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申请单在病理检查流程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汪小霞 夏春 +4 位作者 巩雪 印洪林 石群立 周晓军 陆珍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7-289,共3页
用电子申请单替代传统的纸质申请单,将电子申请单技术应用于病理检查流程,既可以节约成本,减轻工作量,统一病理申请单的格式标准,又能减少填写差错,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医疗安全。特别是当前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预防交叉感染,... 用电子申请单替代传统的纸质申请单,将电子申请单技术应用于病理检查流程,既可以节约成本,减轻工作量,统一病理申请单的格式标准,又能减少填写差错,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医疗安全。特别是当前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预防交叉感染,病理电子申请单的优势更加突出。病理电子申请单技术的应用,优化了病理检查流程,为进一步实现医院病案无纸化工作打下基础,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电子申请单 应用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组织miR-200家族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免疫检查点分子PD-L1的关系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晓露 张缨 +2 位作者 江龙委 秦峰 贾绍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miR-200家族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可能具有调控PD-1/PD-L1的作用。文中探究肝癌组织中miR-200a、miR-200b、miR-200c与免疫检查点分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分析2018年6月-2019年8月期间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60例行手... 目的miR-200家族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可能具有调控PD-1/PD-L1的作用。文中探究肝癌组织中miR-200a、miR-200b、miR-200c与免疫检查点分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分析2018年6月-2019年8月期间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60例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癌旁组织及肝癌组织标本中的PD-L1表达。qRT-PCR检测标本中miR-200a、miR-200b、miR-200c的表达。合成miR-200a、miR-200b、miR-200c的类似物并转入肝癌细胞株HepG2中,过表达此3种microRNA。Western blot法检测过表达后PD-L1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使用荧光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00a、miR-200b、miR-200c对于PD-L1的靶向调控能力。结果肝癌患者癌组织中miR-200a(4.26±0.99 vs 30.89±4.78,P=0.0007)、miR-200b(9.59±2.04 vs 26.19±3.79,P=0.0026)、miR-200c(10.37±2.20 vs 18.70±3.35,P=0.023)含量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D-L1表达阳性的患者具有更低水平的miR-200家族表达量。结论过表达miR-200可降低PD-L1的表达,并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肝癌中miR-200可直接靶向PD-L1对其进行负向调控。在肝癌中PD-L1是miR-200家族的靶点,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200 肝癌 PD-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在人颅内破裂与未破裂动脉瘤瘤壁中表达的差异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顶顶 余波 +3 位作者 李劲松 韦永祥 刘翔宇 杭春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在人颅内破裂与未破裂动脉瘤瘤壁中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1例)和东部战区总医院(12例)接受开颅夹闭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 目的探讨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在人颅内破裂与未破裂动脉瘤瘤壁中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1例)和东部战区总医院(12例)接受开颅夹闭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其中破裂动脉瘤7例,未破裂动脉瘤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ARP-1在动脉瘤瘤壁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PARP-1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核中,呈棕黄色;在未破裂动脉瘤瘤壁中,PARP-1阳性细胞个数较少,分布稀疏,且在动脉瘤瘤壁全层均有表达;在破裂动脉瘤瘤壁中,PARP-1阳性细胞密集分布于血管壁外膜。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破裂动脉瘤瘤壁PARP-1的阳性表达高于未破裂动脉瘤瘤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0±19)个比(56±14)个,t=4. 291,P <0. 01]。结论 PARP-1在破裂动脉瘤瘤壁中的表达较未破裂动脉瘤明显升高,可能在颅内动脉瘤的破裂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聚腺苷二磷酸酯核糖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