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气候变化情景的汉江流域景观生态风险变化模拟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启亮 郑航 +1 位作者 刘悦忆 陈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8,共11页
景观生态风险评估是识别生态系统脆弱地区并进行重点治理的必要手段。现有方法多采用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进行生态风险分析,在多因素综合评估方面尚有欠缺,尤其是难以将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预测气候变化情景下景观生态风险演变。... 景观生态风险评估是识别生态系统脆弱地区并进行重点治理的必要手段。现有方法多采用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进行生态风险分析,在多因素综合评估方面尚有欠缺,尤其是难以将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预测气候变化情景下景观生态风险演变。针对此问题,耦合传统景观生态风险评估模型与深度学习模型,构建多因素影响下生态景观风险的预测模型,并模拟汉江流域景观生态风险变化。结果表明:(1)起点期(2000—2015年)情景下,汉江流域较高生态风险等级主要连片集中在丹江口下游地区;(2)SSP370和SSP585情景下均主要以较高生态风险等级为主,比较连片集中分布在丹江口以下区域;(3)SSP370和SSP585情景下汉江流域内高生态风险等级面积在2042年显著增加,其中SSP370情景下的高生态风险等级的面积平均每10 a增加14.58%。研究提出的多因素景观生态风险预测方法可为气候变化条件下流域的生态风险评估和相关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景观生态风险 深度学习 SSP-RCP 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中溴系阻燃剂处理技术及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卫昆 赵丽嫦 +3 位作者 陈慕羽 黄皖唐 方嘉声 唐少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2,共14页
溴系阻燃剂(BFRs)作为一种新兴有机污染物,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释放到环境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对BFRs水环境污染现状、主要降解技术和毒性效应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BFRs在水环境中的分布具有来源依赖... 溴系阻燃剂(BFRs)作为一种新兴有机污染物,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释放到环境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对BFRs水环境污染现状、主要降解技术和毒性效应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BFRs在水环境中的分布具有来源依赖性,主要来源为生产场地和电子废物回收处置场地,目前在湖泊、河流和海洋等水环境中均能检测出BFRs。现有降解技术主要包括高级氧化技术、微生物降解技术、热解分离技术以及吸附技术等,其中高级氧化技术、热解分离技术和吸附技术降解速率快,但成本高;微生物降解技术成本低、污染少,但降解不彻底。BFRs主要通过诱导细胞产生活性氧、损伤细胞膜、改变与抗氧化防御相关的生物反应及神经损伤等对生物体造成损害。未来仍需对BFRs高效处理技术及低浓度BFRs对生物体长期暴露毒理效应等方面开展探索和研究,以期为开发高效、经济的BFRs降解技术和评估BFRs生态环境风险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系阻燃剂 水环境 降解技术 毒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煤矸石-粉煤灰-水泥三元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硬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振华 田桂萍 +4 位作者 张江涛 王栋民 张国亮 李贺 王奕仁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8-747,共10页
为提高煤矸石的利用率,将煅烧煤矸石按设计比例与粉煤灰均匀混合后取代30%水泥,研究热活化煤矸石-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部分取代水泥后对砂浆流动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水化热、XRD、TG和SEM分析复合水泥水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活化... 为提高煤矸石的利用率,将煅烧煤矸石按设计比例与粉煤灰均匀混合后取代30%水泥,研究热活化煤矸石-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部分取代水泥后对砂浆流动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水化热、XRD、TG和SEM分析复合水泥水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活化煤矸石掺量的增加,水泥砂浆流动度和力学性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活化煤矸石掺量占复合粉体总量20%时,砂浆28 d抗压强度可达52.27 MPa;活化煤矸石和粉煤灰的加入,改变复合水泥体系中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占比,消耗水泥水化生成的氢氧化钙并形成额外的C-(A)-S-H凝胶,同时还导致AFt相向AFm相转变;活化煤矸石在改善水泥砂浆力学性能时,物理充填效应和成核效应大于火山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复合胶凝材料 水泥基材料 力学性能 水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流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及改进的空间转移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焦芳菲 郑航 刘悦忆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4-159,共16页
