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敲降长链非编码RNA 00467表达对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汪向海 邢敏 +2 位作者 吕镗烽 刘红兵 宋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8期841-849,共9页
目的:探讨敲降长链非编码RNA00467(long intergenic non-coding RNA00467,linc00467)对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AD)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LAD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清样本,采用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方法检测LAD患者和... 目的:探讨敲降长链非编码RNA00467(long intergenic non-coding RNA00467,linc00467)对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AD)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LAD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清样本,采用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方法检测LAD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清中linc00467的表达水平。绘制ROC曲线检测linc00467在LAD中的诊断效能。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对数秩检验分析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使用细胞增殖测定法和裸鼠皮下瘤实验来证实敲降linc00467表达在体外和体内对肿瘤发生的影响。结果:与健康志愿者相比,LAD患者血清中的linc00467表达上调,并且linc00467在肿瘤直径大于3 cm的LAD患者、有淋巴结转移和晚期LA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38、P=0.018和P=0.019)。血清中高表达的linc00467提示LAD患者预后较差,多因素分析表明linc00467的表达可以作为LAD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功能实验表明,敲降linc00467表达可以在体外和体内抑制LAD细胞增殖。结论:研究表明linc00467参与了LAD的发生发展,并且linc00467可能是一种新型的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也是LAD的潜在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c00467 长链非编码RNA 肺腺癌 预后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表现及预后 被引量:1
2
作者 程东瑞 吕镗烽 +2 位作者 文吉秋 刘斌 陈劲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0-292,共3页
0引言作为被人类新认知的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凭借超强的传染性已经造成全球范围流行[1]。SARS-CoV-2的致病机理和易感因素目前尚未明确。免疫功能... 0引言作为被人类新认知的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凭借超强的传染性已经造成全球范围流行[1]。SARS-CoV-2的致病机理和易感因素目前尚未明确。免疫功能在传染性疾病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肾移植患者术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免疫力处于抑制状态,该类患者感染SARS-CoV-2后临床表现不同于其他人群。目前,对于肾移植患者感染SARS-CoV-2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策略鲜有报道。自2020年2月2日运行以来,我院先后接诊2例肾移植术后感染SARS-CoV-2患者。现就其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肾移植 免疫抑制剂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病原学、临床特点、感染控制及治疗 被引量:41
3
作者 于乐成 宋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63-1072,共10页
SARS冠状病毒2(SARS-CoV-2)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是继Alpha、Beta、Gamma及Delta变异株之后新出现的一种需关注的变异株,其抗原特别是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区(RBD)的氨基酸突变明显多于其他变异株,使得Omicron变异株的感染性、传播性及... SARS冠状病毒2(SARS-CoV-2)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是继Alpha、Beta、Gamma及Delta变异株之后新出现的一种需关注的变异株,其抗原特别是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区(RBD)的氨基酸突变明显多于其他变异株,使得Omicron变异株的感染性、传播性及免疫逃逸性明显增强,疫苗接种的保护效果下降,感染潜伏期明显缩短,但致病力也明显下降,绝大多数感染者表现为无症状或轻症;重症患者的病情加重多与原有基础疾病的进展相关。及时筛查并医学隔离感染者,做好各项个人防护措施以切断传播途径,积极推进疫苗接种以保护易感人群,是控制疫情传播的重要举措。少部分患者可出现所谓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后COVID-19综合征或后COVID-19状态,应加强长期随访。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缩短感染进程及促进恢复,还有助于疫情控制,因此研发具有良好成本效益比且方便服用的抗病毒药物是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SARS冠状病毒2 奥密克戎变异株 免疫逃逸 病原学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抗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大鼠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戴伟 吴海兰 +1 位作者 赵明 辛晓峰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观察COPD大鼠肠粘膜屏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COPD组,每组20只。采用单纯烟熏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HE染色观察肺组织、肠组织的病理变化。用蛋白印迹法测定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 目的:观察COPD大鼠肠粘膜屏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COPD组,每组20只。采用单纯烟熏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HE染色观察肺组织、肠组织的病理变化。用蛋白印迹法测定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二胺氧化酶的活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尿L/M值,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肠组织中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肠组织病理显示COPD组大鼠肠道粘膜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部分区域有粘膜上皮脱落。COPD组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明显降低(P<0.05)。血清二胺氧化酶水平,尿L/M,肠组织中炎症因子明显增高(P<0.05)。结论:COPD大鼠存在肠粘膜屏障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肠道炎症反应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肠粘膜屏障 紧密连接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