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船闸三级配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行为的细观模拟研究
1
作者 唐博文 丁平祥 +2 位作者 张楠 梁梓豪 范志宏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5-914,共10页
针对船闸工程中采用湿筛二级配混凝土表征三级配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所产生的较大偏差问题,建立了湿筛二级配混凝土和三级配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界面过渡区(ITZ)厚度、粗骨料体积分数等对三级配混凝土氯离子传... 针对船闸工程中采用湿筛二级配混凝土表征三级配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所产生的较大偏差问题,建立了湿筛二级配混凝土和三级配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界面过渡区(ITZ)厚度、粗骨料体积分数等对三级配混凝土氯离子传输行为的影响。此外,还对比分析了湿筛二级配混凝土与三级配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行为及耐久性寿命预测结果的差异。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粗骨料体积分数及ITZ厚度的增大,三级配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显著降低;在骨料的稀释效应、曲折效应和ITZ效应中,ITZ效应起主导作用。此外,湿筛二级配混凝土在侵蚀720、1 800 d时的氯离子扩散系数为三级配混凝土的1.77、1.86倍。采用湿筛二级配混凝土替代三级配混凝土进行寿命预测时,评估结果存在低估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配混凝土 湿筛二级配混凝土 氯离子扩散系数 界面过渡区 寿命预测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支配排序鲸鱼优化算法在深圳沿江沉管隧道管节长度优化中的应用
2
作者 苏林王 赵一鸣 +1 位作者 王雪刚 左华楠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4-974,共11页
为解决沉管隧道管节长度传统优化算法在多目标优化中的局限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支配排序的改进鲸鱼优化算法(NDSWOA)。首先,分析沉管隧道管节长度对施工工期、造价及结构安全性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然后,设计并实现NDSWO... 为解决沉管隧道管节长度传统优化算法在多目标优化中的局限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支配排序的改进鲸鱼优化算法(NDSWOA)。首先,分析沉管隧道管节长度对施工工期、造价及结构安全性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然后,设计并实现NDSWOA算法,将非支配排序机制与鲸鱼优化算法相结合,以增强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解集多样性;最后,选取深圳沿江沉管隧道项目为工程案例,采用NDSWOA优化管节长度,并与NSGA-Ⅱ和MOEA/D等传统优化算法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NDSWOA在处理沉管隧道管节长度优化问题时,展现出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优的解质量,能够生成均匀分布的帕累托前沿解。2)相比于NSGA-Ⅱ和MOEA/D,NDSWOA在优化工期、造价和结构安全性方面表现更优,由此优化得到推荐管节长度为80 m,可在各优化目标之间取得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管节长度优化 非支配排序 鲸鱼优化算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混杂纤维抗冲磨混凝土性能研究
3
作者 曹恒 张启航 +3 位作者 彭茂军 邓春林 施喜孝 于方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8,共5页
为提升水工建筑物过流面抵御高速挟沙水流冲磨破坏的性能,设计正交试验,研究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纤维、钢纤维在3种掺量水平下对C35抗冲耐磨混凝土抗压性能、劈裂抗拉性能及抗冲耐磨性能的影响,并基于价值工程理念,确定试验范围内最佳... 为提升水工建筑物过流面抵御高速挟沙水流冲磨破坏的性能,设计正交试验,研究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纤维、钢纤维在3种掺量水平下对C35抗冲耐磨混凝土抗压性能、劈裂抗拉性能及抗冲耐磨性能的影响,并基于价值工程理念,确定试验范围内最佳纤维掺量。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加以上3种纤维,会小幅降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但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冲耐磨强度。其中PVA纤维掺量水平对混凝土的劈拉强度影响显著,PVA纤维和PP纤维掺量水平对混凝土抗冲耐磨强度影响显著。综合考虑混凝土的性能和成本,采用复掺1 kg/m^(3)PVA纤维、1 kg/m^(3)PP纤维的抗冲耐磨混凝土配合比,生产效益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冲耐磨混凝土 正交试验 方差分析 纤维 力学性能 价值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方法的植生混凝土性能研究
4
作者 刘平 许艳平 +2 位作者 刘飞 潘剑 范志宏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98-4405,共8页
