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肠内营养个案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春燕 姚红林 +3 位作者 李嘉琪 沈硕 赵泽华 叶向红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6-311,共6页
目的:系统检索、评价并整合关于家庭肠内营养病人个案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关于家庭肠内营养病人个案管理的证据,对符合质量要求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的提取和总结。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其中指南1篇、专家共识3篇、行业标... 目的:系统检索、评价并整合关于家庭肠内营养病人个案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关于家庭肠内营养病人个案管理的证据,对符合质量要求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的提取和总结。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其中指南1篇、专家共识3篇、行业标准2篇、系统评价1篇和随机对照试验3篇,从建立档案、政策管理、建立多学科团队、家庭肠内营养整体评估、实施管理和健康教育及随访共6个方面汇总33条家庭肠内营养个案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结论:整合关于家庭肠内营养病人个案建档及管理的相关证据,可应用于临床实践,促进家庭肠内营养的规范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肠内营养 个案管理 循证护理 证据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粉症对焦虑症状风险的影响
2
作者 朱彤 杨建军 周志强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257,共5页
目的探讨花粉症与焦虑症状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2007至2023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数据库的数据,最终有23953例临床数据被提取分析,其中2021至2023年(疫情后)参与者共7779例。采用经混杂变量调整后的二元逻辑回归模型,... 目的探讨花粉症与焦虑症状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2007至2023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数据库的数据,最终有23953例临床数据被提取分析,其中2021至2023年(疫情后)参与者共7779例。采用经混杂变量调整后的二元逻辑回归模型,通过计算OR(95%CI)来确定花粉症和焦虑症状的关系。最后通过亚组分析检验这种关系是否受性别、婚姻状态、吸烟、抑郁症状和哮喘病史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花粉症和非花粉症患者的焦虑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8.3%和29.5%。调整了所有协变量后,花粉症患者患焦虑症状的风险提高了21.0%(OR=1.210,95%CI:1.093~1.338)和15.3%(OR=1.153,95%CI:1.013~1.313)。在2007-2023年总体和2021-2023年疫情后数据中,花粉症与焦虑症状的关联在未婚者、从未吸烟者、无抑郁症状者以及哮喘患者中更为明显(P<0.05)。结论花粉症与焦虑症状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花粉症患者较非花粉症者更容易出现焦虑症状。在临床实践中应关注花粉症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焦虑症状的管理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症 焦虑症状 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数据库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信息因子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悦(综述) 刘清珍 张利东(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79-784,共6页
沉默信息因子(SIRT1)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性脱乙酰酶,可以通过改变底物的乙酰化状态,在细胞衰老、凋亡、氧化应激、炎症、自噬和能量代谢等多种过程中发挥作用。SIRT1在人组织和细胞内普遍表达,多项研究已证实了SIRT1在脑血管疾... 沉默信息因子(SIRT1)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性脱乙酰酶,可以通过改变底物的乙酰化状态,在细胞衰老、凋亡、氧化应激、炎症、自噬和能量代谢等多种过程中发挥作用。SIRT1在人组织和细胞内普遍表达,多项研究已证实了SIRT1在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创伤性脑损伤,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中等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神经保护作用,以SIRT1为靶点的治疗方式可能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就SIRT1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信息因子 脑血管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前衰弱与术后1年内死亡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啸云 申玉英 +2 位作者 纪木火 徐建国 沈锦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5-399,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择期骨科手术后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探究衰弱与术后1年内死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接受择期骨科手术老年患者313例,男94例,女219例,年龄≥65岁,ASAⅠ—Ⅳ级。收集并记录性别、年龄、BMI、ASA分级...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择期骨科手术后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探究衰弱与术后1年内死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接受择期骨科手术老年患者313例,男94例,女219例,年龄≥65岁,ASAⅠ—Ⅳ级。收集并记录性别、年龄、BMI、ASA分级、受教育年限以及术前、术中指标,采用埃德蒙顿衰弱量表(EFS)评估患者术前衰弱程度,术后1年通过电话进行随访。根据术后1年内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两组: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1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FS对术后1年内死亡的预测效能。