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致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亮 孙兆瑞 +3 位作者 任艺 陈鑫 杨志洲 聂时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俯卧位通气是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导致ARDS的报道较少。文中旨在评价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致中重度ARD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 目的俯卧位通气是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导致ARDS的报道较少。文中旨在评价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致中重度ARD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急救医学科43例急性百草枯中毒合并中重度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是否行俯卧位通气将患者分为2组:俯卧组(进行俯卧位通气,n=13)、对照组(未进行俯卧位通气,n=30)。统计分析2组患者入科时的性别、年龄、APACHE II评分、血浆百草枯浓度等指标,比较住院前5天的氧合指数、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及平均动脉压,同时比较2组患者住院病死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预后指标。结果第2天,俯卧组患者氧合指数(176±13)、二氧化碳分压[(33.6±4.3) mm Hg]较对照组[(149±18)、(26.3±3.2) mm Hg]明显升高(P<0.05),第3-5天亦明显升高(P<0.05);俯卧组呼吸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2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气道意外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用于急性百草枯中毒致中重度ARDS的患者是安全的,改善了该类患者的氧合,但未能改善预后。为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合并ARDS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百草枯中毒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氧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临床治疗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李辞茹(综述) 聂时南(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2-326,共5页
百草枯中毒后死亡原因主要为不可逆性肺纤维化、呼吸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目前临床上主要治疗方法为洗胃、导泻、血液净化以及对症支持治疗,然而有效性尚不让人满意。目前国内外针对百草枯中毒临床治疗及分子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 百草枯中毒后死亡原因主要为不可逆性肺纤维化、呼吸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目前临床上主要治疗方法为洗胃、导泻、血液净化以及对症支持治疗,然而有效性尚不让人满意。目前国内外针对百草枯中毒临床治疗及分子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文章就近年来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临床治疗如血液净化、抗氧化剂、糖皮质激素、中药治疗等方案,以及分子机制研究如上皮-间质转化、Wnt/β-catenin通路、NF-κB通路、Akt-Nrf-2通路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中毒 肺纤维化 临床治疗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乳酸水平与创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曹昌魁 刘锐 +2 位作者 李亮 王蒙蒙 聂时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30-834,共5页
目的创伤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复杂,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伤情监测和预后判断标志物。文中探讨创伤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乳酸水平与创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急救医学科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符... 目的创伤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复杂,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伤情监测和预后判断标志物。文中探讨创伤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乳酸水平与创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急救医学科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69例创伤患者的资料,记录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II(APACHE II)、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伤后24 h内NLR和乳酸水平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ISS评分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轻伤组(ISS<16,n=78)、重伤组(16≤ISS<25,n=53)、危重伤组(ISS≥25,n=38);根据28 d结局事件分为死亡组(n=22)和存活组(n=147)。分析NLR和乳酸水平与IS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预后判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NLR与ISS评分呈正相关(r=0.34,P<0.001),且在不同程度创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酸与ISS评分呈正相关(r=0.28,P=0.002),且在不同程度创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NLR、乳酸预测创伤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5和0.686。结论NLR、乳酸与创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创伤患者的早期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严重程度 预后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伤患者初始血乳酸及休克指数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张鹏 王蒙蒙 +4 位作者 孙兆瑞 杨志洲 董妍 庄苏园 聂时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9-404,共6页
目的血乳酸及不同休克指数均是临床上判断多发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文中旨在探讨初始血乳酸及不同休克指数与多发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不同休克指数联合初始血乳酸对多发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东部... 目的血乳酸及不同休克指数均是临床上判断多发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文中旨在探讨初始血乳酸及不同休克指数与多发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不同休克指数联合初始血乳酸对多发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急诊科收治的351例多发伤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结局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按照rSIG(GCS/SI)的截断值11.1分为低rSIG组和高rSIG组。比较各组基本生命体征、休克指数(SI)、初始血乳酸、28 d病死率等指标。比较SI、rSIG、初始血乳酸与多发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存活组患者rSIG值显著大于死亡组[20.5(15.0,26.3)vs 7.8(4.9,12.6),P<0.01]、初始血乳酸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1.7(1.1,2.8)mmol/L vs 2.9(2.0,7.5)mmol/L,P<0.01];rSIG≤11.1患者初始血乳酸水平[2.4(1.5,5.2)mmol/L]、抢救时间[1.0(1.0,3.0)d]、重症监护住院时间[13.0(4.0,24.0)d]以及28 d死亡率(33.3%)均显著大于rSIG>11.1患者[1.7(1.1,2.7)mmol/L、1.0(1.0,1.0)d、1.0(0.0,9.5)d和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伤患者rSIG与初始乳酸水平呈负相关(r=-0.364,P<0.00);rSIG与初始血乳酸联合对患者28 d病死率的判断能力(AUC=0.832)优于单独初始血乳酸(AUC=0.739)、SI(AUC=0.598)、rSIG(AUC=0.809)、SI联合血乳酸(AUC=0.732)。结论rSIG与初始血乳酸水平联合对多发伤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最佳。rSIG同多发伤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最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IG休克指数 乳酸 多发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CT评分对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陈迁 孙兆瑞 +4 位作者 廖浩宇 姬晓航 任艺 张炜 聂时南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9-584,共6页
目的探讨Rotterdam CT评分、Marshall CT分级和Helsinki CT评分与中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死亡事件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抢救室治疗收治的404例中重度TBI患者的... 目的探讨Rotterdam CT评分、Marshall CT分级和Helsinki CT评分与中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死亡事件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抢救室治疗收治的404例中重度TBI患者的临床资料,伤后24 h内入院并行CT检查,计算Rotterdam CT评分、Marshall CT分级和Helsinki CT评分。观察其28 d死亡情况和6个月后GOS评分情况。结果404例患者中,28 d死亡患者有110例,早期死亡率27.2%;创伤后6个月恢复良好(GOS=5分)者78例(19.31%)、轻残(GOS=4分)81例(20.05%)、重残(GOS=3分)91例(22.52%)、植物状态(GOS=2分)者44例(10.89)、死亡(GOS=1分)110例(27.23%)。ROC曲线显示,Rotterdam CT评分、Helsinki CT评分和Marshall CT分级预测中重度TBI住院28 d死亡事件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AUC=0.879、95%CI 0.843~0.909、P<0.01,AUC=0.766、95%CI 0.722~0.807、P<0.01,AUC=0.745、95%CI 0.700~0.787、P<0.01;而Rotterdam CT评分、Helsinki CT评分和Marshall CT分级预测中重度TBI住院6个月早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AUC=0.940、95%CI 0.912~0.961、P<0.01,AUC=0.784、95%CI 0.741~0.823、P<0.01,AUC=0.891、95%CI 0.856~0.919、P<0.01。结论Rotterdam CT评分、Helsinki CT分级和Marshall CT分级系统对中重度TBI早期预后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尤以Rotterdam CT评分对创伤后6个月预后的预测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terdam CT评分 Marshall CT分级 Helsinki CT评分 创伤性颅脑损伤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