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箱梁顶推施工支点局部受力分析
1
作者 曹爱民 徐凤雷 +1 位作者 王作新 黄博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8,共8页
针对上部结构拖拉式顶推和步履式顶推施工过程中钢箱梁支点处底板局部变形和破坏的问题,以某采用拖拉式顶推施工的斜拉桥连续钢箱梁引桥为背景,从支反力分配角度出发,研究顶推施工支点标高误差影响;以某采用步履式顶推施工的跨海桥梁连... 针对上部结构拖拉式顶推和步履式顶推施工过程中钢箱梁支点处底板局部变形和破坏的问题,以某采用拖拉式顶推施工的斜拉桥连续钢箱梁引桥为背景,从支反力分配角度出发,研究顶推施工支点标高误差影响;以某采用步履式顶推施工的跨海桥梁连续钢箱梁引桥为背景,从钢箱梁局部受力角度出发,建立该桥有限元模型,分别按照规范方法和接触模拟方法计算步履式顶推施工腹板和底板应力并进行对比,分析支撑垫板厚度、底板厚度、纵向支撑长度、加劲肋设置等参数对钢箱梁局部受力的影响及改善措施。结果表明:拖拉式顶推施工方法中滑道标高误差和底板制造误差引起的支反力偏差首先会在横向支点之间分配,钢箱梁中支点标高误差1 cm引起的横向临近支点反力偏差最大达14%,是纵向临近支点反力偏差的7倍。步履式顶推施工钢箱梁采用接触模拟方法更接近其局部受力状态;支撑垫板厚度直接决定了钢箱梁底板应力水平,也是底板发生变形或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钢箱梁底板厚度为12~24 mm时,最佳支撑垫板厚度为100~130 mm,且两者刚度差异不宜过大;柔性支撑下钢箱梁腹板应力和纵向支撑长度成反比,柔性支撑更能适应腹板纵向变形、降低腹板应力水平;加劲肋能明显降低腹板应力水平、改善应力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箱梁桥 顶推施工 局部应力 接触模拟 支撑垫板 参数分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水下定位技术研究
2
作者 锁旭宏 闫浩文 +6 位作者 李振洪 张德津 苏小宁 刘兆权 田霖 管明雷 马华川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70-1377,共8页
为解决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水下整体推出式”最终接头在复杂水下环境中的毫米级实时定位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双目摄影视觉定位与水下拉线测角测距的组合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双目摄影系统和水下拉线系统分别获取最终接头在推出过程中的姿... 为解决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水下整体推出式”最终接头在复杂水下环境中的毫米级实时定位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双目摄影视觉定位与水下拉线测角测距的组合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双目摄影系统和水下拉线系统分别获取最终接头在推出过程中的姿态与位置数据,并结合管内贯通测量成果,实现最终接头高精度的水下实时定位。其中,双目摄影系统通过照相机实时捕捉特征点的三维位移,水下拉线系统通过激光测角与编码器测距,使用角度和距离实时解算特征点三维坐标。开发包含硬件、软件与协议的管节定位监测系统,其中,硬件集成摄影-拉线组合单元与同步控制器,软件构建三维可视化界面与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了半封闭空间内三维姿态的实时监测与冗余测量。经陆上推退试验、水下重载推出试验及现场应用,该系统定位精度在10 mm以内,满足最终接头安装的精度要求。该方法突破了传统GNSS-RTK测量塔定位系统在水下狭小半封闭受限空间难以应用的困境,同时打破了传统GNSS-RTK与声呐技术于此类空间的应用瓶颈,为水下环境中大吨位构件的安装提供了高精度动态定位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中通道 沉管隧道 最终接头 双目摄影 水下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环保疏浚工程中泥浆絮凝效率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晓威 吕鹏 彭万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4-67,共4页
