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响应面试验设计的深基坑降水开挖地表沉降特性 被引量:3
1
作者 程昊 陈辉 +1 位作者 张抒 贾瀚英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1-196,共16页
受降水与开挖作用的共同影响,基坑周边土体会持续发生地表沉降变形,对基坑稳定以及周边环境都产生显著影响。为厘清基坑工程降水开挖过程中地表沉降的影响工况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经验模型,选取杭州地区典型江河阶地二元结构地层组合... 受降水与开挖作用的共同影响,基坑周边土体会持续发生地表沉降变形,对基坑稳定以及周边环境都产生显著影响。为厘清基坑工程降水开挖过程中地表沉降的影响工况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经验模型,选取杭州地区典型江河阶地二元结构地层组合的深基坑为案例,开展了系统研究。首先,基于降水开挖作用下的土体变形机理,结合变形实测数据,提出了一种结合摩尔库伦(MC)与修正剑桥(MMC)本构关系开展基坑降水开挖沉降过程的数值分析方法。进一步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RSM),考虑多种工况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建立了研究区内二元地质结构条件下基坑降水开挖地表沉降的经验模型,并分析了地表沉降分区特征。结果表明,地下水位降深(H_d)对地表沉降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地下连续墙深度(H_w)与开挖宽度(B),其中B与H_d交互作用也较为显著。据此建立的回归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地表最大沉降量。本研究不仅为类似地层条件的基坑工程提供了经验模型,也为基坑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了实用框架,对有效控制基坑及周边环境的沉降变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地表沉降 降水开挖 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 沉降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模型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徐飞飞 陈剑文 +2 位作者 李俊莹 王石林 何盈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5,共9页
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中,传统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过于依赖专家及个人经验,主观性过大,使得评价结果准确性难以保证。针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中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首先引入有限区间云模型(CM)改进层次分析法(AH... 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中,传统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过于依赖专家及个人经验,主观性过大,使得评价结果准确性难以保证。针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中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首先引入有限区间云模型(CM)改进层次分析法(AHP),构建CM-AHP权重赋值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专家群体决策的权重运算,使权重结果更加客观、可靠;其次采用云模型结合最大隶属度原则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完成对研究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CM-最大隶属度评价模型更加适用于试验数据完善、量化分级准确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其在保证评价结果科学的同时,使得评价结果本身保留了其随机性与模糊性;CM-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则适用于多决策且指标量化分级易于归一的综合评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云模型 层次分析法 隶属度 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设计电子文件的非线性流转模型及其功能分析
3
作者 罗莉亚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24,共3页
本文以电子文件的逻辑归档模型为基础,以工程设计文件流转程序为依据,研究建立工程设计电子文件的形成、采集、鉴定、归档、保管、利用和技术维护的非线性流转模型,并对各程序模块的基本功能进行了分析与定位,研究其实现的条件和要素。
关键词 工程设计 电子文件 非线性 模型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游水沙时空变化的定量评估 被引量:36
4
作者 班璇 姜刘志 +3 位作者 曾小辉 杜耘 肖飞 凌峰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0-657,共8页
