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东营市河口区集成改革路径探析
1
作者 高洪岩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5期232-234,238,共4页
集成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把分散开展的各项改革试点集中在一个区域推进。以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河口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口区集成改革路径方向。河口区在... 集成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把分散开展的各项改革试点集中在一个区域推进。以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河口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口区集成改革路径方向。河口区在农村土地制度、农村产权制度、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乡村治理机制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符合黄河三角洲区域实际的乡村振兴政策集成系统方案,给沿海、沿黄和盐碱地特色区域的乡村振兴提供了落地实施的样板模式,打造极具特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集成改革 新型城镇化 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种植业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新明 《当代农机》 2024年第1期70-71,共2页
阐述了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种植业之间的关系,对农业技术推广在提升农业种植业中发挥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种植业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创新发展对改善农村环境问题的系列探讨
3
作者 高洪岩 秦涛 《河南农业》 2022年第23期56-58,共3页
农业转型一直是我国农村发展政策的重心,农民主导的农业创新通过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中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附加值和农村整体生产力水平,被视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对于新兴农业创新对农村环境... 农业转型一直是我国农村发展政策的重心,农民主导的农业创新通过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中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附加值和农村整体生产力水平,被视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对于新兴农业创新对农村环境影响的关注却很少。本文旨在探讨和剖析农业创新对改善农村环境问题、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深远影响,为推动乡村振兴背景下走生态农业创新发展之路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创新 农业一体化 农村环境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农业发展中植物保护的技术及措施 被引量:4
4
作者 韩春霞 《现代农机》 2022年第2期104-105,共2页
以生态农业为研究对象,发现植物保护技术的合理应用具有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农民收益、改善生态环境的意义。然而当前植物保护技术在推广、应用中存在技术落后、应用主体综合素质较低等问题,提出应采取组建现代化技术团队、加强农民培训... 以生态农业为研究对象,发现植物保护技术的合理应用具有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农民收益、改善生态环境的意义。然而当前植物保护技术在推广、应用中存在技术落后、应用主体综合素质较低等问题,提出应采取组建现代化技术团队、加强农民培训、引入现代化设备等措施,形成植物保护技术的现代化方案,从而保证生态农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植物保护 主要问题 解决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基于“互联网+”的农业种植技术推广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晓敏 《河南农业》 2022年第8期61-62,共2页
随着我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各部门陆续打破传统的商业概念,并开始实施一种名为“互联网+”的模式。该模式为商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打开了新出路,同时“互联网+”也为农业技术的传播开辟了新道路。本文介绍并分析了“互联网+”推广农业技... 随着我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各部门陆续打破传统的商业概念,并开始实施一种名为“互联网+”的模式。该模式为商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打开了新出路,同时“互联网+”也为农业技术的传播开辟了新道路。本文介绍并分析了“互联网+”推广农业技术的模式,以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农业种植技术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优势及推广对策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洪涛 《河北农机》 2020年第9期35-35,共1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日渐提高。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优势,这一技术的推广策略,包括注重宣传、增加扶持、开展创新,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绿色农业 种植技术 推广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测墒补灌模式对黄淮海区域夏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7
作者 邢晓飞 宋付朋 +3 位作者 王祥峰 杨志峰 王文杰 秦涛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2,共7页
为探索黄淮海区域夏玉米最优测墒补灌模式,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夏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开花期和籽粒灌浆期均分别设0~40 cm土层控制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70%和75%补灌模式2个,以常规灌溉模式(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100%)为对照,研究不同模式... 为探索黄淮海区域夏玉米最优测墒补灌模式,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夏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开花期和籽粒灌浆期均分别设0~40 cm土层控制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70%和75%补灌模式2个,以常规灌溉模式(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100%)为对照,研究不同模式对夏玉米成熟期土壤养分、玉米长势、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水分利用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与常规灌溉和70%补灌模式相比,75%补灌模式显著提高了夏玉米成熟期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和玉米株高、生物量鲜重、含水量、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最大增幅分别为8.38%、29.82%、26.74%和12.71%、16.73%、37.76%、18.38%、9.98%、2.56%、12.80%;2)75%补灌模式比常规灌溉模式显著降低了玉米植株耗水总量,节水10.32%,提高了水分利用率25.78%和灌溉水利用率69.71%,75%补灌模式比70%补灌模式水分利用率和灌溉水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5.81%和14.22%。