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造血活性小肽研究阿胶炮制原理 被引量:2
1
作者 付英杰 司子林 +4 位作者 刘月 贾玉民 陈智 陈小天 王建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50-2258,共9页
目的基于造血活性小肽研究阿胶炮制原理。方法Orbitrap-MS法对阿胶及其炮制品(蛤粉炒、蒲黄炒)的酶解-超滤物进行数据解析,根据分值、丰度、韦恩图、热图聚类分析推断其可能具有造血活性或具有深入研究价值的肽序列。采用Fmoc固相合成... 目的基于造血活性小肽研究阿胶炮制原理。方法Orbitrap-MS法对阿胶及其炮制品(蛤粉炒、蒲黄炒)的酶解-超滤物进行数据解析,根据分值、丰度、韦恩图、热图聚类分析推断其可能具有造血活性或具有深入研究价值的肽序列。采用Fmoc固相合成法对其进行合成,检测纯度、三氟乙酸残留、净肽含量、内毒素等。以红细胞爆式集落形成单位为指标,检测阿胶及其炮制品的酶解-超滤物和13种合成肽活性。结果共检测出171种肽,其中127个来源于胶原蛋白。蛤粉炒阿胶26种新肽产生,21种肽消失;蒲黄炒阿胶16种新肽产生,52种肽消失,多数肽序列保持不变,但丰度有所改变。以其中13种肽作为对象进行Fmoc合成,发现其均可用于细胞培养。结论阿胶炮制后,造血活性升高,推测是胶原蛋白裂解并经消化产生ejp33(GVVGLPGQR)强活性肽、ejp131(GPAGPSGPPGKDGT)弱活性肽以达到增效作用,且其促造血效果是以ejp10(GPAGPIGPV)、ejp6(GPAGPTGPV)、ejp77(LSSPARSGASL)为主的数种肽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胶 蛤粉炒 蒲黄炒 酶解 Orbitrap-MS 红细胞爆式集落形成单位 Fmoc固相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硒缓解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导的鹌鹑肝脏损伤效果研究
2
作者 张霞 王涛 +6 位作者 张全美 严光文 安凤霞 卢宝伟 葛凯 夏伦斌 毕少帅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9期80-86,共7页
为探究酵母硒(Se-Y)对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导的鹌鹑肝脏损伤的缓解作用,将20日龄的雌性黄羽鹌鹑按每组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Se-Y组(0.8 mg/kg Se-Y)、AFB1组(30μg/kgB.WAFB1)和Se-Y+AFB1组(0.8 mg/kg Se-Y+30μg/kgB.W AFB... 为探究酵母硒(Se-Y)对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导的鹌鹑肝脏损伤的缓解作用,将20日龄的雌性黄羽鹌鹑按每组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Se-Y组(0.8 mg/kg Se-Y)、AFB1组(30μg/kgB.WAFB1)和Se-Y+AFB1组(0.8 mg/kg Se-Y+30μg/kgB.W AFB1),检测其肝脏组织病理损伤情况,血清生化、肝脏组织氧化与抗氧化指标,肝脏组织Nrf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AFB1暴露会导致鹌鹑肝脏出现肿大、发黄、发白和易碎的现象,病理学观察表现为细胞索排列混乱,肝细胞肿胀和空泡化变性等病理变化;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明显增加,肝脏组织中的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均明显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明显降低,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降低;Nrf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Nrf2,HO-1,NQO-1,SOD1,CAT)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与AFB1组相比,Se-Y+AFB1组减轻了AFB1导致的肝脏组织病理损伤,血清中的AST和ALT活性有所降低,肝脏组织中GSH-Px、CAT和T-SOD活性及T-AOC水平有所升高;而Nrf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有所增加。综上所述,AFB1暴露诱导鹌鹑肝脏氧化应激,抑制Nrf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导致肝脏损伤,而Se-Y通过增强Nrf2相关基因的表达来拮抗AFB1所诱导的鹌鹑肝脏氧化损伤,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f2信号通路 酵母硒 黄曲霉毒素B1 鹌鹑肝脏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阿胶抗疲劳、抗氧化及止血作用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姜一朴 邸志权 +5 位作者 王延涛 安梦培 胡金芳 金涌 张宗鹏 张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3-208,共6页