【目的】为评估汉江流域2020年的水源涵养能力,计算水源涵养服务的生态价值,并深入分析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在流域内各个省份之间的空间转移情况【方法】使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模型InVEST对汉江流域2020年的水源涵养能... 【目的】为评估汉江流域2020年的水源涵养能力,计算水源涵养服务的生态价值,并深入分析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在流域内各个省份之间的空间转移情况【方法】使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模型InVEST对汉江流域2020年的水源涵养能力进行定量评估,并利用影子工程法计算流域内水源涵养服务的生态价值,以及采用改进的断裂点-场强模型,考虑水文特征,分析水源涵养服务价值的空间转移。改进模型包括加入河流方向系数以确定水力联系,优化转移路径(调整转移起点和设定最大半径),并比较四种不同的转移方法。【结果】结果显示:汉江流域2020年的水源涵养总量为305.84亿m^(3),相应的服务价值达到316.85亿元。在各个省份中,湖北省的水源涵养量及其服务价值最为显著,而河南省则相对较低。在空间转移方面,陕西省的水源涵养服务价值的转出量最大,随后是河南和湖北;而在接收方面,河南省接收最多,其次是湖北和陕西。其中,出水口直线转移法的转移强度最强,转移量最多;出水口河道转移法的转移强度和转移量次之;入水口直线转移法和入水口河道转移法的转移强度相近,转移量也相近;入水口河道转移法的转移强度最弱,入水口直线转移法的转移量最少。【结论】通过定量评估和空间转移分析,揭示了汉江流域水源涵养能力的空间分布和服务价值,并提供了不同转移方法的比较,为流域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价值转移 InVest模型 SWAT模型 水资源 洪水 汉江流域 生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氢甲酯化合成丙酸甲酯的氢键作用机制及反应动力学研究
5
作者 赵清萍 张敏 +2 位作者 赵辉 王刚 邱永福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01-2713,共13页
丙酸甲酯(MP)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也是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关键中间体,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针对MP的合成过程,构建高效的催化剂体系对满足MP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围绕乙... 丙酸甲酯(MP)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也是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关键中间体,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针对MP的合成过程,构建高效的催化剂体系对满足MP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围绕乙烯氢甲酯化的钯膦酸均相催化剂体系探究了钯前体、酸促进剂、膦/钯摩尔比和酸/钯摩尔比对催化活性的影响。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表征手段揭示了不同酸根阴离子与甲醇间存在氢键作用,实现对甲醇的活化脱氢,阐明了催化剂转化频率(TOF)与氢键强度的正相关关系和反应活化能与氢键强度的负相关关系。同时优化了搅拌转速、反应压力、催化剂浓度、水含量等反应条件参数,并获得了连续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活性的变化规律,表明催化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最后通过反应动力学研究得到甲醇、一氧化碳、乙烯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25、0.5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甲酯化 酸促进剂 核磁共振 氢键作用 活化作用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降雨情景下城市河道防洪分析
6
作者 高原 郑航 +1 位作者 刘悦忆 莫平稳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46,共15页
【目的】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加之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近几年城市洪涝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了难以估量的人员伤亡与社会经济损失。因此,探究不同降雨条件对河流水位的影响,以期为城市防洪工作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基于石马河流... 【目的】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加之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近几年城市洪涝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了难以估量的人员伤亡与社会经济损失。