定量评价三峡蓄水后长江中游流域水文情势的时空变化,为长江中游生态保护和区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变化范围法分析了长江干流5个水文站的流量、含沙量日均数据,定量评估了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中游水沙变化度最大的江段和水文... 定量评价三峡蓄水后长江中游流域水文情势的时空变化,为长江中游生态保护和区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变化范围法分析了长江干流5个水文站的流量、含沙量日均数据,定量评估了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中游水沙变化度最大的江段和水文指标类别,及其对应的生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峡蓄水后,下游河道含沙量的变化度远大于流量,除城陵矶站外,含沙量较蓄水前有了大幅度下降,宜昌站的含沙量下降幅度达到了一个数量级,洞庭湖对长江干流含沙量有明显的调蓄作用。流量的变化度随着与大坝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且在7~11月流量下降幅度明显。这些水文节律的变化将影响下游鱼类产卵栖息地以及滞洪区水生生物与周边植被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范围法 三峡蓄水 水沙时空变化 水文特征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电极生物膜-硫自养耦合脱氮系统中反硝化细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郝瑞霞 孟成成 +3 位作者 王建超 王润众 任晓克 赵文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22-1729,1740,共9页
通过对比运行三维电极生物膜-硫自养耦合脱氮系统和常规三维电极生物膜工艺,并运用反硝化基因nir S克隆文库方法,研究了耦合脱氮系统脱氮性能和反硝化细菌的多样性,为揭示耦合脱氮系统反硝化机理和优化系统运行参数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 通过对比运行三维电极生物膜-硫自养耦合脱氮系统和常规三维电极生物膜工艺,并运用反硝化基因nir S克隆文库方法,研究了耦合脱氮系统脱氮性能和反硝化细菌的多样性,为揭示耦合脱氮系统反硝化机理和优化系统运行参数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三维电极生物膜与硫自养耦合脱氮系统具有较高的脱氮效率和平衡系统酸碱度的能力.系统中反硝化菌群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2.436和0.894;Beta proteobacteria在耦合脱氮系统中起主导作用;有35个克隆子(61.49%)与陶厄氏菌属(Thauera)有较高的同源性;脱氮硫杆菌(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的比例为3.5%;11个克隆子(19.29%)与食酸菌属(Acidovorax)有一定的同源性.说明当耦合系统碳源充足时,脱氮作用主要以异养反硝化过程为主,以单质硫和氢为电子供体的自养反硝化脱氮作用也占有一定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生物膜 单质硫 反硝化细菌 NIR S基因 克隆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自适应差分演化算法在面波频散曲线反演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程飞 刘江平 +2 位作者 毛茂 王京 宋先海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7-154,共8页
针对传统差分演化算法在反演瑞雷波频散曲线中存在交叉概率和缩放因子选取不当导致反演结果不准确等问题,在传统差分演化算法的基础上,把控制参数直接编码到个体中,即采用参数自适应差分演化算法对高频瑞雷波频散曲线进行反演来获得近... 针对传统差分演化算法在反演瑞雷波频散曲线中存在交叉概率和缩放因子选取不当导致反演结果不准确等问题,在传统差分演化算法的基础上,把控制参数直接编码到个体中,即采用参数自适应差分演化算法对高频瑞雷波频散曲线进行反演来获得近地表的横波速度结构。合成和实际数据的反演实验结果表明:参数自适应差分演化算法继承了传统差分演化算法简单、高效的特点同时,还可在频散曲线的反演中自动地选取合适的参数值并正确地进行反演迭代,无需再通过试验获得交叉概率和缩放因子两个控制参数;频散曲线反演中目标函数的收敛性好,改进算法在迭代的过程中能够快速收敛到全局最优;模型参数的概率分布高,即在大的空间搜索范围内,参数自适应差分演化算法仍然能够准确地搜索到真值范围并找到全局极小值,保证了反演的结果可靠度,使其能有效地应用于瑞雷波频散曲线的反演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雷波 频散曲线反演 差分演化 参数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家洲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对“四大家鱼”产卵场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杜蕴慧 曾小辉 +1 位作者 谢文星 班璇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57,共6页
