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烘烤加工对谷物代餐粉GI值及其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江蕾 吕庆云 +4 位作者 王学东 柳先萍 高红波 赵芃杰 黄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1-111,共11页
为开发一款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中低血糖生成指数(GI)的谷物代餐粉,以富硒发芽糙米、红小豆、薏米、苦荞、豆渣和桑叶提取物为原料,以感官评分和GI值加权评分为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烘烤加工工艺,探讨烘烤与挤压加工两种加工方式对富... 为开发一款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中低血糖生成指数(GI)的谷物代餐粉,以富硒发芽糙米、红小豆、薏米、苦荞、豆渣和桑叶提取物为原料,以感官评分和GI值加权评分为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烘烤加工工艺,探讨烘烤与挤压加工两种加工方式对富硒发芽糙米代餐粉的微观结构、晶体特性、糊化特性、糊化度、冲调性、结块率等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烘烤时间35 min、烘烤温度140℃、液料比1:1(L/kg)最优条件下,GI值为62.75,感官评分为91.17,加权综合评分最高为60.69。与未加工代餐粉相比,烘烤最优代餐粉与挤压代餐粉相对结晶度下降为15.15和4.28,B型和V型晶型都有所增加,微观结构中圆形淀粉颗粒均减少,不规则颗粒增多;电子鼻综合评价方程中,气味综合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烘烤最优代餐粉>挤压代餐粉>未加工代餐粉。实验结论表明烘烤最优代餐粉GI值在55~70之间,属于中低GI范围,适合糖尿病人食用,可推荐作为开发中低血糖生成指数代餐粉的优选加工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餐粉 富硒发芽糙米 GI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糙米粉挤压膨化工艺优化及其制备蛋白棒的体外消化特性研究
2
作者 张子豪 王婷婷 +6 位作者 王海滨 赵芃杰 吕庆云 彭利娟 黄磊 路洪艳 李庆龙 《食品工业科技》 2025年第19期241-250,共10页
为提升糙米粉的加工便利性与稳定性,本研究利用挤压膨化技术处理糙米粉,系统评估了物料含水量(物料水分)、挤压温度、螺杆转速与进料速度等参数对糙米粉糊化性质的调控作用。通过正交试验法筛选出最优的挤压工艺条件,利用旋转黏度分析仪... 为提升糙米粉的加工便利性与稳定性,本研究利用挤压膨化技术处理糙米粉,系统评估了物料含水量(物料水分)、挤压温度、螺杆转速与进料速度等参数对糙米粉糊化性质的调控作用。通过正交试验法筛选出最优的挤压工艺条件,利用旋转黏度分析仪(RVA)与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分析其挤压前后营养成分、水合性质、糊化特性、热力学特性以及流变特性等理化性质的变化。以挤压膨化法处理的糙米粉为主要成分创制了蛋白棒,并对其体外消化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挤压膨化糙米粉最佳工艺参数为挤压温度180℃,物料水分27%,螺杆转速200 r/min,进料速度8 kg/h;与原料粉相比,挤压膨化糙米粉的总淀粉、支链淀粉和脂肪含量分别下降了14.21%、17.91%和64.35%,蛋白质和灰分含量变化不显著。水溶性指数与吸水性指数分别提高了2.94和1.23倍,颜色加深。同一剪切速率下,挤压膨化糙米粉具有更低的剪切应力。RVA及DSC结果显示,挤压膨化糙米粉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及最终黏度分别下降1536、909、2311 cP,糊化焓由9.50 J/g下降至0.74 J/g。由此创制得到的蛋白棒的稳定浓度(C∞)下降、曲线下面积(AUC)缩减、水解指数(HI)减小、淀粉水解程度降低,使得蛋白棒消化吸收更慢,可提供更持久的饱腹感。本研究为糙米休闲即食产品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技术方案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粉 挤压膨化 流变特性 蛋白棒 淀粉体外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