结果24例(7.7%)患者在术后1年内死亡。死亡组年龄、ASA分级、EFS、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卡茨指数(Katz ADL)、功能活动问卷(FAQ)评分、血糖、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术中失血量均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BMI、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和白蛋白均明显低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FS(每增加1分,OR=1.404,95%CI 1.169~1.685)是术后1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EFS预测术后1年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6(95%CI 0.744~0.908,P<0.001)。结论衰弱评分增加与老年患者骨科术后1年内死亡呈正相关,为老年衰弱患者提供围术期干预指导,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衰弱 骨科手术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阿片化麻醉与镇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5
作者 夏明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20-922,共3页
研究表明阿片类药物滥用、误用产生系列严重问题,权衡其利弊,在麻醉与疼痛管理中阿片类镇痛药的合理使用引起广大国内外学者的重视[1]。尽管目前我国手术患者阿片类药物用量较低,但上升趋势明显,因此麻醉科医师应积极面对阿片类药物不... 研究表明阿片类药物滥用、误用产生系列严重问题,权衡其利弊,在麻醉与疼痛管理中阿片类镇痛药的合理使用引起广大国内外学者的重视[1]。尽管目前我国手术患者阿片类药物用量较低,但上升趋势明显,因此麻醉科医师应积极面对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及滥用、成瘾问题。去阿片化麻醉(opioid-free anesthesia,OFA)与镇痛技术是一种全新的麻醉理念,然而国内国际麻醉学界对其评价尚存在争议,本综述对OFA的优缺点及面临的问题挑战等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科医师 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镇痛药 疼痛管理 药物不良反应 镇痛技术 麻醉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药物与肿瘤转移 被引量:11
6
作者 夏明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5-517,共3页
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手术依然是实体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然而绝大部分患者死于术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麻醉对肿瘤患者术后转移复发的关系尚存在争议⑴。本文就近年来进行麻醉药物对肿瘤转移复发的影响等一系列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肿瘤转移复发 麻醉药物 肿瘤患者 实体肿瘤 死亡率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熊静薇 李丽萍 +1 位作者 张利东 刘杨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7期104-108,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辅助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CSEA)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辅助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CSEA)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单纯CSEA组、低剂量DEX组和高剂量DEX组,每组各40例。低剂量DEX组采用0.25μg/(kg·h)DEX辅助CSEA,高剂量DEX组采用0.40μg/(kg·h)DEX辅助CSEA。比较3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硬膜外用药量,以及麻醉前5 min(T1)、麻醉后10 min(T2)、手术开始后30 min(T3)、术毕(T4)患者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醛固酮(aldosterone,ALD)和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比较三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剂量DEX组和高剂量DEX组患者硬膜外用药量均显著少于单纯CSEA组(均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3组患者HR、MAP,ANGⅡ、PRA、ALD和CD3^(+)、CD4^(+)/CD8^(+)水平的时间、组间及时间和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1相比,单纯CSEA组患者在T2、T3、T4时刻HR均显著加快(均P<0.05),MAP均显著降低(均P<0.05),低剂量DEX组和高剂量DEX组患者T2、T3、T4时刻HR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T1相比,三组患者T3、T4时刻ANGⅡ、PRA、ALD均显著升高(均P<0.05),且单纯CSEA组患者T3、T4时刻ANGⅡ、PRA、ALD均显著高于同期低剂量DEX组与高剂量DEX组(均P<0.05)。T3、T4时刻高剂量DEX组患者血清CD3^(+)T细胞、CD4^(+)/CD8^(+)T细胞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T1时刻(均P<0.05)。高剂量DEX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CSEA组与低剂量DEX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DEX辅助CSEA下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当DEX达一定剂量后,增加用量会抑制机体免疫反应,不利于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腰硬联合麻醉 T淋巴细胞亚群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氧饱和度监测对骨科高龄患者术后谵妄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茜 昂扬 +2 位作者 施敏 龙云 陈兴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59-1063,共5页
