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中通道工程超大型构件轮轨式台车移动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董洪静 艾荣军 +1 位作者 赵国臻 王晓东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94-1603,共10页
为解决大型构件采用滑移方式移动存在的移动设备结构复杂、操作繁琐、轴线偏差控制难度大、施工效率低、运行成本较高等问题,依托深中通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预制项目,研制出一套轮轨式台车移动系统。从总体设计、轮径选择、结构承载力复核... 为解决大型构件采用滑移方式移动存在的移动设备结构复杂、操作繁琐、轴线偏差控制难度大、施工效率低、运行成本较高等问题,依托深中通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预制项目,研制出一套轮轨式台车移动系统。从总体设计、轮径选择、结构承载力复核、顶板设计和驱动设计等方面对轮轨式台车移动系统进行详细分析,开展现场试验,并进行效率及经济分析对比。实践证明,轮轨式台车移动系统移动工效高、同步性高,且轴线偏差控制满足规范和设计使用要求,可保证8万t级超大型构件移动过程安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壳混凝土 沉管预制 管节移动 轮轨式台车 移动系统 承载力复核 驱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中CaAl-LDH对钢筋混凝土寿命的影响
2
作者 张东方 刘国强 +2 位作者 陈昊翔 范志宏 田科婷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43,共6页
通过共沉淀和离子交换法制备了钙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aAl-LDH),并采用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CaAl-LDH对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钢筋抗氯盐侵蚀性能的影响,以及在模拟海洋环境中对钢筋混凝土寿命的提升作用。结果显示:钢筋表面CaAl-LDH与... 通过共沉淀和离子交换法制备了钙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aAl-LDH),并采用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CaAl-LDH对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钢筋抗氯盐侵蚀性能的影响,以及在模拟海洋环境中对钢筋混凝土寿命的提升作用。结果显示:钢筋表面CaAl-LDH与氯离子发生交换,使钢筋的钝化电位提升了近200 mV,钝化范围扩大;CaAl-LDH有效降低了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使氯离子扩散系数及表面氯离子质量分数分别降低63.6%和55.3%,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服役寿命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 钢筋混凝土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 防腐蚀 服役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东地区混凝土预制方块养护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兆全 王迎飞 +1 位作者 陈小利 范志宏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9-141,共3页
对中东地区高温干燥环境下大体积混凝土方块预制中的养护方法进行优化研究。分别采用养护液和水两种养护方法,与薄膜、麻袋、土工布、泡沫板等几种保温保湿材料组合,对混凝土方块进行为期7 d的养护观测。以混凝土方块温度、温差和养护... 对中东地区高温干燥环境下大体积混凝土方块预制中的养护方法进行优化研究。分别采用养护液和水两种养护方法,与薄膜、麻袋、土工布、泡沫板等几种保温保湿材料组合,对混凝土方块进行为期7 d的养护观测。以混凝土方块温度、温差和养护前后裂缝出现情况为标准评价养护效果,得出:滚涂养护液养护包裹泡沫板、土工布等保温材料的方法最有利于控制温差;水养护不利于控制温差,但在控制干燥收缩裂缝上面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护方法 养护液 水养护 裂缝 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钙镁复合膨胀剂的沉管隧道后浇带体积变形调控技术研究
4
作者 马亿光明 朱成 高英力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7-203,共7页