植生混凝土是一种能将工程防护和生态修复很好结合起来的新型护坡材料,可实现长期持续性生态护坡。基于正交试验方法,采取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开展了边坡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比较了混凝土水胶比、集料粒径以及富余浆量比对抗压强度、... 植生混凝土是一种能将工程防护和生态修复很好结合起来的新型护坡材料,可实现长期持续性生态护坡。基于正交试验方法,采取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开展了边坡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比较了混凝土水胶比、集料粒径以及富余浆量比对抗压强度、孔隙率及pH值的影响,得到最优配合比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平陆运河边坡植生混凝土铺设和植物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水胶比为0.28、集料粒径为9.5~19 mm、富余浆量比为7.75时植生混凝土各项植生性能达到最优;优选狗尾巴草、狗牙根草和宽叶草等,单独种植或混合种植时均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生混凝土 强度 碱度 孔隙率 植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淡水交汇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
5
作者 李毅 唐博文 +2 位作者 李卫 丁平祥 范志宏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89-4397,共9页
咸淡水交汇区域腐蚀介质的变化规律不明确且浓度较低,混凝土结构遭受的侵蚀方式变化较大,使用普通海洋环境下所建立的氯离子扩散模型来预测咸淡水交汇区域的混凝土结构寿命偏差较大。此外,咸淡水交汇区域混凝土结构的劣化规律也不同于... 咸淡水交汇区域腐蚀介质的变化规律不明确且浓度较低,混凝土结构遭受的侵蚀方式变化较大,使用普通海洋环境下所建立的氯离子扩散模型来预测咸淡水交汇区域的混凝土结构寿命偏差较大。此外,咸淡水交汇区域混凝土结构的劣化规律也不同于海洋环境,照搬海洋环境下的防护措施对其进行耐久性维护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针对此问题,本文依托南沙大桥工程,采用现场试验、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咸淡水交汇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开展了研究。首先,对南沙大桥不同腐蚀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碳化以及氯离子侵蚀情况进行了分析。其次,利用压汞法(MIP)、热重(TG)分析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微观表征手段对混凝土结构的孔隙分布、化学组分和微观结构进行了测定。本文可为咸淡水交汇区混凝土结构的寿命预测和维修加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咸淡水交汇区 海洋环境 腐蚀环境 耐久性 微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固废协同制备超细高活性矿物掺合料及性能研究
6
作者 马召林 明阳 +7 位作者 李文俊 任昊 刘永道 田唯 张国志 陈飞翔 窦广元 范志宏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24-1833,共10页
采用多元工业固废协同制备绿色超细高活性矿物掺合料,研究了原材料配比和粉磨参数对掺合料综合性能的影响,通过XRD、TGA和SEM等技术手段分析了水化产物和微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将水淬锰渣、钢渣、粉煤灰和脱硫石膏按质量比8∶3∶8∶1... 采用多元工业固废协同制备绿色超细高活性矿物掺合料,研究了原材料配比和粉磨参数对掺合料综合性能的影响,通过XRD、TGA和SEM等技术手段分析了水化产物和微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将水淬锰渣、钢渣、粉煤灰和脱硫石膏按质量比8∶3∶8∶1与0.10%(质量分数)的助磨剂混合后,共同粉磨至比表面积800 m^(2)/kg,所制备的掺合料7 d活性指数可达97.4%,28 d活性指数可达110.0%,流动度比为95.1%。该掺合料在早期通过物理填充和钙矾石生成降低强度损失,后期则通过协同水化作用和火山灰效应促进强度发展。研究结果对实现低活性固废的高附加值利用和建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固废 矿物掺合料 超细粉磨 活性指数 水化产物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三级配与湿筛二级配混凝土氯离子扩散行为对比研究
7
作者 刘平 毕莉莉 +2 位作者 岑文杰 唐博文 范志宏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03-207,共5页
为探明湿筛二级配混凝土与三级配混凝土的性能差异,指导工程更合理地选取混凝土指标,本工作制备了三级配混凝土和对应的湿筛二级配混凝土,并通过海水浸泡试验测试了两者的氯离子扩散性能。在此基础上,结合压汞试验、扫描电镜、显微硬度... 为探明湿筛二级配混凝土与三级配混凝土的性能差异,指导工程更合理地选取混凝土指标,本工作制备了三级配混凝土和对应的湿筛二级配混凝土,并通过海水浸泡试验测试了两者的氯离子扩散性能。在此基础上,结合压汞试验、扫描电镜、显微硬度测试和背散射电子图像等微观表征手段,分析了二者在微观结构上的差异,并探讨了它们的氯离子扩散机理。结果显示,海水侵蚀30 d、60 d、90 d时,湿筛二级配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分别为三级配混凝土的1.7倍、2.2倍和2.27倍,这表明使用湿筛二级配混凝土来表征三级配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可能会低估三级配混凝土的实际耐久性。此外,三级配混凝土和湿筛二级配混凝土的整体孔隙率分别为4.66%和10.57%,界面过渡区(ITZ)厚度分别为30μm和50μm。三级配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性能优于湿筛二级配混凝土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骨料的阻隔和迂曲作用、孔隙结构的优化以及ITZ厚度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配混凝土 湿筛二级配混凝土 氯离子传输行为 界面过渡区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锈蚀钢筋混凝土黏结强度预测研究
