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AI成像优化联合迭代算法在“双低”主动脉CTA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
21
1
作者
王明
王怡宁
+3 位作者
于敏
王沄
王曼
金征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09-1016,共8页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成像优化技术联合迭代算法(ClearView+)对"双低"(低辐射剂量及低碘负荷)主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8年2~5月在本院NeuViz128CT行主动脉CTA检查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成像优化技术联合迭代算法(ClearView+)对"双低"(低辐射剂量及低碘负荷)主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8年2~5月在本院NeuViz128CT行主动脉CTA检查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为"双低"组(管电压80kVp,对比剂40mL);B组为常规组(管电压120kVp,对比剂80mL)。A组图像采用ClearView+迭代算法分别按照6个不同重建档位(0%、10%、30%、50%、70%及90%;0%为滤波反投影)重建图像,选出图像质量最佳重建档位作为A1组,进一步对A1组图像采用AI成像优化技术进行图像优化,所得图像作为A2组;B组则采用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对A1,A2和B 3组图像进行客观评价,分别以测量3组主动脉感兴趣区的CT值及噪声(SD)值,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作为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主观评价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采用双盲法进行5分制评价(5分-优良,1分-极差)。记录和比较A组与B组的对比剂用量和辐射剂量(CTDIvol,DLP和ED)。结果:ClearView+90%档位分别与0%、10%、30%、50%和70%档位比较,主动脉SD显著降低、SNR及CNR显著升高(P<0.05),因此Clearview+90%作为最佳图像质量的迭代档位。三组图像定量评价,SD、SNR、CNR两两比较结果:A2组SD(12.21±2.66)<A1组SD(17.67±2.75)<B组SD(21.83±4.64)(P<0.05),A2组SNR(36.77±10.13)>A1组SNR(29.57±7.41)>B组SNR(19.09±5.65)(P<0.05),A2组CNR(47.92±12.36)>A1组CNR(38.50±8.96)>B组CNR(23.37±6.61)(P<0.05)。三组图像之间主观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低"组与常规组的辐射剂量评价指标CTDIvol(2.82±0.36vs 13.34±1.84)mGy,DLP(181.21±21.98vs 871.17±134.26)mGy·cm和ED(2.54±0.31vs 12.20±1.88)mSv均有显著性差异。"双低"组有效辐射剂量ED较常规组显著降低79.18%,对比剂用量降低50%。结论:AI成像优化技术联合ClearView+迭代算法,使NeuViz 128CT主动脉"双低"扫描可以获得和常规扫描同样的图像质量且有效地降低了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主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智能优化算法对提高大体型患者低剂量扫描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价值
被引量:
21
2
作者
刘珮君
王怡宁
+6 位作者
于敏
王曼
闫爽
易妍
徐橙
王沄
金征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60-766,共7页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图像优化算法对提高大体型患者低剂量扫描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8年2-5月在本院NeuViz128CT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28例大体型患者(BMI>26kg/m^2)。所有的患者均采用步进扫描模式,管电压...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图像优化算法对提高大体型患者低剂量扫描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8年2-5月在本院NeuViz128CT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28例大体型患者(BMI>26kg/m^2)。所有的患者均采用步进扫描模式,管电压100kV,自动管电流调制(233.4±46.7mAs)。对原始数据采用迭代算法(Clearview+50%)进行重建得到A组图像,进一步对该组图像采用AI图像优化技术进行处理,所得图像作为B组。分别在主动脉根部、左主干开口、左前降支中段、左回旋支中段及右冠状动脉中段选取不同的兴趣区,测量这两组图像的冠状动脉的CT值、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由两名高年资的医生以Likert4级评分法评估该两组图像的主观评分(1分,优秀;4分,不能诊断)。结果:患者平均BMI为(29.31±3.19)kg/m^2,平均心率(64.89±8.13)次/分。与A组图像相比,B组图像主动脉根部、左主干开口、左前降支中段、左回旋支中段及右冠状动脉中段的噪声分别降低了68.36%、45.89%、28.41%、32.49%和31.25%。B组图像SNR和CNR明显优于A组图像(P均<0.01)。B组冠状动脉主观评分明显优于A组图像质量(1.66±0.27vs.1.82±0.20,P<0.001)。扫描过程中CT剂量指数为(10.6±0.9)mGy,剂量长度乘积为(167.8±26.2)mGy·cm,有效剂量为(2.3±0.4)mSv。结论:AI图像优化算法可以有效提高大体型患者在低剂量扫描时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为大体型患者降低辐射剂量及优化冠脉动脉图像质量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图像优化
迭代重建
冠状动脉CT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成本动因问题刍议
3
作者
高晓峰
《地方财政研究》
2006年第6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计算法
成本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会计
作业中心
作业成本法
成本费用
产品成本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I成像优化联合迭代算法在“双低”主动脉CTA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
21
1
作者
王明
王怡宁
于敏
王沄
王曼
金征宇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东软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出处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09-1016,共8页