针对全断面整体式沉管隧道后浇带的体积变形调控问题,分析了CaO膨胀剂和不同活性MgO膨胀剂(90 s、120 s、200 s)的膨胀特性及其对补偿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钙镁复合膨胀剂的比例优化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CaO膨... 针对全断面整体式沉管隧道后浇带的体积变形调控问题,分析了CaO膨胀剂和不同活性MgO膨胀剂(90 s、120 s、200 s)的膨胀特性及其对补偿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钙镁复合膨胀剂的比例优化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CaO膨胀剂在早期膨胀速率快,60 d膨胀量为初始3 d的1.45倍,但后期膨胀效果有限;MgO膨胀剂膨胀过程平缓,低活性MgO(200 s)在90 d后仍保持膨胀增长,180 d膨胀量较初期增长6.6倍。通过调整CaO与MgO的比例,可实现早期膨胀与后期补偿的协同作用,满足沉管后浇带全过程裂缝控制的需求。此外,钙镁复合膨胀剂对后浇带混凝土膨胀性能的改善显著,其限制膨胀率在180 d内维持稳定增长,膨胀指数趋于1,体现出良好的膨胀均匀性和收缩补偿性能。通过现场应变和变形监测,证实钙镁复合膨胀剂对沉管隧道后浇带混凝土的体积变形控制和结构稳定性。研究为沉管隧道后浇带混凝土的体积变形调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 O膨胀剂 CaO膨胀剂 沉管隧道 后浇带 膨胀特性 收缩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中通道钢壳管节自密实混凝土制备及浇筑技术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彭生 黄文慧 +1 位作者 嵇廷 范志宏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9-1046,共8页
钢壳内浇筑的无法振捣的混凝土难以填充密实,尤其是混凝土与顶部钢壳无法密实接触,容易出现大面积脱空等问题。针对这种问题,在确保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指标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进行配合比设计,配制出具有良好工作性能和体积稳定性能... 钢壳内浇筑的无法振捣的混凝土难以填充密实,尤其是混凝土与顶部钢壳无法密实接触,容易出现大面积脱空等问题。针对这种问题,在确保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指标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进行配合比设计,配制出具有良好工作性能和体积稳定性能的自密实混凝土;并通过优化浇筑工艺和仓隔设计,实现管节高品质、高工效预制。模型试验结果表明:1)以大掺量粉煤灰和小掺量矿渣粉复掺的胶凝材料体系制备的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满足工作性能要求,浇筑后混凝土内部匀质性好、填充密实;2)通过控制混凝土浇筑速率和下落高度,增加仓隔排气孔数量,钢壳与混凝土之间无大面积脱空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中通道 钢壳沉管 配合比设计 自密实混凝土 浇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对高含水率淤泥中Cd2+迁移及去除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叶 汪存石 +4 位作者 吴绍凯 沈文韬 徐剑波 白王军 祝建中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66,共7页
为验证淤泥电动修复技术去除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性,以淤泥典型重金属污染物Cd^(2+)为对象,结合低压直流淤泥扰动模拟装置,研究了电场作用下淤泥土的吸附特性及重金属离子扩散迁移规律。结果表明电场作用下淤泥土对Cd^(2+)的饱和吸附量从0.... 为验证淤泥电动修复技术去除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性,以淤泥典型重金属污染物Cd^(2+)为对象,结合低压直流淤泥扰动模拟装置,研究了电场作用下淤泥土的吸附特性及重金属离子扩散迁移规律。结果表明电场作用下淤泥土对Cd^(2+)的饱和吸附量从0.438 mg/g提升至0.498 mg/g。淤泥土的XRD表征证实了矿物晶体的变化导致Zeta电位下降使得吸附能力提升。30 V电压下液相中的Cd^(2+)向固相及电极网的迁移量增加,其中阴极电极网中Cd原子含量由0.05%提升至0.19%,主要原因是液相中Cd^(2+)发生了电絮凝。此外,扰动条件下可以加速Cd^(2+)吸附及电化学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吸附 电场作用 重金属污染 迁移 电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管节变形控制的深中通道钢壳混凝土沉管无支撑仓格式浇筑顺序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孙文火 刘梅梅 嵇廷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06-2112,共7页
为实现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简称深中通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高精度高效率预制,开展钢壳混凝土沉管无支撑仓格式浇筑顺序研究。首先,研究考虑混凝土强度时变性、收缩徐变、水化热及自重共同作用的钢壳混凝土沉管施工变形仿真计算方法;然后,... 为实现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简称深中通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高精度高效率预制,开展钢壳混凝土沉管无支撑仓格式浇筑顺序研究。首先,研究考虑混凝土强度时变性、收缩徐变、水化热及自重共同作用的钢壳混凝土沉管施工变形仿真计算方法;然后,分析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场对管节变形的影响规律;最后,分析管节仓格浇筑顺序及有无设立支撑系统对沉管变形的影响,基于沉管变形控制要求,实现对钢壳混凝土沉管仓格合理浇筑顺序的优选。研究结果表明:1)混凝土水化热对管节最终变形影响较小;2)考虑智能台车浇筑效率及管节变形控制,棋盘式跳仓浇筑工艺最优;3)顶板浇筑时设立支撑系统对顶板变形影响较小,可取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壳混凝土沉管 管节变形控制 支撑系统 水化热 仓格式浇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泵送前后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罗碧丹 刘文利 林伟才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3-126,共4页