8
作者 梁梓豪 应宗权 +1 位作者 刘梅梅 杨帅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59,共6页
锈蚀钢筋与混凝土之间黏结性能退化会对结构构件服役性能和力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为了解决传统经验公式模型不统一、计算繁琐、精度低等局限性。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了锈蚀钢筋混凝土黏结强度预测模型,通过文献收集的174组试验作为模... 锈蚀钢筋与混凝土之间黏结性能退化会对结构构件服役性能和力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为了解决传统经验公式模型不统一、计算繁琐、精度低等局限性。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了锈蚀钢筋混凝土黏结强度预测模型,通过文献收集的174组试验作为模型的数据支撑,比较了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XGBoost对黏结强度的预测性能,探究了影响混凝土黏结强度的重要因素,还对传统经验模型和XGBoost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优化XGBoost的模型决定系数R^(2)为90.34,预测性能较好,与SVM和RF预测模型相比,决定系数R^(2)分别提升7.02%和2.56%,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降低18.89%和6.44%,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降低22.33%和10.18%;通过分析输入特征的重要性,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最后,验证了机器学习模型的泛化性能和适用性,基于贝叶斯优化XGBoost的模型预测性能优于传统经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蚀钢筋混凝土 机器学习 XGBoost 黏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纹排水管结晶沉积机理及应用研究
9
作者 吕建兵 陈祖儒 +4 位作者 李佳 冯力 董勤喜 王辉 张国才 《中国岩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7,共14页
石灰岩地区的隧道经常面临排水管淤堵问题,采用模型模拟分析排水管淤堵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较为重要。为得到能够贴合现实工况的预测模型,考虑流场与化学反应耦合,同时结合物质传递过程,构建起对波纹管类型的曲线边界的计算与模拟模型。... 石灰岩地区的隧道经常面临排水管淤堵问题,采用模型模拟分析排水管淤堵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较为重要。为得到能够贴合现实工况的预测模型,考虑流场与化学反应耦合,同时结合物质传递过程,构建起对波纹管类型的曲线边界的计算与模拟模型。采用相场法与动网格结合的手段得到在自由液面情况下,结晶生成同时影响诱发流场变化的过程。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内壁摩擦系数为0.2~0.3的情况有较好的准确度,摩擦系数低于0.2时,模拟则出现较大误差,原因可能是低摩擦壁面需要调整壁面函数,同时对沉积公式进行系数修正。内壁摩擦系数高于0.3的情况则因为等效砂砾粗糙度过高,失去边界层,模拟效果较差,模型不再适用。根据上述结果,将对粤北某隧道排水管的应用进行模拟,并根据模型预测的淤堵时间来进行处治,将有效预防排水管的淤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排水管结晶 相场法 动网格 多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混合体系的悬臂式掘进机截割可视化系统研究
10
作者 温承永 应宗权 +1 位作者 王东 谢骏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9-218,共10页
针对输水隧洞悬臂式掘进机截割施工中粉尘污染严重、操作时存在视野盲区、隧洞超欠挖量难以控制的问题,首先,通过增设多种传感器对悬臂式掘进机进行数字化功能升级,按照传感器子系统、PLC子系统、通讯子系统及信息可视化子系统等功能模... 针对输水隧洞悬臂式掘进机截割施工中粉尘污染严重、操作时存在视野盲区、隧洞超欠挖量难以控制的问题,首先,通过增设多种传感器对悬臂式掘进机进行数字化功能升级,按照传感器子系统、PLC子系统、通讯子系统及信息可视化子系统等功能模块搭建截割可视化系统,为操作手提供可视化施工窗口;然后,基于D-H法创建悬臂式掘进机的运动学模型,通过多参数坐标解析方程式对悬臂式掘进机各种站位姿态下的截割目标点进行精准空间坐标解析;最后,从施工便利性及工况适应性的角度出发,提出轴线偏位正向标定法和逆向标定法2种掘进机轴线偏位补偿方法,并在掌子面上布置激光示教点进行标定测试,结果显示逆向标定方法的误差在2 cm以内,可实现不同洞壁条件下掘进机的精准定位。在隧洞内开展截割头空间轨迹识别试验,通过比较试验点距离的激光测量值和手持端软件的计算值可知,该截割可视化系统误差在3.5 cm以内,手持端平板截割目标的运动响应延迟率最高为0.2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隧洞 悬臂式掘进机 可视化系统 坐标解析 截割头 空间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纤维对混凝土碳化后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11