目的术后谵妄脑缺血、缺氧损伤相关。文中探讨脑氧饱和度(rScO_(2))监测在预测骨科高龄患者术后谵妄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12月在南京市江宁医院行骨科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154例,年龄70~85岁。患者均于术前行认知状态(MMSE... 目的术后谵妄脑缺血、缺氧损伤相关。文中探讨脑氧饱和度(rScO_(2))监测在预测骨科高龄患者术后谵妄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12月在南京市江宁医院行骨科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154例,年龄70~85岁。患者均于术前行认知状态(MMSE量表)和抑郁状态(GDS量表)评估。手术均采用全身麻醉联合脑电双频指数(BIS)、无创脑氧饱和度(rScO_(2))监测,且术中均行动脉血气监测。以静息状态和吸氧状态下的脑氧和动脉平均压均值记为基线值rScO_(2)和MAP,并计算rScO_(2)曲线下面积(AUC-rScO_(2));以动脉血气值计算脑氧摄取(CMRO_(2)),并记录患者发生并发症以及恶心、呕吐等术后不良反应情况。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法分析谵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54例患者中发生谵妄25例,谵妄发生率16.23%。谵妄患者术中rScO_(2)最高值与基线值比较下降幅度均>30%。与非谵妄组比较,谵妄组患者rScO_(2)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1%vs 6.1%,P<0.05),术前与手术结束即刻血气分析结果差值△Glu(5.12 mol/L vs 2.12 mol/L,P<0.05)、△CMRO_(2)(7.98%vs 4.02%,P<0.05)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元回归统计结果提示,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OR=0.711,95%CI=0.029~1.443)、rScO_(2)变异度(OR=0.331,95%CI=0.051~1.941)、CMRO_(2)变异度(OR=0.407,95%CI=0.049~1.713)、糖尿病(OR=0.491,95%CI=0.027~1.740)。结论rScO_(2)术中监测可预测高龄骨科下肢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提示调整术中脑灌注,对减少高龄骨科患者术后谵妄发生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谵妄 高龄 骨科手术 脑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麻醉方式对老年急性颈动脉闭塞介入开通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惠康丽 杨东 +3 位作者 韩云飞 李凤利 郭章宝 刘新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28-1131,共4页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与清醒镇静对老年急性颈动脉闭塞介入开通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登记研究中的老年急性颈动脉闭塞介入开通患者155例,按照不同手术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组24例和清...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与清醒镇静对老年急性颈动脉闭塞介入开通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登记研究中的老年急性颈动脉闭塞介入开通患者155例,按照不同手术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组24例和清醒镇静组131例。主要观察指标为90 d功能结局,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s scale,mRS)评分;其他次级观察指标包括24 h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颅内出血、肺炎、入院至股动脉穿刺时间、股动脉穿刺至再通时间、改良的脑梗死溶栓分级、住院期间及90 d死亡等。结果2组住院时间、改良的脑梗死溶栓分级、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入院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症状性颅内出血、无症状性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肺炎、mRS评分、股动脉穿刺至再通时间、住院及90 d死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身麻醉组比较,清醒镇静组入院至股动脉穿刺时间更短[120.0(78.0,149.0)min vs 145.0(122.5,194.8)min,P=0.016]。结论老年急性颈动脉闭塞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围术期麻醉管理中,全身麻醉与清醒镇静对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颈动脉狭窄 血管内操作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通过海马BDNF-TrkB通路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所致小鼠工作记忆障碍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玉斌 王星明 +2 位作者 张跃 周志强 杨建军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8-334,共7页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所致小鼠工作记忆障碍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2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5组:假手术+生理盐水组(SN组)、慢性坐骨神经压迫(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生理盐水组...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所致小鼠工作记忆障碍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2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5组:假手术+生理盐水组(SN组)、慢性坐骨神经压迫(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生理盐水组(CN组)、CCI+艾司氯胺酮组(CE组)、CCI+ANA⁃12组(CA组)、CCI+ANA⁃12+艾司氯胺酮组(CAE)组,每组10只。采用CCI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于造模后第16天,CE组、CAE组分别给予艾司氯胺酮10 mg/kg,其中CAE组于艾司氯胺酮注射前30 min给予ANA⁃12(一种选择性TrkB受体拮抗剂)0.5 mg/kg;CA组仅给予ANA⁃12;SN组、CN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5 d腹腔注射给药。于造模后第21天行旷场实验、Y迷宫实验,检测小鼠机械缩足反应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及热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并于造模后第21~23天腹腔注射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omo⁃2⁃deoxyUridine,BrdU)。