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环芳烃对海洋贝类多生物水平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翼飞 曲梦杰 +3 位作者 丁家玮 陈思雨 王忆 邸雅楠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9,共12页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s)是海洋中常见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海洋生态安全及海洋生物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海洋贝类作为海洋生态毒理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其滤食性、固着性等生理特点使其对PAHs具有较高的生物蓄积能力,可以在不同生物水...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s)是海洋中常见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海洋生态安全及海洋生物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海洋贝类作为海洋生态毒理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其滤食性、固着性等生理特点使其对PAHs具有较高的生物蓄积能力,可以在不同生物水平产生一系列的毒性效应。本文综述目前PAHs在海洋贝类多种生物水平所造成的生物毒性效应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从个体生理特征、组织结构、细胞毒性和基因毒性4个层次展开讨论,为更有效地利用海洋贝类这一模型生物,深入开展PAHs对海洋生物的致毒效应与机制研究提供思路与检测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海洋贝类 毒性效应 多水平生物标记物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北部海域风能资源的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哲 张韧 +2 位作者 葛珊珊 张明 吕海龙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5-477,共13页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风场资料,对1997—2016年俄罗斯北部海域风能资源展开评估,并建立选址指标体系,识别潜在海上风电场建址区域。结果表明:俄罗斯北部海域的风功率密度大小和风功率密度等级分布均为"西高东低"型...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风场资料,对1997—2016年俄罗斯北部海域风能资源展开评估,并建立选址指标体系,识别潜在海上风电场建址区域。结果表明:俄罗斯北部海域的风功率密度大小和风功率密度等级分布均为"西高东低"型,即巴伦支海风能资源最丰富且风功率密度等级最高,东西伯利亚海风能资源较少且风功率密度等级最低;有效风速出现频率为单谷型,夏季出现谷值,春季、秋季和冬季出现峰值;风功率密度变异系数有明显季节变化,冬季变异系数较高,夏季变异系数达到最低值;喀拉海适宜开发近海风能资源,巴伦支海适宜开发深海风能资源;风向频率最高的风向是NE,其次是NNE与ENE向。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国内相关单位参与北极风能资源开发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功率密度 选址区划 海冰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