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外兼修:数字化转型和资源型企业碳绩效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志方 张睿璇 +1 位作者 史琦 张颖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101,共15页
基于内外协同治理视角,以2010—2022年沪深A股资源型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资源型企业碳绩效的影响效应及机制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资源型企业碳绩效,在一系列稳健性及内生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内部... 基于内外协同治理视角,以2010—2022年沪深A股资源型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资源型企业碳绩效的影响效应及机制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资源型企业碳绩效,在一系列稳健性及内生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内部治理方面,内部控制质量和内部控制效率是数字化转型促进资源型企业碳绩效提高的重要中介机制,外部治理方面,市场竞争和政府扶持对二者间的关系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碳绩效的促进效应具有产业类型、所属地区以及环境规制异质性,该效应对劳动密集型、处在东部或中部区域以及较强环境规制下的资源型企业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企业 数字化转型 碳绩效 内部治理 外部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能力与企业社会责任的交互跨期影响——非正式制度调节效应视角 被引量:19
2
作者 曾辉祥 陈佳纯 周志方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1-125,共15页
如何平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创新实践的资源需求、兼顾资源配置最优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协同,是当前中国企业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基于负责任创新、动态能力等理论假说,本文以2010—2016年575家中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为样本,运用GMM... 如何平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创新实践的资源需求、兼顾资源配置最优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协同,是当前中国企业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基于负责任创新、动态能力等理论假说,本文以2010—2016年575家中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为样本,运用GMM模型实证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与创新能力的动态交互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了非正式制度因素(企业内部责任文化与外部社会声誉)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相比当期企业社会责任,滞后一期的企业社会责任更能促进当期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当期创新能力的提升也显著改善了同期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发现浓厚的企业责任文化能有效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对创新能力的促进机制,且良好的企业社会声誉提升了创新能力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本研究对厘清企业社会责任与创新能力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兼顾社会责任履行和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企业社会责任 责任文化 社会声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愿型环境规制会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吗?——以ISO14001标准为例 被引量:63
3
作者 任胜钢 项秋莲 何朵军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共11页
政府的环境政策是驱动企业进行绿色创新的重要因素,而作为一种自愿型环境规制工具的ISO14001标准是传统环境规制手段的补充.根据利益相关者和自然资源基础观等理论,本文提出了自愿环境规制工具ISO14001标准认证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理论模... 政府的环境政策是驱动企业进行绿色创新的重要因素,而作为一种自愿型环境规制工具的ISO14001标准是传统环境规制手段的补充.根据利益相关者和自然资源基础观等理论,本文提出了自愿环境规制工具ISO14001标准认证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理论模型,并探讨了环境执法力度作为情境因素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基于2011—2015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解决样本选择偏差导致的反向因果关系.研究发现,ISO14001标准认证会促进绿色创新,环境执法力度显著负向调节两者关系.研究结论在推动环境规制理论研究发展的同时,也对ISO14001标准实践具有重要的管理与政策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愿环境规制 ISO14001标准 环境执法力度 绿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两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绩效评价研究——以湖南省13市州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屈晓翔 谢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78,共5页
