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2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欧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的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任远 王晓春 +2 位作者 黄侨 梁程亮 王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13,共7页
为适应越来越多的海外工程建设,需要对不同国家桥梁设计规范进行全面对比与评价,基于结构可靠度基本原理与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建立了中国、美国、欧洲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安全性及经济性的综合评价体系.考虑中美欧桥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 为适应越来越多的海外工程建设,需要对不同国家桥梁设计规范进行全面对比与评价,基于结构可靠度基本原理与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建立了中国、美国、欧洲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安全性及经济性的综合评价体系.考虑中美欧桥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提出了评价基本指标"截面富余度"、"变形富余度"和"应力富余度",以及评价核心指标"综合富余度",并计算得到各富余度的分项权重.通过对桥梁工程通用图及实际工程案例的计算,欧美桥规的综合富余度计算结果大于中国桥规的计算结果,即相同材料强度条件下欧美桥规计算的工程实例的安全性更高,而中国桥规计算结果则经济性更好.中美欧公路桥规的综合评价体系能够较为客观、系统地定量评价中美欧桥梁设计规范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欧规范 公路桥梁 综合评价体系 可靠指标 综合富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狮子洋大桥设计风参数及主梁断面气动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林 刘鹏 +2 位作者 徐军 崔冰 崔巍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3,共9页
狮子洋大桥为主跨2180 m的双层桥面板桁-箱桁组合钢梁悬索桥,该桥中跨桥面高度处设计基准风速高达48.0 m/s。为确保该超大跨度悬索桥运营阶段的抗风安全性,围绕主梁气动外形优化开展多方案抗风性能比选及风致振动性能评价。结合气象站... 狮子洋大桥为主跨2180 m的双层桥面板桁-箱桁组合钢梁悬索桥,该桥中跨桥面高度处设计基准风速高达48.0 m/s。为确保该超大跨度悬索桥运营阶段的抗风安全性,围绕主梁气动外形优化开展多方案抗风性能比选及风致振动性能评价。结合气象站概率统计模型设计风速和混合气候模式设计风速,确定狮子洋大桥桥位处设计风参数;对5种主梁方案开展主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进行主梁方案比选和颤振稳定性气动措施优化、不同扭转阻尼比下涡激共振稳定性评价以及台风气候模式下多模态抖振频域计算。结果表明:桥位设计基本风速取34.9 m/s;颤振稳定性方面,对5种主梁方案,上、下层桥面设置通长纵梁能显著改善主梁断面的气动稳定性,增设桥面底部中央稳定板、封闭下层桥面底部和上、下弦杆风嘴可进一步提升抑振效果;涡激共振响应方面,当扭转阻尼比达到0.32%时,扭转涡激共振基本消失;抖振响应方面,台风下主梁抖振响应显著高于《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3360-01—2018)规定的百年重现期内设计风速下抖振响应。推荐主梁方案为上、下层桥面系分别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和整体式箱梁的双层桥面板桁-箱桁组合钢梁,其主梁断面可满足颤振、涡激共振和抖振的抗风安全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双层桥面板桁-箱桁组合钢梁 台风 风致振动 气动选型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合成材料在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与设计 被引量:26
3
作者 郭大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4-89,共6页
结合《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和《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 ,对土工合成材料在高等级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同时对相关规范的理解和执行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土工合成材料 高等级公路软基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开口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4
作者 徐秀丽 钱思博 +6 位作者 李洪涛 吴冲 王仁贵 李琦 丁兴国 李枝军 李雪红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67,共18页