因此,探究不同降雨条件对河流水位的影响,以期为城市防洪工作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基于石马河流域现行水闸调度规则,耦合MIKE11模型及SWAT模型,构建石马河流域水文水动力模型,分析不同的降雨次数、降雨空间分布以及降雨过程的降雨情景下,城市河流水位的变化,探究不同降雨条件对石马河河口水位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流域普降连续的集中降雨会使得河口闸前水位超过4.5 m警戒水位的13%,流域普降间断的集中降雨会使得河口闸前水位超过警戒水位的5%;集中降雨下的旗岭水闸调度次数为分散降雨下水闸调度次数的7倍;流域普降大雨会使得河口闸前水位多次达到4.5 m的警戒水位。【结论】结果表明:(1)多场次降雨、流域内普降大雨、短历时且高强度的集中降雨这三种情况同时出现会提高石马河流域洪涝灾害发生的风险;(2)集中降雨与流域内普降大雨这两种情况的降雨对水闸调度的影响最大;(3)降雨场次越多、降雨过程越集中以及流域普降的降雨量越大时,对河口闸前水位的影响越大。只有流域上游降大雨会导致河口闸前水位在雨后有一定的上涨,只有流域下游降大雨以及流域普降中雨对河口闸前水位影响很小。研究所建立的石马河流域水文水动力模型,对不同降雨条件与河口水闸闸前水位变化的分析,可为石马河流域城市防洪与防汛调度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水位 降雨情景 水闸调度 城市防洪 水文水动力模拟 MIKE11模型 SWAT模型 东莞市石马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和物理模型试验的软土滑坡运动特性预测研究
7
作者 周书东 丁其乐 +3 位作者 王奕仁 张彤炜 张益 王凤阳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9-248,共10页
【目的】软土滑坡因其复杂的塑性变形和流变特性,破坏机理不同于硬质岩土中的普通滑坡,传统的滑坡研究方法难以有效捕捉其运动特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特征。【方法】为量化评估软土滑坡的运动特性,采用软土的黏塑性流体假设,利用理想黏塑... 【目的】软土滑坡因其复杂的塑性变形和流变特性,破坏机理不同于硬质岩土中的普通滑坡,传统的滑坡研究方法难以有效捕捉其运动特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特征。【方法】为量化评估软土滑坡的运动特性,采用软土的黏塑性流体假设,利用理想黏塑性材料Carbopol作为试验材料开展物理模型试验,并选取滑坡到达指定距离的厚度和速度作为代表性参数,通过随机森林算法训练试验数据构建预测模型。【结果】结果显示:厚度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41和0.923,速度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36和0.917;厚度和速度残差主要分布范围分别为(-0.02,0.02)和(-0.1,0.075),且呈正态分布。此外,自变量重要性分析显示屈服应力为对模型影响最大的输入变量,其重要程度特征值为0.35。【结论】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良好的泛化能力,在处理软土滑坡动力学的高维度数据和复杂非线性关系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可为软土滑坡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滑坡 随机森林算法 黏塑性流体 预测模型 CARBOPOL 运动特性 数值模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调谐惯容阻尼器的建筑结构减震设计 被引量:5
8
作者 刘良坤 谭平 +1 位作者 闫维明 周福霖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1-757,共7页
为提升传统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简称TMD)应用的方便性,提出利用调谐惯容阻尼器(tuned inerter damper,简称TID)对结构进行减震控制,推导了基底白噪声激励下建筑结构的TID最优阻尼参数和最优刚度参数的解析式以及无阻尼的... 为提升传统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简称TMD)应用的方便性,提出利用调谐惯容阻尼器(tuned inerter damper,简称TID)对结构进行减震控制,推导了基底白噪声激励下建筑结构的TID最优阻尼参数和最优刚度参数的解析式以及无阻尼的位移方差解析式。分析表明,TID最优参数与其安装的相邻楼层振型坐标差的平方有关,该值越大,控制效果越好。通过3个均匀结构和1个12层的非均匀结构模型分析表明:TID对中低层结构的控制效果较好,且对高阶振型控制优势明显;TID-TMD混合控制方案在地震作用下的控制效果更明显,优于TID,且总体上与多重TMD控制效果相近;TID-TMD仅需在顶层安装TMD,其余楼层安装TID,减少了多重TMD控制高阶振型带来的空间占据、安装不便、质量过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谐质量阻尼器 惯容器 减震 最优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当量因子法的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研究——以长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申梦姝 郑航 +2 位作者 刘悦忆 陈进 尹正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7-54,共8页
