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发展轨迹及其预测因素分析
1
作者 陈礼静 于龙娟 +2 位作者 李娟 孔祥静 储静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2-450,共9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发展轨迹及其潜在类别的预测因素。方法采用整群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卒中中心住院治疗的128例急性缺血...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发展轨迹及其潜在类别的预测因素。方法采用整群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卒中中心住院治疗的12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于急性住院期收集患者的人口社会学资料、疾病相关资料、认知功能等基线资料,在脑卒中后3、6个月随访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应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识别认知功能发展轨迹,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发展轨迹类别的预测因素。结果根据MoCA评分识别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发展轨迹的3个潜在类别:高水平认知维持组(98例,76.6%)、低水平认知改善组(20例,15.6%)、中水平认知下降组(10例,7.8%)。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是否有吞咽障碍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不同发展轨迹类别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发展轨迹存在异质性,医护人员可根据认知功能发展轨迹类别的影响因素进行个体化评估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 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 预测因素 潜在类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整合护理路径在老年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2
作者 范文 卢丛兰 +2 位作者 陈芳 杨俊生 孔祥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0-533,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联合心理、康复的多学科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65例老年创伤性踝关节骨折,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路径组。常规护理组30例,护理路径组35例。所有患... 目的初步探讨联合心理、康复的多学科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65例老年创伤性踝关节骨折,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路径组。常规护理组30例,护理路径组35例。所有患者按照骨折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护理路径组根据设计的老年踝关节骨折护理路径进行流程化护理。结果路径护理组总住院日、外伤距离手术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护理组护理干预后SAS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中,路径护理组在健康教育、服务主动性与及时性和服务人性化3个项目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路径护理组功能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整合护理路径模式,配合外科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老年创伤性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路径 老年踝关节骨折 整合护理 多学科 骨质疏松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储备对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凡凡 于龙娟 +6 位作者 孔祥静 胡欢欢 郑静 李冬梅 张萍 吴雄枫 李娟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11-917,共7页
目的探讨认知储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认知障碍的预测作用。方法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卒中中心收治的291例AIS患... 目的探讨认知储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认知障碍的预测作用。方法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卒中中心收治的291例AIS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认知储备指数问卷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分别评估患者的认知储备和认知功能。一般资料调查通过患者的住院病历或神经科医师的床旁评估获得。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认知储备对AIS患者认知障碍的预测作用。结果291例AIS患者的年龄为(65.9±10.4)岁,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5(2,10)分,认知储备总分为(97±16)分,认知功能总分为23(17,27)分,发生认知障碍的患者有218例(74.9%)。在校正了年龄、户口类型、入院时NIHSS评分、糖尿病、大血管狭窄度和抑郁情绪后,认知储备是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高认知储备水平的AIS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可能性是低认知储备水平患者的0.156倍(95%CI 0.045~0.538,P=0.003),中等认知储备水平的AIS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可能性是低认知储备水平患者的0.272倍(95%CI 0.113~0.654,P=0.004)。结论较高水平的认知储备是AIS患者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提高认知储备水平有望成为脑卒中患者早期认知干预的潜在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卒中后认知障碍 认知储备 预测 保护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感知控制与认知功能关系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枝健 于龙娟 +4 位作者 孔祥静 金妍婷 甘丽芬 李冬梅 李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感知控制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2020年7月至11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437例AIS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其中231例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脑血管病中心、206例来自东部战区空军医院卒中中心。...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感知控制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2020年7月至11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437例AIS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其中231例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脑血管病中心、206例来自东部战区空军医院卒中中心。通过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自编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收集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和AIS疾病相关资料,使用长沙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估认知功能,使用健康相关感知控制问卷评估感知控制水平。