对混凝土泵送前后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裂性能进行对比试验,了解泵送施工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泵送后流动性减小,含气量降低;普通混凝土泵送后早期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降低,高性能混凝... 对混凝土泵送前后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裂性能进行对比试验,了解泵送施工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泵送后流动性减小,含气量降低;普通混凝土泵送后早期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降低,高性能混凝土则相反;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基本不受泵送工艺的影响;在泵送前,高性能混凝土的早龄期开裂风险大于普通混凝土,泵送后普通混凝土的开裂敏感性大于高性能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泵送 性能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礁砂作地基吹填料及振冲加固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邱伟健 杨和平 +1 位作者 贺迎喜 余东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17-1523,共7页
珊瑚礁砂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基填筑材料,其基本特性是结构疏松、压实难、压缩性大、承载力低,实际的工程应用还鲜有报导。结合沙特吉达RSGT码头修建项目,对红海珊瑚礁的矿物成分、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开展试验研究,分析将珊瑚礁砂用作码头吹... 珊瑚礁砂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基填筑材料,其基本特性是结构疏松、压实难、压缩性大、承载力低,实际的工程应用还鲜有报导。结合沙特吉达RSGT码头修建项目,对红海珊瑚礁的矿物成分、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开展试验研究,分析将珊瑚礁砂用作码头吹填地基填料的可行性,并采用振冲挤密法对该珊瑚礁砂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通过对比振冲加固前后地基的CPT检测结果,并利用振冲加固后的标贯SPT数据对处理地基进行沉降分析计算,得出该珊瑚礁砂料是一类工程性质较好的新型填料,填筑地基经振冲挤密后的加固效果显著,既经济又环保,特别适合于沿海岸珊瑚礁大量分布地区的港口码头造陆工程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砂 填料 振冲 CPT SPT 地基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架空直立式码头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展望 被引量:2
10
作者 戴俊 吴林键 +2 位作者 呙城新 彭华君 舒丹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2-75,85,共5页
三峡工程的建设为内河航运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使库区内码头建设面临新的挑战,也让库区内码头结构型式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回顾了库区内常用的码头结构型式,阐述了其构造及优缺点。重点分析了一种库区新型码头结构型式——架空框架... 三峡工程的建设为内河航运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使库区内码头建设面临新的挑战,也让库区内码头结构型式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回顾了库区内常用的码头结构型式,阐述了其构造及优缺点。重点分析了一种库区新型码头结构型式——架空框架直立式码头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提出采用嵌岩叉桩或斜桩的思路来优化码头结构,为三峡库区新型码头结构型式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工程 码头结构 架空直立式码头 发展历程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填石路基压实工艺优化方法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35
11
作者 李盛 田文迪 +1 位作者 刘玉龙 郜梦棵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360-2371,共12页