文摘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成像优化技术联合迭代算法(ClearView+)对"双低"(低辐射剂量及低碘负荷)主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8年2~5月在本院NeuViz128CT行主动脉CTA检查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为"双低"组(管电压80kVp,对比剂40mL);B组为常规组(管电压120kVp,对比剂80mL)。A组图像采用ClearView+迭代算法分别按照6个不同重建档位(0%、10%、30%、50%、70%及90%;0%为滤波反投影)重建图像,选出图像质量最佳重建档位作为A1组,进一步对A1组图像采用AI成像优化技术进行图像优化,所得图像作为A2组;B组则采用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对A1,A2和B 3组图像进行客观评价,分别以测量3组主动脉感兴趣区的CT值及噪声(SD)值,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作为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主观评价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采用双盲法进行5分制评价(5分-优良,1分-极差)。记录和比较A组与B组的对比剂用量和辐射剂量(CTDIvol,DLP和ED)。结果:ClearView+90%档位分别与0%、10%、30%、50%和70%档位比较,主动脉SD显著降低、SNR及CNR显著升高(P<0.05),因此Clearview+90%作为最佳图像质量的迭代档位。三组图像定量评价,SD、SNR、CNR两两比较结果:A2组SD(12.21±2.66)<A1组SD(17.67±2.75)<B组SD(21.83±4.64)(P<0.05),A2组SNR(36.77±10.13)>A1组SNR(29.57±7.41)>B组SNR(19.09±5.65)(P<0.05),A2组CNR(47.92±12.36)>A1组CNR(38.50±8.96)>B组CNR(23.37±6.61)(P<0.05)。三组图像之间主观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低"组与常规组的辐射剂量评价指标CTDIvol(2.82±0.36vs 13.34±1.84)mGy,DLP(181.21±21.98vs 871.17±134.26)mGy·cm和ED(2.54±0.31vs 12.20±1.88)mSv均有显著性差异。"双低"组有效辐射剂量ED较常规组显著降低79.18%,对比剂用量降低50%。结论:AI成像优化技术联合ClearView+迭代算法,使NeuViz 128CT主动脉"双低"扫描可以获得和常规扫描同样的图像质量且有效地降低了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主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mage processing,computer assisted
Aorta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分类号
R05 [医药卫生]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智能优化算法对提高大体型患者低剂量扫描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价值
被引量:
21
2
作者
刘珮君
王怡宁
于敏
王曼
闫爽
易妍
徐橙
王沄
金征宇
机构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
东软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出处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60-76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1725)
“十三五”国家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2016YFC1300402)
文摘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图像优化算法对提高大体型患者低剂量扫描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8年2-5月在本院NeuViz128CT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28例大体型患者(BMI>26kg/m^2)。所有的患者均采用步进扫描模式,管电压100kV,自动管电流调制(233.4±46.7mAs)。对原始数据采用迭代算法(Clearview+50%)进行重建得到A组图像,进一步对该组图像采用AI图像优化技术进行处理,所得图像作为B组。分别在主动脉根部、左主干开口、左前降支中段、左回旋支中段及右冠状动脉中段选取不同的兴趣区,测量这两组图像的冠状动脉的CT值、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由两名高年资的医生以Likert4级评分法评估该两组图像的主观评分(1分,优秀;4分,不能诊断)。结果:患者平均BMI为(29.31±3.19)kg/m^2,平均心率(64.89±8.13)次/分。与A组图像相比,B组图像主动脉根部、左主干开口、左前降支中段、左回旋支中段及右冠状动脉中段的噪声分别降低了68.36%、45.89%、28.41%、32.49%和31.25%。B组图像SNR和CNR明显优于A组图像(P均<0.01)。B组冠状动脉主观评分明显优于A组图像质量(1.66±0.27vs.1.82±0.20,P<0.001)。扫描过程中CT剂量指数为(10.6±0.9)mGy,剂量长度乘积为(167.8±26.2)mGy·cm,有效剂量为(2.3±0.4)mSv。结论:AI图像优化算法可以有效提高大体型患者在低剂量扫描时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为大体型患者降低辐射剂量及优化冠脉动脉图像质量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图像优化
迭代重建
冠状动脉CT
冠状动脉疾病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mage optimization technique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分类号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05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本动因问题刍议
3
作者
高晓峰
机构
东
软
飞利浦
医疗
设备
有限公司
出处
《地方财政研究》
2006年第6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计算法
成本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会计
作业中心
作业成本法
成本费用
产品成本
分配
分类号
F275.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AI成像优化联合迭代算法在“双低”主动脉CTA的初步应用
王明
王怡宁
于敏
王沄
王曼
金征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人工智能优化算法对提高大体型患者低剂量扫描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价值
刘珮君
王怡宁
于敏
王曼
闫爽
易妍
徐橙
王沄
金征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成本动因问题刍议
高晓峰
《地方财政研究》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