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小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蛋白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检测海马齿状回BrdU及双皮质素(doublecortin,DCX)共染阳性(BrdU+/DCX+)细胞数量。结果与SN组相比,CN组、CE组、CA组、CAE组PWT明显降低(P均<0.05),PWL明显缩短(P均<0.05);在旷场实验中,5组小鼠的运动总距离无明显差异(P=0.142);Y迷宫实验中,与SN组相比,CN组自发性交替正确率明显降低(P<0.001),与CN组相比,CE组自发性交替正确率明显升高(P<0.001),与CE组相比,CAE组自发性交替正确率明显降低(P=0.004);与SN组相比,CN组BDNF表达下调(P=0.021),与CN组相比,CE组BDNF表达上调(P=0.030),与CE组相比,CAE组表达下调(P=0.043);与SN组相比,CN组BrdU+/DCX+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25),与CN组相比,CE组BrdU+/DCX+细胞数量明显升高(P=0.003),与CE组相比,CAE组BrdU+/DCX+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14)。结论艾司氯胺酮可能通过海马BDNF⁃TrkB神经通路促进海马齿状回神经再生,进而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所致的工作记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神经病理性疼痛 工作记忆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抑郁治疗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方宁(综述) 刘清珍 张利东(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24,共6页
抑郁症是临床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对于抑郁症的治疗研究不断深化,发现重度抑郁症患者海马和外周血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降低。BDNF是调节神经环路发育和功能的关键因... 抑郁症是临床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对于抑郁症的治疗研究不断深化,发现重度抑郁症患者海马和外周血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降低。BDNF是调节神经环路发育和功能的关键因子,是参与神经元分化和生长、突触形成和可塑性、维持大脑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分子。在许多神经退性型疾病的发生及其相关药物作用机制研究中都有重要作用。BDNF也逐渐成为治疗抑郁研究中的重要生物标志物。文章就BDNF的生物学功能、BDNF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以及BDNF与抑郁治疗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超前镇静对部队伤员全麻下行膝关节镜手术术后早期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明达 尹安琪 +1 位作者 冯军贤 张利东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2-405,共4页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超前镇静对部队伤员全麻下行膝关节镜手术术后早期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9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二医院拟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部队伤员。最终纳入51例,根据术前不同给药分为:等渗盐水组(术前静...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超前镇静对部队伤员全麻下行膝关节镜手术术后早期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9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二医院拟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部队伤员。最终纳入51例,根据术前不同给药分为:等渗盐水组(术前静脉推注等渗盐水)、右美托嘧啶组(术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嘧啶)和瑞马唑仑组(术前静脉注射苯磺酸瑞马唑仑注射液),每组17例。观察并记录麻醉苏醒即刻(T1),苏醒后30 min(T2)及苏醒后6 h(T3)伤员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及镇静(Ramsay)评分。结果T1时,等渗盐水组、右美托嘧啶组、瑞马唑仑组伤员MAP、HR、SpO_(2)及Ramsay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右美托咪定组、瑞马唑仑组MAP、HR低于等渗盐水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SpO_(2)低于瑞马唑仑组、等渗盐水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Ramsay评分高于瑞马唑仑组、等渗盐水组(P<0.05)。T3时,3组伤员MAP、H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SpO_(2)低于瑞马唑仑组、等渗盐水组(P<0.05),3组伤员组间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马唑仑超前镇静对部队伤员全麻下行膝关节镜手术术后早期苏醒质量优于右美托咪定,抑制呼吸程度较小,利于伤员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镇静 抗焦虑 应激 瑞马唑仑 全麻苏醒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慢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燕 叶樱 +1 位作者 程浩(综述) 唐君(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0-644,共5页