"四大家鱼"的产卵、繁殖与水文、水力学条件密切相关。以长江黄石段"四大家鱼"产卵场为例,采用河道平面二维数学模型预测分析不同特征流量下戴家洲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对本江段流态、水位、流速等水文变化的影响... "四大家鱼"的产卵、繁殖与水文、水力学条件密切相关。以长江黄石段"四大家鱼"产卵场为例,采用河道平面二维数学模型预测分析不同特征流量下戴家洲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对本江段流态、水位、流速等水文变化的影响,进而研究航道整治工程对"四大家鱼"产卵场的影响。研究表明,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最枯流量下,3道潜丁坝均在水面2.5 m以下,不会对鱼类产生阻隔;潜丁坝区域从洪峰开始上涨到最高时,流速最大变化为-0.038^-0.05 m/s,占产卵流速4.2%~15.2%;水位变化3~5 mm。工程运行后基本不改变"四大家鱼"适宜产卵流速,基本不会影响"四大家鱼"现有产卵场所需的产卵水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整治 四大家鱼 产卵场 流速 二维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岩体分级研究综述 被引量:16
8
作者 尹红梅 张宜虎 +1 位作者 周火明 钟作武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9-66,共8页
岩体质量分级是工程人员认识岩体的重要途径,工程岩体分级方法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岩体工程实践的能力和水平。厘清工程岩体分级方法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对了解和把握岩体工程实践的现状和方向有重要意义。首先对目前常用或产生深远... 岩体质量分级是工程人员认识岩体的重要途径,工程岩体分级方法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岩体工程实践的能力和水平。厘清工程岩体分级方法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对了解和把握岩体工程实践的现状和方向有重要意义。首先对目前常用或产生深远影响的岩体分级方法进行介绍,指出工程岩体分级方法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①所考虑的核心因素由岩块强度过渡到岩体结构和结构面特征;②由仅考虑岩体自身特征过渡到综合考虑岩体所处环境条件;③由定性分级过渡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分级。现有分级方法的不足主要体现在:①针对深部工程岩体或复杂条件岩体,现有分级方法适用性不够;②有必要扩充岩体分级方法的输出信息,使之除包含岩体稳定特征外,还包含岩体参数及处置措施;③国内工程岩体分级较为凌乱,需要进一步统一和细化。针对以上不足,给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岩体 质量 分级 现状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黏土中超长高强度混凝土管桩侧摩阻力计算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章玲玲 鲁子爱 任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18-123,共6页
超长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PHC)管桩在软黏土地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其摩擦特性尚不很清楚。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软黏土中超长PHC管桩在轴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分析桩周土体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和弹性模量对桩侧极限摩阻力的影响。... 超长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PHC)管桩在软黏土地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其摩擦特性尚不很清楚。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软黏土中超长PHC管桩在轴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分析桩周土体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和弹性模量对桩侧极限摩阻力的影响。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理论推导了新的适用于软黏土中超长PHC管桩的桩侧摩阻力(τ-s)计算模型,与现场试桩试验结果的对比证实了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C管桩 桩侧摩阻力 有限元 极限摩阻力 极限位移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泓口大桥自锚式悬索桥主桥设计 被引量:9
10
作者 丁志威 梁司彪 曾令煌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70,共6页
江苏省芜申线航道泓口大桥主桥为(52+102+52)m自锚式悬索桥。该桥加劲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边箱梁形式,在支架上现浇施工;桥塔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实心截面柱式结构,桥塔高27.902m,下部采用整体式哑铃形承台;主缆采用4.8mm镀锌高强钢丝,... 江苏省芜申线航道泓口大桥主桥为(52+102+52)m自锚式悬索桥。该桥加劲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边箱梁形式,在支架上现浇施工;桥塔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实心截面柱式结构,桥塔高27.902m,下部采用整体式哑铃形承台;主缆采用4.8mm镀锌高强钢丝,吊索采用7mm镀锌高强平行钢丝,鞍座为整体铸造结构。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 2010和悬索桥非线性分析软件BNLAS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泓口大桥结构的应力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桥 边箱梁 桥塔 主缆 计算分析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乌航道整治工程水文泥沙原型观测方法与实践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亚民 江木春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46,共5页