基于弹塑性力学理论和振动压实基本原理,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振动轮质量、激振力、振动频率和行驶速度这4种参数在2种控制水平下的16种填石路基振动压实工况进行数值模拟。综合考虑各种压实工况下最大压应力、有效压实深度、路表沉降的数... 基于弹塑性力学理论和振动压实基本原理,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振动轮质量、激振力、振动频率和行驶速度这4种参数在2种控制水平下的16种填石路基振动压实工况进行数值模拟。综合考虑各种压实工况下最大压应力、有效压实深度、路表沉降的数值模拟结果及排序,确定优选的压实工况组合。通过便携式落锤弯沉仪(PFWD)对试验路段填石路基回弹模量进行测试和分析,并结合埋设的电感式沉降计跟踪观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优选的压实工况组合如下:振动轮质量为11 t和13 t的2种压路机,优选激振力为400 kN,振动频率为28 Hz,行驶速度为4 km/h。在此优选压实工况组合下在试验路段碾压施工,孔隙率和沉降差的检测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且压实效果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PFWD对试验路段填石路基回弹模量的测试结果及合埋设的电感式沉降计跟踪观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压实工艺优化方法科学、可靠,且实体工程压实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填石路基 数值模拟 压实工艺 沉降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管隧道钢筋混凝土管节预制及下水工艺比选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晓东 李洪斌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449-458,共10页
对现有的沉管隧道管节预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固定干坞法、移动干坞法和工厂法的通用工艺流程,分析各个工艺的建设条件、工艺特点及施工难点,提出钢筋混凝土管节预制方法选用表。通过对3种管节预制方法的深入研究,剖析各方法的差异性,得... 对现有的沉管隧道管节预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固定干坞法、移动干坞法和工厂法的通用工艺流程,分析各个工艺的建设条件、工艺特点及施工难点,提出钢筋混凝土管节预制方法选用表。通过对3种管节预制方法的深入研究,剖析各方法的差异性,得出管节预制方法的3类区别。利用工艺组合的方法,构建了6种工艺,从创新性、效益、可行性等多角度综合分析,剔除成熟工艺和成本投入较大的工艺,提出管节平地流水线预制动态入水新工艺,并就其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将其与现有工艺在工期、造价等方面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工艺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钢筋混凝土 管节预制 管节入水 工艺组合 平地流水线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张法混凝土大管桩分批张拉预应力损失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若邻 梁国栋 +1 位作者 苏林王 桑登峰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1-64,共4页
为实现精细化施工,需考虑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分批张拉过程有关预应力损失。以某改进型混凝土管桩张拉全过程的预应力损失发展为例,对多钢束分批次张拉工序造成的预应力损失和控制应力进行理论推导,并对由混凝土收缩徐变、钢... 为实现精细化施工,需考虑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分批张拉过程有关预应力损失。以某改进型混凝土管桩张拉全过程的预应力损失发展为例,对多钢束分批次张拉工序造成的预应力损失和控制应力进行理论推导,并对由混凝土收缩徐变、钢筋应力松弛和桩端边界引起的预应力损失进行了试验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前次张拉的预应力在紧邻的后次张拉影响下损失最大,之后损失变化量趋于平缓,分批次张拉预应力损失率与理论结果相符;该类桩型分批次张拉应力损失率最大约10%;改进型管桩中与时间相关的预应力损失和有效预应力传递长度较规范设计值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张法 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 分批张拉 预应力传递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平台波浪荷载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婷 贺捷 黄锦林 《船海工程》 2013年第5期150-154,共5页
