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检索、评价和汇总国内外关于因鼻饲管引起的鼻黏膜压力性损伤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按照证据资源“6S”模型,系统检索UpToDate、国际指南协作网、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图书馆、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目的:检索、评价和汇总国内外关于因鼻饲管引起的鼻黏膜压力性损伤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按照证据资源“6S”模型,系统检索UpToDate、国际指南协作网、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图书馆、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及相关营养专业网站有关鼻黏膜压力性损伤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2月。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由4名研究者独立完成,咨询循证专家意见后,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汇总。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5篇指南、4篇专家共识、1篇临床决策、1篇系统评价、1篇证据总结,涵盖组建团队、鼻黏膜评估、鼻黏膜护理、鼻饲管的放置与维护、监测和教育5个主题24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的关于预防和护理因鼻饲管道引起的鼻黏膜压力性损伤的证据可应用于临床实践,促进鼻饲管道规范化管理,提高肠内营养实施效果。展开更多
重症病人肠道功能障碍涉及多环节病理损伤,表现为上皮细胞损伤、粘液层变化、微生态失调以及免疫系统紊乱等[1-2]。在血管收缩导致的肠道灌注不足的触发下,这些相互关联的肠道功能障碍共同驱动并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重症病人肠道功能障碍涉及多环节病理损伤,表现为上皮细胞损伤、粘液层变化、微生态失调以及免疫系统紊乱等[1-2]。在血管收缩导致的肠道灌注不足的触发下,这些相互关联的肠道功能障碍共同驱动并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发生。肠道免疫功能是肠屏障功能的核心组成部分,约有15%~30%的重症病人会因肠道免疫紊乱发生肠道菌群易位[3]。肠道菌群易位所引发的局部和全身性免疫反应不仅会妨碍肠屏障功能的恢复,还可以形成病原体储存库,导致毒力和耐药微生物的积累,增加重症病人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及死亡率[3-4]。因此,在重症病人的治疗中,处理肠道炎症和免疫问题成为恢复肠屏障功能和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检索、评价和汇总国内外关于因鼻饲管引起的鼻黏膜压力性损伤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按照证据资源“6S”模型,系统检索UpToDate、国际指南协作网、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图书馆、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及相关营养专业网站有关鼻黏膜压力性损伤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2月。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由4名研究者独立完成,咨询循证专家意见后,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汇总。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5篇指南、4篇专家共识、1篇临床决策、1篇系统评价、1篇证据总结,涵盖组建团队、鼻黏膜评估、鼻黏膜护理、鼻饲管的放置与维护、监测和教育5个主题24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的关于预防和护理因鼻饲管道引起的鼻黏膜压力性损伤的证据可应用于临床实践,促进鼻饲管道规范化管理,提高肠内营养实施效果。
文摘重症病人肠道功能障碍涉及多环节病理损伤,表现为上皮细胞损伤、粘液层变化、微生态失调以及免疫系统紊乱等[1-2]。在血管收缩导致的肠道灌注不足的触发下,这些相互关联的肠道功能障碍共同驱动并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发生。肠道免疫功能是肠屏障功能的核心组成部分,约有15%~30%的重症病人会因肠道免疫紊乱发生肠道菌群易位[3]。肠道菌群易位所引发的局部和全身性免疫反应不仅会妨碍肠屏障功能的恢复,还可以形成病原体储存库,导致毒力和耐药微生物的积累,增加重症病人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及死亡率[3-4]。因此,在重症病人的治疗中,处理肠道炎症和免疫问题成为恢复肠屏障功能和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