湖泊环保疏浚工程中底泥细颗粒泥沙难以形成较大的絮团,在处理过程中极易造成二次污染,需要添加絮凝剂等外加剂处理疏浚底泥。为了避免絮凝剂浪费和二次污染,解决泥水分离效果不佳等问题,通过试验确定了达到最佳絮凝效果时泥浆浓度与絮... 湖泊环保疏浚工程中底泥细颗粒泥沙难以形成较大的絮团,在处理过程中极易造成二次污染,需要添加絮凝剂等外加剂处理疏浚底泥。为了避免絮凝剂浪费和二次污染,解决泥水分离效果不佳等问题,通过试验确定了达到最佳絮凝效果时泥浆浓度与絮凝剂绝对浓度的函数关系,以及泥浆与一定浓度絮凝剂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按照试验得出的泥浆浓度与絮凝剂绝对浓度的函数关系配比絮凝剂,缩短了絮凝时间,提高了脱水效率;优化后泥饼的平均含固率由原来的36.30%提高到了40.16%,平均减水率为9.52%;絮凝效率的优化会直接降低泥饼外运量,减轻堆场负担、节约运输成本、减少二次污染,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率优化 泥浆絮凝 环保疏浚 湖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萍科植物作为受体材料在重(类)金属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汪琪 董鹏 +2 位作者 刘铭 吴丽 邢伟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5-824,共10页
水体重(类)金属污染已成为当今国内外重要的环境问题,对水生生态系统稳定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工程上控制废水中重(类)金属污染的方法存在效率低、成本高、耗时长等问题,而且修复工程本身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导致生态系统... 水体重(类)金属污染已成为当今国内外重要的环境问题,对水生生态系统稳定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工程上控制废水中重(类)金属污染的方法存在效率低、成本高、耗时长等问题,而且修复工程本身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导致生态系统进一步被破坏。因此,寻求高效、环保的解决方案至关重要。此外,重(类)金属的存在也给淡水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如何高效监测这些重(类)金属并对其毒性进行科学的评价,成为当今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传统上讲的水生漂浮植物浮萍(Duckweed)实际上是浮萍科浮萍属(Lemna)、紫萍属(Spirodela)和芜萍属(Wolffia)的总称。由于它们易在受控条件下培养且生长迅速,能对重(类)金属污染进行早期预警和后期修复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淡水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模式植物。本文对近20年来浮萍科植物作为受试材料指示淡水环境中重(类)金属生态毒性与毒理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回顾,总结了不同水平(分子、细胞、个体)浮萍科植物的响应特征和应用特点,并对现存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萍 重(类)金属 水生态系统 生态风险 氧化应激 漂浮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砂层交叠联络通道冻结设计方案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石立民 叶玉西 +1 位作者 杜有超 董世卓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8-154,共7页
与常规联络通道冻结相比,交叠联络通道的冻结体量大、开挖构筑时间长、冻结孔布置形式更加复杂,其冻结设计与常规冻结设计有明显差异。为实现富水砂层叠落区间联络通道安全高效施工,结合叠落区间交叠联络通道结构形式,进行异型联络通道... 与常规联络通道冻结相比,交叠联络通道的冻结体量大、开挖构筑时间长、冻结孔布置形式更加复杂,其冻结设计与常规冻结设计有明显差异。为实现富水砂层叠落区间联络通道安全高效施工,结合叠落区间交叠联络通道结构形式,进行异型联络通道冻结方案设计。首先,在哈尔滨地铁3号线2期河松街站工程现场取土,并送至冻土实验室进行土体低温物理力学试验,得到-10℃时低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确定粉质黏土-10℃环境下单轴抗压强度为3.53 MPa;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冻结壁厚度设计,得到通道顶部及侧墙冻结壁厚度为3.0 m,集水井底部冻结壁厚度为4.0 m,平均温度为-10℃。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冻结壁强度和位移指标均满足安全要求。根据冻结壁厚度布置冻结孔,提出“地面垂直+洞内水平冻结”加固方式。针对距离建筑物较近的特点,为控制冻胀,采用地面垂直泄压孔与洞内水平泄压孔相结合的方式,施工期间地表最大冻胀量为8.59 mm,对环境影响可控。工程实践表明,采用该设计方案开挖工作面稳定性好,冻胀量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设计方案 富水砂层 交叠联络通道 冻结壁厚度 冻结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密度电法技术在淤泥包探测中的应用