构建湖南省两型可持续发展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搜集相关数据运用AHP法测算该综合指数,结合湖南省各地区主体功能区定位,对湖南两型可持续发展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研究表明湖南省两型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值基本呈"一点三区"... 构建湖南省两型可持续发展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搜集相关数据运用AHP法测算该综合指数,结合湖南省各地区主体功能区定位,对湖南两型可持续发展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研究表明湖南省两型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值基本呈"一点三区"的整体格局,各市州两型可持续发展指数存在"东高西低"的差异;2003至2012年湖南两型可持续发展水平保持了适度增长的态势,其中科技创新力和资源节约增长最快,在减排、治污环保投入上离目标值差距比较大,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仍远低于沿海发达地区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 可持续发展 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舆论压力能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吗? 被引量:47
5
作者 李大元 宋杰 +1 位作者 陈丽 张璐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3-33,共11页
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企业环境行为备受舆论关注.本文探讨舆论压力能否促使企业采取绿色创新战略,并基于制度逻辑视角,考察环境监管和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基于中国百强上市公司2008—2014年数据,运用广义估计方程(GEE)方法,研究发现... 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企业环境行为备受舆论关注.本文探讨舆论压力能否促使企业采取绿色创新战略,并基于制度逻辑视角,考察环境监管和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基于中国百强上市公司2008—2014年数据,运用广义估计方程(GEE)方法,研究发现舆论压力能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环境监管对这一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市场竞争的调节效应不显著.因此,应继续发挥公众和媒体监督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并通过加强环境监管促使舆论压力更好地推动企业绿化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压力 绿色创新 制度逻辑 环境监管 市场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风险意识、低碳创新与碳绩效 被引量:50
6
作者 周志方 李祎 +1 位作者 肖恬 曾辉祥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2-83,共12页
在碳规制加强的背景下,引导企业事先察觉碳风险并通过低碳创新提高碳绩效,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政策问题。本文以2011-2015年连续出具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探析了碳风险意识影响碳绩效的传导机制以及低碳创新在... 在碳规制加强的背景下,引导企业事先察觉碳风险并通过低碳创新提高碳绩效,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政策问题。本文以2011-2015年连续出具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探析了碳风险意识影响碳绩效的传导机制以及低碳创新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碳风险意识与企业低碳创新呈正相关;碳风险意识强的企业更愿意进行低碳创新,因而低碳创新成果也越多。研究还发现,低碳创新在碳风险意识与碳绩效两者关系间起不完全中介作用,即碳风险意识不仅仅只通过低碳创新对碳绩效产生影响。上述发现对我国企业加强碳风险意识、提高低碳创新水平及有效提升碳绩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风险 低碳创新 环境绩效 碳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分对策的绿色供应链生态研发策略与协调机制 被引量:33
7
作者 朱桂菊 游达明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69,共8页
综合考虑产品绿色度和价格对市场需求的多重影响,构建微分博弈模型,运用最优控制理论,先后考察并比较批发价契约、收益共享契约和集中式决策三种情形下绿色供应链最优生态研发努力和定价策略,进一步采用Rubinstein讨价还价模型设计合理... 综合考虑产品绿色度和价格对市场需求的多重影响,构建微分博弈模型,运用最优控制理论,先后考察并比较批发价契约、收益共享契约和集中式决策三种情形下绿色供应链最优生态研发努力和定价策略,进一步采用Rubinstein讨价还价模型设计合理的利润分配契约。研究发现:收益共享契约无法促使绿色供应链实现协调,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有效消除批发价契约的"双重边际效应";集中式决策下,合理的利润分配契约能够保证供应链成员分得的利润"帕累托最优",实现供应链协调,且该契约与收益共享比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供应链 生态技术创新 微分博弈 收益共享契约 供应链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生态补偿的跨界污染治理微分对策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姜珂 游达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5-143,共9页
近年来,以水域和大气等为代表的跨界污染问题层出不穷,在地区之间呈现出单向或交叉的外溢性。传统的行政手段已不是解决跨界污染问题的最为有效管理工具,急需建立一个由地方补偿为主,中央财政给予支持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来弥补跨界治理... 近年来,以水域和大气等为代表的跨界污染问题层出不穷,在地区之间呈现出单向或交叉的外溢性。传统的行政手段已不是解决跨界污染问题的最为有效管理工具,急需建立一个由地方补偿为主,中央财政给予支持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来弥补跨界治理合作中部分地区的治污损失,实现区域间发展权力的平衡。本文将跨界污染视为典型的区间外溢性公共物品,构建一个由生态补偿方和受偿方在有限时间内存在污染越界传输问题的微分对策模型。考虑补偿方依据受偿方治污投资力度的大小决定其补偿比例;探讨不同决策情形下双方反馈均衡策略、状态变量最优轨迹及其福利水平的动态变化情况;采用讨价还价模型设计出合理的福利分配机制;结合我国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建设的应用和数值仿真方法,验证相关策略结果的合理性。研究发现:非合作博弈状态下受偿方的最优均衡策略对补偿方的策略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两种决策情形下治污投资累积量的动态变化趋势均呈现单调递减特性,而污染物存量的最优轨迹则呈现多样化的变动趋势;博弈参与主体的联合决策有助于促使双方分得的最优福利"帕累托"最优,且该福利净现值的大小与具体的分配协议有关。虽然科斯式的地区自愿协商策略被认为是解决跨界污染传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实践中考虑到政策、信息及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地区间相互独立的策略选择比联合决策在实践中更具普适性。因此,当区域间存在污染外溢时,如何有效发挥生态补偿机制作为协调补偿方与受偿方利益平衡的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补偿 跨界污染 治污投资 微分对策 福利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转移、专业化分工与跨区域协同发展研究——以粤湘赣桂为例 被引量:14
