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职业院校培养现场工程师的现实阻滞与靶向路径 被引量:3
1
作者 徐兰 何景师 麦强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25,共6页
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培养现场工程师不仅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必然选择,也是驱动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强劲引擎。当前,职业院校在培养现场工程师的过程中,面临着缺乏多方协同的现场工程实践场域、尚未构建高效联动的现场工程实践项目开... 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培养现场工程师不仅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必然选择,也是驱动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强劲引擎。当前,职业院校在培养现场工程师的过程中,面临着缺乏多方协同的现场工程实践场域、尚未构建高效联动的现场工程实践项目开发路径、缺乏与产业岗位需求高度适配的现场工程人才评价模式等现实阻滞。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职业院校现场工程师高质量培养的靶向路径是:以现场工程场域建设为载体,共议现场工程师产科教联合培养框架;以结构化教师团队为后盾,共商现场工程实践项目开发路径;以高质量人才评价为抓手,共筑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闭环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职业院校 现场工程师 实践场域 实践项目 结构化教师团队 人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信息定位的机器人视觉SLAM算法
2
作者 范启亮 丁度坤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9,26,共7页
视觉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算法在室内服务机器人中被广泛应用,但基于点云、平面和语义的视觉SLAM算法存在地图构建单一、定位不准等问题。本文基于经典ORB-SLAM2算法,引入平面和语义信息,提出基于多特征信息定位的视觉SLAM算法(MFIL... 视觉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算法在室内服务机器人中被广泛应用,但基于点云、平面和语义的视觉SLAM算法存在地图构建单一、定位不准等问题。本文基于经典ORB-SLAM2算法,引入平面和语义信息,提出基于多特征信息定位的视觉SLAM算法(MFIL-SLAM)。该算法通过从视觉和深度图像中提取特征点、平面和语义信息,与地图中的相应路标关联,更新相机位姿,并通过因子图优化多层级地图。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建图效果、定位精度和稳健性方面均优于现有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特征信息 视觉SLAM 数据关联 因子图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重构图像的边缘检测算法优选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邓建新 黄秋林 +1 位作者 袁邦颐 丁度坤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41-1448,共8页
边缘检测是视觉定位、零件缺陷识别、视觉测量等图像处理中的关键环节,其检测质量直接影响后续的图像目标识别与定位的精度。针对具体图像处理需选取合适的边缘检测算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方向滑动窗口线性插值重构法的图像边缘检... 边缘检测是视觉定位、零件缺陷识别、视觉测量等图像处理中的关键环节,其检测质量直接影响后续的图像目标识别与定位的精度。针对具体图像处理需选取合适的边缘检测算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方向滑动窗口线性插值重构法的图像边缘检测质量评价算法。首先,采用待处理边缘图像的最大连续非边缘矩形区域作为重构搜索窗口,设计了多方向滑动窗口线性插值图像重构法;然后,根据图像边缘的特征,建立了集成图像结构相似度和边缘错检率为性能指标的边缘检测算法的优选评价方法;最后,进行了实例应用,通过实验对重构算法的性能、优选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边缘图像重构算法准确率最高,实验中重构图像的结构相似度可达到0.7087,耗时320.9021 s;采用该优选方法能快速地筛选出最佳的边缘处理算法,与人体视觉评价一致,便于实现边缘检测算法的智能优选和图像的智能处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重构图像 边缘检测 图像边缘检测质量评价算法 算法优选 结构相似度 图像目标识别与定位精度 人体视觉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水平专业群适应性发展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1
4
作者 徐兰 麦强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4-59,共6页
