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肾脏病患者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黄力(综述) 葛永纯(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40-1344,共5页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是导致死亡的首位因素。传统的危险因素已不能完全解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的代谢等非传统危险因素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CKD特别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血清...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是导致死亡的首位因素。传统的危险因素已不能完全解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的代谢等非传统危险因素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CKD特别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升高,这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的相关性目前并不清楚。文章主要就Hcy、叶酸和维生素B12在CKD患者中的代谢变化以及补充叶酸、维生素B12能否使CKD患者获益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B12 慢性肾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预细胞死亡在肾脏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汤雄 张炯 王金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77-881,共5页
精确调节细胞死亡与生存对于维持有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器官发育和免疫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些肾病,尤其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急性肾损伤,可见明显的细胞死亡调控异常。细胞死亡与生存调控异常是多种病理改变的共同机制,研发... 精确调节细胞死亡与生存对于维持有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器官发育和免疫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些肾病,尤其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急性肾损伤,可见明显的细胞死亡调控异常。细胞死亡与生存调控异常是多种病理改变的共同机制,研发针对细胞死亡与生存异常的调控药物也许可广泛应用于肾病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文章主要对肾损伤相关的细胞死亡通路,以及可能的干预靶点和对急慢性肾损伤转归的影响,包括一些新的治疗手段,如针对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的一类新药的疗效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慢性肾病 急性肾损伤 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移植肾脏病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许蒙(综述) 曾彩虹(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17-1321,共5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其在医学病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移植肾活检病理作为移植后肾脏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对后续的治疗和预后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在辅助病理分析、识别及定位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文章对人工智...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其在医学病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移植肾活检病理作为移植后肾脏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对后续的治疗和预后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在辅助病理分析、识别及定位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文章对人工智能在移植肾脏病理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基于机器学习的肾组织分类、供肾组织的肾小球病变评估、移植后排斥反应的识别、免疫荧光沉积物的识别、免疫组织化学病理分析和肾移植后的结局预测。通过分析和归纳相关研究结果,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效地辅助医师进行移植肾脏病理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从而提高病理医师工作效率,在移植病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肾脏移植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δT细胞在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温建强 李丽娟(综述) 曾彩虹(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26-1232,共7页
在肾的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中,非典型T细胞在不同的生理环境下扮演不同的角色。γδT细胞(TCRγδ+CD3+)被认为是一群介于适应性免疫与固有免疫之间的桥梁细胞,是非典型T细胞之一。γδT细胞广泛参与各类肾病的炎症和免疫调节反应,并在... 在肾的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中,非典型T细胞在不同的生理环境下扮演不同的角色。γδT细胞(TCRγδ+CD3+)被认为是一群介于适应性免疫与固有免疫之间的桥梁细胞,是非典型T细胞之一。γδT细胞广泛参与各类肾病的炎症和免疫调节反应,并在透析感染、移植后免疫耐受、细胞疗法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临床治疗和检验诊断应用前景。文章就γδT细胞的发育、分布、功能以及在肾病中的角色进行综述,为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T细胞 ΓΔT细胞 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bry病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丹 张炯 王金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1-205,共5页