9
作者 肖雁飞 吴艳萍 +1 位作者 向云波 廖双红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3,共4页
利用地区专业化分工理论与方法,选择广东(粤)、湖南(湘)、江西(赣)、广西(桂)为研究对象,以2006—2015年制造业2位数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产业转移与地区分工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广东产业转移降低了四省份的分工水平,地区间产业同构较... 利用地区专业化分工理论与方法,选择广东(粤)、湖南(湘)、江西(赣)、广西(桂)为研究对象,以2006—2015年制造业2位数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产业转移与地区分工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广东产业转移降低了四省份的分工水平,地区间产业同构较为突出,跨区域产业链构建处于初期阶段;第二,制造业整体呈空间扩散趋势,但资源和低技术产业扩散速度高于中高技术产业,一些高技术行业进一步向发达地区集聚,同时,大多制造业都指向广东市场,表现出产品内分工转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专业化分工 协同发展 粤湘赣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函数型权重的RBF-ARX模型的磁悬浮球系统预测控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覃业梅 彭辉 阮文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676-2684,共9页
为了充分描述磁悬浮球系统具有非线性、开环不稳定性及响应快速性等特性,建立一个带线性函数权重的RBF-ARX(linear functional weight RBF networks-based ARX model,LFWRBF-ARX)模型。与一般的RBF-ARX模型不同之处在于,它引入1个与工... 为了充分描述磁悬浮球系统具有非线性、开环不稳定性及响应快速性等特性,建立一个带线性函数权重的RBF-ARX(linear functional weight RBF networks-based ARX model,LFWRBF-ARX)模型。与一般的RBF-ARX模型不同之处在于,它引入1个与工作点状态相关的局部线性结构作为RBF网络输出层的权值。该模型随系统工作点的变化而变化,固定工作点时为局部线性ARX模型,当工作点变化时为全局非线性ARX模型。根据该模型的结构特点,采用结构化非线性参数优化方法(structured nonlinear parameter optimization method,SNPOM)来辨识模型的结构及线性、非线性参数。然后,以辨识的模型为基础,根据模型的局部线性及全局非线性特征设计预测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以该建模方法建立的模型能很好地局部和全局描述磁悬浮球系统的动态特性,并能实现小球的稳定悬浮控制,比以一般ARX模型、RBF-ARX模型为基础的控制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ARX模型(NARX) 线性函数权重RBF-ARX模型(LFWRBF-ARX) SNPOM(structured nonlinearparameter optimization method) 非线性预测控制 磁悬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对中国区域碳减排影响差异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肖雁飞 廖双红 王湘韵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1-197,共7页
技术创新对碳减排影响研究有助于把握技术引进、自主创新的方向。该文将技术创新分解为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以及消化吸收能力,利用1996-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因素分解模型,并从全国及区域层面进行回归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自主研发和技... 技术创新对碳减排影响研究有助于把握技术引进、自主创新的方向。该文将技术创新分解为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以及消化吸收能力,利用1996-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因素分解模型,并从全国及区域层面进行回归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能有效促进碳减排,而消化吸收能力抑制了碳减排;技术创新对碳排放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自主研发对东部和西部地区有显著负影响,具有减排效应,而对中部和东北地区影响不显著,技术引进对西部和东北地区有显著负影响,而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影响不显著,同时,各个区域消化吸收减排能力都较弱,其中东部和西部最弱;进一步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技术创新作用,发现东部地区技术引进减排作用加强,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减排效应进一步凸显,区域间技术扩散进程进一步扩大。国家应加大研发和教育的投入,实施各种政策推动企业低碳技术的创新,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技术的引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区域碳排放 影响因素 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模型的互联网金融网贷风险定价研究——以新巴塞尔协议为视角 被引量:3
12
作者 熊正德 张秋萍 熊一鹏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9-164,共6页
