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军用越野车辆备胎架设计与优化
1
作者 李军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2年第6期123-127,132,共6页
为满足某军用越野车能通过公路、飞机、铁路、登陆舰运输的需要,设计开发特殊结构的中置备胎架提高整车通过性。设计过程考虑整车接近角、离去角、整车高度、整车长度、整车宽度、整车重心等因素,采用四连杆备胎机构,应用ADAMS/View及Is... 为满足某军用越野车能通过公路、飞机、铁路、登陆舰运输的需要,设计开发特殊结构的中置备胎架提高整车通过性。设计过程考虑整车接近角、离去角、整车高度、整车长度、整车宽度、整车重心等因素,采用四连杆备胎机构,应用ADAMS/View及Isight软件的联合优化仿真对运动机构设计优化,应用Hyper Works软件进行强度分析校验,设计出满足需求的备胎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野车 运输性 四连杆 备胎架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发动机管理系统线缆强电磁脉冲耦合与防护仿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祝挺 付华芳 +1 位作者 杨国超 余祖念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5,共7页
强电磁脉冲可通过外部线缆耦合进入车辆发动机管理系统(EMS)内,造成发动机管理系统设备干扰甚至损伤,电磁防护组件可为车辆EMS防护设计提供支撑。以车辆EMS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EMS设备及其外部连接线缆,建立EMS设备电磁仿真模型,对不同... 强电磁脉冲可通过外部线缆耦合进入车辆发动机管理系统(EMS)内,造成发动机管理系统设备干扰甚至损伤,电磁防护组件可为车辆EMS防护设计提供支撑。以车辆EMS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EMS设备及其外部连接线缆,建立EMS设备电磁仿真模型,对不同长度线缆的端口耦合特性及EMS金属壳体表面感应电流进行了仿真研究。基于防护电路仿真,设计了一种应用于车辆EMS设备的电磁防护组件。仿真结果表明,该防护组件能将5 kV的电磁脉冲限制在最高峰值幅度为18 V以内,防护效能达到48 dB,将其加装于EMS线缆接口处可有效提高强电磁环境下的可靠性,对于车辆平台控制系统的电磁防护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 车辆 防护器件 电磁防护 线缆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芘氧化过程的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
3
作者 吴胜 伍刚 王鹏飞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7-562,共6页
通过反应分子动力学(ReaxFF MD)研究了芘(A4)的氧化过程,分析了催化剂在氧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了A4的详细氧化机理,结果表明:开环反应主要发生在自由边(free-edge)位点,并且在该位点脱氢和氧化反应更易发生.随着环数的增加,开环反应发... 通过反应分子动力学(ReaxFF MD)研究了芘(A4)的氧化过程,分析了催化剂在氧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了A4的详细氧化机理,结果表明:开环反应主要发生在自由边(free-edge)位点,并且在该位点脱氢和氧化反应更易发生.随着环数的增加,开环反应发生时分子中所含的氢原子数逐渐减少,在最后一个环开环时氢原子数下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氧化机理 反应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超声的SLM制备车用合金疲劳损伤检测 被引量:3
4
作者 贾广辉 袁留奎 +1 位作者 常浩 张昊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4-188,共5页
为了提高对车用选区激光熔融GH4169镍基合金疲劳损伤的检测能力,设计了一种基于非线性超声的高效检测方法。根据超声非线性系数精确判断试件的疲劳损伤状态,并通过高次谐波检测技术快速测定合金疲劳损伤。研究结果表明:二次谐波与基波... 为了提高对车用选区激光熔融GH4169镍基合金疲劳损伤的检测能力,设计了一种基于非线性超声的高效检测方法。根据超声非线性系数精确判断试件的疲劳损伤状态,并通过高次谐波检测技术快速测定合金疲劳损伤。研究结果表明:二次谐波与基波相比形成了更低幅值。与初始试件相比,经过18 000次疲劳测试后,试样形成了更大变化幅值信号。试样组织中形成了等轴晶形态,大部分柱状晶表现出较强方向性。周期疲劳试样形成了大量疲劳裂纹。增加疲劳周期后,非线性超声测试变化不断增大,形成了相近的变化特征。与缩颈处测试点相比,喇叭口处测试点超声非线性系数跟疲劳周数之间虽然也呈现正相关的特点,但只发生了小幅增长。该研究对提高激光熔融试样的疲劳损伤检测精度具有很好的理论支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超声 选择性激光熔化 疲劳损伤 疲劳周期 二次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rSim和MATLAB的电子限滑差速器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肖峻 赵志强 +2 位作者 刘志柱 谢锡春 贺征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6-44,共9页
为研究适用于电子限滑差速器(ELSD)的控制策略,以某款装配ELSD的对标车为基础,利用整车CAN信号测试工具获取关键参数并分析得到初步的控制规律,基于台架试验数据和液压理论,建立了ELSD数学模型并对对标车的控制规律进行优化,提出了基于... 为研究适用于电子限滑差速器(ELSD)的控制策略,以某款装配ELSD的对标车为基础,利用整车CAN信号测试工具获取关键参数并分析得到初步的控制规律,基于台架试验数据和液压理论,建立了ELSD数学模型并对对标车的控制规律进行优化,提出了基于阈值、模糊和PID控制方法的协调控制策略,并利用CarSim/Simulink开展联合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充分利用ELSD主动限滑的特点,改善车辆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限滑差速器 数学模型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式回转马达电液伺服系统设计及模糊控制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贾广辉 常浩 张昊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2-265,282,共5页