Fabry病(FD)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溶酶体贮积病。以α?半乳糖苷酶A活性下降为特征,造成三己糖酰基鞘脂醇贮积在人体各器官、组织,导致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因此,使用特异性生物标记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与分期、明确器官受累及... Fabry病(FD)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溶酶体贮积病。以α?半乳糖苷酶A活性下降为特征,造成三己糖酰基鞘脂醇贮积在人体各器官、组织,导致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因此,使用特异性生物标记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与分期、明确器官受累及监测疗效至关重要。Lyso?Gb3是建立诊断的重要生物标记,可评估致病基因突变。蛋白尿和血肌酐对监测肾损伤最有价值,肌钙蛋白I和高敏肌钙蛋白T可明确心肌损害。文章主要就FD相关靶器官如肾、心脏、神经系统损伤的标志物及其对疾病进展、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的指导价值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RY病 生物标记物 Lyso-Gb3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相关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石朋先 任贵生 胡伟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2-656,共5页
新型抗肿瘤药物显著提高了肿瘤患者的存活时间,与此同时,抗肿瘤药物导致的肾损伤及其对肿瘤患者预后造成的不良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传统化疗药物主要通过对肾小管的直接毒性造成肾损伤,而新型抗肿瘤药物造成的肾损伤类型多,包括急性肾... 新型抗肿瘤药物显著提高了肿瘤患者的存活时间,与此同时,抗肿瘤药物导致的肾损伤及其对肿瘤患者预后造成的不良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传统化疗药物主要通过对肾小管的直接毒性造成肾损伤,而新型抗肿瘤药物造成的肾损伤类型多,包括急性肾小管损伤、血栓性微血管病、间质性肾炎、肾小球疾病等,由于发病机制不同,需要明确诊断.给予不同的治疗。文章重点介绍抗肿瘤药物,尤其对新型抗肿瘤药物导致肾损伤的危险因素、损伤类型、发病机制及防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药物肾毒性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钟永忠 刘芸芸 +4 位作者 胡子云 梁少姗 梁丹丹 吕镗烽 曾彩虹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26-932,共7页
目的分析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因COVID-19住院的203例非ICU患者。根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n=70)和NAKI组(n=133),分析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因COVID-19住院的203例非ICU患者。根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n=70)和NAKI组(n=133),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COVID-19患者出现AKI的危险因素。结果AKI发生率为34.48%。AKI组的平均年龄较NAKI组更大(76.0岁vs 69.5岁),中位病程更短(7 d vs 10 d),既往存在高血压(74.3%vs 51.9%)、糖尿病(35.7%vs 20.3%)以及慢性肾脏病(38.6%vs 7.5%)的患者比例高于NAKI组(P<0.05)。AKI组患者恶心纳差(37.1%vs 19.5%)、呕吐腹泻(34.3%vs 16.5%)、尿量减少(8.6%vs 1.5%)的发生率均高于NAKI组(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慢性肾脏病、低血红蛋白、高肌红蛋白是AKI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AKI组COVID-19患者死亡较NAKI组高(P<0.001)。结论COVID-19合并AKI的患者并不少见,合并AKI患者的死亡率增加,对于高龄、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慢性肾脏病患者,症状以恶心纳差、呕吐腹泻以及少尿的患者应警惕AK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识别IgA肾病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肾小球病理特征
8
作者 刘许蒙 雷群娟 +7 位作者 梁冬梅 钟永忠 方惠文 徐峰 梁丹丹 梁少姗 杨帆 曾彩虹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6-933,共8页
目的评估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构建的肾脏病理分析系统(ARPS)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在IgA肾病(IgAN)和HSPN中ARPS定量的肾小球特征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 目的评估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构建的肾脏病理分析系统(ARPS)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在IgA肾病(IgAN)和HSPN中ARPS定量的肾小球特征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实验中心经肾活检确诊为IgAN(n=170)和HSPN(n=153)的患者资料。采用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评估ARPS在HSPN患者中的识别效果,并应用ARPS识别其肾小球病变类型,如球性硬化(GS)、节段硬化(SS)、新月体(C)和非上述病变类型肾小球(NOA),并识别NOA肾小球中的固有细胞类型,包括系膜细胞(M)、内皮细胞(E)和足细胞(P)等。利用X-tile软件确定足细胞数字病理特征的最佳截止点,并将患者分为足细胞高值组(>最佳截止点)和足细胞低值组(≤最佳截止点)。比较IgAN和HSPN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并分析患者数字病理特征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ARPS对HSPN患者病变类型的识别效果较好,其中NOA、GS肾小球识别效果(F1分数分别为0.95和0.90)优于C和SS(F1分数分别为0.83和0.73)。ARPS可准确定位HSPN患者的肾小球固有细胞(F1分数>0.91)。两组患者的系膜细胞数字指标均与牛津分型系膜细胞增殖评分呈正相关(P<0.01)。足细胞高值组患者的肾功能稳定率明显高于足细胞低值组(P<0.05)。结论ARPS可应用于HSPN患者的肾小球病变及固有细胞识别。系膜细胞数字指标可提示系膜细胞增殖程度,足细胞数字指标可辅助分析两种疾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IGA肾病 病理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患者肾移植术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心脏磁共振评价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未 倪雪峰 +6 位作者 祁丽 周长圣 陆梦洁 谢轲楠 文吉秋 张龙江 卢光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4-379,共6页