目的探讨小分子阿胶的抗疲劳、抗氧化及止血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复合血虚模型,检测游泳力竭时间、血液学指标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LPO)水平,... 目的探讨小分子阿胶的抗疲劳、抗氧化及止血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复合血虚模型,检测游泳力竭时间、血液学指标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LPO)水平,考察小分子阿胶的抗疲劳、抗氧化作用。测定ICR小鼠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凝血时间(clotting time,CT)。建立大鼠血热出血模型和肝素化出血模型,考察小分子阿胶在止血方面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分子阿胶各剂量均明显延长大鼠游泳力竭时间(P<0.05,P<0.01),明显降低血清MDA、LPO含量(P<0.05,P<0.01);小分子阿胶1.500、0.375 g·kg^(-1)明显升高大鼠血中淋巴细胞数量(P<0.05);3.00、1.50 g·kg^(-1)明显缩短小鼠BT和CT(P<0.05);1.500 g·kg^(-1)逆转延长的凝血酶原时间(P<0.05,P<0.01),逆转血细胞的不良改变。结论小分子阿胶具有抗疲劳、抗氧化、增强耐力的作用,并有止血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阿胶 复合血虚模型 抗疲劳 抗氧化 血热出血模型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阿胶枣质构品质提升的热风干燥工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赛 周青 +6 位作者 劳菲 郭兴峰 孟苓凤 和娴娴 汝文文 王东亮 吴继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2-196,226,共6页
为提升工业化生产阿胶枣产品的质构均一性,本研究以鲜枣为原料,经糖煮、干燥制得阿胶枣,以水分活度、硬度、胶粘性、感官评价为评价指标,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干燥设备受热并进行重新分布。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双因素方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 为提升工业化生产阿胶枣产品的质构均一性,本研究以鲜枣为原料,经糖煮、干燥制得阿胶枣,以水分活度、硬度、胶粘性、感官评价为评价指标,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干燥设备受热并进行重新分布。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双因素方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热风干燥工艺条件对阿胶枣的质构的影响,并对最佳工艺下制得阿胶枣进行理化及微生物检验。结果表明:在干燥温度100℃、干燥时间为275 min、干燥进程138 min时进行1次受热重新分布,此条件下获得的阿胶枣品质均一性较佳,成品阿胶枣的水分活度为0.63,硬度为2500.07 g,胶粘性为967.72 g·sec,阿胶枣质构均一性显著提高,感官测评反馈良好,且产品在储藏期内能够维持良好品质,同时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理化和微生物标准。本研究结果为阿胶枣及类似蜜饯类食品加工工艺参数选择和产品质构品质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胶枣 质构 均一性 热风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胶不同酶解物HPLC指纹图谱建立 被引量:3
5
作者 付英杰 王肖 +4 位作者 贾玉民 侯林 王建安 于定荣 赵颖异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731-2735,共5页
目的建立阿胶多种酶解物HPLC指纹图谱。方法对流动相选择、酶种类筛选、酶用量、辅料、试剂及酶干扰的考察,通过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验证性试验,以HPLC色谱图峰形、相似度等为指标,确定分析方法。Dikma C_(18)色谱柱;流动相0.2 mol... 目的建立阿胶多种酶解物HPLC指纹图谱。方法对流动相选择、酶种类筛选、酶用量、辅料、试剂及酶干扰的考察,通过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验证性试验,以HPLC色谱图峰形、相似度等为指标,确定分析方法。Dikma C_(18)色谱柱;流动相0.2 mol/L Na_(2)SO_(4)⁃H_(3)PO_(4)(pH 2.3)(A)⁃90%乙腈(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80 nm。结果取5%阿胶水炖化液,分别加入100000 U/g胃蛋白酶、25000万U/g胰蛋白酶、300000 U/g木瓜蛋白酶、25000 U/g糜蛋白酶,调pH后于40℃酶解4 h,接着95℃灭活20 min,依次用脱脂棉、定量滤纸、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制成4个样品。阿胶辅料、加入试剂及胰蛋白酶对分析无干扰,其他酶需排除干扰。精密度及重现性图谱相似度>0.9,保留时间RSD<2%,多数峰面积RSD<10%。样品冷冻需不超过2 d。除胃蛋白酶外,其余3种酶解物保留时间RSD<2%,相似度>0.9。结论采用不同蛋白酶的酶解产物作为样品进行特征谱带研究,其信息量更大,且由于酶切位点固定,各样品的酶解物组成相对稳定。为后续进行的酶解物⁃HPLC法对阿胶特征峰及规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胶 酶解 HPLC 指纹图谱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胶酶解物HPLC指纹图谱建立 被引量:2
