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垦利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
作者 张玉熙 张浩宇 《山东农机化》 2025年第1期26-27,共2页
一、垦利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基本情况。目前,垦利区农机化工作总体上向更好更快的发展势头转变,截至2022年底,全区农机总动力5.22×10^(5)kW,拖拉机1.15×10^(4)台,联合收获机总量895台,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458台,植保无人机111架... 一、垦利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基本情况。目前,垦利区农机化工作总体上向更好更快的发展势头转变,截至2022年底,全区农机总动力5.22×10^(5)kW,拖拉机1.15×10^(4)台,联合收获机总量895台,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458台,植保无人机111架。一是在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大中型拖拉机、玉米联合收获机增长较快,农机装备水平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装备水平 农机总动力 惠农政策 玉米联合收获机 大中型拖拉机 垦利区 农业机械化发展 植保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市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控建议
2
作者 王红梅 谢秀华 +4 位作者 左竹 李丽霞 宋学芳 宋玉玲 张爱桢 《现代化农业》 2025年第5期2-5,共4页
小麦是东营市重要粮食作物。近年来,随气候条件、耕作管理及种植结构变化,小麦主要病虫害种类和发生特点发生了改变。本文对东营市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病虫害防控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综合防控建议。
关键词 小麦病虫害 特点 综合防控 东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市垦利区农机农艺融合应用技术探讨
3
作者 张玉熙 张爱桢 《山东农机化》 2024年第6期28-29,共2页
东营市垦利区应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技术、双系统机械植保技术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收获技术,根据复合种植的不同模式,进行品种、机械适应性和产量、效益对比示范,总结形成了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 东营市垦利区应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技术、双系统机械植保技术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收获技术,根据复合种植的不同模式,进行品种、机械适应性和产量、效益对比示范,总结形成了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一、主要技术路线及采取的技术措施(一)项目技术路线小麦机收→秸秆还田或打捆离田→造墒→苗前除草→大豆、玉米带状种植播种→双系统机械植保→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收获→玉米低温烘干(可选)→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粉碎还田 低温烘干 带状种植 植保技术 双系统 机械化收获 播种技术 小麦机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市垦利区农业机械推广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民志 《农业工程》 2022年第7期10-14,共5页
东营市垦利区农业机械推广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如队伍建设结构欠缺、工作经费有限、供求信息脱节、方式单一僵化、重视程度不够等现实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人员队伍素质、增加专项资金投入、加强信息网络建设、... 东营市垦利区农业机械推广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如队伍建设结构欠缺、工作经费有限、供求信息脱节、方式单一僵化、重视程度不够等现实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人员队伍素质、增加专项资金投入、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创新宣传观念、提高重视程度等对策建议,以进一步促进垦利区农业机械的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推广 东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于世涛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年第9期66-69,共4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指明了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思路、途径和措施。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物质装备支持与支撑,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仍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指明了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思路、途径和措施。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物质装备支持与支撑,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仍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应从装备研发、制造,人才队伍建设及推广应用服务等多方面齐发力,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根据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关数据,从乡村振兴对农业机械化的新要求和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及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后续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机械化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垦利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研究
6
作者 于世涛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年第7期60-63,共4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就垦利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问题进行详细论述,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垦利区 农业机械化 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山东东营垦利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
7
作者 杨民志 《农业工程技术》 2023年第7期106-106,108,共2页
