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思考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锦海 汪春晖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为新发传染病,2019年12月以来疫情持续发酵,目前已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文中从NCP的流行病学、病毒进化来源、预防控制方面,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卫健委规范文件及研究最新进展,探讨NC...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为新发传染病,2019年12月以来疫情持续发酵,目前已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文中从NCP的流行病学、病毒进化来源、预防控制方面,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卫健委规范文件及研究最新进展,探讨NCP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病学 进化来源 预防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小鼠模型在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实验中的应用
2
作者 路寒 张雪飞 +7 位作者 孙学伟 张若男 张昕蕊 张明燕 唐成亮 杨展 朱进 杨晓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7-636,共10页
目的:比较胆管结扎(bile duct ligation,BDL)和α⁃萘基异硫氰酸酯(α⁃naphthylisothiocyanate,ANIT)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差异,探讨两种模型在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实验中的应用范围。方法:将C57BL/6雄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 目的:比较胆管结扎(bile duct ligation,BDL)和α⁃萘基异硫氰酸酯(α⁃naphthylisothiocyanate,ANIT)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差异,探讨两种模型在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实验中的应用范围。方法:将C57BL/6雄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Sham组)、BDL组、BDL+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CFA)组、ANIT组和ANIT+SCFA组。BDL组、BDL+SCFA组在第1天进行BDL手术,ANIT组和ANIT+SCFA组在第1天开始通过灌胃方式给予100 mg/kg ANIT,每周1次,BDL+SCFA组和ANIT+SCFA组自造模日起,持续14 d自由饮用含SCFA的水(67.5 mmol/L乙酸钠、25.9 mmol/L丙酸钠、40 mmol/L丁酸钠),共观察14 d。收集各组小鼠肝组织以及血清样本后,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评估肝脏病理变化,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并通过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水平。结果:BDL组小鼠早期(第1周)出现明显黄疸和持续体重下降,后期(第2周)出现严重黄疸。ANIT组小鼠早期表现为轻度黄疸和体重下降,后期黄疸逐步加深。两种模型的肝组织大体与形态学中存在共同表现:肝脏硬化、肝细胞坏死、汇管区纤维化、炎症细胞浸润以及胆管增生。但BDL组早期出现上述表现且较重,而ANIT组早期表现较轻但后期加重。血清学指标显示,两组小鼠肝脏转氨酶水平均明显上升(P均<0.05);BDL组早期ALP和TBIL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较ANIT组升高明显(P<0.05),ANIT组小鼠的ALP和TBIL水平早期仅轻度升高,后期逐步升高(P<0.05)。血清炎症因子分析显示,BDL组小鼠早期IL⁃1β、IL⁃6和MCP⁃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ANIT组小鼠的炎症因子水平早期仅轻度上升,后期逐步升高并接近BDL组水平(P>0.05)。SCFA治疗对BDL组小鼠的黄疸、体重下降、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ALP和TBIL)及炎症因子水平(IL⁃6和MCP⁃1)均无显著改善(P>0.05)。然而,在ANIT组小鼠中,SCFA治疗显著改善黄疸和体重下降(P<0.05),并降低ALT、AST、TBIL水平(P<0.05)。此外,SCFA干预后ANIT组小鼠的IL⁃1β、IL⁃6和MCP⁃1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BDL模型具有起病急、肝损伤严重的特点,适合研究急性胆汁淤积性肝损伤,ANIT模型表现为起病缓慢、肝损伤逐渐加重,更适合模拟慢性胆汁淤积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性肝损伤 胆管结扎 α⁃萘基异硫氰酸酯 短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人源抗大别班达病毒抗体的制备及功能鉴定
3
作者 徐若薇 韩一芳 +4 位作者 周婷婷 吴梓菡 李军 金柯 汪春晖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3-752,共10页
目的: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恢复期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获得大别班达病毒(Dabie bandavirus,DBV)特异性抗体序列,制备全人源DBV抗... 目的: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恢复期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获得大别班达病毒(Dabie bandavirus,DBV)特异性抗体序列,制备全人源DBV抗体。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恢复期患者血浆抗体效价,挑取恢复期患者PBMC样本进行磁珠富集,经流式细胞仪分选获得能够结合DBV糖蛋白的特异性单个B细胞,经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BCR)测序获得抗体序列,进行单链抗体的原核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ELISA和体外中和实验鉴定抗体的表达、结合能力和中和活性。结果:共收集25例SFTS恢复期患者血液样本,血浆中均发现了DBV糖蛋白和核衣壳蛋白的抗体。选取样本进行流式分选和BCR测序,分析后共获得6个单链抗体,对DBV均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和中和活性。结论:成功表达了6个与DBV具有中和作用的全人源抗DBV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大别班达病毒 恢复期患者 全人源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A.muciniphila改善大肠杆菌诱导的小鼠腹泻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学伟 何君花 +7 位作者 姜新泽 何世军 朱磊 唐成亮 秦明珂 朱进 杨展 吴玉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的:以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诱导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模型,分析益生菌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A.muciniphila)对ETEC诱导腹泻的改善效果。方法:用ETEC诱导小鼠腹泻模型。实验... 目的:以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诱导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模型,分析益生菌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A.muciniphila)对ETEC诱导腹泻的改善效果。方法:用ETEC诱导小鼠腹泻模型。实验小鼠随机分为PBS组、模型组、干预组。干预组给予灌服A.muciniphila菌液(浓度为1×109CFU/mL)0.2 m L/d,连续5 d,模型组口腔灌服ETEC菌液(浓度为1×109CFU/mL)0.5 mL/d。记录小鼠身体状况、体重、腹泻率和死亡率的变化;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RT-PCR检测结肠组织IL-1、TNF-α、IL-6 mRNA的表达;收取小鼠粪便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身体状况明显改善,腹泻率降低了66%,死亡率降低了30%;血清IL-1β、IL-6和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肠组织IL-1、IL-6、TNF-αmRNA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肠组织病理变化显著改善。16S rRNA测序显示干预组物种相对丰度明显增加,肠道菌群α多样性与菌群组成发生明显改变,在干预组中,多种益生菌丰度增加。结论:益生菌A.muciniphila通过增加肠道菌群多样性、保护结肠黏膜组织和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ETEC引起的腹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 腹泻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孔肯雅病毒nsP1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5
作者 周婷婷 杨展 +3 位作者 常永和 周东明 朱进 郑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基孔肯雅病毒(CHIKV)广泛分布于非洲、南亚以及东南亚地区。文章拟制备抗CHIKV nsP1蛋白单克隆抗体,建立CHIKV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合成nsP1编码基因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nsP1,大肠埃希菌表达并纯化获得重组nsP1蛋白,... 目的基孔肯雅病毒(CHIKV)广泛分布于非洲、南亚以及东南亚地区。文章拟制备抗CHIKV nsP1蛋白单克隆抗体,建立CHIKV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合成nsP1编码基因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nsP1,大肠埃希菌表达并纯化获得重组nsP1蛋白,免疫小鼠后用常规方法制备筛选可稳定分泌nsP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SDS-PAGE和ELISA鉴定抗体特异性,并建立免疫学检测方法。结果成功获得了6株阳性细胞株,纯化和筛选得到特异性良好的抗nsP1配对单克隆抗体,建立的双抗夹心ELISA法能特异性检测nsP1抗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可快速检测CHIKV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结论成功建立了针对CHIKV抗原的免疫学检测方法,为CHIKV感染早期诊断增加了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孔肯雅病毒 nsP1蛋白 单克隆抗体 胶体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