针对以往采用理论公式和试验方法计算波浪荷载存在一定局限性的问题,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ow3D建立三维数值波浪水池模型,模拟规则波与自升式海洋平台相互作用过程,并将波浪力计算结果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关键词 海洋平台 波浪荷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近堆载诱发既有隧道受力变形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涛 欧伟山 齐晓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2-809,共8页
地表堆载会引起邻近土体产生沉降变形,进而会对地下空间中的邻近隧道造成安全威胁。为了获得邻近既有隧道受到地表作用的影响,采用Boussinesq解获得地表堆载对邻近既有隧道的竖向附加应力,将既有隧道简化成搁置Vlasov地基模型的欧拉梁,... 地表堆载会引起邻近土体产生沉降变形,进而会对地下空间中的邻近隧道造成安全威胁。为了获得邻近既有隧道受到地表作用的影响,采用Boussinesq解获得地表堆载对邻近既有隧道的竖向附加应力,将既有隧道简化成搁置Vlasov地基模型的欧拉梁,考虑到既有隧道侧向土体影响,进一步获得隧道在邻近堆载作用下的变形响应。通过与既有工程案例数据对比分析可知:该方法理论解析与监测数据较为接近,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与该方法退化解析对比,本文方法更贴近工程实测数据。参数研究表明:隧道与堆载中心间距的增大会引起隧道纵向位移及内力的减小;堆载荷载的增大会引起隧道纵向位移及内力的增大;随着既有隧道刚度的逐渐增大,隧道纵向位移会逐渐减小,但会引起既有隧道内力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堆载 既有隧道 欧拉梁 Vlasov地基模型 侧向土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作用下岩溶对边坡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任高峰 王鑫 +7 位作者 周汉红 邓德志 廖兵 向小东 胡世士 张聪瑞 SAMI Kakar THEONESTE Ndayiragije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2-200,共9页
露天矿山在爆破过程中势必会给边坡稳定性造成影响,特别是边坡处于岩溶发育区时更容易造成边坡失稳,为了研究在爆破作用下岩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本文依托塘垭石灰岩矿山边坡工程,以该矿山+1014 m平台出露岩溶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LS-... 露天矿山在爆破过程中势必会给边坡稳定性造成影响,特别是边坡处于岩溶发育区时更容易造成边坡失稳,为了研究在爆破作用下岩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本文依托塘垭石灰岩矿山边坡工程,以该矿山+1014 m平台出露岩溶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考虑爆破振动效应影响,得到了围岩的应力分布,重点对比分析了有无溶洞条件下,爆破对边坡应力、爆破振速、边坡岩体损伤以及边坡有效应力产生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台阶爆破时,由于溶洞的存在,使得台阶出现受力改变,出现多次应力集中现象,但台阶受力产生的应力值仅有7.6 MPa,仍无法达到破坏岩体的程度;不同空间位置的监测点,由于溶洞的存在,振动速度的差值变大,且垂直方向比水平方向的振动速度变化更大,尤其是空间位置靠近边坡坡面的监测点,对这种情况的反应更加明显,边坡坡面的监测点振动速度差值最大约1 cm/s,未超过安全允许振速;在爆破次数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岩体内部的损伤也在逐步加剧,且损伤在有溶洞的影响下更为明显,岩溶区半径越大,爆破次数越多,损伤就更为严重;对比前期开展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实验得知,尽管溶洞的存在会造成应力值的改变和应力集中现象,但产生的有效应力峰值总体均远低于岩体的单轴抗压强度。针对爆破过程对边坡稳定性造成的影响,提出岩溶区边坡的支护处理措施,可为类似边坡爆破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爆破振速 岩溶 数值分析 边坡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评价方法的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方 宋神友 +3 位作者 李汉渤 范志宏 林伟才 罗伟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28-1237,共10页
自密实混凝土目前尚无统一的工作性能评价方法。通过在室内开展500~850 mm扩展度范围的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指标的对比试验,从填充性、间隙通过性和抗离析性能三个方面对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评价方法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采用坍落扩展... 自密实混凝土目前尚无统一的工作性能评价方法。