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是对区域生态系统价值的总体估测,是生态保护和管理的决策依据。长江流域地域广阔、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非常复杂,现有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较难在大空间尺度上反映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情况。基于当量因子法计算量小、... 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是对区域生态系统价值的总体估测,是生态保护和管理的决策依据。长江流域地域广阔、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非常复杂,现有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较难在大空间尺度上反映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情况。基于当量因子法计算量小、实用性强的特点,对该方法进行改进,评估了长江流域2010年、2015年、2018年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1)当量因子法能够在大空间尺度上便捷的计算流域生态资产,在管理实践中的适用性较强;(2)2010年、2015年、2018年长江流域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58893.47亿、58865.02亿、59506.27亿元;(3)2010—2018年流域上游地区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加较多,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生态服务价值总体上有所减少。(4)近年来受长江大保护的影响,中下游部分沿江临湖地区的生态服务价值明显增加。研究成果为探讨当量因子法在长江流域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中的适用性提供了借鉴,为进一步摸清长江流域生态资产的存量及其变化趋势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价值 时空变化 当量因子法 长江流域 生态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树方法的机动车燃油大气环境风险评价:以杭州市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卫清 徐平如 钱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61-669,共9页
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和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灰霾天气已成为中国许多大城市亟待解决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大量石油燃料消耗产生的机动车尾气排放可能是引起城市灰霾污染的一个关键因素。以长江三角洲的代表性城市杭州市为具体案例,探索... 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和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灰霾天气已成为中国许多大城市亟待解决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大量石油燃料消耗产生的机动车尾气排放可能是引起城市灰霾污染的一个关键因素。以长江三角洲的代表性城市杭州市为具体案例,探索将安全工程领域的故障树方法应用在机动车燃油尾气排放大气环境风险评价和与灰霾天气的致因机理分析上。通过辨识导致城市机动车尾气过量排放的关键风险因子,构建了杭州市"灰霾天气–机动车尾气过量排放"的故障树。另外采用结构、概率以及临界重要度分析,对关键风险因子对顶上事件"灰霾天气–机动车尾气过量排放"的贡献和影响程度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过量机动车使用,严重的交通堵塞、高污染机动车的不当使用以及监管不严是对杭州市机动车尾气过量排放影响较大的关键风险因子。可为城市机动车燃油环境风险因子评价以及管理提供一种简洁有效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 灰霾污染 系统工程 可持续性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的环境行为和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胡俊杰 劳志朗 +1 位作者 吴康铭 范洪波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69-2176,共8页
由于具有优异的光学、力学、电学特性,氧化石墨烯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传感、航空航天、新能源、疾病诊断等方面。随着氧化石墨烯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其对环境的健康风险也日益引起关注。阐明氧化石墨烯的潜在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由于具有优异的光学、力学、电学特性,氧化石墨烯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传感、航空航天、新能源、疾病诊断等方面。随着氧化石墨烯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其对环境的健康风险也日益引起关注。阐明氧化石墨烯的潜在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对于科学客观评价其对人体和生态环境健康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在总结了纳米氧化石墨烯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行为基础上、系统综述了氧化石墨烯对水生生物、陆生植物、大鼠以及微生物的毒害效应并探讨了氧化石墨烯生物毒害效应的可能机制。研究发现,氧化石墨烯在环境介质中主要形成稳定胶体且具有难以降解和易于多介质间迁移等特点;同时,氧化石墨烯还可以进入藻类、鱼类、植物、大鼠以及微生物细胞内并引起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炎症发生、多种细胞器损伤和组织器官形态异常。此外,研究还发现纳米氧化石墨烯还会导致DNA氧化损伤和DNA断裂等遗传毒性和诱导生殖毒性相关的小RNA异常表达。因此,对不同环境介质中纳米氧化石墨烯的环境行为和毒性效应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可在纳米氧化石墨烯的暴露定量分析,纳米氧化石墨烯与生物大分子间的交互作用及长期低剂量下纳米氧化石墨烯的毒性效应3个方面加强研究。文章可为进一步阐明氧化石墨烯的健康风险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环境行为 生态毒性 毒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东江流域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转移网络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申梦姝 郑航 +2 位作者 刘悦忆 万文华 谢观体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4-134,共11页
