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妹琼 程发良 +2 位作者 郭文显 张敏 柳鹏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57-860,共4页
微生物燃料电池以微生物为催化剂,既可以处理废水又可以产生电能,是一种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新兴技术。综述了近年来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着重综述了炭材料的处理、炭材料的修饰对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影响的研... 微生物燃料电池以微生物为催化剂,既可以处理废水又可以产生电能,是一种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新兴技术。综述了近年来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着重综述了炭材料的处理、炭材料的修饰对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大规模应用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对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阳极 阳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MoC在无介体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文显 陈妹琼 程发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58-260,共3页
采用溶体法结合碳热还原法制备了碳化钼,用XRD表征了碳化钼的结构,用SEM观察了所制备碳化钼的形貌。使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测试了碳化钼的电催化性能。把制备的碳化钼用于无介体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电池最大功率密度达到商业铂碳的... 采用溶体法结合碳热还原法制备了碳化钼,用XRD表征了碳化钼的结构,用SEM观察了所制备碳化钼的形貌。使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测试了碳化钼的电催化性能。把制备的碳化钼用于无介体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电池最大功率密度达到商业铂碳的92%,表现出优越的电催化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α-MoC可望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无介体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MoC 无介体 微生物燃料电池 阳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MoC/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氧还原性能及其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郭文显 陈妹琼 +4 位作者 张敏 柳鹏 张燕 蔡志泉 程发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558-3562,共5页
用改良Hummers法和碳热还原法分别制备了石墨烯和碳化钼。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RD表征了材料的形貌和结构。用循环伏安和线性扫描测试了材料的氧还原催化性能,结果发现,复合材料的氧还原峰电流和起峰电位均大大优于单一材料,表现出较好... 用改良Hummers法和碳热还原法分别制备了石墨烯和碳化钼。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RD表征了材料的形貌和结构。用循环伏安和线性扫描测试了材料的氧还原催化性能,结果发现,复合材料的氧还原峰电流和起峰电位均大大优于单一材料,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含有12mg/cm^2α-MoC碳化钼/石墨烯复合材料作为阴极催化剂的MFCs最大功率密度为417.6m W/m^2,达到商业铂碳的68.2%。因此,廉价的α-MoC/石墨烯复合材料作为MFCs阴极氧还原催化剂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MoC/石墨烯 复合材料 催化剂 还原 微生物燃料电池 阴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纳米粒子/Pd纳米线复合材料对乙醇的电催化氧化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蔡志泉 张敏 +3 位作者 孟煜阳 陈妹琼 张燕 程发良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2-576,共5页
采用恒电位法在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中电沉积Pd纳米线阵列,再运用循环伏安法在Pd纳米线阵列表面沉积Pt纳米粒子制备出复合纳米材料电极。运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研究了该复合纳米材料电极对乙醇的电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t纳米... 采用恒电位法在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中电沉积Pd纳米线阵列,再运用循环伏安法在Pd纳米线阵列表面沉积Pt纳米粒子制备出复合纳米材料电极。运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研究了该复合纳米材料电极对乙醇的电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t纳米粒子/Pd纳米线复合电极相比于单独的Pd纳米线电极或Pt纳米粒子电极,对乙醇氧化有更高的电催化活性和很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纳米粒子 Pd纳米线 复合纳米材料 乙醇 电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貌的钯纳米粒子的一步可控制备及其对氧还原的催化研究
5
作者 陈妹琼 郭文显 +4 位作者 张敏 蔡志泉 张燕 柳鹏 程发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5-116,24,共3页
采用恒电位法一步可控制备了不同形貌的钯纳米粒子,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分析了合成的钯纳米粒子的形貌及成分。使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制备得到的钯球和钯花在酸性和中性介质中的氧还原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钯纳米球和钯纳米花均表... 采用恒电位法一步可控制备了不同形貌的钯纳米粒子,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分析了合成的钯纳米粒子的形貌及成分。使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制备得到的钯球和钯花在酸性和中性介质中的氧还原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钯纳米球和钯纳米花均表现出较高的氧还原催化性能,其中钯球更有利于氧还原电位的正移,且钯球对氧还原的催化活性略高于钯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纳米粒子 电催化 氧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纳米线电极的制备及其应用于乙醇的电化学氧化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敏 程发良 +1 位作者 蔡志泉 姚海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4-327,共4页
A large scale Palladium nanowire array was directly grown on the surface of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by direct current electrolysis with the help of anodic aluminum oxide template.High-resolved SEM photographs have ind... A large scale Palladium nanowire array was directly grown on the surface of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by direct current electrolysis with the help of anodic aluminum oxide template.High-resolved SEM photographs have indicated that the Palladium nanowire arrays were highly uniform and ordered.The diameter of single Pd nanowire was about 30 nm,which agreed well with the porous diameter of used template.Meanwhile,th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of Pd NWAs electrodes for ethanol oxidation in alkaline media was studied.It is found that the obtained nanostructurs exhibit excellent catalytic activity for ethan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Pd)纳米线 电化学沉积 电子扫描显微镜(SEM) 电化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蛋白在纳米金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敏 程发良 +1 位作者 蔡志泉 姚海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72-875,共4页