6
作者 付英杰 李新健 +4 位作者 贾玉民 陈智 任强 于定荣 陈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20-2125,共6页
目的建立阿胶酶解物HPLC指纹图谱。方法阿胶酶解物的分析采用Gemini NX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2 mol/L无水硫酸钠⁃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80 nm,并进行相似度、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目的建立阿胶酶解物HPLC指纹图谱。方法阿胶酶解物的分析采用Gemini NX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2 mol/L无水硫酸钠⁃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80 nm,并进行相似度、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胰蛋白酶酶解物指纹图谱显示3厂家样品存在5个共有峰;糜蛋白酶酶解物指纹图谱显示了3厂家样品的高一致性,出现13个共有峰;各样品相似度均大于0.9。同仁堂及多数东阿阿胶的类别距离<5,可与相对分散的福牌阿胶进行区分;同仁堂阿胶类别距离<5,但3厂家类别不易区分。同仁堂与东阿阿胶相对集中,而福牌阿胶较分散;在散点图A1~A2、A2~A4可区分出东阿阿胶、A1~A3、A3~A4中可区分出福牌阿胶,A2~A3可以区分3厂家阿胶、A1~A4可以区分3厂家与其他品牌阿胶。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阿胶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胶 酶解物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胶的香气活性物质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随新平 朱庆珍 +5 位作者 张宁 陈海涛 孙阳恩 张雅丽 张淹 刘海滨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9-100,共12页
采用感官分析法构建了阿胶的风味轮廓图。为了深入挖掘阿胶的风味贡献成分,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和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solvent-assisted flavor evaporation,SAFE)两种方法提取阿胶的挥发性物质。以此... 采用感官分析法构建了阿胶的风味轮廓图。为了深入挖掘阿胶的风味贡献成分,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和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solvent-assisted flavor evaporation,SAFE)两种方法提取阿胶的挥发性物质。以此为基础,利用气相色谱-嗅闻(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联用仪和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共同确定其香气活性物质。结果表明,阿胶的风味轮廓主要由阿胶腥味、焦煳味和肉味为主,两种提取方法分别检出44种和52种挥发性物质,SAFE法对阿胶的萃取效果较好。其中,经SPME法共检出香气活性物质34种,GC-O法和OAV法分别检出香气活性物质23种和24种;经SAFE法共检出香气活性物质41种,GC-O法和OAV法分别检出香气活性物质29种和26种。阿胶的关键性香气物质为己醛、2-乙基-6-甲基吡嗪、2,3,5-三甲基吡嗪、3-乙基-2,5-二甲基吡嗪、2,5-二甲基吡嗪、2-乙基-5-甲基吡嗪、二甲基三硫醚、糠醇、苯乙醇、丁酸、4-甲基戊酸、异戊酸、己酸、辛酸、壬酸和γ-壬内酯,可见,吡嗪类、酸类和含硫化合物是构成阿胶风味轮廓的重要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胶 香气活性物质 固相微萃取法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 气相色谱-嗅闻法 香气活度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阿黑驴育种规划优化的研究
8
作者 杨涛 崔冉 +6 位作者 张新浩 杨莉 王敏 刘宇 凌遥 李海静 赵春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670-3681,共12页
东阿黑驴是以德州驴为基础群向皮肉兼用型方向选育的新品种,本研究拟在其现有育种方案的基础上,探讨不同育种措施的最优化组合方案,为建立优质、高效的东阿黑驴育种体系奠定基础,为中国驴育种实践提供参考。本研究根据东阿黑驴的生产和... 东阿黑驴是以德州驴为基础群向皮肉兼用型方向选育的新品种,本研究拟在其现有育种方案的基础上,探讨不同育种措施的最优化组合方案,为建立优质、高效的东阿黑驴育种体系奠定基础,为中国驴育种实践提供参考。本研究根据东阿黑驴的生产和育种现状,以选择指数法和基因流动法为基本方法,应用育种规划程序ZPLAN分析东阿黑驴现行育种方案的育种成效,对影响育种成效的各个因素进行优化分析,最终确定优化后的育种方案。结果表明,现行方案在投资规划期内可完成的遗传进展和育种效益分别为271.78和1123.70元/(头·年),世代间隔为5.24年,每年每个性状遗传进展分别为断奶重提高1.50 kg,18月龄体重提高0.09 kg,初产年龄缩短0.02 d,产犊间隔缩短0.17 d,皮产量增加1.04 kg。