认识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转移规律是进行跨区域横向生态补偿的科学基础。由于自然和社会系统的普遍联系性,流域内上下游以及多个区域之间的生态服务价值转移呈现复杂的网络特征,但既往研究对这种网络特征刻画不够充分,在复杂条件下的适... 认识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转移规律是进行跨区域横向生态补偿的科学基础。由于自然和社会系统的普遍联系性,流域内上下游以及多个区域之间的生态服务价值转移呈现复杂的网络特征,但既往研究对这种网络特征刻画不够充分,在复杂条件下的适应性有待提高。基于东江流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应用生态价值转移的断裂点和场强模型,计算出流域内上下游各地级市间的生态服务价值转移量并对其转移网络进行空间可视化。结果表明:2020东江流域的生态服务价值为1758.35亿元,生态服务价值总转移量为63.08亿元。转移量较大的生态服务有水文调节、土壤保持、环境净化。这些生态服务主要从流域上游和中游的惠州、河源向下游的珠江三角地区转移,构成了包含8个空间节点、22条线路的转移网络。研究得出的东江流域生态价值的空间转移关系,可为流域内跨地区的生态补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价值 空间转移网络 东江流域 断裂点模型 场强模型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谱法定量生态物种基因组DNA低甲基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俊杰 吴毅聪 +5 位作者 陈桂连 高圆圆 赵桐 余广 兰善红 吕小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385-3391,共7页
为了定量生态相关物种基因组中低丰度的5-甲基-2-脱氧胞苷(5-mdC),建立了一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的无标记方法.全基因组DNA甲基化计算公式5-mdC(mole)/(5-mdC(mole)+dC(mole)可以转化为1/(1+dC(mole)/5-mdC(mole)),... 为了定量生态相关物种基因组中低丰度的5-甲基-2-脱氧胞苷(5-mdC),建立了一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的无标记方法.全基因组DNA甲基化计算公式5-mdC(mole)/(5-mdC(mole)+dC(mole)可以转化为1/(1+dC(mole)/5-mdC(mole)),然后通过HPLC-MS/MS得到DNA样品中5-mdC和dC的物质的量比(dC(mole)/5-mdC(mole))即可得到基因组DNA甲基化值.此外,还对HPLC条件进行了优化使正常核苷和修饰核苷基线分离,消除分析物的交叉干扰.本方法避免了使用昂贵的稳定同位素标记内标,在等度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下实现了正常和修饰核苷基线分离,5-mdC和dC的保留时间分别为5.50和3.06min.5-mdC和dC的定量限分别为14.2和19.1pg/mL.日内和日间偏差和准确性(相对误差)都≤10%.该方法测定的小牛胸腺DNA和大型蚤及秀丽线虫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值分别为(6.44±0.25)%,(0.097±0.010)%和(0.025±0.002)%.采用HPLC-MS/MS技术建立并验证了一种快速、高精密度和灵敏度的DNA样品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测定方法,适用于评估环境污染物对生态学相关物种的潜在表观遗传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DNA甲基化 无标记 电喷雾质谱 表观遗传效应 生态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Egens的现场可视化方法检测环境中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气溶胶
14
作者 郭宗宁 叶领云 +3 位作者 张孝琳 张妮 黄雪琳 焦哲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94-800,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暴露场所的气溶胶现场快速检测有助于快速采取控制传染措施,保证公共环境安全。该研究基于便携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仪和聚集诱导发光探针(AIE luminogens,AIEgens),与大气颗粒物采样器结合,建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污染气溶胶... 新型冠状病毒暴露场所的气溶胶现场快速检测有助于快速采取控制传染措施,保证公共环境安全。该研究基于便携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仪和聚集诱导发光探针(AIE luminogens,AIEgens),与大气颗粒物采样器结合,建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污染气溶胶样品的可视化识别方法。首先对阳性质粒样品进行PCR扩增,再与AIEgens 1,1,2,2-四[4-(2-溴-乙氧基)苯基]乙烯(TTAPE)结合后发出蓝色荧光。在紫外灯下用肉眼或便携式智能手机可以清楚地观察。结果表明,阳性质粒可被肉眼或智能设备检出,而阴性样品不发光,证明了方法的特异性。研究发现阳性质粒质量浓度为5 ng/L时仍然可以实现可视化区分。将该便携式系统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污染气溶胶实际样品的现场筛查,结果均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AIEgens 可视化 现场 气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及其空间转移评估 被引量:10