A carbon glassy electrode modified by gold nanoparticles was prepared.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hemoglobin on the modified electrode was investigated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modified electrode has an obvious ... A carbon glassy electrode modified by gold nanoparticles was prepared.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hemoglobin on the modified electrode was investigated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modified electrode has an obvious electrocatalytic effects on the hemoglobin.The electrode shows a linear range of ipa(μA)=0.0981+2.7169c for hemoglobin in a HAcNaAc buffer medium of pH 4.6.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for eight determinations of 1×10-5mol/L hemoglobin is 0.85 %.The modified electrode shows excellent s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牛血红蛋白 化学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霉素的电化学性质及其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敏 程发良 姚海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4-637,共4页
研究了土霉素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土霉素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DNA的存在能导致土霉素还原峰电流降低,峰电位正移,推测土霉素与DNA在该条件下以键合模式相互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研究进一... 研究了土霉素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土霉素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DNA的存在能导致土霉素还原峰电流降低,峰电位正移,推测土霉素与DNA在该条件下以键合模式相互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研究进一步确证了上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霉素 DNA修饰电极 循环伏安法 嵌插作用 紫外-可见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纳米线/Pt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氧还原催化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妹琼 蔡志泉 +4 位作者 张敏 郭文显 张燕 柳鹏 程发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94-1897,1997,共5页
利用氧化铝模板法结合恒电位法制备了钯纳米线,再结合循环伏安法制备了Pd纳米线/Pt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形貌,用能谱仪确认了复合材料的成分,利用循环伏安和线性扫描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氧还原催化... 利用氧化铝模板法结合恒电位法制备了钯纳米线,再结合循环伏安法制备了Pd纳米线/Pt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形貌,用能谱仪确认了复合材料的成分,利用循环伏安和线性扫描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氧还原催化性能。研究结果发现,复合材料表现出优于纯铂和纯钯的催化性能,氧还原峰电流分别比纯铂纳米颗粒和纯钯纳米线的高了8.1倍和2.1倍,氧还原的起峰电位比铂纳米粒子的正移了140m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PD PT 氧还原 电化学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苯地平在聚吡咯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电位溶出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发良 吴剑 +1 位作者 张敏 汪洪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17,共4页
提出了在吡咯的聚合过程将硝苯地平掺杂富集进聚吡咯膜中 ,然后在合适的溶液中通过线性扫描将之溶出的分析方法。与空白聚吡咯修饰电极 (PPy-GCE)比较 ,在0.088mol/LH2O2-0.1mol/LH2SO4 底液中 ,以100mV/s的速率进行线性扫描时 ,硝苯地... 提出了在吡咯的聚合过程将硝苯地平掺杂富集进聚吡咯膜中 ,然后在合适的溶液中通过线性扫描将之溶出的分析方法。与空白聚吡咯修饰电极 (PPy-GCE)比较 ,在0.088mol/LH2O2-0.1mol/LH2SO4 底液中 ,以100mV/s的速率进行线性扫描时 ,硝苯地平有一灵敏的线性扫描溶出峰 ,峰电位在 -0.628V(vs.SCE)。峰电流与硝苯地平的浓度在1×10 -8~1×10 -4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利用这一峰对硝苯地平片剂的含量进行了测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地平 聚吡咯膜修饰电极 电化学行为 电位溶出分析 片剂 含量测定 钙离子拮抗剂 血管扩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二醇对胶体电解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陈妹琼 郭文显 +1 位作者 张敏 程发良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33,共3页
用循环伏安法和SEM研究丙二醇对纳米气相二氧化硅胶体电解质性能的影响。添加丙二醇有利于提高电解质的充放电性能,但添加量应不高于0.05%。当丙二醇的添加量为0.05%时,可使气相二氧化硅的最佳分散时间缩短77.7%,胶体电解质具有更好的... 用循环伏安法和SEM研究丙二醇对纳米气相二氧化硅胶体电解质性能的影响。添加丙二醇有利于提高电解质的充放电性能,但添加量应不高于0.05%。当丙二醇的添加量为0.05%时,可使气相二氧化硅的最佳分散时间缩短77.7%,胶体电解质具有更好的循环性能,以10 m V/s的速度在-1.3^-0.7 V循环100次后,峰电流为未添加时的2.77倍。SEM测试结果显示:添加丙二醇的胶体凝胶结构比未添加的更多孔、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电解质 丙二醇 气相二氧化硅 铅酸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金刚石膜的性质和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25
12
作者 张敏 程发良 姚海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4-6,9,共4页
介绍了类金刚石膜的性能、制备方法以及应用。类金刚石膜(DLC)是由sp3键组态的碳和sp2键组态的碳混合组成的碳材料,由于具有与金刚石膜(DF)相似的性能———优异的光学特性、机械特性、电学特性和化学特性,同时现行制备方法(化学气相沉... 介绍了类金刚石膜的性能、制备方法以及应用。类金刚石膜(DLC)是由sp3键组态的碳和sp2键组态的碳混合组成的碳材料,由于具有与金刚石膜(DF)相似的性能———优异的光学特性、机械特性、电学特性和化学特性,同时现行制备方法(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等)相对容易实现,并且其产品已经应用到光学、医学、机械、电子等多个领域,因此引起人们极大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膜(DLC) 杂化轨道 性质 应用 制备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修饰玻碳电极对鸟嘌呤的催化氧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敏 程发良 蔡志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17-720,725,共5页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纳米金修饰玻碳电极,并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法进行了表征,以此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鸟嘌呤的电分析方法。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 6.0)中,研究了鸟嘌呤在纳米金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金修...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纳米金修饰玻碳电极,并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法进行了表征,以此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鸟嘌呤的电分析方法。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 6.0)中,研究了鸟嘌呤在纳米金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金修饰电极可以增强鸟嘌呤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并加快鸟嘌呤在电极表面的电子传输,使其电化学信号明显增大,检测灵敏度大大提高,该修饰电极对鸟嘌呤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对鸟嘌呤进行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8.0×10-7~6.0×10-5mol/L,检出限为1.0×10-8mol/L,在鸟嘌呤浓度为1.0×10-5mol/L时测得RSD(n=10)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修饰电极 鸟嘌呤 电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