为从根本上改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文章提出3种新型开口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分别为L肋-横隔板开大槽口、L肋-横隔板开钥匙孔、球扁钢肋-横隔板开苹果孔。为探究新型开口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优越性及其疲劳易损部位,... 为从根本上改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文章提出3种新型开口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分别为L肋-横隔板开大槽口、L肋-横隔板开钥匙孔、球扁钢肋-横隔板开苹果孔。为探究新型开口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优越性及其疲劳易损部位,设计包括双面焊闭口U肋和3种新型开口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的4个足尺模型,进行疲劳加载对比试验。通过组合式监测方法,捕捉关键细节疲劳裂纹的产生和扩展状态。试验结果表明:1000万次疲劳加载后,闭口U肋和大槽口桥面板的疲劳性能薄弱部位均为纵肋与顶板连接部位顶板焊趾;1200万次疲劳加载后,钥匙孔桥面板疲劳性能薄弱部位为横隔板与顶板连接焊缝顶板焊趾,苹果孔桥面板仍未产生疲劳裂纹。闭口U肋疲劳裂纹起裂于顶板与纵肋连接焊缝焊趾,分别沿着焊趾或者垂直、斜交于焊缝扩展;大槽口桥面板疲劳裂纹起始位置与闭口U肋相同,沿顶板焊趾扩展;钥匙孔桥面板疲劳裂纹起裂于顶板与横隔板连接焊缝顶板焊趾,并沿焊趾绕着横隔板扩展。新型开口肋结构可显著降低各疲劳易损细节的应力水平及横隔板面外变形,其中钥匙孔桥面板与苹果孔桥面板在顶板与纵肋连接处应力幅仅为闭口U肋的6.39%和11.12%,苹果孔桥面板开口处应力幅及面外变形较闭口U肋分别降低了42%和34%;相同加载条件下,苹果孔桥面板的疲劳寿命最高,其次为钥匙孔桥面板,二者均表现出优异的抗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开口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足尺模型 疲劳试验 疲劳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新田长江公路大桥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志诚 宋颖彤 +1 位作者 李鸿盛 郭斌强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139,共7页
重庆新田长江公路大桥主桥采用跨径1020 m的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一跨过江。该桥加劲梁采用扁平流线型钢箱梁。桥塔采用门形混凝土塔,高峰侧桥塔采用塔肢不等高设计,上游塔肢高169.5 m,下游塔肢高153.5 m;新田侧桥塔高169.5 m。桥塔基... 重庆新田长江公路大桥主桥采用跨径1020 m的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一跨过江。该桥加劲梁采用扁平流线型钢箱梁。桥塔采用门形混凝土塔,高峰侧桥塔采用塔肢不等高设计,上游塔肢高169.5 m,下游塔肢高153.5 m;新田侧桥塔高169.5 m。桥塔基础均采用分离式承台+大直径桩。两岸重力式锚碇采用空间异形结构、扩大基础,锚碇锚固系统采用无粘结镀锌钢绞线拉索。主缆采用标准抗拉强度1860 MPa的预制平行钢丝索股,吊索采用标准抗拉强度1670 MPa的平行钢丝索股,边跨及主跨跨中部分索夹采用焊接式索夹,其余采用铸造式索夹。引桥上部结构采用30 m跨径预应力混凝土T梁,下部结构采用大直径桩+大直径柱。高峰侧引桥上方的陡崖带采用支撑、清除、锚固等措施进行处治,新田侧桥塔前缘顺层边坡采用抗滑桩支挡。钢箱梁梁段采用工厂制造、水上运输、现场安装的施工方案,其中岸坡区钢箱梁采用空中连续荡移架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钢箱梁 门形塔 重力式锚碇 扩大基础 焊接式索夹 施工方案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带裂纹工作性能
6
作者 王本劲 贾耀翔 +2 位作者 王达磊 姜一凡 陈艾荣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6,共10页
给出了典型轮载作用下带裂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及铺装层的响应、疲劳寿命等相较于无裂纹工况的变化,发现裂纹未完全贯通顶板时对结构局部刚度影响较小,仅当完全贯通裂纹尺寸达一定程度时才导致结构竖向位移显著增大。然而,即使顶板未被贯... 给出了典型轮载作用下带裂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及铺装层的响应、疲劳寿命等相较于无裂纹工况的变化,发现裂纹未完全贯通顶板时对结构局部刚度影响较小,仅当完全贯通裂纹尺寸达一定程度时才导致结构竖向位移显著增大。然而,即使顶板未被贯通,裂纹仍将引发铺装层底部应变集中,导致其寿命明显降低。基于铺装层应变-寿命关系,估计当裂纹深度达顶板厚度的1/2、3/4时,可使得铺装层寿命分别降低约15%、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数值模拟 疲劳损伤 裂纹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修复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策略探讨
7
作者 刘昊博 吴熙 《花卉》 2025年第9期79-81,共3页