目的目前有关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肾移植术后尿毒症性心肌病(UC)可逆性的临床研究较少。文中旨在利用心脏磁共振(CMR)探讨接受肾移植术的ESRD患者在心脏结构和功能方面的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9月到2017年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国家肾脏疾... 目的目前有关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肾移植术后尿毒症性心肌病(UC)可逆性的临床研究较少。文中旨在利用心脏磁共振(CMR)探讨接受肾移植术的ESRD患者在心脏结构和功能方面的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9月到2017年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接受肾移植术的ESRD患者38例。患者于肾移植术前1~2 d接受CMR初次检查,并进行肾移植术后CMR随访复查。统计学分析:随访中位时间7.0(3.7~9.5)个月。将随访时间分为:3~4个月阶段,随访中位时间3.5(3.4~3.7)个月;≥6个月阶段,随访中位时间8.4(7.1~12.7)个月。于随访中位时间7.0个月、随访中位时间3.5个月、随访中位时间8.4个月分别对比各自时间段内CMR随访复查及CMR初次检查的CMR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体表面积、收缩末期容积(LVESV)/体表面积、舒张末期质量(LVEDM)/体表面积、收缩末期质量(LVESM)/体表面积等]差异。结果 38例患者中25例完成随访,平均年龄27.5岁,无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史,透析时间1.7(1.5~2.2)年。随访中位时间7.0个月、随访中位时间3.5个月、随访中位时间8.4个月:CMR随访复查LVEDV/体表面积、LVESV/体表面积较CMR初次检查显著下降(P<0.05)。随访中位时间7.0个月:CMR随访复查LVEDM/体表面积较CMR初次检查显著下降[(59.0±17.0)g/m^2vs (67.1±24.2)g/m^2,P<0.05]。随访中位时间7.0个月、随访中位时间8.4个月:CMR随访复查LVEF较CMR初次检查显著升高(P<0.05)。随访中位时间7.0个月、随访中位时间3.5个月、随访中位时间8.4个月,3个时间段内的CMR随访复查左心室初始T1弛豫时间(基底部、中间部、心尖部及整体)较CMR初次检查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对于无糖尿病及缺血性心脏病史且透析时间较短的年轻ESRD患者,UC特征性改变左心室扩张、收缩功能障碍以及弥漫性心肌纤维化在肾移植术后均是可逆的。初始T1弛豫时间可作为评价ESRD患者弥漫性心肌纤维化程度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性心肌病 心脏磁共振 终末期肾病 初始T1弛豫时间 弥漫性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及D-二聚体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芳 曹虎男 +4 位作者 王珂 万艳慧 杜文娟 谢红浪 吕桂兰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22-826,共5页
目的探讨Padua、Geneva、Wells、Wells简化版4种静脉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及D二聚体对肾病综合征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TE)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10月入住东部战区总医院肾脏科,并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的417例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Padua、Geneva、Wells、Wells简化版4种静脉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及D二聚体对肾病综合征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TE)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10月入住东部战区总医院肾脏科,并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的417例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心率、病理诊断以及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按住院期间是否并发VTE,将患者分为VTE组(27例)和非VTE组(390例)。依据各量表评分结合D二聚体,针对原量表推荐分级评价其VTE发生风险,探讨风险分级相关危险因素与VTE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4种风险评估模型及D二聚体评估显示,Geneva、Padua、Wells、Wells简化版及D-二聚体在推荐分级后与金标准的Kappa指数分别为0.039,0.243、0.058、0.204、0.267;Wells联合D-二聚体的AUC最高(0.914),约登指数分别为0.736,SE为1.0。结论4种静脉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及D二聚体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栓形成的评估中,Wells联合D-二聚体预测能力最佳,可为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栓评估预测提供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风险评估 住院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协助诊疗肾移植受者混合感染的分析
11
作者 李喆 朱淑华 +2 位作者 王杨 许书添 李世军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8-761,共4页
0引言。肾移植受者的感染,需要根据移植后时间、免疫状态、临床影像学特征等预判高危感染病原体。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可协助混合感染、机会性感染、罕见感染病原体检出,需早期取样精准、病... 0引言。肾移植受者的感染,需要根据移植后时间、免疫状态、临床影像学特征等预判高危感染病原体。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可协助混合感染、机会性感染、罕见感染病原体检出,需早期取样精准、病情变化动态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 肾移植受者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护士工作嵌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黄丽璇 戴小梅 +1 位作者 吕桂兰 刘宇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4-1088,共5页
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护士工作嵌入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0-12月5个省份8家医院的145名连续性血液净化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工作嵌入量表、护士工作环境量表和离职意愿量表对其调查。结... 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护士工作嵌入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0-12月5个省份8家医院的145名连续性血液净化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工作嵌入量表、护士工作环境量表和离职意愿量表对其调查。结果连续性血液净化护士工作嵌入总均分为(3.62±0.64)分;护士工作环境感知总均分为(3.15±0.54)分;离职意愿总均分为(2.14±0.7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嵌入的影响因素包括离职意愿、用工性质、护士工作环境、生育状况和学历(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40.7%。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护士的工作嵌入处于中等水平,管理者可根据其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以改善护士工作环境、降低离职意愿,提高工作嵌入水平,从而达到稳定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人才队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护士 工作嵌入 护士工作环境 离职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乐沙福联合G-CSF在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13