15
作者 申梦姝 刘悦忆 +1 位作者 郑航 陈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2,36,共10页
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在不同区域之间的转移是流域上下游之间进行横向生态补偿需要考虑的关键内容。然而,水源涵养服务价值的转移依赖于流域的水文循环路径和河流的水量输送。现有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转移量评估方法缺乏对水源涵养服务转移... 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在不同区域之间的转移是流域上下游之间进行横向生态补偿需要考虑的关键内容。然而,水源涵养服务价值的转移依赖于流域的水文循环路径和河流的水量输送。现有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转移量评估方法缺乏对水源涵养服务转移中水文特征的描述,评估结果的合理性有待加强。针对此问题,从转移方向和转移路径2个方面改进断裂点-场强模型,通过引入河流方向系数判断流域上下游以及干支流地区之间的水力联系,在水源涵养服务转移评估中考虑河流的水文特征,并在长江流域应用,提高评估结果的合理性与可用性。结果表明,2020年长江流域水源涵养量为11 538.45亿m3,水源涵养服务的价值量为11 953.83亿元。相比现有模型的评估结果,研究改进的断裂点-场强模型突出了水源涵养服务价值从流域上游向下游转移的特征、增加了转移强度和范围。长江流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的转出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四川>江西>湖南>贵州>湖北>安徽>重庆>云南>浙江>青海>陕西>广西>西藏>河南;各省份水源涵养服务价值的转入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云南>安徽>湖北>重庆>江苏>湖南>四川>上海>西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服务 空间转移 断裂点-场强模型 InVEST模型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钡与铌酸钾钠无铅压电陶瓷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明浩 花开慧 +4 位作者 曾群 邸博 郑愚 汪洪祥 张国祥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9-658,694,共11页
钛酸钡(BaTiO_(3))和铌酸钾钠(K_(0.5)Na_(0.5)NbO_(3))压电陶瓷因具有环境友好、电学性能良好、居里温度较好等优势而成为国际高新技术材料研究的前沿热点,有望替代部分铅基压电陶瓷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通信等领域的电子器件中。本... 钛酸钡(BaTiO_(3))和铌酸钾钠(K_(0.5)Na_(0.5)NbO_(3))压电陶瓷因具有环境友好、电学性能良好、居里温度较好等优势而成为国际高新技术材料研究的前沿热点,有望替代部分铅基压电陶瓷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通信等领域的电子器件中。本文综述了BaTiO_(3)和K_(0.5)Na_(0.5)NbO_(3)压电陶瓷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从构造相界调控压电性能、BaTiO_(3)基压电陶瓷的材料体系设计、K_(0.5)Na_(0.5)NbO_(3)基压电陶瓷的热稳定性及改善、压电陶瓷的新型成型及烧结工艺等方面进行客观分析和总结,并展望了两种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开发高性能无铅压电陶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压电陶瓷 K_(0.5)Na_(0.5)NbO_(3) BaTiO_(3) 相界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联合微生物矿化技术改善软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秀丽 李佳禧 +2 位作者 谢佳旻 林军 庞书孟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4-146,共13页
【目的】实现对软土地基的绿色加固对工程建设及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采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和生物炭联合固化软土。【方法】首先确定了MICP灌浆最优细菌浓度和胶结液浓度,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生物炭含量联合微... 【目的】实现对软土地基的绿色加固对工程建设及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采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和生物炭联合固化软土。【方法】首先确定了MICP灌浆最优细菌浓度和胶结液浓度,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生物炭含量联合微生物矿化技术加固提升软土的抗剪强度参数。通过直剪试验,得到MICP联合生物炭固化软土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X射线衍射(XRD)和能谱试验(EDS),获得了固化软土的微观结构、矿物成分及元素分布特征。