回转马达在液压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对提高液压控制精度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降低叶片式回转马达电液伺服系统时滞特征,设计了一种模糊控制反向传播(BP)预测方法,经仿真测试发现该预测方法可以显著提升液压转台频响,并改善系统跟踪性能... 回转马达在液压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对提高液压控制精度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降低叶片式回转马达电液伺服系统时滞特征,设计了一种模糊控制反向传播(BP)预测方法,经仿真测试发现该预测方法可以显著提升液压转台频响,并改善系统跟踪性能。运用BP与仿真数据构建回转马达电液伺服系统预测模型,在给定步长下实现电液伺服系统输出预测。计算输出信号误差和变化率,按照模糊控制规则,并根据误差与变化率参数实现系统控制量的调节。采用BP预测模糊对电液伺服系统进行控制时获得了稳定的输出幅值,可以对超调现象起到良好控制效果。相比较传统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方法,可获得更高跟踪精度和更优抗干扰性能。该研究对提高叶片式回转马达控制精度具有很好的实际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马达 电液伺服 BP控制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改装领域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陈珍 李锐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第6期33-34,共2页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汽车行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管是从车本身还是到车的发动机,碳纤维正逐渐取代金属材料并被广泛地应用到汽车领域。在阐述碳纤维复合材料零部件特点的基础上,从轮毂、制动系统、进气系统、内部装饰几个方面具...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汽车行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管是从车本身还是到车的发动机,碳纤维正逐渐取代金属材料并被广泛地应用到汽车领域。在阐述碳纤维复合材料零部件特点的基础上,从轮毂、制动系统、进气系统、内部装饰几个方面具体分析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改装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汽车改装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CrNiSiMnMoVA钢钻削轴向力加工参数优化及响应面法预测
8
作者 贾广辉 常浩 张昊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3-96,共4页
为评价国产45CrNiSiMnMoVA钢的钻削加工性能,选择钻削轴向力评价刀具磨损程度及其表面质量影响因素,针对各参数形成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分别构建了相应的回归分析模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主轴转速增大使得进入平稳区时轴向力减小,获得更... 为评价国产45CrNiSiMnMoVA钢的钻削加工性能,选择钻削轴向力评价刀具磨损程度及其表面质量影响因素,针对各参数形成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分别构建了相应的回归分析模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主轴转速增大使得进入平稳区时轴向力减小,获得更小摩擦系数并引起轴向力降低。逐渐提高进给量时,轴向力持续增大,进给速度25mm/min确保达到较小切削力,从而实现加工效率的显著提升。轴向力与步进量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关联性。通过二次多项式对模型实施预测,显著性检验结果接近1,表明此模型具备优异拟合性能。预测结果相对验证结果获得了较小的相对误差,轴向力的误差在5N以内,去除率的误差在2mm^(2)·min^(-1)以内,表明本预测模型能够满足可靠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削 轴向力 45CrNiSiMnMoVA钢 响应面法 参数优化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v5的气缸盖锻件缺陷视觉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唐禹 方凯 +2 位作者 杨帅 王宸 李宗良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6-173,共8页
汽车气缸盖锻件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裂纹,影响产品质量。针对当前气缸盖锻件检测缺陷精度和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网络改进的算法模型YOLOv5-MG。首先,搭建图像采集平台,制作气缸盖锻件缺陷样本数据集。然后,将YOLOv5 ... 汽车气缸盖锻件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裂纹,影响产品质量。针对当前气缸盖锻件检测缺陷精度和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网络改进的算法模型YOLOv5-MG。首先,搭建图像采集平台,制作气缸盖锻件缺陷样本数据集。然后,将YOLOv5 Head架构SPP-YOLO替换为Decoupled Head结构,提高模型的准确率和效率;使用双向特征金字塔(bidirectional feature pyramid network,BiFPN)替换YOLOv5网络原来的路径聚合网络(path aggregation network,PANet),增强图像浅层特征信息与深层特征信息的融合;引入完备交并(completeintersectionoverunion,CIoU)的计算方法提升算法检测的定位精度。实验表明,改进的算法在测试集上的均值平均精度达到了99.81%,F1的分值为0.99,浮点运算数为17.2B。相较于其他深度学习模型,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气缸盖锻件的缺陷检测效率和精度,能够满足缺陷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件缺陷 YOLOv5 DecoupledHead 双向特征金字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刀具瞬时铣削力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鲁旭祥 王宸 +2 位作者 李宗良 刘超 张秀峰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8-93,共6页
针对刀具微元铣削力模型预测精度低的问题,建立了基于刀具径向跳动的瞬时铣削力模型,采用改进惯性权重的粒子群算法(IWPSO)对模型进行系数求解。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避免算法过早收敛而陷入局部最优,提高了算法的速度和精度,降低了模型... 针对刀具微元铣削力模型预测精度低的问题,建立了基于刀具径向跳动的瞬时铣削力模型,采用改进惯性权重的粒子群算法(IWPSO)对模型进行系数求解。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避免算法过早收敛而陷入局部最优,提高了算法的速度和精度,降低了模型系数的求解难度,从而减小模型预测铣削力的误差。通过与线性拟合方法求解的铣削力系数对比,在0~0.1s内铣削力预测波形图的波谷与实际铣削力波形图误差较小(5%以内),验证了此模型的精度更高。采用不同铣削参数进行实验,验证了铣削力预测模型预测铣削力的准确性,对实际的铣削加工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削力模型 径向跳动 粒子群算法 系数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载荷谱的车架结构仿真优化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红杰 周忠胜 +1 位作者 臧利国 王星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1-189,共9页