对影响育种的因素进行不同水平的组合分析,当群体规模理想状态为30000头,主动育种群比例为0.5,育种群中种子公驴、测验公驴和种用母驴使用年限为1年,种子母驴使用年限为2年,生产群中公、母驴使用年限为1年时,可获得最大的育种遗传进展和育种效益,分别为320.40和2945.00元/(头·年),比现行育种方案分别高出17.9%和162.0%。东阿黑驴目前的育种方案没有达到理想育种状态,有较大的改进空间。研究通过对育种主要影响因素的不同水平优化组合,得到了最优的育种方案,使遗传进展和育种效益达到了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阿黑驴 育种规划 遗传进展 育种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阿胶浆药渣替代粗饲料对驴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远庆 曲洪磊 +5 位作者 陈永广 冯玉龙 嵇传良 李柱刚 朱琳 刘桂芹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5-27,39,共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方阿胶浆药渣替代10%粗饲料饲喂驴的可行性及其对驴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器官指数的影响。试验选取1.5岁左右疆岳驴30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7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复方阿胶浆药渣...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方阿胶浆药渣替代10%粗饲料饲喂驴的可行性及其对驴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器官指数的影响。试验选取1.5岁左右疆岳驴30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7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复方阿胶浆药渣,试验精料保持一致。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复方阿胶浆药渣组驴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骨重显著降低(P<0.05),屠宰率、净皮率、胴体净肉率、肉骨比分别提高了4.00%、10.40%、2.94%、11.92%;肾脏重量、胃的重量和比例显著降低(P<0.05),心脏、肝脏、脾脏比例分别提高了9.43%、23.25%、25%。可见,复方阿胶浆药渣作为粗饲料饲喂驴,能提高驴的生产性能,对屠宰率、净皮率、胴体净肉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阿胶浆药渣 生产性能 屠宰性能 器官发育
全文增补中
阿胶脆性的客观表征
10
作者 孙阳恩 李丽 +5 位作者 金玉翠 于学龙 张雅丽 王春艳 刘海滨 张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845-2848,共4页
目的对阿胶脆性进行客观表征。方法采用物性测试仪考察压缩模式、穿刺模式、三点弯曲模式,并优化相关参数,以筛选阿胶脆性的测试模式和参数。结果阿胶最佳脆性检测模式为三点弯曲,最佳条件为测前速率1 mm/s,测后速率10 mm/s,测试速率0.5... 目的对阿胶脆性进行客观表征。方法采用物性测试仪考察压缩模式、穿刺模式、三点弯曲模式,并优化相关参数,以筛选阿胶脆性的测试模式和参数。结果阿胶最佳脆性检测模式为三点弯曲,最佳条件为测前速率1 mm/s,测后速率10 mm/s,测试速率0.5 mm/s,支点间距5 cm,最佳表征参数为脆裂应力。结论该方法可实现阿胶脆性的精确量化表征评价,能为该药材品质评价分级及生产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胶 脆性 物性测试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州驴生产性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琦璨 王金鹏 +6 位作者 李玉华 孙艳 杨春红 李海静 贾涛 刘桂芹 王长法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6-61,共6页
德州驴是优秀的皮肉兼用驴,包括“三粉驴”和“乌头驴”两个品系,但是关于德州驴的研究较少。为了向驴产业提供可靠的德州驴生产性能数据,该研究以40头三粉驴和9头乌头驴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德州驴的体尺性状、屠宰性能、脏器系数及... 德州驴是优秀的皮肉兼用驴,包括“三粉驴”和“乌头驴”两个品系,但是关于德州驴的研究较少。为了向驴产业提供可靠的德州驴生产性能数据,该研究以40头三粉驴和9头乌头驴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德州驴的体尺性状、屠宰性能、脏器系数及胸腰椎数等性状特点。结果表明,三粉驴的屠宰率为54.02%,净肉率为42.43%,净皮率为8.12%;乌头驴的屠宰率为53.71%,净肉率为40.32%,净皮率为9.41%。表明三粉驴更适合于向肉用驴品系进行培育,乌头驴更适合于向皮用驴品系进行培育。与乌头驴相比,三粉驴的肝脏系数较高,并且小肠、盲肠显著较长(P<0.01),说明三粉驴具有更加优良的消化及代谢能力,可能是其具有更优异产肉性能的原因之一。调查发现,德州驴群体内存在胸腰椎数的变异,胸椎数为17~19个,腰椎数为5~6个;胸椎数与腰椎数存在不同形式的组合,18胸椎5腰椎占比为73.47%,18胸椎6腰椎占比为12.24%,19胸椎5腰椎占比为2.04%,17胸椎6腰椎占比为12.24%。统计发现,多一个胸椎或者腰椎可使驴皮产量增加。该试验结果可为德州驴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理论支撑,为品种及新品系培育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尺性状 屠宰性能 脏器系数 脊椎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驴油提升皮肤屏障功能及潜在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樊雨梅 帖航 +2 位作者 赵海晴 苏宁 廖峰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6-631,共6页