基于某网贷平台2013年11月发放的24期贷款数据,引入新巴塞尔协议的行业风险标准构建RAROC模型,对平台定价模式下的互联网金融网贷风险定价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有无违约记录、担保资格审查最近两年查询次数、性别等9个变量对借款人... 基于某网贷平台2013年11月发放的24期贷款数据,引入新巴塞尔协议的行业风险标准构建RAROC模型,对平台定价模式下的互联网金融网贷风险定价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有无违约记录、担保资格审查最近两年查询次数、性别等9个变量对借款人违约行为有显著影响;Logistic风险评估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网贷违约概率,其线性变换得到的信用评分卡准确性较高;基于新巴塞尔协议的RAROC模型适用于互联网金融网贷,且比网贷平台现行的固定利率定价模式更具灵活性和风险敏感性,有利于提升网贷定价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网贷 风险评估 风险定价 RAROC模型 新巴塞尔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信任对公司违规的抑制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世辉 欧阳梦洁 曾辉祥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8-96,共9页
如何防范公司违规、保护投资者利益是资本市场研究的热点问题。以2010-2017年沪深两地A股285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公司所在地区的社会信任水平越高,其违规倾向越低,被违规稽查的... 如何防范公司违规、保护投资者利益是资本市场研究的热点问题。以2010-2017年沪深两地A股285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公司所在地区的社会信任水平越高,其违规倾向越低,被违规稽查的概率则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风险喜好型高管会降低社会信任对公司违规倾向的抑制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社会信任对公司违规稽查的影响力度;此外,相较于信息披露违规,社会信任对经营违规倾向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并且更为有效地提高了经营违规被稽查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任 公司违规 高管风险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据视角下考虑多参考点的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模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晓红 马智勇 李喜华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共9页
针对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中,决策者内心同时存在多个独立参考点并且各属性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进一步考虑智能传感设备在决策中的参考作用,提出证据视角下考虑多参考点的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模型。模型首先利用证据理论融合各传感器数据,... 针对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中,决策者内心同时存在多个独立参考点并且各属性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进一步考虑智能传感设备在决策中的参考作用,提出证据视角下考虑多参考点的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模型。模型首先利用证据理论融合各传感器数据,得到各状态的mass函数;其次,考虑决策者内心同时存在多个参考点,利用价值函数得到各状态下多参考点价值矩阵;进一步,针对属性间的关联性,利用模糊积分得到各状态下不同方案的综合评价值;再次,利用基于证据理论的直觉模糊诱导有序加权平均(DS-IFIOWA)算子将各状态下不同方案的综合评价值进行集结,得到方案的总评价值,并以此对方案进行排序和优选。最后,利用数值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理论 多参考点 直觉模糊集 模糊积分 集结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条件价值法的生态补偿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东滨 石凡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36-842,848,共8页
以条件价值法为基础,建立生态系统服务交易的供给与需求模型,通过分析不同条件下均衡点的变化,探讨影响生态补偿效果的影响因素,为生态补偿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意见。研究表明,社会贫富差距和"上游贫穷、下游富有"的区域贫富... 以条件价值法为基础,建立生态系统服务交易的供给与需求模型,通过分析不同条件下均衡点的变化,探讨影响生态补偿效果的影响因素,为生态补偿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意见。研究表明,社会贫富差距和"上游贫穷、下游富有"的区域贫富差距与生态补偿效果呈正相关关系;补偿方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偏好、补偿方对生态补偿效果期望值、受偿方替代工作的收入与生态补偿效果呈正相关关系;交易费用与生态补偿效果呈负相关关系。为此,建议政府通过选择贫富差距大的区域进行生态补偿、加强宣传、给受偿方创造替代工作、给予生态补偿政策支持等提高生态补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价值法 生态补偿 效果 影响因素 贫富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学术生态“雾霾”及其治理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大元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3-156,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生态环境大为改善,但仍有较严重的学术"雾霾"。何祚麻、谢礼立等指出,目前我国的科研人才评价体制不合理、科研人员学术造假、高校领导学术腐败、科研学术行政化等现象成为严重污染学术生态环境的PM2.5,必须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生态环境大为改善,但仍有较严重的学术"雾霾"。何祚麻、谢礼立等指出,目前我国的科研人才评价体制不合理、科研人员学术造假、高校领导学术腐败、科研学术行政化等现象成为严重污染学术生态环境的PM2.5,必须尽快采取必要措施来治理学术生态"雾霾"。到底什么是理想的学术生态,我国目前的学术生态如何,又怎么完善优化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生态 科研人员 学术造假 学术腐败 学术环境 学术道德 科研单位 谢礼立 科研成果 学术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商环境行政处罚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志方 代益香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444,共10页