为解决某型车辆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车架开裂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测试验载荷谱与数值仿真分析相结合的车架结构优化方法,并在试验中得到应用验证。主要内容包括:建立集六分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应变传感器为一体的多通... 为解决某型车辆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车架开裂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测试验载荷谱与数值仿真分析相结合的车架结构优化方法,并在试验中得到应用验证。主要内容包括:建立集六分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应变传感器为一体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获取实际行驶试验底盘载荷谱原始数据,利用零点漂移、去趋势项、去噪等信号处理技术得出载荷谱分析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车架结构开裂的故障原因。建立车架有限元仿真模型,基于试验载荷谱分析数据,在不影响整体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方案,计算比较优化前后的车架结构在典型受力工况下的力学特性,保证优化后受力满足要求。利用RPC迭代技术,基于实测载荷谱数据迭代计算得到响应驱动信号,应用于整车道路模拟试验台,开展台架试验,验证车架设计优化的有效性。最后对优化后的车架进行完整的可靠性行驶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车架未发生故障且满足可靠性指标。该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为整车高可靠性设计技术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架 载荷谱 仿真 台架试验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轴承非线性支承特性的研究
12
作者 田聪 王念先 +1 位作者 王东雄 徐波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前磁悬浮轴承支承特性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线性支承力模型或者忽略非线性因素(漏磁及磁饱和)的非线性支承力模型,然而这样的研究方法不能全面地反应磁悬浮轴承的支承特性。因此需要对考虑了非线性因素的支承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建立考虑... 目前磁悬浮轴承支承特性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线性支承力模型或者忽略非线性因素(漏磁及磁饱和)的非线性支承力模型,然而这样的研究方法不能全面地反应磁悬浮轴承的支承特性。因此需要对考虑了非线性因素的支承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建立考虑漏磁及磁饱和的非线性支承力模型,接着利用simulink对磁悬浮轴承系统进行动态仿真,最后对磁悬浮轴承的非线性支承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控制电流越大,系统的漏磁及磁饱和现象越严重,非线性系统提供的支承刚度更小、抵御干扰的能力更差;转子偏离轴承中心越远,非线性因素对支承特性的影响越大。考虑了非线性影响因素的磁悬浮轴承系统对实际工作状况更具有指导意义,可为磁悬浮轴承在非线性下的实际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轴承 漏磁 磁饱和 动态仿真 支承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技能培养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高峰 吴冬雪 《南方农机》 2019年第7期147-147,共1页
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新、变化快,而当前高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与行业实际发展需求还存在一定差异,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类企业的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以及当前高校该专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完善... 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新、变化快,而当前高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与行业实际发展需求还存在一定差异,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类企业的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以及当前高校该专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完善措施,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专业技能 专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实训车间现场管理的优化措施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高峰 吴冬雪 《南方农机》 2021年第7期152-153,共2页
本文通过调研企业生产车间对新能源设备及工具的管理模式,对其模式进行分析讨论。结合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安全意识、规范素质、专业技能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对高校新能源汽车现场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范进行优化,形... 本文通过调研企业生产车间对新能源设备及工具的管理模式,对其模式进行分析讨论。结合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安全意识、规范素质、专业技能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对高校新能源汽车现场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范进行优化,形成新能源实训车间现场管理的可行性方案。深化教学和职业需求的融合,为"1+X"证书制度落地实施、深化产教融合和社会培训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间管理 实训改革 “1+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