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7年两当县气候影响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汪启琼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8期190-191,共2页
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2017年地面观测资料和历年(1981—2011年)资料。结果表明,2017年两当县气温偏高,降水正常,日照充足,出现干旱、暴雨、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对全县工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
关键词 气候评价 气温 降水 影响 甘肃两当 2017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菇气象病害分析及对策
2
作者 肖志强 张秋瑜 +1 位作者 王小明 吴文辉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4,共2页
从1990~2004年对平菇栽培、管理、销售等一系列的过程中出现的几次春季平菇子实体突然大量死亡原因的诊断分析得出:进入春季后,日平均气温稳定回升到15℃左右,平菇幼蕾大量发生,幼菇生长正常,突遇持续一候左右的日最高气温≥32℃且日... 从1990~2004年对平菇栽培、管理、销售等一系列的过程中出现的几次春季平菇子实体突然大量死亡原因的诊断分析得出:进入春季后,日平均气温稳定回升到15℃左右,平菇幼蕾大量发生,幼菇生长正常,突遇持续一候左右的日最高气温≥32℃且日平均气温≥23℃的高温天气时段(菇棚内日最高气温≥35℃且日平均气温≥25℃),或突遇持续一候左右,日最低气温≤0℃,日平均气温0℃左右低温天气侵袭影响,致使基质营养输送出现紊乱,导致子实体大量萎蔫死亡,市场平菇突然稀少,菇价猛长,并且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仲春和初春,冷暖天气交替之时。因此,通过分析总结,相应提出一些防御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气象病害 分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山区春末夏初旱涝指数的确定与预测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肖志强 林纾 +4 位作者 尚学军 樊明 吴文辉 赵育俊 王小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30,共5页
春末夏初正值陇南山区玉米播种、出苗关键期,该时段旱涝直接影响着玉米产量的高低。通过分析1963-2003年气象及玉米产量资料,制定衡量陇南春末夏初旱涝特征的旱涝指数;用EOF方法分析陇南春末夏初旱涝状况,时空分布特征和对农业生产... 春末夏初正值陇南山区玉米播种、出苗关键期,该时段旱涝直接影响着玉米产量的高低。通过分析1963-2003年气象及玉米产量资料,制定衡量陇南春末夏初旱涝特征的旱涝指数;用EOF方法分析陇南春末夏初旱涝状况,时空分布特征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规律,分片建立春末夏初旱涝均生函数预测模型。由于该旱涝指数考虑到前期旱段、降水量和同期降水量、蒸发量等因子,与玉米产量相关密切。对春末夏初早涝指数的分析和预报,也就是对玉米产量的分析和预报,它较传统统计方法更全面,更客观。通过2004年业务应用,预报准确率及服务效益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 春末夏初 旱涝特征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短时强降水暴雨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田明 王瑞军 +2 位作者 魏清霞 余永州 闫惠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9期2672-2674,2695,共4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区域站降水资料及卫星云图资料,对2013年7月22日发生在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的暴雨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是在东高西低的典型暴雨环流形势下,高原短波槽、副高西伸北抬及低层切变线共同作用造成的,同时...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区域站降水资料及卫星云图资料,对2013年7月22日发生在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的暴雨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是在东高西低的典型暴雨环流形势下,高原短波槽、副高西伸北抬及低层切变线共同作用造成的,同时,偏南气流和地面锋面也是造成暴雨的重要因子;物理量诊断分析表明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等物理量在相同的时间均最有利于暴雨的发生发展;卫星云图上对流云团的发展移动与TBB梯度大值区暴雨落区有很好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暴雨 成因分析 两当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