6
作者 刘和文 刘爱民 +2 位作者 喻志发 张浩 孟凡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34-137,共4页
大连金州湾机场采用海中离岸人工岛结构,在抛石成岛过程中,形成的淤泥包软土层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上部建筑的不均匀沉降。为了探明抛石层下淤泥包的连续性分布特征,为软基处理设计提供数据支撑,采用超高密度电法技术,沿抛石层地表布设... 大连金州湾机场采用海中离岸人工岛结构,在抛石成岛过程中,形成的淤泥包软土层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上部建筑的不均匀沉降。为了探明抛石层下淤泥包的连续性分布特征,为软基处理设计提供数据支撑,采用超高密度电法技术,沿抛石层地表布设测线,通过反演得到地层电阻率剖面,给出了抛石层连续分布的厚度值,并分析了厚度误差及其来源。结果表明:超高密度电法探测技术能够定性反映人工岛“上石下泥”的地层结构;直填区探测误差平均值为4.0 m,过渡区为7.4 m,淤泥包出露区为2.0 m。相关应用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岛 淤泥包 电阻率 超高密度电法 抛石填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生物炭对MgO碳化固化砂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蔡光华 唐浩 +4 位作者 刘天韵 刘红森 张婷 邵光辉 张永兴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53-162,共10页
MgO碳化固化技术是一种创新土体加固方式,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面临着碳化程度不均匀的问题。有研究表明生物炭能有效增加土体孔隙度,这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该研究融合玉米秸秆生物炭与MgO碳化技术以加固土体,通过室内试验,探究了... MgO碳化固化技术是一种创新土体加固方式,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面临着碳化程度不均匀的问题。有研究表明生物炭能有效增加土体孔隙度,这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该研究融合玉米秸秆生物炭与MgO碳化技术以加固土体,通过室内试验,探究了玉米秸秆生物炭掺量对MgO碳化固化砂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揭示其影响机理,同时与水泥固化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生物炭增大了MgO碳化土的CO_(2)吸收量、体积膨胀率及干密度,但降低了碳化土的含水率和pH值。与水泥固化样相比,MgO碳化样的破坏应变更低;生物炭提高了MgO碳化样的强度和变形模量,且随生物炭掺量增加,破坏模式由塑性向脆性转变;在固化剂掺量为15%、生物炭掺量为6%时,MgO碳化样的强度达6.87 MPa,是无生物炭碳化样的1.7倍以及水泥固化样的3.0倍。生物炭促进了MgO碳化样中水碳镁石和球碳镁石/水菱镁石的生成,碳化产物有助于胶结土颗粒与生物炭、填充颗粒间孔隙和提高试样强度。基于研究成果,提出了考虑水分调节、气体吸附与交互和分散效应的生物炭协同活性MgO碳化砂土的微观加固模型,解释了生物炭对MgO碳化加固砂土中的影响机理。该研究充分利用生物炭多孔吸碳特性,不仅提升了MgO碳化加固土的效果,还具有低碳环保性,为农林固废资源化利用及特殊岩土体加固改良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玉米秸秆 物理化学性能 活性氧化镁 碳化固化 砂土 加固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湖泊相黏土胶结结构性与各向异性本构模型
8
作者 朱楠 诸葛爱军 +2 位作者 喻志发 朱耀庭 李雨润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0-170,共11页
湿地湖泊相黏土由湖泊湿地或古湖泊湿地干缩形成,具有明显的胶结特性、结构性及初始各向异性。为了有效描述湿地湖泊相黏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屈服特性,建立了考虑胶结强度演化、结构性及初始各向异性影响的土体弹塑性本构模型。基于纯... 湿地湖泊相黏土由湖泊湿地或古湖泊湿地干缩形成,具有明显的胶结特性、结构性及初始各向异性。为了有效描述湿地湖泊相黏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屈服特性,建立了考虑胶结强度演化、结构性及初始各向异性影响的土体弹塑性本构模型。基于纯剪切应力路径下胶结强度p′r的变化规律,以及等向压缩条件下屈服面与胶结强度p′r的对应关系,提出了适用于等向压缩、纯剪切及压缩剪切共同作用3种应力状态的胶结强度演化规律;基于修正剑桥模型理论框架,引入了胶结强度演化规律,并考虑体积应变硬化和剪切应变硬化的影响对硬化规律进行改进;引入各向异性参数ηNCL,对p′-q平面进行极坐标变换来反映初始各向异性的影响;采用相关联流动法则,建立了土体的胶结结构性和各向异性本构模型。