为解决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原型观测的问题,以长江下游江心洲至乌江河段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原型观测为例,结合现场工作实践,采用多种设备和技术方法,包括水位及比降观测、水文断面测量、表面流速流向测量、悬移质和河床质取样及分析等,... 为解决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原型观测的问题,以长江下游江心洲至乌江河段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原型观测为例,结合现场工作实践,采用多种设备和技术方法,包括水位及比降观测、水文断面测量、表面流速流向测量、悬移质和河床质取样及分析等,针对长江下游感潮河段和部分江段流速大、水深深的特点,采取在合理的时间段进行相关原型观测工作,并利用深水底质采样器解决在深水及流速大的江段采样困难问题。实践结果表明:在江乌航道整治工程中采用的水文泥沙原型观测方法,能获取完整详实的原型观测数据,避免成果失真。采用文中的水文泥沙原型观测方法,解决了长江下游感潮河段原型观测问题,为航道整治工程设计及相关专题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整治 原型观测 比降观测 ADCP走航测量 悬移质取样 河床质取样 感潮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州古雷港区南2号液体化工码头钢栈桥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声树 刘松 邹艳春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12,共5页
漳州古雷港区南2号作业区码头平台离岸591.5m,采用7跨下承式柔性吊杆钢拱桥连接海岸陆域。该桥最大计算跨径为85m,计算桥宽为13m。拱肋由813mm、壁厚20mm的无缝钢管组成,下弦系杆采用焊接钢箱,拱脚节点由2块厚22mm的整体钢板插入拱肋... 漳州古雷港区南2号作业区码头平台离岸591.5m,采用7跨下承式柔性吊杆钢拱桥连接海岸陆域。该桥最大计算跨径为85m,计算桥宽为13m。拱肋由813mm、壁厚20mm的无缝钢管组成,下弦系杆采用焊接钢箱,拱脚节点由2块厚22mm的整体钢板插入拱肋钢管,并与下弦系杆腹板对焊组成。吊杆采用80mm的实心合金圆钢拉杆,与拱肋、下弦系杆均采用铰接连接。车行道桥面系采用纵、横肋加强钢板体系,每跨在车行道桥面系靠近左、右两端第3根横梁处各设置1道断缝,以减小横梁横向弯矩峰值。综合考虑构件选型、材料选择、防腐涂层、检修维护等几个方面指导该桥防腐设计。单跨85m钢栈桥总用钢量420t,采用工厂整跨预制,现场浮吊吊装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栈桥 拱桥 钢结构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录安洲夹江管线桥主桥设计
13
作者 王启淼 丁志威 +1 位作者 赵伟 涂明琛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5-58,共4页
常州录安洲夹江管线桥主桥为(102+2×180+102)m的刚构-连续梁桥。上部结构采用单箱单室箱形梁,主梁与中主墩固结,在边主墩处设置支座。7~9号墩为主墩,采用钢筋混凝土双薄壁等截面矩形实心墩,7号、9号墩墩顶设支座,8号墩与主梁... 常州录安洲夹江管线桥主桥为(102+2×180+102)m的刚构-连续梁桥。上部结构采用单箱单室箱形梁,主梁与中主墩固结,在边主墩处设置支座。7~9号墩为主墩,采用钢筋混凝土双薄壁等截面矩形实心墩,7号、9号墩墩顶设支座,8号墩与主梁固结。6号、10号墩为过渡墩,采用等截面钢筋混凝土矩形实心墩。7号、9号墩基础为16根2.5 m钻孔灌注桩,8号墩基础为20根2.5 m钻孔灌注桩,桩长均为86 m。为验算主桥结构是否满足规范要求,采用MIDAS2006按空间梁单元建立主桥模型,进行受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桥静力、抗撞及抗震验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设计 刚构 连续梁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视频媒介的数字档案资源开发:动因、关联与取向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喜凤 李佳男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4,共4页