基于A股上市企业数据以及北大法宝提供的环境行政处罚数据,实证检验供应商环境行政处罚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供应商环境行政处罚与企业风险显著负相关,表明环境行政处罚在供应链上具有间接威慑效应;对于环境绩效较低以及地... 基于A股上市企业数据以及北大法宝提供的环境行政处罚数据,实证检验供应商环境行政处罚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供应商环境行政处罚与企业风险显著负相关,表明环境行政处罚在供应链上具有间接威慑效应;对于环境绩效较低以及地区环境监管强度较高的企业来说,供应商环境行政处罚对企业风险的负向影响更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供应商环境行政处罚主要通过推动企业采取更多的实质性环境行为,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供应商环境行政处罚与企业财务绩效正相关,意味着供应商环境行政处罚的间接威慑效应能够帮助企业在保持稳定的同时促进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行政处罚 供应链溢出 企业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75
18
作者 阳立高 谢锐 +2 位作者 贺正楚 韩峰 孙玉磊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6-147,共12页
本文基于2003-2012年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分别为显著为负、显著为正、为正但不显著;劳动力成本上升已成... 本文基于2003-2012年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分别为显著为负、显著为正、为正但不显著;劳动力成本上升已成为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手;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传统优势日渐消失,且通过大量的劳动、资本与R&D投入同样难以维系其可持续发展;当前应有机融合资本与劳动要素,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同时推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力扶持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制造业 结构升级 实证分析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2012年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集聚演化及分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40
19
作者 彭冲 肖皓 韩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31,F0003,共9页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空间集聚演化及其空间分异特征,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优化土地集约利用战略提供启示和依据。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全局主成分分析法,ESDA法,统计指标法。研究结果:(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存在显著的空间相...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空间集聚演化及其空间分异特征,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优化土地集约利用战略提供启示和依据。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全局主成分分析法,ESDA法,统计指标法。研究结果:(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有效作用范围为0—600 km;中心—边缘效应明显,形成了以东部沿海为中心、以中西部地区为边缘的中心—外围结构;(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明显但呈收敛趋势,区域内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典型的城市规模等级递增效应,不同规模城市间存在着土地集约利用的"二元结构"。研究结论:要实行差别化的城市发展战略,充分考虑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依赖性和溢出效应,因地制宜制定土地政策,同时应高度重视区域内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两极分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空间相关性 集聚演化 分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框架研究 被引量:65
20
作者 肖序 王玉 周志方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1-29,共9页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制度创新。针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在编制过程中出现的编制范围、要素确认以及报表披露等难点与重点问题,文章循序渐进地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框架进行探索,围绕报表编制的理论基础...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制度创新。针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在编制过程中出现的编制范围、要素确认以及报表披露等难点与重点问题,文章循序渐进地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框架进行探索,围绕报表编制的理论基础,科学界定自然资源核算范围,并阐释自然资源资产、负债、净资产三大核心要素,利用实物与价值双重核算属性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计量。通过建立一套动静结合的报表体系,包括自然资源资产汇总核算表、自然资源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以及自然资源质量表等,由此形成较为完善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框架,以期加强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信息披露,帮助政府部门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绩效进行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实物核算 价值核算 政府生态绩效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