探讨驴油提升皮肤屏障功能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将十二烷基硫酸钠作用于体外重组三维表皮模型(EpiKutis)构建皮肤屏障损伤模型,采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组织活力,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ELISA)检测IL-1α的水平,考察驴油对... 探讨驴油提升皮肤屏障功能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将十二烷基硫酸钠作用于体外重组三维表皮模型(EpiKutis)构建皮肤屏障损伤模型,采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组织活力,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ELISA)检测IL-1α的水平,考察驴油对人3D皮肤屏障损伤模型的屏障指数和IL-1α水平的影响。采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RNAseq)技术揭示驴油对皮肤生理的机制,并揭示驴油提升皮肤屏障功能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驴油可显著提升人3D皮肤屏障损伤模型的屏障指数和降低IL-1α水平,效果与地塞米松类似。驴油作用于人3D皮肤模型后,筛选出164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619个基因上调,1030个基因下调。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与表皮发育、表皮细胞分化及皮肤发育有关;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基因参与TGF-β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NF-κB信号通路等重要生物学通路,其中与驴油提升皮肤屏障功能有关的通路可能是TGF-β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驴油 皮肤屏障 3D皮肤模型 高通量测序(RNA-se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前期德州驴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博颖 刁克强 +7 位作者 李晗 杨泉 王延涛 嵇传良 王华 于杰 张崇玉 郭翠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891-7899,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前期德州驴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4头体重[(165±1)kg]相近的11月龄健康德州驴公驴,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驴。各组饲喂消化能水平(约11.50 ...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前期德州驴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4头体重[(165±1)kg]相近的11月龄健康德州驴公驴,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驴。各组饲喂消化能水平(约11.50 MJ/kg)基本一致且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1.64%(L组)、13.40%(M组)和14.87%(H组)的颗粒状全混合日粮(TMR)。预试期10 d,正试期39 d。结果表明:1)M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H组(P<0.05),L组和M组的增重利润显著高于H组(P<0.05)。2)H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L组和M组(P<0.05),M组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L组和H组(P<0.01),M组和H组的半纤维素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L组(P<0.01),M组和H组的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L组(P<0.05)。