肠道被称为人的第二大脑,肠道菌群通过肠-脑轴对大脑产生影响,参与多种疾病的调节,包括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慢性疼痛和抑郁症等。既往研究表明肠道菌群能够调节疼痛发展,但其在慢性疼痛患者中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文章主要就肠道... 肠道被称为人的第二大脑,肠道菌群通过肠-脑轴对大脑产生影响,参与多种疾病的调节,包括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慢性疼痛和抑郁症等。既往研究表明肠道菌群能够调节疼痛发展,但其在慢性疼痛患者中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文章主要就肠道菌群调节慢性疼痛的机制,从不同疼痛模型探讨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大脑改变以及通过靶向干预肠道菌群进行治疗慢性疼痛的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慢性疼痛 肠-脑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虞秋艳 尹安琪(综述) 张利东(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06-1209,共4页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是脓毒症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常由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引起弥漫性脑功能障碍,最终导致患者的高死亡率和痴呆率。氢气作为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抗氧化、抗炎及抗凋亡作用明显。近些年来,氢气作为脓毒症相关性...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是脓毒症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常由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引起弥漫性脑功能障碍,最终导致患者的高死亡率和痴呆率。氢气作为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抗氧化、抗炎及抗凋亡作用明显。近些年来,氢气作为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治疗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文章主要就氢气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中的作用,如减轻神经炎症、维护血脑屏障完整性、保护线粒体功能、减轻认知障碍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氢气 氧化应激 神经炎症 血脑屏障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创伤救治气道管理指南 被引量:17
15
作者 米卫东 +6 位作者 张铁铮 葛衡江 张宏 徐建国 张惠 徐波 李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29-1132,共4页
战创伤麻醉因其自身的特点而极具挑战性。为指导麻醉科医师及相关救治人员对战创伤伤病员进行快速正确的评估和及时有效的处置,提高战创伤救治能力,全军麻醉与复苏学专业委员会曾制定《战创伤麻醉指南(2017)》[1]。作为总体概述,该指南... 战创伤麻醉因其自身的特点而极具挑战性。为指导麻醉科医师及相关救治人员对战创伤伤病员进行快速正确的评估和及时有效的处置,提高战创伤救治能力,全军麻醉与复苏学专业委员会曾制定《战创伤麻醉指南(2017)》[1]。作为总体概述,该指南无疑对战创伤麻醉起到了原则性的指导作用。但因篇幅所限,具体问题未能详述,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形成具体的指导意见。本指南以《战创伤麻醉指南(2017)》为基础,进一步形成战创伤救治气道管理指导意见,以提高指南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科医师 气道管理 战创伤 复苏学 创伤麻醉 总体概述 伤病员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在不同脑区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佳伟(综述) 贾敏 +1 位作者 杨建军 周志强(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5-660,共6页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慢性精神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现已成为严重的社会负担。常用的单胺类药物起效慢且易复发,因此探究新的抗抑郁靶点和方法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需求。新近研究发现不同脑区...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慢性精神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现已成为严重的社会负担。常用的单胺类药物起效慢且易复发,因此探究新的抗抑郁靶点和方法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需求。新近研究发现不同脑区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在抑郁症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主要从不同脑区的分子、细胞和环路等层面阐述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为抑郁症治疗提供更准确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发病靶区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焦虑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宗曼曼 纪木火 +2 位作者 魏华 周志强 杨建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2-485,共4页
目的探讨海马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焦虑样行为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C57BL/6小鼠76只,随机分为四组:sham+生理盐水组(A组,n=13)、sham+克伦特罗组(B组,n=13)、盲肠结扎穿孔(CLP)+生理盐水组(C组,n=25)、CLP+克伦特罗... 目的探讨海马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焦虑样行为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C57BL/6小鼠76只,随机分为四组:sham+生理盐水组(A组,n=13)、sham+克伦特罗组(B组,n=13)、盲肠结扎穿孔(CLP)+生理盐水组(C组,n=25)、CLP+克伦特罗组(D组,n=25)。所有小鼠在术后即刻至术后15 d腹腔注射克伦特罗0.5 mg/kg或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每组各取3只小鼠于术后第12 h处死取海马组织,检测小鼠海马内CD11b、IL-1β、IL-6及BDNF蛋白含量。每组剩余小鼠于术后第13、14天分别行旷场、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与A、B组比较,C组进入开放臂的时间缩短,次数减少;海马CD11b、IL-1β、IL-6蛋白含量明显增加,BDNF含量明显减少(P<0.05);与C组比较,D组小鼠进入开放臂的时间明显延长、次数明显增加;海马CD11b、IL-1β、IL-6蛋白含量明显减少,BDNF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激活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可以改善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小鼠的焦虑样行为,这可能与其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增加BDNF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焦虑样行为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对中枢炎症反应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毛明杰 纪木火 +1 位作者 杨建军 周志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23-1025,共3页