为解决城市滨水区生态退化与空间破碎化问题,以北方城市滨水景观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基于生态修复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原则,包括可持续性原则、生态连通性原则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原则等,并提出基于生态修复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策略,以... 为解决城市滨水区生态退化与空间破碎化问题,以北方城市滨水景观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基于生态修复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原则,包括可持续性原则、生态连通性原则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原则等,并提出基于生态修复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策略,以期为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及相关工程提供实用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城市滨水 景观设计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主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32
8
作者 陈虎成 张家元 +2 位作者 刘明虎 丁望星 沈昊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1,共6页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75+75+75)m+820m+(300+100)m的单侧混合梁斜拉桥,半飘浮结构体系。主梁采用钢箱梁与预应力混凝土梁组成的混合梁,分离式双箱断面,全宽38.5m。钢箱梁顶板横桥向变厚,设实腹式横隔板;预应力混凝土梁采用短线法预制...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75+75+75)m+820m+(300+100)m的单侧混合梁斜拉桥,半飘浮结构体系。主梁采用钢箱梁与预应力混凝土梁组成的混合梁,分离式双箱断面,全宽38.5m。钢箱梁顶板横桥向变厚,设实腹式横隔板;预应力混凝土梁采用短线法预制;钢-混结合段采用带钢格室的部分连接填充活性粉末混凝土构造。南、北桥塔高分别为234m、232m,基础均采用直径2.5m的群桩基础,由于地质条件差,桩端采用后压浆技术提高承载力。索-塔锚固采用钢锚梁方案,钢牛腿壁板与塔壁结合采用开孔板连接件。斜拉索采用标准强度1 770 MPa的平行钢丝,外置式阻尼器采用杠杆质量减振器L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公路桥 半飘浮结构体系 混合梁 钢箱梁 桥塔 斜拉索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主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志诚 闫永伦 +1 位作者 徐国平 周山水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6-112,共7页
综合考虑防洪、通航、港口等建设条件限制,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主桥采用主跨1038 m的单跨钢箱梁悬索桥,一跨跨越长江。该桥加劲梁采用扁平流线型钢箱梁;桥塔采用门形混凝土塔,桥塔基础采用分离式承台+大直径群桩;南、北重力式锚碇分别采... 综合考虑防洪、通航、港口等建设条件限制,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主桥采用主跨1038 m的单跨钢箱梁悬索桥,一跨跨越长江。该桥加劲梁采用扁平流线型钢箱梁;桥塔采用门形混凝土塔,桥塔基础采用分离式承台+大直径群桩;南、北重力式锚碇分别采用圆形地下连续墙基础和扩大基础,锚碇锚固系统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锚固系统;主缆采用标准抗拉强度1860 MPa的预制平行钢丝索股(PPWS法施工),吊索采用标准抗拉强度1670 MPa的平行钢丝索股(PWS法施工)外套双层PE防护。设计过程中通过研究地下连续墙重力式复合锚碇基础受力特点和渗流规律,优化了南锚碇工程规模;提出基于频遇组合确定主梁纵向挡块间隙量的计算方法,有效减小了伸缩装置规格;分析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影响因素并进行优化设计,提升了桥面板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桥跨布置 钢箱梁 锚碇 地下连续墙 总体设计 方案比选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路桥过渡段搭板设计参数优化 被引量:14
10
作者 沈宇鹏 张尧禹 +3 位作者 柴树山 魏庆朝 陈敦昌 倪永军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5-60,68,共7页