3)H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极显著高于L组和M组(P<0.01),各组之间其余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育成前期德州驴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3.40%时具有较好的平均日增重和增重利润,对血清生化指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蛋白质水平 德州驴 生长性能 表观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对断奶驴驹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婷 冯培祥 +6 位作者 王卓 刘晓颖 司华哲 姜桂苗 赵付伟 李光玉 刘晗璐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956-4962,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断奶黑毛驴驴驹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5~6月龄雌性断奶驴驹[平均体重为(113.40±17.52)kg]10头,随机分成2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A组)和基础饲粮+枯草芽孢杆菌(B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断奶黑毛驴驴驹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5~6月龄雌性断奶驴驹[平均体重为(113.40±17.52)kg]10头,随机分成2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A组)和基础饲粮+枯草芽孢杆菌(B组,枯草芽孢杆菌按1011 CFU/kg添加于精饲料中,精饲料按照驴驹体重的1.3%定量饲喂),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预试期7 d,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30 d时,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提高断奶驴驹平均日增重(P<0.05),31~60 d时,2组间各项生长性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显著提高断奶驴驹粗脂肪表观消化率(P<0.05),而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B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A组(P<0.05),在细菌属水平上,2组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A组中两头变形菌门相对丰度较高的驴驹,其不动杆菌属相对丰度较高,达到34.35%~48.12%。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有利于提高断奶早期驴驹日增重,提高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增加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对提高驴驹生长性能具有一定的益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驴驹 枯草芽孢杆菌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运输车对驴运输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伟超 张帆 +9 位作者 高维平 李俊桥 刘少军 赵英博 贺来增 姜桂苗 赵付伟 张君涛 邓立新 张志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108,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改造运输车对缓解驴运输应激的效果。选取28头健康德州公驴,随机分为2组,从北京密云县运输至聊城市东阿县东阿黑毛驴研究所,路程约500 km,历时18 h。试验使用9.6 m长单层货车为运输车,对试验组(T)运输车进行改造,即加装... 本试验旨在研究改造运输车对缓解驴运输应激的效果。选取28头健康德州公驴,随机分为2组,从北京密云县运输至聊城市东阿县东阿黑毛驴研究所,路程约500 km,历时18 h。试验使用9.6 m长单层货车为运输车,对试验组(T)运输车进行改造,即加装顶层和双侧篷布、底部加装草帘和中部加装隔栏,对照组(C)不作处理。运输前后测定驴血液生化和激素指标,统计体重变化和发病驴数量。结果表明,与运输前相比,普通车组驴在落地当天检测到血清皮质醇(COR)、白蛋白(ALB)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总蛋白(TP)、谷草转氨酶(AST)、热休克蛋白-90(HSP90)和肌酸激酶(CK)指标极显著升高(P<0.01),钙(Ca)浓度显著降低(P<0.05)。改造车组驴血液指标TP、AST和CK的变化范围低于普通车组。两组驴落地后血糖(GLU)水平均比运输前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运输前相比,改造车组驴落地后的体重减少低于普通车组;改造车组驴在落地后第10天平均体重接近运输前,而普通车组驴的平均体重在落地后第20天才基本恢复至运输前水平,即使用改造运输车辆可以尽早恢复体重。普通车组驴发病率为21.4%,改造车组为7.1%;两组均无死亡。综合上述结果,改造运输车可有效降低驴的运输应激,有利于提高动物运输福利,减少经济损失;本试验结果可为动物运输应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车 运输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头驴与三粉驴骨骼肌中miRNAs的表达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程 胡文萍 +5 位作者 石田培 侯浩宾 李海静 张新浩 杨莉 张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94-1905,共12页