高水平专业群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载体。高水平专业群在适应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省域层面专业群布点与产业数字化布局不匹配、人才培养目标未能与岗位数字化技能有效契合、专业群建设受制于固化管理理念、区域内较难协同共建... 高水平专业群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载体。高水平专业群在适应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省域层面专业群布点与产业数字化布局不匹配、人才培养目标未能与岗位数字化技能有效契合、专业群建设受制于固化管理理念、区域内较难协同共建专业群等现实困境。据此提出高水平专业群适应性发展的优化思路:合理规划专业群布局,适应区域数字产业链分布;围绕岗位数字化复合技能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基于数字工作流程构建课程体系;建立专业群与数字化产业同频共振理念,革新管理模式;在区域内推动政校行企多方主体协同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高水平专业群 适应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终端滑模的机器人柔顺磨抛阻抗控制 被引量:4
5
作者 邓建新 袁邦颐 +1 位作者 黄秋林 丁度坤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9-83,共5页
为提高磨抛机器人在未知干扰和建模不确定性下的动态柔顺性能,实现高精度的自动磨抛,提出了一种主动柔顺模糊自适应变阻抗控制方法。以阻抗控制为基础,引入快速终端滑模进行运动控制,以提升控制系统鲁棒性与响应速度,基于指数趋近率,采... 为提高磨抛机器人在未知干扰和建模不确定性下的动态柔顺性能,实现高精度的自动磨抛,提出了一种主动柔顺模糊自适应变阻抗控制方法。以阻抗控制为基础,引入快速终端滑模进行运动控制,以提升控制系统鲁棒性与响应速度,基于指数趋近率,采用连续的双曲正切函数代替符号函数建立带有抑制抖振功能的控制律;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控制调节阻抗参数来提高系统响应时间和减少超调量,设计了模糊自适应变阻抗模块,定义了模糊规则。通过李雅普诺夫函数验证了控制器稳定性。进行了Simulink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PID,所提方法在响应速度方面提高了37.2%,超调量降低了20.5%,累计误差方面也有明显改善,有利于提高磨抛表面的一致性和磨抛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抛机器人 阻抗控制 主动柔顺 快速终端滑模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跳虚拟MIMO系统中随机接入的MAC方案 被引量:1
6
作者 鲍晶晶 董华锋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44-1951,共8页
针对多跳虚拟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及其动态资源分配进行研究。基于信道模型构建多跳虚拟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传播和连接模型,并提出一种分布式MAC方案。通过一个帧ALOHA协议把时间轴分割成帧(每一帧由给定数量的时隙构成),将时隙资源独立分... 针对多跳虚拟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及其动态资源分配进行研究。基于信道模型构建多跳虚拟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传播和连接模型,并提出一种分布式MAC方案。通过一个帧ALOHA协议把时间轴分割成帧(每一帧由给定数量的时隙构成),将时隙资源独立分配给每一跳,多跳链中的每个虚拟天线阵列随机选择一个时隙,实现在每一跳上的节点独立选择无线资源;对基于帧ALOHA协议的系统性能进行详细分析,得到它们的解析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有较好的系统性能,优于集中式资源分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多址接入控制 多跳链路 虚拟天线阵列 帧ALOHA协议 中断概率 遍历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EP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7
作者 李斌 侯加文 +1 位作者 汪冬冬 赵鹏 《数字印刷》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9-104,共6页
为了获得表面电阻率低而介电强度高的绝缘材料,减小直流输电过程中的表面闪络现象,在环氧树脂(EP)中掺杂TiO_(2)纳米颗粒得到TiO_(2)-EP复合材料。通过热失重、表面电阻率、介电击穿强度、拉伸强度和抗弯强度等性能测试分析了TiO_(2)纳... 为了获得表面电阻率低而介电强度高的绝缘材料,减小直流输电过程中的表面闪络现象,在环氧树脂(EP)中掺杂TiO_(2)纳米颗粒得到TiO_(2)-EP复合材料。通过热失重、表面电阻率、介电击穿强度、拉伸强度和抗弯强度等性能测试分析了TiO_(2)纳米颗粒含量对EP热性能、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O_(2)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基本不变,表面电阻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介电击穿强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TiO_(2)含量为5%时,TiO_(2)-EP复合材料具有最低的表面电阻率和最高的介电击穿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二氧化钛纳米颗粒 表面电阻率 介电击穿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