作者 黄湘寒 肖楮文 +1 位作者 郑凯 吴伟明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69,共6页
对不同纤维体积掺量(0.1%、0.2%、0.3%、0.4%、0.5%)的纳米碳纤维混凝土(CNFC)进行了碳化试验和力学试验,研究了纳米碳纤维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和碳化后力学性能的影响.在纳米碳纤维最佳掺量(0.3%)的基础上,制备了不同碳纤维体积掺量(0.1... 对不同纤维体积掺量(0.1%、0.2%、0.3%、0.4%、0.5%)的纳米碳纤维混凝土(CNFC)进行了碳化试验和力学试验,研究了纳米碳纤维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和碳化后力学性能的影响.在纳米碳纤维最佳掺量(0.3%)的基础上,制备了不同碳纤维体积掺量(0.1%、0.2%、0.3%)的碳-纳米碳纤维混凝土(C-CNFC),研究了复掺碳纤维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和碳化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SEM试验,分析了纳米碳纤维和碳纤维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纳米碳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碳化前和碳化后的力学性能.复掺碳纤维会降低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但可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碳化前和碳化后的力学性能.CNFC和C-CNFC碳化后的抗压和劈拉强度均略有增大,抗折强度有所减小.随着纳米碳纤维掺量的增大,CNFC的碳化深度先减小后增大,碳化前和碳化后的抗压、劈拉和抗折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碳纤维掺量的增大,C-CNFC的碳化深度不断增大、碳化前和碳化后的力学性能先增大后减小.纳米碳纤维和碳纤维在混凝土中可以协同工作,对不同尺寸的裂缝发挥阻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纳米碳纤维 碳纤维 碳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雾环境与交变荷载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苏林王 蔡健 +3 位作者 刘培鸽 陈庆军 魏沐杨 容亮湾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7-104,共8页
为实现对海洋盐雾环境与疲劳交变荷载共同作用的模拟,研制了全国首台海洋环境与动荷载耦合试验设备,该设备包括环境箱和加载装置两部分;运用该设备对9个试件进行9种工况下的耦合试验,主要测定参数包括加载频率及梁的应力水平.结果表明:... 为实现对海洋盐雾环境与疲劳交变荷载共同作用的模拟,研制了全国首台海洋环境与动荷载耦合试验设备,该设备包括环境箱和加载装置两部分;运用该设备对9个试件进行9种工况下的耦合试验,主要测定参数包括加载频率及梁的应力水平.结果表明:在加载频率相同的情况下,应力水平越大,同深度下的氯离子含量越大;在应力水平为0.30及0.50的情况下,加载频率越大,扩散系数越大;受拉区的氯离子传输速度较受压区明显.由试验数据拟合与由静载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D值的对比表明,加载频率对构件的氯离子传输存在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梁 交变荷载 盐雾环境 共同作用 应力水平 氯离子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载与氯盐共同作用下海港工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熊建波 王胜年 黎鹏平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共5页
根据典型构件应力状态,针对性的开发应力、裂缝宽度易于控制且精度高的加载试验装置,在人工海水模拟环境下,研究了单轴压荷载、弯曲荷载以及不同宽度结构裂缝对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扩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轴压荷载应力水平小... 根据典型构件应力状态,针对性的开发应力、裂缝宽度易于控制且精度高的加载试验装置,在人工海水模拟环境下,研究了单轴压荷载、弯曲荷载以及不同宽度结构裂缝对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扩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轴压荷载应力水平小于30%时,混凝土抗氯离子扩散能力随着荷载水平增加而提高,至50%时出现降低;弯曲荷载作用降低混凝土抗氯离子扩散能力,当荷载水平较大时,荷载水平的增加将导致抗氯离子扩散能力的急剧下降;裂缝的出现使得混凝土中不同深度处的氯离子浓度都得到相应的提高。据此,分析得出荷载对海港工程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不容忽视,提出设计中采用预应力尤其是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对提高结构耐久性能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港工程 弯曲荷载 压荷载 裂缝 氯离子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东地区混凝土预制方块养护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兆全 王迎飞 +1 位作者 陈小利 范志宏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9-141,共3页