短视频媒介的出场进一步改变了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从短视频媒介的视角思考如何进行数字档案资源开发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从政策支持、技术赋能、理念转向方面分析了基于短视频媒介的数字档案开发的动因;从主体、资源、受众视角... 短视频媒介的出场进一步改变了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从短视频媒介的视角思考如何进行数字档案资源开发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从政策支持、技术赋能、理念转向方面分析了基于短视频媒介的数字档案开发的动因;从主体、资源、受众视角阐述了短视频媒介与数字档案资源开发的内在关联;从重视现存资源的叙事开发、加强对现有成果的二次开发、探索线上线下的联动开发角度论述了基于短视频媒介的数字档案资源开发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媒介 文化传播 数字档案资源 档案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那伦水库料场边坡岩土体开挖变形及破坏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汉臣 邓华锋 +2 位作者 刘健 徐绪程 王孔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2-86,共5页
针对那伦水库修建过程中料场边坡发生滑坡对大坝和库岸安全构成了潜在危害的问题,在野外地质调查研究及勘察资料、监测资料分析评价的基础上,研究了料场边坡的岩土体结构及变形破坏机理。结果表明,料场边坡位于板内复向斜南翼构造内部... 针对那伦水库修建过程中料场边坡发生滑坡对大坝和库岸安全构成了潜在危害的问题,在野外地质调查研究及勘察资料、监测资料分析评价的基础上,研究了料场边坡的岩土体结构及变形破坏机理。结果表明,料场边坡位于板内复向斜南翼构造内部的那伦向斜处,那伦向斜构造控制着边坡的整体演化规律;料场边坡岩体内部存在大量层间剪切带,在后期卸荷风化作用下,层间剪切带局部泥化,形成后期变形破坏的滑动面,岩体结构整体表现为全—强风化基岩与泥化夹层共同构成层状碎裂结构岩体;料场后边坡变形破坏机理主要是由于陡缓倾角转变带的缓倾角部分在边坡开挖过程中阻滑力消失所造成;料场西边坡变形破坏机理主要是由于处于向斜构造仰起端部位,两翼岩层陡倾翼在重力作用下向陡倾临空面滑移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伦水库 边坡变形破坏 岩土体结构 层间剪切带 开挖卸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雷达波的非侵入式排水管道流量测量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静 吕婧 +1 位作者 李小玲 路瑞利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11-1817,共7页
依据连续波雷达测位移原理和雷达波穿透性强的特点,在建立了传播路径与雷达波信号强度的关系模型的基础上,确立了液位与雷达波中频信号的关系,提出了一种非侵入式管道中水流的液位测量方法,并根据曼宁公式计算重力流排水管道水流流速,... 依据连续波雷达测位移原理和雷达波穿透性强的特点,在建立了传播路径与雷达波信号强度的关系模型的基础上,确立了液位与雷达波中频信号的关系,提出了一种非侵入式管道中水流的液位测量方法,并根据曼宁公式计算重力流排水管道水流流速,实现了基于雷达波的非侵入式排水管道流量测量。通过与参考电磁流量计测量数据比对,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非侵入式流量测量方法的平均误差在3.5%以内,能满足绝大多数重力流的流量测量准确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测量 排水管道 非侵入式 雷达波 重力流 曼宁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道整治期间长江江豚临时庇护所建设及效果评估
17
作者 连玉喜 杨晓鸽 +4 位作者 陈娜 王云生 李世健 陈敏敏 于道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85-5193,共9页
航道整治期间为受扰动江豚提供临时庇护所,是在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之外的一种尝试。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6 m水深航道整治过程中,选取马当圆水道建设长江江豚临时庇护所,通过禁止渔业捕捞,增殖放流和通航引导... 航道整治期间为受扰动江豚提供临时庇护所,是在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之外的一种尝试。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6 m水深航道整治过程中,选取马当圆水道建设长江江豚临时庇护所,通过禁止渔业捕捞,增殖放流和通航引导等措施来提升庇护所质量。监测结果表明,庇护所设立后其作为长江江豚栖息地的质量得到提高:夏季鱼类密度从(3361.2±1991.7)条/hm^(2)上升到(12439.1±10734.5)条/hm^(2),冬季鱼类密度从(501.3±381.8)条/hm^(2)上升至(1684.4±3770.9)条/hm^(2)。通航船舶显著减少,水下噪声低于长江干流的平均水平。长江江豚临时庇护所建立后,枯水期庇护所水域内长江江豚的平均目击次数(4.3±0.6)、观察头次(6)和群体大小(1.4±0.5)都要显著高于庇护所建设前(P<0.05),丰水期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庇护所在枯水期发挥了对长江江豚的保护作用。但长江江豚对庇护所的利用主要集中在进出水道两端,可能是枯水期部分水域过浅限制了江豚对庇护所的利用。分析认为,航道整治等涉水工程施工期间为江豚提供临时庇护所是一项可行措施,但要充分发挥庇护所对江豚的保护作用,必须全面考虑江豚对各项生态因子的需求,防止因关键因子带来的“木桶效应”制约庇护所的整体适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整治 长江江豚 庇护所 栖息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BER-S耦合脱氮系统运行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孟成成 郝瑞霞 +3 位作者 王建超 王润众 任晓克 赵文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17-2823,共7页