以车轮动荷载系数、桥面与引道路面容许台阶高度作为控制指标,建立七自由度车辆模型和过渡段三维动力学模型,分析桥头搭板的不同参数组合下车辆和过渡段的动力特性,提出搭板的优化设计参数,包括搭板厚度、弹性模量、长度和埋深.结果表明... 以车轮动荷载系数、桥面与引道路面容许台阶高度作为控制指标,建立七自由度车辆模型和过渡段三维动力学模型,分析桥头搭板的不同参数组合下车辆和过渡段的动力特性,提出搭板的优化设计参数,包括搭板厚度、弹性模量、长度和埋深.结果表明,考虑错台时,板厚不小于30cm,弹性模量不小于2.8×10~4 MPa,长度为8.3m能够满足桥头轻微跳车的要求和B级路面的后轮动荷载系数标准;弹性模量为2.8×10~4 MPa,长度为8.3m的条件下,板厚不小于45cm时能够满足A级路面的后轮最大动荷载系数标准;不考虑错台时,板厚为30cm,弹性模量为2.8×10~4 MPa,长度不小于8.3m时能够满足B级路面的前、后轮动荷载系数标准;搭板的埋深对路基累积沉降的影响不显著.建议搭板材质选取C25,长度、厚度分别不小于8.3m和30cm,埋深不大于0.1m,以满足车轮动荷载系数和桥头轻微跳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桥头搭板 评价指标 参数优化 动载系数 容许台阶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南锚碇地下连续墙设计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志诚 梁振有 +1 位作者 闫永伦 周山水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9-93,共5页
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1 038m的单跨钢箱梁悬索桥。该桥南锚碇采用内径61m、壁厚1.5m的圆形地下连续墙基础,地下连续墙嵌入中风化岩层至标高-50.5^-41m,总深度58~67.5m。在地下连续墙内侧设置1.0~2.5m厚的钢筋混凝土内衬,锚碇基... 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1 038m的单跨钢箱梁悬索桥。该桥南锚碇采用内径61m、壁厚1.5m的圆形地下连续墙基础,地下连续墙嵌入中风化岩层至标高-50.5^-41m,总深度58~67.5m。在地下连续墙内侧设置1.0~2.5m厚的钢筋混凝土内衬,锚碇基础封底底板厚6m、顶板厚7~15m,锚碇后锚块区域与地下连续墙基础顶板连为一体。沿地下连续墙底部设置灌浆帷幕;布置6个孔径为600mm的降水管井进行坑内降水、排水。结合项目建设条件对该地下连续墙基础进行强度、稳定、地基承载力及墙底岩石劈裂验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目前该地下连续墙基坑已开挖至设计标高并完成首层封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锚碇基础 圆形地下连续墙 钢筋混凝土内衬 止水设计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湾公路大桥设计风速的推算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正洪 向玉春 +4 位作者 杨宏青 毛夏 张小丽 周新 刘晓东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6-233,共8页
从资料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方法的规范性等几方面着手 ,对深圳湾公路大桥设计风速进行推算。利用深圳市气象站 1 95 4~ 2 0 0 1年逐年年最大风速资料 ,通过时距、高度、地形等订正后得到相当于开阔平地上方 1 0m高度 1 0min年最大风速 4... 从资料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方法的规范性等几方面着手 ,对深圳湾公路大桥设计风速进行推算。利用深圳市气象站 1 95 4~ 2 0 0 1年逐年年最大风速资料 ,通过时距、高度、地形等订正后得到相当于开阔平地上方 1 0m高度 1 0min年最大风速 48年序列 ,使之符合建筑抗风指南或规范的要求。再利用极值Ⅰ型计算出不同重现期的基本风速 ,同时用耿贝尔的参数估算法和修正后的矩法参数估计法计算出不同重现期 ( 2 0 0、1 2 0、1 0 0、60、5 0、30、1 0年 )的基本风速。研究发现桥位区自动气象站与深圳市气象站最大风速正相关显著 ,前者是后者的1 .1倍 ,从而可将基本风速外推到桥位区 ,进一步根据规范将该值放大 1 .1 1 / 2 ( 1 .0 4 9)倍至海面上 ,最终得到设计风速。还利用近地层风的指数和对数曲线推算出 1 5 0m内每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大桥 设计风速 建筑抗风指南 极值I型 基本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基础刚度有限元模拟的正交三梁模型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永乐 赵凯 蔡宪棠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20,36,共5页
地基和基础的柔性对上部结构的变形或总体线刚度有一定影响,在车桥耦合振动等结构静、动力分析中合理模拟基础刚度是必要的。针对当前常用基础刚度模拟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础刚度有限元模拟的正交三梁模型,其原理是采用具有1个公共... 地基和基础的柔性对上部结构的变形或总体线刚度有一定影响,在车桥耦合振动等结构静、动力分析中合理模拟基础刚度是必要的。针对当前常用基础刚度模拟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础刚度有限元模拟的正交三梁模型,其原理是采用具有1个公共节点的3个正交的梁单元,通过联合求解确定3个梁单元各自的刚度特性,从而使3个正交单元公共节点处的刚度和承台中心的基础刚度等效。通过实例验证,该正交三梁模型可准确模拟基础刚度矩阵的各主元素和交叉项,简单实用,便于结构有限元建模,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基础 刚度 正交三梁模型 有限元法 桩-土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中国结”形钢剪刀撑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明虎 孙鹏 +1 位作者 胡广瑞 李国亮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87,共7页