所有的模型参数均可通过固结压缩试验、三轴试验及K 0固结试验获得。模型预测与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合理地描述胶结强度及结构性与初始各向异性对土体应力-应变特性及屈服特性的影响,可以有效反映加载过程中土体胶结强度的渐进退化,以及在卸载应力路径下胶结强度对土体抗拉强度的提高作用。该模型考虑了胶结强度特性、结构性和各向异性的影响,可以更好地表征湿地湖泊相黏土的力学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强度 结构性 初始各向异性 硬化规律 本构模型 湿地湖泊相黏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影响的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胡艳 许白龙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2-137,共6页
为探索安全行为与安全氛围的关系,引入中介变量工作生活质量对二者作用过程进行分析。在相关研究基础上,建立安全氛围、工作生活质量和安全行为的分析模型。设计并向大型施工企业(集团)发放调查问卷;利用回收的268份问卷数据,采用中介... 为探索安全行为与安全氛围的关系,引入中介变量工作生活质量对二者作用过程进行分析。在相关研究基础上,建立安全氛围、工作生活质量和安全行为的分析模型。设计并向大型施工企业(集团)发放调查问卷;利用回收的268份问卷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法对变量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安全氛围越好,员工对工作生活质量感知越高,越重视安全行为;工作生活质量在安全氛围和安全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企业未来强调安全行为时,不仅需要关注安全氛围的构建,还需要进一步重视员工的心理需求,完善相关组织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氛围 工作生活质量 安全行为 中介效应 心理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合料对在试验室环境下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浩宇 张树仁 +1 位作者 余红发 李美丹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2-74,共3页
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高强混凝土(HSC)和5种不同配合比的高性能混凝土(HPC)在试验室环境下、含3.5%NaCl的溶液中分别浸泡15、29、57、148d和183d后,其内部氯离子的分布情况。分析了模拟氯盐环境中混凝土内部的自由氯离子浓度分布规律... 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高强混凝土(HSC)和5种不同配合比的高性能混凝土(HPC)在试验室环境下、含3.5%NaCl的溶液中分别浸泡15、29、57、148d和183d后,其内部氯离子的分布情况。分析了模拟氯盐环境中混凝土内部的自由氯离子浓度分布规律,即氯离子的扩散行为。结果表明:掺合料的种类和掺量对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行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掺加粉煤灰(FA)能有效地减缓氯离子在HPC中的扩散速度,掺量越大效果越显著;掺加硅灰(SF)对氯离子在HPC中的扩散速度影响不太明显;复合掺加SF+FA能减缓HPC中氯离子的扩散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 氯盐环境 自由氯离子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导堤工程下潮汐汊道与海岸潟湖地貌稳定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匡翠萍 范家栋 +1 位作者 董智超 韩雪健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84-1594,共11页
以渤海湾沿岸具有双导堤工程的单一潮汐汊道的华北最大海岸潟湖—七里海潟湖为原型建立理想模型,通过设置包括临界侵蚀应力、临界淤积应力、泥沙沉速、初始床面高程和径流量等影响潟湖地貌演变的相关参数,得到理想模型达到稳定状态后的... 以渤海湾沿岸具有双导堤工程的单一潮汐汊道的华北最大海岸潟湖—七里海潟湖为原型建立理想模型,通过设置包括临界侵蚀应力、临界淤积应力、泥沙沉速、初始床面高程和径流量等影响潟湖地貌演变的相关参数,得到理想模型达到稳定状态后的纳潮量P和潮汐汊道断面最大流量Q_(m)。分别建立其与潮汐汊道断面面积A的相关关系式以表征潮汐汊道稳定性。比较分析发现在表征潮汐汊道稳定性方面,Q_(m)‒A关系较P‒A关系的拟合效果更佳。分别利用Q_(m)‒A关系以及泥沙净冲淤量计算得到潮汐汊道和潟湖稳定所需时长,对比结果表明潟湖明显滞后于潮汐汊道达到稳定状态,临界侵蚀应力对潮汐汊道稳定性影响更大,而临界淤积应力、泥沙沉速和初始床面高程对潟湖稳定性影响尤为显著,径流量对潟湖和潮汐汊道稳定性的影响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潟湖 潮汐汊道 地貌稳定性 Q_(m)-A关系 P-A关系 平衡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口中船舶和多墩柱耦合作用的计算方法