为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进行了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暨农机农艺融合项目,探索适合当地机械化生产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该文介绍了项目的示范基地建设情况,阐述了4:2、4:4、6:4种植模式的具体种植参数及测产... 为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进行了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暨农机农艺融合项目,探索适合当地机械化生产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该文介绍了项目的示范基地建设情况,阐述了4:2、4:4、6:4种植模式的具体种植参数及测产结果,提出针对性推广建议。同时,制定了作业技术规范,实现全程机械化,并通过技术培训及现场演示会等方式进行推广,项目成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农艺融合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种植模式 技术规范 测产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花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综合评价
8
作者 王光浩 王子豪 +7 位作者 苏磊 韩林婕 贺梁琼 王培云 邓丽 王兴军 潘教文 赵传志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43,共10页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产品约50%用于榨油,40%用于各种食用。彩色花生指具有黑色、红色、白色、彩斑等种皮颜色花生的统称,是高端的食用型花生,市场需求旺盛且种植效益较高。本文从国内外收集彩色花生种质资源158份,普通...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产品约50%用于榨油,40%用于各种食用。彩色花生指具有黑色、红色、白色、彩斑等种皮颜色花生的统称,是高端的食用型花生,市场需求旺盛且种植效益较高。本文从国内外收集彩色花生种质资源158份,普通粉色花生种质资源50份,对种皮颜色、种子长度等10个性状进行表型鉴定。统计结果显示,各性状之间的变异系数范围在12.15%~35.14%之间,其中百仁质量、颜色指数、种子面积和面积比的变异系数较大,均在20%以上。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7.61~7.69,表明拥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百仁质量与长、宽、面积、直径、周长、面积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50~0.96之间。聚类分析将种质分为4个类群:Ⅰ和Ⅱ主要是小粒组,平均百仁质量分别为50.51 g和34.29 g;Ⅲ和Ⅳ主要是大粒组,平均百仁质量分别为68.24 g和84.66 g。主成分分析发现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9.09%,第一主成分反映种子的大小和质量,第二主成分反映种子的形状,第三主成分反映种皮的颜色。以上研究阐明了彩色花生的种皮颜色及种子大小、形状等相关的性状,为下一步利用这些种质资源培育彩色新品种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花生 种皮颜色 种子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作物类型的土壤盐分遥感反演方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胜男 陆苗 +4 位作者 温彩运 宋英强 康璐 沈军辉 杨民志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在沿海平原地区,土壤盐度是制约作物生长的非生物胁迫之一,也是作物种植的重要依据,作物类型能够间接反映土壤盐渍化程度,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作物类型信息的土壤盐分反演方法。以黄河三角洲典型滨海盐渍土地区为例,基于Sentinel-2 ... 在沿海平原地区,土壤盐度是制约作物生长的非生物胁迫之一,也是作物种植的重要依据,作物类型能够间接反映土壤盐渍化程度,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作物类型信息的土壤盐分反演方法。以黄河三角洲典型滨海盐渍土地区为例,基于Sentinel-2 MSI影像,首先采用随机森林分类提取作物类型信息,并基于OneHot方式将作物类型信息编码;然后融合作物类型信息,结合环境协变量数据、地面实测盐分数据,采用自适应增强决策树模型(AB-DT)进行盐分反演;最后与其他机器学习方法,如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K最邻近和决策树进行盐分反演精度的对比。结果表明:①加入作物类型信息能够提高土壤盐分反演模型精度,所有模型中,融合作物类型变量的AB-DT反演模型精度最高,建模集R 2为0.86,测试集R 2为0.61;②加入作物类型信息能够修正误判的盐渍土级别,并使土壤盐分反演结果的地块边缘更加清晰。综上所述,加入作物类型信息,能够提高土壤盐分反演的准确性,为农田管理和农业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渍化 多光谱遥感反演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保无人机农药飘移规律及药害预防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爱桢 《山东农机化》 2024年第5期35-36,共2页
植保无人机因其具有高效、安全、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在国内获得了高速发展,成为作物田间管理不可或缺的高效植保机具。同时植保无人机具有作业高度较高、雾滴较细等特点,有可能在飞防作业时产生雾滴飘移危害,对农作物、养殖物、自然环境... 植保无人机因其具有高效、安全、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在国内获得了高速发展,成为作物田间管理不可或缺的高效植保机具。同时植保无人机具有作业高度较高、雾滴较细等特点,有可能在飞防作业时产生雾滴飘移危害,对农作物、养殖物、自然环境构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机具 雾滴飘移 植保无人机 飞防作业 作物田间管理 自然环境 农药飘移 农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盐碱地土壤有机碳与有效氮磷对保氮增碳处理的响应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姬广庆 林海涛 +6 位作者 毕玉波 李兆勇 宋玲玲 刘庆 王梅 沈玉文 王江涛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2-118,共7页
采用室内生化培养试验,设置不施肥+秸秆+秸秆腐熟剂(T1)、农民习惯施肥(小颗粒尿素)+秸秆+秸秆腐熟剂(T2)、稳定氮肥+秸秆+秸秆腐熟剂(T3)、水性树脂包膜尿素+秸秆+秸秆腐熟剂(T4)、水性树脂包膜尿素+秸秆+改性秸秆腐熟剂(T5),共5个处理... 采用室内生化培养试验,设置不施肥+秸秆+秸秆腐熟剂(T1)、农民习惯施肥(小颗粒尿素)+秸秆+秸秆腐熟剂(T2)、稳定氮肥+秸秆+秸秆腐熟剂(T3)、水性树脂包膜尿素+秸秆+秸秆腐熟剂(T4)、水性树脂包膜尿素+秸秆+改性秸秆腐熟剂(T5),共5个处理,研究滨海盐碱地土壤有机碳、有效氮磷养分对秸秆还田+高效氮肥+秸秆腐熟剂不同组合处理(即保氮增碳处理)的响应,并从土壤酶学角度揭示其作用机制,以期对滨海盐碱地快速改良与地力提升方案的优选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保氮增碳各处理提高了土壤有机碳、无机氮及有效磷的含量,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至培养90天时,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土壤有机碳、无机氮及有效磷分别提高23.12%~38.63%、13.93%~33.56%、4.75%~25.32%;土壤酶学分析表明,保氮增碳各处理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47.51%~61.67%、49.80%~65.16%,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7.89%~28.67%.在保氮增碳各处理中,水性树脂包膜尿素+秸秆+改性秸秆腐熟剂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和有效养分提升最明显,土壤改良效果显著,因此该处理可作为实现滨海盐碱地土壤快速改良与地力培肥的最优推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有机碳 无机氮 有效磷 土壤酶活性 滨海盐碱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