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为双塔斜拉桥,桥塔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经桥梁建筑景观研究,塔柱上联结系采用"中国结"造型剪刀撑(简称"结形撑"),并采用钢结构。结形撑构造异形、尺度庞大,设计、制造与安装难度大且技术... 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为双塔斜拉桥,桥塔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经桥梁建筑景观研究,塔柱上联结系采用"中国结"造型剪刀撑(简称"结形撑"),并采用钢结构。结形撑构造异形、尺度庞大,设计、制造与安装难度大且技术含量高。结形撑采用变高度带倒角的箱形断面,与混凝土塔柱连接采用"承压-传剪"的复合传力模式及连接箱构造;内、外表面采用油漆涂装体系,设置了全方位可达的维修养护通道和设施;结构计算分析表明结形撑受力安全;采用分节段制造与安装,制造过程采用了特殊措施以保证其整体形状,安装分预埋节段和撑体节段分别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桥梁 斜拉桥 塔柱上联结系 中国结 剪刀撑 设计 制造 安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阻尼器在自锚式悬索桥横向减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方海 刘伟庆 +1 位作者 王仁贵 李升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0-225,共6页
某自锚式钢桁架悬索桥结构主跨408m,采用双层桥面,2根主缆为空间线形布置。本文根据自锚式悬索桥独特的动力特性,提出在悬索桥主梁与过渡墩、辅助墩之间沿横向设置铅挤压阻尼器的消能减震设计方案,以控制悬索桥的横向地震反应。根据风... 某自锚式钢桁架悬索桥结构主跨408m,采用双层桥面,2根主缆为空间线形布置。本文根据自锚式悬索桥独特的动力特性,提出在悬索桥主梁与过渡墩、辅助墩之间沿横向设置铅挤压阻尼器的消能减震设计方案,以控制悬索桥的横向地震反应。根据风、行车和地震荷载等各种工况可能引起的支座剪力值,提出了铅挤压阻尼器临界滑移荷载值的确定方法。研究表明,同时采用铅挤压阻尼器和粘滞阻尼器的消能减震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小悬索桥的横向地震反应,可供工程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桥 铅挤压阻尼器 粘滞阻尼器 横向 减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工程总体设计 被引量:75
16
作者 徐国平 黄清飞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9-121,共13页
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是世界上首例集超宽超长海底沉管隧道、超大跨海中桥梁、深水人工岛、水下互通"四位"一体的集群工程,采用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进行设计。针对工程技术特点及难点,工程设计方案和技术创新如下:1)提出"标准... 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是世界上首例集超宽超长海底沉管隧道、超大跨海中桥梁、深水人工岛、水下互通"四位"一体的集群工程,采用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进行设计。针对工程技术特点及难点,工程设计方案和技术创新如下:1)提出"标准化、工厂化、智能化、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完成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总体设计方案研究——海中隧道采用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沉管隧道方案,管节宽度达46~55.5 m,伶仃洋大桥采用悬索桥方案,主跨为1 666 m、主塔高度为270 m,西人工岛采用直径达28 m超大钢圆筒临时围护方案,实现快速成岛。2)总结沉管隧道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施工、高强自密实混凝土配制、浇筑工艺及质量检测、沉管隧道深层水泥搅拌桩(DCM)基础设计施工、大型海域地下互通立交设计施工、超大跨整体箱梁悬索桥颤振抗风稳定性设计、离岸深水海中锚碇设计施工等关键技术,研发了沉管浮运安装一体化装备,有力保障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 集群工程 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 浮运安装一体化 深层水泥搅拌桩 离岸深水锚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军山长江公路大桥异型钢围堰设计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国平 王梓夫 张瑞军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6-28,共3页
