover分析方法及动力... 以渤海一座导管架海洋平台为例,分别在两种不同的控制工况下采用静力弹塑性(Pushover)方法对其在地震作用中反应进行研究,采用能力谱法确定结构目标位移,同时进行结构在相同地震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通过比较Rushover分析方法及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建立的结构能力曲线、节点位移、塑性铰分布等,证明了Pushover方法在导管架海洋平台结构抗震性能评价工作中是可行的。研究结果对实际工程中抗震性能决策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架海洋平台 PUSHOVER方法 能力谱法 弹塑性时程分析 抗震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