12
作者 黄明汉 张文忠 邹志利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1-322,共12页
文章给出了一个有效的计算港口中船舶和多墩柱耦合作用问题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Lean和Bowers等的方法扩展应用于考虑一般三维流动,即可以考虑船舶和多墩柱耦合计算问题,其中对于直立坐底墩柱的求解相当于对船底间隙为零时的求解。该方... 文章给出了一个有效的计算港口中船舶和多墩柱耦合作用问题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Lean和Bowers等的方法扩展应用于考虑一般三维流动,即可以考虑船舶和多墩柱耦合计算问题,其中对于直立坐底墩柱的求解相当于对船底间隙为零时的求解。该方法计算船舶和墩柱间耦合问题简单而有效。为了证明本方法准确有效,文中给出了多个算例并与试验进行比较。最后,对船舶和多墩柱间的耦合计算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 船舶 源汇分布法 多墩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地铁隧道在两侧密贴深基坑异步开挖影响下的变形分析
13
作者 康大勇 刘运生 罗斐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88-795,共8页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常在地铁线路两侧开挖基坑,两侧基坑一般采用同步对称开挖,但受外部环境影响很难实现完全同步,异步开挖对控制隧道变形不利,严重时将影响运营安全。然而近年来随着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加大,基坑越来越贴近地铁既有线路,开...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常在地铁线路两侧开挖基坑,两侧基坑一般采用同步对称开挖,但受外部环境影响很难实现完全同步,异步开挖对控制隧道变形不利,严重时将影响运营安全。然而近年来随着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加大,基坑越来越贴近地铁既有线路,开挖深度也远超既有线深度,形成浅埋隧道高悬在两侧深基坑之间的情况,在这种工况下异步开挖对隧道变形更为不利,因此有必要研究其变形规律,为控制隧道变形提供依据。依托广州地铁十二号线赤岗站在既有八号线两侧密贴基坑的异步开挖,将既有地铁运营隧道变形监测数据与开挖工况、开挖速率、地层等相结合进行变形分析。结果显示:隧道开始向先行开挖基坑侧平移,最大平移量3.14 mm,发生在先行开挖侧基坑开挖至隧道底板高度时;随着另一侧基坑的开挖平移速率减缓,当另一侧基坑也开挖至隧道底板以下时,隧道转向后续开挖侧基坑平移,最大平移量6.12 mm,发生在基坑封底前;异步开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隧道沉降,但会导致隧道产生横向差异沉降,横向差异沉降在基坑封底前最大值3.38 mm,封底稳定后2.51 mm。结果表明:在异步开挖工况下隧道两侧平移量不等,平移方向在开挖过程中会发生改变,与基坑变形高度相关;异步开挖导致隧道向先行开挖基坑侧倾斜;隧道水平位移和差异沉降最大值出现在基坑封底前,基坑封底能有效控制隧道变形,两侧基坑封底后隧道变形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异步开挖 变形分析 浅埋隧道 密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混凝土三维疏水微结构的构筑及性能
14
作者 李晶坤 罗斌 +1 位作者 卢烁 姜东兵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2-448,共7页
通过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赋予泡沫混凝土三维疏水功能,并引入粉煤灰、矿渣粉等辅助性胶凝材料以降低疏水泡沫混凝土的成本.结果表明:当PDMS、矿渣粉、粉煤灰掺量分别为水泥质量的1.5%、10%、35%时,泡沫混凝土的表面接触角达到132.8... 通过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赋予泡沫混凝土三维疏水功能,并引入粉煤灰、矿渣粉等辅助性胶凝材料以降低疏水泡沫混凝土的成本.结果表明:当PDMS、矿渣粉、粉煤灰掺量分别为水泥质量的1.5%、10%、35%时,泡沫混凝土的表面接触角达到132.8°,吸水率降低66.1%,28 d抗压强度达到1.38 MPa.其原因在于PDMS赋予泡沫混凝土整体疏水性;矿渣粉可提高浆体的触变性,进而提高泡沫的稳定性,改善力学性能.此外,粉煤灰及矿渣粉的引入,使得疏水泡沫混凝土的材料成本较市售泡沫混凝土降低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疏水化改性 聚二甲基硅氧烷 吸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推出式最终接头设计原理分析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金文良 徐国平 +4 位作者 郭亚唯 朱尧于 宋神友 王强 黄清飞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305-311,共7页