因此,本试验条件下,夏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开花期和籽粒灌浆期75%补灌模式是黄淮海区域夏玉米节水保肥、增产高效的最优测墒补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墒补灌 黄淮海区域 夏玉米 产量 水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在口服给药方面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嘉雯 刘伟新 +3 位作者 王晶 李金贵 刘明江 伯若楠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1-126,共6页
传统的给药方式主要包括注射和口服。与注射相比,口服给药途径在安全性和制造成本方面都具有更大的优势。但由于各种生理障碍严重影响了某些口服药物的利用率,因此口服给药的应用仍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近年来,已有不少递送系统开始应用... 传统的给药方式主要包括注射和口服。与注射相比,口服给药途径在安全性和制造成本方面都具有更大的优势。但由于各种生理障碍严重影响了某些口服药物的利用率,因此口服给药的应用仍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近年来,已有不少递送系统开始应用于口服药物的递送,其中一些新型的药物递送系统已被证明可以有效地保护药物免受胃肠道环境的影响,通过降低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率或实现药物靶向释放等方式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且可以降低药物毒性。论文概述了近年来流行的新型药物递送系统,旨在为更多的难溶性口服药物新型制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药物递送系统 口服给药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玉米田主要地下害虫调查与防治 被引量:3
9
作者 梁云飞 王淑颖 +6 位作者 徐德坤 王远亮 张化良 张春学 杨士玲 李冬刚 叶保华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112-116,共5页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整理与各市县定点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省玉米田地下害虫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编制山东省玉米田地下害虫名录,并针对统计结果,介绍了主要害虫的防治方法。结果表明:初步记录到山东省玉米田地下害虫3目6科12种,列...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整理与各市县定点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省玉米田地下害虫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编制山东省玉米田地下害虫名录,并针对统计结果,介绍了主要害虫的防治方法。结果表明:初步记录到山东省玉米田地下害虫3目6科12种,列出了各种害虫的分布与寄主;同时介绍了沟金针虫、铜绿丽金龟、暗黑鳃金龟3种主要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为玉米田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田 地下害虫 山东省 名录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及途径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晓敏 《河南农业》 2022年第5期22-23,共2页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曾依靠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综合实力已得到显著的提高,农业的发展需要随着科技进步的步伐进行全新的改革,使得我国能够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玉米是我国必不可少的粮食作物,无论是质量...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曾依靠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综合实力已得到显著的提高,农业的发展需要随着科技进步的步伐进行全新的改革,使得我国能够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玉米是我国必不可少的粮食作物,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我国都能排在世界前列。因此,深入研究玉米种植技术是我国农业研究人员、技术人员、种植人员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此,本文对于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及途径进行了简单研究,阐述了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并提出了加强我国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种植 种植技术 技术推广 意义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赋能 小甘薯种出大产业
11
作者 崔珊 《农业知识》 2021年第23期42-43,共2页
“现在我们采用的‘甘薯机械化结合双色膜下微灌’技术基本上是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全程机械化节省大量人力、物力,适合规模化种植;双色膜在增温,保墒的同时,控制杂草生长;而膜下微灌解决了我区春季少雨、灌溉困难、露天微灌返碱的难题。... “现在我们采用的‘甘薯机械化结合双色膜下微灌’技术基本上是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全程机械化节省大量人力、物力,适合规模化种植;双色膜在增温,保墒的同时,控制杂草生长;而膜下微灌解决了我区春季少雨、灌溉困难、露天微灌返碱的难题。”河口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区农机服务中心主任王洪志说。今年9月2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甘薯种植现场观摩会在河口区义和镇召开,看甘薯播种、收获技术演示,品尝品种不同,口感各异的甜蜜甘薯,开启甘薯丰收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服务中心 全程机械化 甘薯种植 微灌 规模化种植 技术演示 保墒 河口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量配比对甘蓝产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12
作者 邢晓飞 武立波 +3 位作者 秦涛 白京波 王文杰 郝炎炎 《农业知识》 2022年第8期21-22,共2页
通过不同施肥量配比对甘蓝产量和生理指标影响的试验,摸清甘蓝需肥规律,探索甘蓝种植效益最大化的需肥配比,进一步优化施肥方式,可以达到降低肥料投入、减少肥料面源污染、提高产量和效益的目的。一、试验设计(一)试验地选择试验地选择... 通过不同施肥量配比对甘蓝产量和生理指标影响的试验,摸清甘蓝需肥规律,探索甘蓝种植效益最大化的需肥配比,进一步优化施肥方式,可以达到降低肥料投入、减少肥料面源污染、提高产量和效益的目的。一、试验设计(一)试验地选择试验地选择平坦、整齐、肥力均匀的地块, 整地,设置保护行,试验小区划分,小区单灌单排,避免串灌串排, 小区之间采用塑料膜隔开,隔离深度30cm,避免肥水间相互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小区 需肥规律 选择试验 塑料膜 肥料投入 优化施肥 不同施肥量 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