试验旨在分析microRNAs(miRNAs)在德州驴骨骼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小RNA(small RNA)在驴骨骼肌发育中的调控机制。采集德州驴2个品系(乌头驴和三粉驴)的背最长肌组织,构建乌头驴背最长肌(WB)和三粉驴背最长肌(SB)的small RNA测序文库并... 试验旨在分析microRNAs(miRNAs)在德州驴骨骼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小RNA(small RNA)在驴骨骼肌发育中的调控机制。采集德州驴2个品系(乌头驴和三粉驴)的背最长肌组织,构建乌头驴背最长肌(WB)和三粉驴背最长肌(SB)的small RNA测序文库并进行测序,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WB和SB之间差异表达的miRNAs进行分析,预测和解析可能影响驴产肉性状的miRNAs,从中挑选了6个表达量较高的miRNAs,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来验证测序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WB和SB文库中分别鉴定出保守miRNAs有982和1149个,新miRNAs有106和143个。在WB与SB比较组中基于条件|log2(fold_change)|≥2、P≤0.05获得17个差异表达的miRNAs,其中表达量上调的有5个,下调的有12个。通过GO注释,发现差异表达的miRNAs显著富集于调控细胞迁移分化、细胞分裂和骨骼肌细胞收缩等生物学过程(P<0.05),并且挖掘到与驴骨骼肌发育相关的bta-miR-378d_L+1R-1_1ss22CA、bta-miR-378d_R-2,其靶向NPY1R、GPR152、BEST1、KCNH8、SPAG9等多个基因。KEGG富集结果表明,miRNAs富集于Wnt、MAPK、泛素蛋白水解系统等与骨骼肌发育相关的信号通路中,其中在Wnt信号通路中共涉及到17个差异表达miRNAs的207个靶基因,尤其以PC-5p-84483_31、hsa-miR-186-3p_R-3和cfa-miR-329b_1ss19CT的靶基因最多。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与miRNAs测序结果一致,并发现除eca-miR-181b外,其他5个miRNAs在SB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WB。本研究首次对驴骨骼肌miRNAs进行转录组学分析,揭示了乌头驴和三粉驴miRNAs的表达差异,研究结果为阐明德州驴骨骼肌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州驴 骨骼肌发育 转录组 M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卫星标记鉴定德州驴亲子关系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敏 张新浩 +4 位作者 崔冉 刘宇 杨莉 李海静 赵春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003-2011,共9页
试验旨在建立一套适用于德州驴亲子关系的鉴定体系。选取13个微卫星基因座作为标记,采集了53头德州驴血液样本,其中子代驴驹16头,候选父本13头,候选母本24头,用酚-仿法抽提血液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和基因扫描,并利用Peak Scanner Software... 试验旨在建立一套适用于德州驴亲子关系的鉴定体系。选取13个微卫星基因座作为标记,采集了53头德州驴血液样本,其中子代驴驹16头,候选父本13头,候选母本24头,用酚-仿法抽提血液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和基因扫描,并利用Peak Scanner Software v1.0软件读取基因型分型结果。对微卫星基因座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利用似然法(Cervus 3.0软件)和排除法对个体间的亲子关系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13个微卫星基因座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平均观测杂合度(Ho)、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6.846、0.689、0.671和0.625。期望杂合度与观测杂合度之差在0.002~0.088之间,差值较小。13个微卫星基因座的累计排除概率(EP)达到0.990以上。微卫星基因座具有高度多态性和较高的排除概率,适用于遗传分析和个体鉴定。利用Cervus 3.0软件基于似然法分析得到了16头子代驴驹的最似亲本,结合排除法对这16头驴驹及其最似亲本进行基因型比对,最终在53头德州驴中确定了11个亲子对。本试验建立了以13个微卫星位点作为核心标记,将似然法和排除法相结合作为主要分析方法的德州驴亲子关系鉴定体系,为育种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州驴 微卫星 亲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常见有机物还原Cr(Ⅵ)反应动力学
18
作者 梅喜艳 祝巨 +5 位作者 傅杰 姜仁禹 张淹 郭尚伟 尤金花 吕秀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91-997,共7页
