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流注射技术联合低剂量扫描在肺动脉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1
作者 马睿 刘超 +5 位作者 罗菲 李涛 杨波 陈文 王冠 龚晓虹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3-517,共5页
目的:观察双流注射技术联合70 kV低剂量扫描在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2024年1—3月接受肺动脉CTA检查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A、C组各30例,B组20例。A组使用双流注射(a管:浓度65%的碘海醇... 目的:观察双流注射技术联合70 kV低剂量扫描在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2024年1—3月接受肺动脉CTA检查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A、C组各30例,B组20例。A组使用双流注射(a管:浓度65%的碘海醇混合液,b管:生理盐水)和70 kV管电压扫描、B组使用双流注射和100 kV管电压扫描,C组使用常规对比剂注射和100 kV管电压扫描,对三组之间主观图像质量、客观图像质量以及辐射剂量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所有图像均可达到临床诊断要求。三组间肺动脉CTA图像主观总体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肺动脉CT值均C组(P<0.05),余肺动脉CT值A组、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右肺动脉干SNR值C组>B组(P<0.05),A与C组、A组与B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肺动脉SNR值C组>A组、B组(P<0.05),A组、B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各肺动脉分支CNR值>A组、B组(P<0.05),A组、B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TDIvol、DLP、ED值0.05)。A组对比剂较C组减少35%,A组CTDIvol、DLP、ED较C组减少77%、74%、74%。结论:使用双流注射技术联合70 kV低剂量扫描进行CTA检查可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显著降低碘摄入量,有效减少患者所受辐射,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6排宽体CT结合CMC3.0冠脉运动补偿技术对不同心率患者CCTA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晓雯 闻天航 +3 位作者 王冠 周暄凯 施嘉航 朴成浩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98-1604,共7页
目的:探讨256排宽体探测器CT结合CMC3.0冠脉运动补偿技术对不同心率患者冠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23年7月1日-8月28日在本院行冠状动脉CTA扫描的100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使用自动选择最佳期相技术,在常... 目的:探讨256排宽体探测器CT结合CMC3.0冠脉运动补偿技术对不同心率患者冠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23年7月1日-8月28日在本院行冠状动脉CTA扫描的100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使用自动选择最佳期相技术,在常规标准算法基础上应用CMC3.0冠脉运动补偿技术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将所有患者按心率(HR)分为A组(HR<70 bpm)和B组(HR≥70 bpm),并进一步根据是否应用CMC技术分为非CMC组(A1组、B1组)和CMC组(A2组、B2组)。对各组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A2组的左前降支(LAD)、左旋支(LCX)及右冠脉主干(RCA)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分别为4.660±0.479、4.750±0.434和4.610±0.493,均高于A1组(分别为4.230±0.643、4.360±0.606和3.790±0.6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B2组的LAD、LCX及RCA的主观评分分别为4.540±0.555、4.440±0.502和4.380±0.493,均显著高于B1组(3.790±0.656、3.970±0.584、3.490±0.601,P<0.001)。A、B组运用CMC技术前后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值(即改善情况),分别为LAD:0.430±0.499、0.740±0.549;LCX:0.390±0.525、0.460±0.600;RCA:0.820±0.671、0.900±0.598,高心率组3支冠脉应用CMC技术前、后的评分差值均大于低心率组,其中以LAD的评分差值更大(P=0.006)。B组应用CMC技术前、后SNR分别为12.47±4.10、12.64±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A、B组CMC后处理时间及辐射剂量(CTDI vol、DLP、E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C3.0冠脉运动补偿技术在不增加辐射剂量的情况下,对改善不同心率患者CCTA图像质量具有可行性和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升高心率患者的CCTA图像质量,保证精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CT血管成像 冠脉运动补偿算法 运动伪影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o-kV技术联合AI深度学习算法(Clear Infinity)在冠脉“精准”双低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斌 高思喆 +1 位作者 郭文力 李雨桐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287,共5页
目的:探讨Auto-kV技术联合AI深度学习算法(Clear Infinity)在冠状动脉“双低”成像中的价值。方法:连续选取62位行冠脉CTA检查者,分为A、B两组,每组31例。A组(实验组)采用Auto-kV技术扫描,O-Dose=0.7;B组(对照组)采用常规120kV扫描,O-Do... 目的:探讨Auto-kV技术联合AI深度学习算法(Clear Infinity)在冠状动脉“双低”成像中的价值。方法:连续选取62位行冠脉CTA检查者,分为A、B两组,每组31例。A组(实验组)采用Auto-kV技术扫描,O-Dose=0.7;B组(对照组)采用常规120kV扫描,O-Dose=1.0。A组对比剂用量依据Auto-kV技术给定管电压:140kV-0.9mL/kg;120kV-0.8mL/kg;100kV-0.7mL/kg;80 kV-0.6 mL/kg;70 kV-0.5 mL/kg;60 kV-0.4 mL/kg,B组对比剂用量统一为0.8 mL/kg。对比剂注射速率=对比剂用量/12 s。将A组原始数据采用迭代重建算法(Clear View)及AI重建算法(Clear Infinity)重建出两组图像,分别命名为A1组和A2组。迭代及AI算法的权重均设定为70%。B组原始数据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BP)重建。采用统计学分析图像质量、碘负荷及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A1、A2组图像冠脉各节段内CT值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A1、A2组的噪声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A1、A2组的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A、B两组间CTDI、DLP、ED及碘负荷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A组的碘负荷及辐射剂量均显著低于B组。主观评测中三组间对比度无统计学差异;A1、A2组的主观噪声及诊断置信度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A1、A2组间没有统计学意义;在锐利度及细节显示上三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且A2组优于A1组优于B组。结论:Auto-kV技术联合AI深度学习算法(Clear Infinity)应用于冠状动脉CTA中可实现个体化扫描,显著降低对比剂用量及辐射剂量,并保证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