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KPC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分子机制及其临床分布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勇 史利宁 +7 位作者 胡毓安 曹进 孙宁 姚新月 张静 王颖 范明 王卫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5-579,共5页
目的产KPC铜绿假单胞菌(PA)常为泛耐药菌,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探讨产KPC的PA的分子耐药传播机制及其临床分布,为预防和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以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东部战区总医院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临床分离的泛耐药PA... 目的产KPC铜绿假单胞菌(PA)常为泛耐药菌,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探讨产KPC的PA的分子耐药传播机制及其临床分布,为预防和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以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东部战区总医院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临床分离的泛耐药PA,16S rRNA测序法进行菌种鉴定;改良CarpaNP法检测碳青霉烯酶的类型;PCR法进行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和质粒同源性分析;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其质粒进行测序。结果112株泛耐药PA中有20株菌检出A类碳青霉烯酶,占17.9%,经PCR验证均携带bla KPC基因。其中16株来自ICU病房,占80.0%。质粒全序测定结果显示,质粒全长51.6 kb,有69个开放阅读框(ORFs),平均GC含量59.2%,是一个全新的带bla KPC质粒,它有全新的骨架区和1个新的Tn 1403-based bla KPC-2单元转座子。结论产KPC酶是PA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PA中出现携带bla KPC-2的耐药质粒,提示这种耐药特性将如同其在肠杆菌科一样在PA中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bla_(KPC-2) 碳青霉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直接快速检测阳性血培养标本碳青霉烯酶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卫萍 王颖 +7 位作者 周志涛 吴文琦 吴美琳 徐日蕾 武存霞 吴秀文 赵云 任建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25-929,共5页
目的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最主要的耐药机制是产碳青霉烯酶。文中评价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直接快速检测阳性血培养标本碳青霉烯酶的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东部战区总医院2022年3月-6月期间88份住院患者血培养生长肠... 目的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最主要的耐药机制是产碳青霉烯酶。文中评价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直接快速检测阳性血培养标本碳青霉烯酶的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东部战区总医院2022年3月-6月期间88份住院患者血培养生长肠杆菌目细菌的血标本,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分别检测阳性血培养标本和培养分离菌株的5种碳青霉烯酶(KPC、NDM、VIM、IMP、OXA-48)。以PCR为金标准,评估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直接检测阳性血培养标本碳青霉烯酶的准确性。结果 88份阳性血培养标本直接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出29份产KPC酶、6份产OXA酶、2份产NDM酶、2份产KPC+NDM酶、2份产KPC+OXA酶。培养分离菌株的检测结果与血培养标本一致。与PCR相比,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直接快速检测阳性血培养标本碳青霉烯酶的敏感度为97.6%,特异度为100%。结论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直接快速检测阳性血培养标本碳青霉烯酶具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为临床抗生素的早期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碳青霉烯酶 血培养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鹭 张立平 +2 位作者 陈芳芳 于娟 李晓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56-1261,共6页
目的血清长链非编码RNA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展紧密相关。文中旨在探讨RA患者血清内lncRNA的差异性表达。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原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入院的RA患者和门诊健康体检人员血清标... 目的血清长链非编码RNA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展紧密相关。文中旨在探讨RA患者血清内lncRNA的差异性表达。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原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入院的RA患者和门诊健康体检人员血清标本。其中RA患者血清标本30份(RA组),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标本30份(对照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血清进行LncRNAs差异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检出1693(23.67%)个存在差异表达的lncRNAs。基因芯片分析结果显示,在表达谱方面,RA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RA组1693个lncRNAs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表达,在总lncRNAs中占比为23.67%,其中376个lncRNAs的表达上调超过2倍,1317个lncRNAs表现为表达下调;11个lncRNAs表达上调超过了4倍;35个lncRNAs表达下调超过了7倍。GO富集分析显示,376个高表达基因影响到分子功能284项、生物学过程1455项以及细胞组成253项。KEGG Pathway分析显示,主要与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胰岛素抵抗通路、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内吞作用通路等有关。结论 RA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的lncRNAs对RA的发生和发展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基因芯片 长链非编码RNA 差异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