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食品中15种常见有机物在不同pH值、不同温度下还原Cr(Ⅵ)的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L-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盐酸盐、L-甲硫氨酸表现出较强的还原Cr(Ⅵ)能力,其余12种有机物在5 h内基本未还原Cr(Ⅵ)。L-... 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食品中15种常见有机物在不同pH值、不同温度下还原Cr(Ⅵ)的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L-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盐酸盐、L-甲硫氨酸表现出较强的还原Cr(Ⅵ)能力,其余12种有机物在5 h内基本未还原Cr(Ⅵ)。L-抗坏血酸在短时可将Cr(Ⅵ)全部还原,L-半胱氨酸盐酸盐在60 min内可将Cr(Ⅵ)全部还原,L-甲硫氨酸在5 h内能将Cr(Ⅵ)还原23%,其还原能力次序为:L-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盐酸盐>L-甲硫氨酸。pH值对还原反应动力学影响较大,L-半胱氨酸盐酸盐对Cr(Ⅵ)的还原作用随pH的升高而增强,而L-甲硫氨酸对Cr(Ⅵ)的还原作用则随pH的升高而减弱直至不反应。以零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了pH=3.0时L-甲硫氨酸还原Cr(Ⅵ)的动力学数据,得到L-甲硫氨酸还原Cr(Ⅵ)的表观活化能为35.5 kJ mol 1;以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了L-半胱氨酸盐酸盐还原Cr(Ⅵ)动力学数据,得到pH=3.0、5.0和7.0时,L-半胱氨酸盐酸盐还原Cr(Ⅵ)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34.4,45.3,34.9kJ mol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 CR(VI) 还原反应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P-MS对驴奶中无机元素分布特征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一凡 郭尚伟 +2 位作者 段小波 王静 郝向慧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16,共5页
通过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对驴奶中无机元素质量浓度进行测定,探讨驴奶中无机元素间的相互关系,从无机元素角度对驴奶深层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对驴奶样品中18种无机元素质量浓度进行全定... 通过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对驴奶中无机元素质量浓度进行测定,探讨驴奶中无机元素间的相互关系,从无机元素角度对驴奶深层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对驴奶样品中18种无机元素质量浓度进行全定量测定,运用SPSS软件和灰色关联度软件对元素质量浓度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分析元素之间关联度。结果表明,Be、Mg、K、V、Cr、Mn、Fe、Zn、Se、Ba、U、Co、Ni、As、Tl、Sr为驴奶中关键指标元素,找出各关键元素与其相关性强的其他元素。对驴奶中的无机元素进行质量浓度测定,可从无机元素角度对驴奶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驴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驴奶 无机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手段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驴皮的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史兆松 刘丽 +4 位作者 张淹 周祥山 李士栋 李广华 孔令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63-465,共3页
目的基于光学手段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驴皮的方法。方法用哈氏切片器对待测驴皮、马皮和牛皮附属物毛进行切片,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动物毛纤维表面及横切面的显微结构差异。结果驴皮、马皮和牛皮附属物毛切显微镜观察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可... 目的基于光学手段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驴皮的方法。方法用哈氏切片器对待测驴皮、马皮和牛皮附属物毛进行切片,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动物毛纤维表面及横切面的显微结构差异。结果驴皮、马皮和牛皮附属物毛切显微镜观察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可作为毛皮种类的鉴别依据。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驴皮的真伪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驴皮 显微鉴别 哈氏切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