为解决推出式最终接头关键构造设计及施工工艺等问题,通过自主研发最终接头推出试验平台开展关键构造缩尺模型试验研究。在试验中对注水参数、滑道摩擦因数、推出稳定性等进行重点记录分析,对关键结构受力进行数值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 为解决推出式最终接头关键构造设计及施工工艺等问题,通过自主研发最终接头推出试验平台开展关键构造缩尺模型试验研究。在试验中对注水参数、滑道摩擦因数、推出稳定性等进行重点记录分析,对关键结构受力进行数值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最终接头水力推出实现机制符合伯努利方程,推出段内侧流体雷诺数控制在2000以下可保持流速在层流范围;2)推出过程管节下挠角度小于0.1°,左右偏位3 mm,水力推出实现过程效果良好;3)水压作用下的管节关键结构受力安全,数值分析与试验实测值基本一致,验证了最终接头关键构造方案的合理性,推出方式具备可行性,滑道设计摩擦因数可取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中通道 沉管隧道 最终接头 水力推出系统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14大抓力锚在无黏性土中的拖锚运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任宇晓 郭炳川 +3 位作者 高鑫 庄道坤 闫澍旺 王彦頔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2期205-208,共4页
AC-14型大抓力锚在大型船只上使用广泛。设计了能进行水下测量的拖锚模型试验装置,制作了AC-14模型锚,通过对AC-14锚在干砂与水下饱和砂土中的拖锚试验,完整揭示了该锚在整个拖锚过程中的姿态调整、运动轨迹发展和锚抓力变化等,在干砂... AC-14型大抓力锚在大型船只上使用广泛。设计了能进行水下测量的拖锚模型试验装置,制作了AC-14模型锚,通过对AC-14锚在干砂与水下饱和砂土中的拖锚试验,完整揭示了该锚在整个拖锚过程中的姿态调整、运动轨迹发展和锚抓力变化等,在干砂中得到的最终稳定时的锚抓力与前人研究较为接近,但在饱和砂土中虽然与干砂中的水平倾角一致,但啮土深度要大于饱和砂,而锚抓力系数则小于在干砂中的锚抓力系数。另外,还在不同粒径的碎石进行了拖锚试验,试验表明较大粒径的碎石层对拖锚姿态的影响更大,锚在其中达到稳定状态时的埋深更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大抓力锚 拖锚 海床底质 锚抓力 碎石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TA淋洗离心—硫酸盐还原菌固化法去除污泥中重金属镉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立航 李顺群 +2 位作者 程学磊 申道明 付建宝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6期109-115,共7页
为研究如何分离和去除污泥中重金属镉(Cd),采取二氨基乙烷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淋洗离心与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固化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污泥试验并统计分析了污泥中重金属Cd的形态分... 为研究如何分离和去除污泥中重金属镉(Cd),采取二氨基乙烷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淋洗离心与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固化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污泥试验并统计分析了污泥中重金属Cd的形态分布和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离心力100 g、淋洗时间12 h、淋洗2次和离心温度30℃的条件下采用EDTA对污泥原样进行淋洗离心,污泥中Cd含量由6.793 mg/kg降至5.241 mg/kg,去除率达22.8%。然后采用SRB对淋洗离心后的污泥试样进行固化,不稳定态Cd含量由2.589 mg/kg降至1.103 mg/kg,固化后污泥中的Cd含量低于《绿化种植土壤》(CJ/T 340-2016)中重金属要求的Ⅳ级标准2 mg/kg。与传统单一修复方法相比,该联合方法有效地降低了污泥中活性大、污染程度高形态Cd的含量,减轻了其环境危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二氨基乙烷四乙酸 淋洗离心 硫酸盐还原菌 形态转化 镉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14大抓力锚在无黏性土中的拖锚运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宇晓 郭炳川 +3 位作者 高鑫 庄道坤 闫澍旺 王彦頔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33-136,共4页