对中东地区高温干燥环境下大体积混凝土方块预制中的养护方法进行优化研究。分别采用养护液和水两种养护方法,与薄膜、麻袋、土工布、泡沫板等几种保温保湿材料组合,对混凝土方块进行为期7 d的养护观测。以混凝土方块温度、温差和养护... 对中东地区高温干燥环境下大体积混凝土方块预制中的养护方法进行优化研究。分别采用养护液和水两种养护方法,与薄膜、麻袋、土工布、泡沫板等几种保温保湿材料组合,对混凝土方块进行为期7 d的养护观测。以混凝土方块温度、温差和养护前后裂缝出现情况为标准评价养护效果,得出:滚涂养护液养护包裹泡沫板、土工布等保温材料的方法最有利于控制温差;水养护不利于控制温差,但在控制干燥收缩裂缝上面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护方法 养护液 水养护 裂缝 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威特Boubyan岛土体工程特性研究
15
作者 鲍树峰 董志良 +2 位作者 张功新 莫海鸿 房营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3-57,61,共6页
基于科威特Boubyan岛海港项目一期路桥及地基处理工程,对Boubyan岛土体进行了原位测试,并对199个原状土样进行了室内试验,同时,对典型土样进行了淋溶前后的直剪试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科威特Boubyan岛土体属于粉质黏土,为超氯滨海盐渍... 基于科威特Boubyan岛海港项目一期路桥及地基处理工程,对Boubyan岛土体进行了原位测试,并对199个原状土样进行了室内试验,同时,对典型土样进行了淋溶前后的直剪试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科威特Boubyan岛土体属于粉质黏土,为超氯滨海盐渍土,具有砂土特性,且具有低含水量、低液塑限、低灵敏度、低强度(遇水易失稳崩解)、高压缩性等典型盐渍土的工程特性;自然成因、可溶盐含量和颗粒表面电荷密度是Boubyan岛土体具有低强度、低液塑限等宏观工程特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威特Boubyan岛 原位测试 室内试验 土体工程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极防护下钢筋在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锈蚀的临界氯离子浓度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海洪 方翔 +1 位作者 陈昊翔 张东方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7-73,共7页
通过电位和电流变化和表面观测,并结合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恒电位和恒电流阴极防护下钢筋在模拟混凝土孔隙液(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发生锈蚀的临界氯离子浓度。结果表明:在10 mA/m^(2)电流密度阴极防护下,导致钢筋发生腐蚀的临界氯离子... 通过电位和电流变化和表面观测,并结合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恒电位和恒电流阴极防护下钢筋在模拟混凝土孔隙液(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发生锈蚀的临界氯离子浓度。结果表明:在10 mA/m^(2)电流密度阴极防护下,导致钢筋发生腐蚀的临界氯离子浓度为0.03 mol/L,这与无阴极防护状态下相同。当阴极防护电流足够大(大于10 mA/m^(2))时,钢筋在模拟孔隙液中未发生腐蚀,不存在临界氯离子浓度;在恒电位阴极防护欠防护状态下,随着保护电位的正移,钢筋发生腐蚀的临界氯离子浓度逐渐增大;当氯离子添加浓度超过临界氯离子浓度时,钢筋会发生溶解,这是由于钢筋局部腐蚀导致电位负于保护电位;基于结构物安全考虑,在模拟孔隙液中钢筋的阴极防护宜采用恒电流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防护 恒电位 恒电流 临界氯离子浓度 钢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中通道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泵后性能评价及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神友 于方 +3 位作者 陈文广 徐金俊 赵家琦 范志宏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82-1691,共10页
为保证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的入舱质量,对钢壳沉管E1-E4管节现场泵后的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进行取样测试,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支持向量机和贝叶斯推断,对影响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泵后性能关键参数的敏感性进行评价,同时建立... 为保证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的入舱质量,对钢壳沉管E1-E4管节现场泵后的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进行取样测试,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支持向量机和贝叶斯推断,对影响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泵后性能关键参数的敏感性进行评价,同时建立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泵后性能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泵送距离、弯头数量、输送时间和环境温度均与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的泵后性能(入模温度、扩展度、V漏斗流动时间、L型仪H 2/H 1及含气量)存在关联性,且敏感性大小为环境温度>输送时间>弯头数量>泵送距离;2)经过工程实际验证,建立的支持向量机非线性预测模型和贝叶斯线性概率预测模型的精度均较高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3)支持向量机非线性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要高于贝叶斯线性概率模型,而贝叶斯显式概率模型的实用性强于支持向量机隐式模型,此2类预测模型的结合使用,成功指导了深中通道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后续管节的施工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中通道 自密实混凝土 拌合物性能 灰色关联分析 支持向量机 贝叶斯推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渗-纳米蒙脱土加固淤泥质黏土的试验研究