武汉军山长江公路大桥主塔墩钢围堰巧妙地将圆形和异形结构结合在一起 ,以满足不同施工时期的需要。最大抽水状态时为圆形结构 ,充分发挥了圆形结构受力好的特点 ;低水位时由圆形变成异形 ,以适应下塔柱施工的需要。实践证明本桥异型钢... 武汉军山长江公路大桥主塔墩钢围堰巧妙地将圆形和异形结构结合在一起 ,以满足不同施工时期的需要。最大抽水状态时为圆形结构 ,充分发挥了圆形结构受力好的特点 ;低水位时由圆形变成异形 ,以适应下塔柱施工的需要。实践证明本桥异型钢围堰的设计是成功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塔墩 斜拉桥 桥梁基础 设计 公路桥 钢围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瓮高速公路建中隧道施工难点及治理措施 被引量:4
18
作者 齐俊 孙毅 +2 位作者 戴李春 李国文 杨永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7-90,共4页
溶腔、洞室和软弱破碎带是岩溶地区隧道施工的难点和重点。贵瓮高速建中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围岩与设计情况不符以及溶洞塌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为此,通过对国内典型岩溶隧道设计施工案例进行分析借鉴,结合建中隧道的工程... 溶腔、洞室和软弱破碎带是岩溶地区隧道施工的难点和重点。贵瓮高速建中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围岩与设计情况不符以及溶洞塌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为此,通过对国内典型岩溶隧道设计施工案例进行分析借鉴,结合建中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围岩与设计情况不符段进行方案修改,加强支护;在溶洞塌方段进行掌子面封闭、深孔注浆、回填混凝土等治理措施。经采取上述措施后,拱顶沉降和隧道周边位移均小于控制标准,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岩溶空洞 超前地质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海中平台结构的消能减振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曙光 刘伟庆 +1 位作者 王文斌 王仁贵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5-69,共5页
某海中平台结构为椭圆形,台面尺寸95.0m×144.0m,标高13.40m,采用钢管混凝土桩,桩底标高-91.0m,用作海上救援和旅游观光等。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平台沿纵、横轴设置2道伸缩缝,将平台分为4个区;在地震、波浪等动力荷载作用下,4个分... 某海中平台结构为椭圆形,台面尺寸95.0m×144.0m,标高13.40m,采用钢管混凝土桩,桩底标高-91.0m,用作海上救援和旅游观光等。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平台沿纵、横轴设置2道伸缩缝,将平台分为4个区;在地震、波浪等动力荷载作用下,4个分区各自将发生不规则的扭转振动,对结构受力与正常使用不利。因此,在伸缩缝中布置78只黏滞阻尼器,采用消能减振技术控制整体平台的振动反应。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采取消能减振措施后,基本消除各分区的扭转变形,且结构的振动反应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减振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中平台 黏滞消能器 减振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李特公式在700 m钢管混凝土拱桥试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水兴 王鹏 +1 位作者 宋功谭 张敏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26,共6页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常采用变截面拱肋,以满足受力需要。围绕钢管拱肋变截面高度设计,在李特公式基础上推导了广义李特公式,将其应用于一座700 m跨钢管混凝土拱桥试设计中,开展了不同抛物线次数下钢管拱内力、弹性稳定、动力特性及主...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常采用变截面拱肋,以满足受力需要。围绕钢管拱肋变截面高度设计,在李特公式基础上推导了广义李特公式,将其应用于一座700 m跨钢管混凝土拱桥试设计中,开展了不同抛物线次数下钢管拱内力、弹性稳定、动力特性及主拱刚度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参数均能满足规范要求;相比于李特公式,采用广义李特公式设计的变截面钢管拱,由于减小了拱脚截面负弯矩,使截面上、下弦管的轴向力分布更趋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管混凝土拱桥 李特公式 广义李特公式 变截面高度 试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