为了强化三维电极生物膜脱氮工艺(3BER)的脱氮效果,将3BER与硫自养反硝化技术耦合成3BER-S工艺,用于低碳氮比城市污水厂尾水的深度脱氮处理.与3BER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BER-S工艺在TN去除率、系统pH平衡能力和NO2^--N积累方面均优于3BE... 为了强化三维电极生物膜脱氮工艺(3BER)的脱氮效果,将3BER与硫自养反硝化技术耦合成3BER-S工艺,用于低碳氮比城市污水厂尾水的深度脱氮处理.与3BER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BER-S工艺在TN去除率、系统pH平衡能力和NO2^--N积累方面均优于3BER工艺;当进水C(NO3^--N)=35±2mg/L,TOC:N:P=10.7:10:1,p H=7.0~7.5时,3BER-S耦合工艺对TN和NO3^--N的去除效率分别为85%和94%,分别比3BER高15%和10%;出水中NO2^--N的浓度为3.04mg/L,比3BER低2mg/L.3BER-S中硫自养反硝化作用定量分析表明,硫自养脱氮作用在整个脱氮过程中所占比例为14.07%,单质硫的有效利用率达到79.5%,硫自养反硝化过程对稳定3BER-S系统出水pH值起重要作用.根据3BER-S中微生物基于反硝化细菌特异性基因nirS的克隆文库结果,系统中反硝化细菌都与β变形菌纲中的细菌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61.41%的反硝化细菌属于陶厄氏菌属(Thauera);脱氮硫杆菌和嗜酸菌属(Acidovorax)分别占3.50%和19.30%.表明当碳源比较充足时,3BER-S工艺的脱氮作用主要以异养反硝化过程为主,以单质硫和氢为电子供体的自养反硝化脱氮作用也占有一定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电极生物膜 单质硫 脱氮 反硝化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尺度山洪灾害区下垫面特征分析——以官山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3
19
作者 韩培 任洪玉 +4 位作者 王思腾 董林垚 邹明洋 王志刚 张平仓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8-74,共7页
为响应国家加强小区域山洪灾害建设和防范预警要求,给小尺度山洪灾害区域建设和预警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以官山河流域为例,采用地学统计、植被指数计算、面向对象与人机交互解译、空间叠加分析、野外调查等方法,获取流域地形、坡度、植被... 为响应国家加强小区域山洪灾害建设和防范预警要求,给小尺度山洪灾害区域建设和预警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以官山河流域为例,采用地学统计、植被指数计算、面向对象与人机交互解译、空间叠加分析、野外调查等方法,获取流域地形、坡度、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等下垫面特征,分析潜在受灾村落和人口。结果表明:官山河流域地势中间低、边缘高,最低点为流域出水口,平均历史受灾海拔、坡度分别为415 m和21°;平均植被覆盖度为71%,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草)地,历史受灾主要在低植被的沿河、沟、道路周边;居民房屋为山洪灾害重点承灾体,占总面积的1%,裸地、坡耕地占总面积的2%;潜在受灾房屋主要集中在官山河、袁家河、吕家河、西河两侧地势低的位置,受灾总人口为8106人,2023户。官山河流域出口处的弯曲、窄河段、上下游卡口区条件,不利于快速泄洪,易引发山洪灾害。在强降雨下,裸地、低植被陡坡地易产生山洪,沿河、道路周边低植被覆盖的村落易遭受山洪灾害。官山河流域共有12个村存在潜在受灾威胁,需做好山洪灾害预警和防范建设;五龙庄、大河湾、赵家坪、吕家河、马蹄山、西河、官亭村是山洪灾害防御建设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小尺度 下垫面 潜在受灾 防范预警 官山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绩溪逍遥钨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潜力 被引量:8
20
作者 汤金来 程伟斌 +1 位作者 陈富荣 陈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5-750,共6页
文章研究了安徽绩溪逍遥钨、银、铅、锌、铜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靠背尖岩体和逍遥岩体与成矿关系密切,它们均为逍遥复背斜控制的小型花岗闪长岩体,且地球化学参数基本相似,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两者均为晚侏罗世岩浆... 文章研究了安徽绩溪逍遥钨、银、铅、锌、铜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靠背尖岩体和逍遥岩体与成矿关系密切,它们均为逍遥复背斜控制的小型花岗闪长岩体,且地球化学参数基本相似,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两者均为晚侏罗世岩浆侵位的产物,可能表明逍遥岩体与靠背尖岩体在深部同为一个大型岩基。岩体为壳幔混源的I型花岗岩,形成于挤压的构造环境,为中国东部燕山期成岩成矿大爆发的一部分,受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控制。该区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远景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花岗闪长岩 成矿潜力 绩溪逍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