【结果】结果表明:(1)MICP能够提升软土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在最优菌液浓度OD_(600)=0.9,胶结液浓度为1.0 mol/L的条件下,养护28 d时,MICP固化软土的最大内摩擦角为11.3°,最大黏聚力为12.15 kPa;添加生物炭后,MICP固化软土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得到显著提升,添加12%生物炭,养护28 d时,内摩擦角最大为20.8°,相应条件下的黏聚力最大值为16.61 kPa。养护周期28 d内,试样内摩擦角和黏聚力提升速率在前14 d明显高于后14 d,表明微生物矿化技术主要在养护前期发挥作用。(2)微观测试表明,经MICP处理的软土中均可观察到碳酸钙,添加生物炭后在生物炭和软土界面处观察到大量碳酸钙晶体。(3)EDS测试结果表明,土颗粒表面有明显的钙、碳和氧元素分布。【结论】研究结果证实了生物炭协同MICP技术固化软土具有可行性,为滨海软土地层的绿色加固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 软土 生物炭 内摩擦角 黏聚力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粉对UHPC力学及收缩性能的影响及收缩计算方法
18
作者 黄书才 喻鹏 +3 位作者 汤志军 周佳乐 牛建东 孙喜波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7-73,共7页
为配制出适用于实际工程的“低碳、绿色、环保、经济”且各项性能均佳的煤矸石UHPC,实现固废资源再利用,对不同煤矸石粉末质量代替率(20%、40%和60%)的UHPC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自收缩应变进行了试验测试;揭示了煤矸石粉配制U... 为配制出适用于实际工程的“低碳、绿色、环保、经济”且各项性能均佳的煤矸石UHPC,实现固废资源再利用,对不同煤矸石粉末质量代替率(20%、40%和60%)的UHPC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自收缩应变进行了试验测试;揭示了煤矸石粉配制UHPC的内在机理,并评估了已有混凝土自收缩理论计算方法对煤矸石UHPC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可通过掺入大量煤矸石粉末来配制UHPC,其棱柱体抗压强度达到130 MPa,抗拉强度达到6.7 MPa;掺入60%煤矸石粉末的UHPC初凝收缩应变占总收缩的比例提高了12.2%,自收缩总应变减小了12.5%;增加煤矸石粉末掺量,可有效缩短UHPC初凝时间,加速UHPC自收缩过程,减小UHPC自收缩应变;已有的混凝土自收缩计算方法未体现煤矸石掺量对UHPC自收缩应变和初凝时间的影响。最后,基于试验结果修正并提出了煤矸石UHPC收缩应力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可有效预测煤矸石UHPC自收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煤矸石粉末 力学性能 收缩性能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合金纤维和钢纤维单/混掺增强混凝土开裂及断裂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乔险涛 喻鹏 +3 位作者 陈喜健 周佳乐 张连杰 李健朋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37-2148,共12页
为探索纤维混凝土抗裂性能,本文研究了不同类型纤维(平直型钢纤维、平直型非晶合金纤维、钢纤维+非晶合金纤维)和不同纤维体积掺量(1.0%,1.5%和2.0%)混凝土的早期开裂性能和硬化后的断裂性能。首先通过平板法试验并借助数字图像对混凝... 为探索纤维混凝土抗裂性能,本文研究了不同类型纤维(平直型钢纤维、平直型非晶合金纤维、钢纤维+非晶合金纤维)和不同纤维体积掺量(1.0%,1.5%和2.0%)混凝土的早期开裂性能和硬化后的断裂性能。首先通过平板法试验并借助数字图像对混凝土的早期裂缝特征进行量化分析,评估了纤维混凝土的早期开裂性能;再通过带切口棱柱体试件的三点弯曲试验,基于双K断裂参数,分析并评估了混凝土硬化后的断裂性能。结果表明,钢纤维单掺和混掺纤维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最好;纤维掺量由1.0%增加至2.0%时,钢纤维、合金纤维和混掺纤维混凝土失稳韧度分别增加了58.9%、44.3%和55.5%,且掺量为2.0%的混掺混凝土断裂能是普通混凝土的11.8倍。钢纤维和非晶合金纤维可在混凝土硬化过程的不同时期发挥协同作用,两种纤维混掺不仅能阻止混凝土早期的塑性开裂,还可有效控制硬化后受拉裂缝的形成和发展,达到分阶段抗裂的目的。综合考虑混凝土的早期开裂性能、硬化后受拉性能以及断裂性能,体积掺量相同情况下混掺纤维混凝土整体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混凝土 非晶合金纤维 钢纤维 开裂性能 断裂性能 混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陶瓷负载Ce-TiO_(2)光催化降解印染废水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伟杰 花开慧 +1 位作者 雷鸣 王望龙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0-180,共11页
本文以建筑废弃物为主要原料,氧化铝为铝源,氟化铝为晶须催化剂,氧化硼、氧化铈、三氧化钼为烧结助剂,玉米淀粉为造孔剂,采用干压成型法制备了莫来石多孔陶瓷,研究了氧化铈和三氧化钼掺量对莫来石多孔陶瓷结构及理化性能的影响,并以性... 本文以建筑废弃物为主要原料,氧化铝为铝源,氟化铝为晶须催化剂,氧化硼、氧化铈、三氧化钼为烧结助剂,玉米淀粉为造孔剂,采用干压成型法制备了莫来石多孔陶瓷,研究了氧化铈和三氧化钼掺量对莫来石多孔陶瓷结构及理化性能的影响,并以性能最佳的陶瓷负载TiO_(2)/Ce-TiO_(2)进行光催化降解模拟印染废水研究。结果表明:以质量分数计,当氧化铈掺量为4%、三氧化钼掺量为1%时,多孔陶瓷的抗折强度为8.69 MPa,开口孔隙率为64.25%;负载0.05 g Ce-TiO_(2)催化剂,掺入1.2 mmol/L的PMS,在功率为18 W、波长为420~430 nm的LED可见光灯照射120 min后,其对亚甲基蓝溶液降解率达到96.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陶瓷 莫来石晶须 可见光催化 降解 异质结 印染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