中枢炎症反应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作为人体重要的神经内分泌轴,对应激、炎症反应、神经功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HPA轴对中枢炎症反应的调节复杂多样,既存在抗炎作用又存在促... 中枢炎症反应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作为人体重要的神经内分泌轴,对应激、炎症反应、神经功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HPA轴对中枢炎症反应的调节复杂多样,既存在抗炎作用又存在促炎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HPA轴对中枢炎症反应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以期为临床上中枢炎症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炎症 HPA轴 神经退行性疾病 炎症反应 神经功能 疾病的防治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腰方肌阻滞对二次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痛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鲁学文 刘月江 +2 位作者 纪久雨 翟盼盼 段满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47-1051,共5页
目的观察后路腰方肌阻滞(QLB)对二次剖宫产产妇术后子宫复旧痛及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12月因瘢痕子宫行二次剖宫产产妇73例,年龄22~40岁,体重50~90 kg,ASAⅠ或Ⅱ级,单胎足月妊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两组:观察... 目的观察后路腰方肌阻滞(QLB)对二次剖宫产产妇术后子宫复旧痛及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12月因瘢痕子宫行二次剖宫产产妇73例,年龄22~40岁,体重50~90 kg,ASAⅠ或Ⅱ级,单胎足月妊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7)。观察组术毕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后路QLB,对照组模仿观察组超声下寻找腰方肌但不给药。术后24 h和48 h随访并记录产妇子宫复旧痛评分(VAS疼痛评分)和镇痛泵按压次数,并完成术后恢复量表(QoR-40)问卷,以及记录术后初次母乳喂养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首次进食时间,以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4 h内及24~48 h最严重及最轻微子宫复旧痛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术后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及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术后恢复量表问卷得分明显升高,术后初次母乳喂养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首次进食时间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腰方肌阻滞可降低二次剖宫产产妇术后48 h内子宫复旧痛程度,缩短初次母乳喂养时间,减少术后阿片药物用量并促进产妇术后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方肌阻滞 剖宫产 子宫复旧痛 母乳喂养 术后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隔缺血预处理对老年小鼠神经认知功能及小胶质细胞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曾秋婷 张慧 +1 位作者 李仁奇 孙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99-803,共5页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预处理(RIPre)对老年小鼠神经认知功能及小胶质细胞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的影响。方法采用异氟醚麻醉+腹腔探查术建立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模型。15月龄老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缺血预...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预处理(RIPre)对老年小鼠神经认知功能及小胶质细胞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的影响。方法采用异氟醚麻醉+腹腔探查术建立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模型。15月龄老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缺血预处理组(RIPre组)、手术麻醉组(S组)和手术麻醉+缺血预处理组(S+RIPre组)。RIPre组和S+RIPre组于PND模型建立前行远隔缺血-再灌注,小鼠后肢血流阻断5 min后血液复流5 min,共重复缺血-复灌3次。术后第3天行旷场实验,第4、5天分别行条件性恐惧实验训练和测试。每组另外取6只小鼠于术后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术后第3天海马离子钙结合适配器分子1(Iba1)和PSD95蛋白含量,ELISA法检测术后第3天海马IL-6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S组中央区域停留时间明显减少,僵直反应百分比明显降低,术后第3天海马IL-6浓度明显升高,PSD95蛋白含量明显降低,Iba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S组比较,S+RIPre组中央区域停留时间明显延长,僵直反应百分比明显增加,术后第3天海马IL-6浓度明显降低,PSD95蛋白含量明显升高,Iba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RIPre可减轻异氟醚麻醉手术诱发的老龄小鼠神经认知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RIPre抑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从而减轻对突触可塑性的损伤,并减弱海马神经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认知功能 远隔缺血预处理 小胶质细胞 突触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