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探索AIS患者感知控制和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437例AIS患者中男286例(65.4%)、女151例(34.6%),年龄为45~92岁,平均年龄为(64.8±9.6)岁,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3(1,7)分,329例(75.3%)患者为AIS首次发病。437例患者的认知功能得分为(19.6±6.2)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感知控制得分为(78.8±22.8)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经分层回归模型调整AIS严重程度、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后,分析结果显示AIS患者的感知控制与认知功能相关(β=0.11,P=0.014)。结论低感知控制是AIS患者认知功能低的重要因素,提高感知控制有望成为AI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干预的潜在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感知控制 认知功能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干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家庭照顾者家庭功能与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朱焕枝 李冬梅 +1 位作者 孔祥静 李娟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18-924,共7页
目的探讨慢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家庭照顾者的家庭功能对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4月至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卒中中心住院治疗并在出院后6个月接受随访的124对慢性缺血性脑卒中... 目的探讨慢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家庭照顾者的家庭功能对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4月至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卒中中心住院治疗并在出院后6个月接受随访的124对慢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家庭照顾者。通过自编人口社会学资料调查表、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分别收集患者及其主要家庭照顾者的人口社会学资料和患者的疾病相关资料,使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测量患者及其主要家庭照顾者的家庭功能,使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测量患者的抑郁症状,使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测量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采用χ2检验分析患者与主要家庭照顾者之间家庭功能的差异,并分别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两者的家庭功能与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124例慢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男75例(60.5%)、女49例(39.5%),年龄为(65.5±8.9)岁。患者的FAD总分为(136.6±19.7)分,主要家庭照顾者的FAD总分为(137.4±21.3)分。患者的CES-D得分为(14.2±10.6)分,其中54例(43.5%)存在抑郁症状;SS-QOL评分为(191.3±46.3)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在FAD的问题解决、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和总体功能6个维度中,患者与主要家庭照顾者报告的功能不良率[31.5%(39/124)vs 32.3%(40/124)、43.5%(54/124)vs 47.6%(59/124)、60.5%(75/124)vs 46.8%(58/124)、76.6%(95/124)vs 71.0%(88/124)、91.1%(113/124)vs 93.5%(116/124)、65.3%(81/124)vs 62.9%(78/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主要家庭照顾者报告的角色功能与患者的抑郁症状(OR=3.152,95%CI 1.142~8.702,P=0.027)和生活质量(b=-20.642,P=0.029)有关。结论主要家庭照顾者角色功能不良会增加慢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同时降低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缺血性脑卒中 卒中后抑郁 家庭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情同意原则在居家安宁疗护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熊峰 周宁 +2 位作者 李晓燕 徐心怡 丁亚萍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21,共3页
基于一家三级医院展开的居家安宁疗护实践探索,结合相关法律、政策规定,主要对居家安宁疗护护理服务中告知、知情、同意的具体内容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与在医疗机构中提供的安宁疗护相比,居家安宁疗护存在更大且易被忽视的... 基于一家三级医院展开的居家安宁疗护实践探索,结合相关法律、政策规定,主要对居家安宁疗护护理服务中告知、知情、同意的具体内容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与在医疗机构中提供的安宁疗护相比,居家安宁疗护存在更大且易被忽视的风险,从事安宁疗护的医护人员需明确居家安宁疗护与在医疗机构中的差异,知晓知情同意的相关内容及重要性,将知情同意原则贯穿居家安宁疗护的始终,为推进安宁疗护事业健康顺利发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疗护 居家护理 知情同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参与式健康教育在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孔祥静 李华飞 李娟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3-476,共4页
目的评价家庭参与式健康教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康复结局的影响,为改善家庭功能状况及患者康复结局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1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目的评价家庭参与式健康教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康复结局的影响,为改善家庭功能状况及患者康复结局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1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参与式健康教育。两组均随访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康复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认知功能正常(38.57%)高于对照组(20.00%)及干预前(1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为(47.39±9.61)分,高于对照组的(38.53±8.76)分及干预前自身的(29.16±10.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语言、情绪、个性和视力外,干预组患者其他领域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自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大便、小便以外,干预组患者的Barthel其他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自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家庭参与式健康教育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以提高患者的认知、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家庭参与式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