18
作者 王炳文 张玮鹏 张恒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68-475,共8页
【目的】电渗处理可以加速淤泥质黏土的排水固结,但也存在着加固效果不均匀、加固强度有限等问题。为改善淤泥质黏土的电渗固结效果,提升电渗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方法】以广州南沙区典型淤泥质黏土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制装置进行室... 【目的】电渗处理可以加速淤泥质黏土的排水固结,但也存在着加固效果不均匀、加固强度有限等问题。为改善淤泥质黏土的电渗固结效果,提升电渗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方法】以广州南沙区典型淤泥质黏土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制装置进行室内电渗模型试验,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1%、2%、3%的纳米蒙脱土,通过监测电渗过程中各试验组电流和排水量随时间的变化,测定电渗前后土体的液塑限、抗剪强度、孔隙比和微观结构差异,探讨添加纳米蒙脱土对电渗固结淤泥质黏土效果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蒙脱土含量为1%、2%和3%的电渗组阴极土体黏聚力分别提高了33.9%、67.9%和80.4%,内摩擦角分别提高了16.8%、30.1%和31.8%,而孔隙比则从1.18下降到了1.01、0.98和0.92,且随着纳米蒙脱土含量的增加,土样微观结构从粒状向层状团聚体转变。【结论】电渗联合纳米蒙脱土处理可以显著改善淤泥质黏土的物理力学特性,随着纳米蒙脱土含量的增加,处理后的土样微观结构更加密实,但纳米蒙脱土的加入不利于电渗排水,随着蒙脱土含量的增加电渗排水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法 纳米蒙脱土 排水量 抗剪强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离散机构在盾构隧道渗流稳定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孙志彬 唐辉湘 +3 位作者 潘秋景 李永鑫 侯超群 方立东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5-142,共8页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利用三维离散破坏机构对渗流作用下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将渗流效应等效为孔隙压力做功,提出三维离散破坏机构下的渗流稳定性分析方法,推导相应的孔隙压力功率公式。结合开挖面附近的孔隙压力分布方...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利用三维离散破坏机构对渗流作用下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将渗流效应等效为孔隙压力做功,提出三维离散破坏机构下的渗流稳定性分析方法,推导相应的孔隙压力功率公式。结合开挖面附近的孔隙压力分布方程,计算三维离散破坏机构中总孔隙压力功率,根据内外功率互等原理进一步推导渗流条件下开挖面临界支护力的表达式,通过优化计算得到临界支护力的最优上限解。利用数值模拟及已有算例对得到的临界支护力结果进行验证,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利用该方法研究水位高度、开挖面透水性等因素对临界支护力的影响,并初步分析隧道破坏范围的变化情况。本文还提供了计算图表,便于工程上快速计算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挖面稳定 极限分析 渗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管节变形控制的深中通道钢壳混凝土沉管无支撑仓格式浇筑顺序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文火 刘梅梅 嵇廷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06-2112,共7页
为实现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简称深中通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高精度高效率预制,开展钢壳混凝土沉管无支撑仓格式浇筑顺序研究。首先,研究考虑混凝土强度时变性、收缩徐变、水化热及自重共同作用的钢壳混凝土沉管施工变形仿真计算方法;然后,... 为实现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简称深中通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高精度高效率预制,开展钢壳混凝土沉管无支撑仓格式浇筑顺序研究。首先,研究考虑混凝土强度时变性、收缩徐变、水化热及自重共同作用的钢壳混凝土沉管施工变形仿真计算方法;然后,分析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场对管节变形的影响规律;最后,分析管节仓格浇筑顺序及有无设立支撑系统对沉管变形的影响,基于沉管变形控制要求,实现对钢壳混凝土沉管仓格合理浇筑顺序的优选。研究结果表明:1)混凝土水化热对管节最终变形影响较小;2)考虑智能台车浇筑效率及管节变形控制,棋盘式跳仓浇筑工艺最优;3)顶板浇筑时设立支撑系统对顶板变形影响较小,可取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壳混凝土沉管 管节变形控制 支撑系统 水化热 仓格式浇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