通过在室内开展500~850 mm扩展度范围的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指标的对比试验,从填充性、间隙通过性和抗离析性能三个方面对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评价方法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采用坍落扩展度U SF、扩展时间T 500、L型仪测试通过率H 2/H 1和视觉稳定性指数A VSI的综合评价指标可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进行较好的表征;U SF和T 500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填充性可以进行比较好的评价;L型仪或J环试验对自密实混凝土的间隙通过性可以进行较好的评价;对现场混凝土的稳定性可先采用视觉稳定性试验(VSI)初步评价,需要定量评价时,可采用离析率筛析试验(GTM筛析法);对侧墙等竖向构件混凝土的抗离析性评价,除了采用GTM筛析法之外,必要时还需增加压力泌水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壳沉管 自密实混凝土 工作性能指标 评价方法 填充性 间隙通过性 抗离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00t大吨位先张法预制台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国栋 麦研 +2 位作者 方长远 林慧东 王彩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84,共5页
根据先张法预应力的设计原理,开展了大吨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台座的结构设计。介绍压柱式台座关键部位的设计计算方法,着重介绍广东新会1 500 t大吨位压杆式张拉台座端部的设计。采用有限元ANSYS软件对其整体受力性能进行结构分析,并对... 根据先张法预应力的设计原理,开展了大吨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台座的结构设计。介绍压柱式台座关键部位的设计计算方法,着重介绍广东新会1 500 t大吨位压杆式张拉台座端部的设计。采用有限元ANSYS软件对其整体受力性能进行结构分析,并对台座牛腿的关键部位进行现场测试,对其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推动大吨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张拉台座的建造技术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工程 大吨位 预应力 先张法 预制 台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近吹填淤泥地基新型大面积砂被工作垫层工艺技术研发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茯苓 董志良 +2 位作者 鲍树峰 林军华 谢荣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6-75,共10页
新近吹填淤泥地基经浅表层快速加固技术处理后可作为后续地基处理施工机械的工作平台。然而,该技术工期虽短但施工成本并不低。鉴于此,提出了新型大面积砂被工作垫层的新思路,并对该类垫层地基的承载机制进行了定性分析,依托实际工程开... 新近吹填淤泥地基经浅表层快速加固技术处理后可作为后续地基处理施工机械的工作平台。然而,该技术工期虽短但施工成本并不低。鉴于此,提出了新型大面积砂被工作垫层的新思路,并对该类垫层地基的承载机制进行了定性分析,依托实际工程开展了现场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新型大面积砂被工作垫层是一种大型的空间立体式透水性结构,与下卧浮(流)泥地基可构成一个整体的承力体系,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其工作机理主要体现为:似壳体效应(包括应力扩散效应与表层封闭效应)、侧向封闭效应(侧限作用)、排水固结作用和竖向加筋作用(仅指浮泥地基);(2)新型大面积砂被工作垫层(试验方案5)整体性好,封闭效应更优,能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周边淤泥地基的隆起程度,可作为新近吹填淤泥地基一次性真空预压处理的工作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新近吹填淤泥地基 新型大面积砂被工作垫层 工作机理 工作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磷酸钛对PC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顺 温敏 莫海彬 《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46,共4页
成功制备了一种核-壳结构的磷酸钛阻燃剂(F-TiP),并通过熔融共混法将其添加到聚碳酸酯(PC)中。采用极限氧指数测试(LOI)、垂直燃烧试验(UL-94)、热重分析(TG)及拉伸测试等方法,分析了该复合材料的阻燃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核-壳结构磷... 成功制备了一种核-壳结构的磷酸钛阻燃剂(F-TiP),并通过熔融共混法将其添加到聚碳酸酯(PC)中。采用极限氧指数测试(LOI)、垂直燃烧试验(UL-94)、热重分析(TG)及拉伸测试等方法,分析了该复合材料的阻燃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核-壳结构磷酸钛阻燃剂的最优含量为6%,此时复合材料体系的LOI为32.7%,同时其达到了UL-94的V-0级别。由于F-TiP阻燃剂的存在,TG分析结果显示炭层成碳量增加,且SEM分析显示炭层结构更为致密,并发现磷酸钛核和功能化壳之间存在协同阻燃作用。在6%范围内,随阻燃剂F-TiP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上升,断裂伸长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钛 硅系化合物 聚碳酸酯 协同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