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阳市东江源保护区野生夏蜡梅居群的分布现状与保护对策
1
作者 傅国栋 金心滨 胡海涛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3期104-106,共3页
通过对东江源夏蜡梅居群分布现状、生长环境和结实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指出了东江源夏蜡梅居群目前存在着居群生境变化威胁居群自然演替,保护意识薄弱,相关研究不深入等问题,并提出了强化就地保护,加强宣传,提高群众意识,人工育苗造林及... 通过对东江源夏蜡梅居群分布现状、生长环境和结实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指出了东江源夏蜡梅居群目前存在着居群生境变化威胁居群自然演替,保护意识薄弱,相关研究不深入等问题,并提出了强化就地保护,加强宣传,提高群众意识,人工育苗造林及开展科学研究等保护和扩大珍稀植物资源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蜡梅 居群 分布现状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阳市东江源夏蜡梅群落特征与种群结构研究
2
作者 包水平 王兴辰 +2 位作者 金心滨 傅国栋 胡海涛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60-68,共9页
为探索东阳东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野生种群的群落结构,在其分布地设置3个20 m×20 m的样方,对群落物种组成、种群结构、径级结构及种间联结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东阳东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夏蜡... 为探索东阳东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野生种群的群落结构,在其分布地设置3个20 m×20 m的样方,对群落物种组成、种群结构、径级结构及种间联结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东阳东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夏蜡梅群落中以夏蜡梅、木荷Schima superba和窄基红褐柃Eurya rubiginosa为主要优势种,3个物种的重要值合计为34.02%;夏蜡梅种群径级分布呈近正态分布,胸径在[1, 2)cm之间的个体数量最多,表明该群落林龄较小,仍处于演替阶段。通过共同出现率、联结系数、Pearson相关系数以及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发现,夏蜡梅与木荷、窄基红褐柃、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以及鳞毛蕨Dryopteris呈正相关关系;与茶Camellia sinensis、里白Diplopterygium glaucum、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呈负相关关系。综上所述,东阳东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夏蜡梅群落物种分布较为均匀,但物种数相对较少,属于年轻群落,其结构与功能尚在完善中,易受到外来干扰与物种入侵,建议在夏蜡梅种群野外保育中采取适当的人工抚育措施,为其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蜡梅 群落结构 种群结构 种间联结 东江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线莲离体再生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包水平 武越 +1 位作者 钱婷婷 胡海涛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1588-1591,共4页
以金线莲无菌苗的茎段为材料,探究不同植物激素组合及配比对金线莲不定芽的诱导、增殖以及生根的影响,以期获得金线莲最佳的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外源激素的添加对金线莲丛生芽的诱导影响显著,金线莲芽诱导的最佳培养组合为基本培养... 以金线莲无菌苗的茎段为材料,探究不同植物激素组合及配比对金线莲不定芽的诱导、增殖以及生根的影响,以期获得金线莲最佳的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外源激素的添加对金线莲丛生芽的诱导影响显著,金线莲芽诱导的最佳培养组合为基本培养基(MS)+0.1μmol·L^(-1)萘乙酸(NAA)+20μmol·L^(-1)6-苄基腺嘌呤(6-BA);金线莲生根诱导的最佳培养组合为1/2MS+10μmol·L^(-1)吲哚丁酸(IBA)+2.0 g·L^(-1)活性炭。在草炭、珍珠岩、蛭石体积比为3∶1∶1的混合栽培基质中,组培苗长势最好,成活率90%以上。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金线莲规模化繁育系数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组织培养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