作者 董艳 艾燕 杨洪霞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分析普乐沙福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AL型淀粉样变性)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SCT)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在某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使用普乐沙福联合G-... 目的分析普乐沙福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AL型淀粉样变性)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SCT)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在某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使用普乐沙福联合G-CSF动员方案进行ASCT的32例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分析其基线临床资料、干细胞采集、造血重建、动员相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2例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使用普乐沙福联合G-CSF动员3~5 d后,采集前CD34+细胞计数及采集物CD34+细胞数分别为106.00(80.25,180.25)个/μL和(6.73±3.62)×10^(6)/kg;32例患者中有31例第1天采集合格,21例患者第1天采集优良,32例患者均采集成功,单次采集合格率96.88%,单次采集优良率65.63%,采集成功率100%;粒系植入中位时间9(9,10)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10(9,11)d,粒缺中位时长5(4,5)d,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造血重建;动员相关不良反应情况为腹痛腹泻17例(53.13%)、骨骼肌肉酸痛10例(31.25%)、恶心呕吐5例(15.63%)、面部发麻2例(6.25%)、胸闷1例(3.13%),均为1、2级,对症处理后快速缓解,轻微可控。结论普乐沙福联合G-CSF动员方案应用于AL型淀粉样变性行ASCT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普乐沙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检测在高血压急症伴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喆 陈梦星 +5 位作者 王杨 周玉超 娄丽璇 许书添 章海涛 李世军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15-821,共7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检测在高血压急症(HE)伴肾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2年1月至2021年1月东部战区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收治的HE伴肾损伤患者,以卧立位RAAS水平进行分组... 目的回顾性分析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检测在高血压急症(HE)伴肾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2年1月至2021年1月东部战区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收治的HE伴肾损伤患者,以卧立位RAAS水平进行分组,分析患者的靶器官损害(HMOD)特征、预后以及RAAS与HMOD相关性。结果176例HE伴肾损伤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33.51±8.59)岁,高血压病程11.0(1.0,48.0)个月,慢性肾病(CKD)病程1.0(1.0,3.0)个月。随访24个月后,63例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其中5例因心脑血管事件死亡。多因素COX回归发现HE时尿蛋白、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酐(Scr)水平是患者ESR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RAAS未激活患者相比,RAAS激活的HE伴肾损伤患者CKD病程短,以HN为主,较少合并原发性肾病,尿检轻,容量负荷轻,心肌肥厚重,但肾脏预后好(P<0.05)。结论HE伴肾损伤的患者常见于青年男性。RAAS检测有助于早期识别不伴原发性肾病的HE患者,及时抑制RAAS,改善肾脏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 高血压急症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彦妤 岳慧杰 +4 位作者 陈晨 程东瑞 李雪 王金泉 周国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81-1186,共6页
目的感染是移植术后最常见的非心血管疾病死亡原因。文中分析和探讨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接受肾移植术的303例受者围... 目的感染是移植术后最常见的非心血管疾病死亡原因。文中分析和探讨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接受肾移植术的303例受者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率、类型、来源、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危险因素,并比较不同级别抗菌药物的预防效果。结果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发生感染30例(9.90%),29例为医院感染(96.67%)。其中最常见的感染为肺部感染(12/30,40.00%),感染病原体主要为G-菌26株(66.67%)。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活体肾移植受者(12.78%vs 5.69%,χ2=4.114,P<0.05)。DCD肾移植围术期使用不同级别的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47%vs 14.89%,χ2=0.790,P=0.37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中输血(OR=3.973,95%CI 1.092~14.455,P=0.036)、术后运用霉酚酸酯联合环孢素及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OR=6.404,95%CI 1.216~33.717,P=0.028)是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易并发术后感染,且多为医院感染。DCD肾移植受者比活体肾移植受者更易发生围手术期感染,且预防性使用高级别的抗菌药物不能有效降低围手术期感染发生率,需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围手术期 医院感染 抗菌药物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