AC-14型大抓力锚在大型船只上使用广泛。设计了能进行水下测量的拖锚模型试验装置,制作了AC-14模型锚,通过对AC-14锚在干砂与水下饱和砂土中的拖锚试验,完整揭示了该锚在整个拖锚过程中的姿态调整、运动轨迹发展和锚抓力变化等,在干砂... AC-14型大抓力锚在大型船只上使用广泛。设计了能进行水下测量的拖锚模型试验装置,制作了AC-14模型锚,通过对AC-14锚在干砂与水下饱和砂土中的拖锚试验,完整揭示了该锚在整个拖锚过程中的姿态调整、运动轨迹发展和锚抓力变化等,在干砂中得到的最终稳定时的锚抓力与前人研究较为接近,但在饱和砂土中虽然与干砂中的水平倾角一致,但啮土深度要大于饱和砂,而锚抓力系数则小于在干砂中的锚抓力系数。另外,还在不同粒径的碎石进行了拖锚试验,试验表明较大粒径的碎石层对拖锚姿态的影响更大,锚在其中达到稳定状态时的埋深更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大抓力锚 拖锚 海床底质 锚抓力 碎石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航式双体船拖带沉管航道尺度分析研究——以深中通道沉管隧道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海暴 刘俊伟 苏长玺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40-844,共5页
在受限水域内,针对带DP(dynamic positioning)动力定位系统的自航式双体船拖带沉管浮运航道的尺度,现行规范中没有可参照的设计原则和依据。为解决工程中存在的航道设计类似问题,结合航行模拟和计算,在总结分析现有技术资料和航道设计... 在受限水域内,针对带DP(dynamic positioning)动力定位系统的自航式双体船拖带沉管浮运航道的尺度,现行规范中没有可参照的设计原则和依据。为解决工程中存在的航道设计类似问题,结合航行模拟和计算,在总结分析现有技术资料和航道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复式航道设计的理念,根据船型、航道地质情况、航速等技术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和计算,并采用模拟航行的方式,建立复式航道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得出航道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影响参数。采用复式航道可以保障沉管和船舶行驶安全,也可有效降低受限水域航道开挖的疏浚量,对生态和海洋环境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节约环保,达到了预期的设计和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航式双体船 大型沉管 航道尺度 复式航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企业多项目管理中的资源调度问题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黄健仓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6-183,共8页
随着社会经济及建筑行业的发展,建设企业经常需要同时承担多个大型项目的建设工作,对于多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的提升有迫切需求,特别是大型中央企业,常常面临多个项目在海内外地理分布上极为分散的经营生产常态。因此,资源约束下的多项... 随着社会经济及建筑行业的发展,建设企业经常需要同时承担多个大型项目的建设工作,对于多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的提升有迫切需求,特别是大型中央企业,常常面临多个项目在海内外地理分布上极为分散的经营生产常态。因此,资源约束下的多项目调度问题也就成为建设企业多项目管理中的核心问题。本文针对于该调度问题开展研究,以最小化项目时间为目标,给出受工期时间约束和资源约束的数学模型,并且借助于自适应遗传算法对该模型求解。另外,本文针对于实际案例进行求解分析,为建设企业大型多项目管理的实际操作提供了技术手段与方法参考,也为后续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企业 多项目管理 资源调度 自适应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