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语的翻译现状及其规范化 被引量:26
1
作者 黎土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491-495,共5页
术语在科技发展、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术语有科技术语和社会科学术语之分。科技术语具有严密性、简明性、新颖性以及名词化等特点,语义单一,定义相对精确而固定,翻译时相对歧义较少。社会科学术语则具有深厚的... 术语在科技发展、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术语有科技术语和社会科学术语之分。科技术语具有严密性、简明性、新颖性以及名词化等特点,语义单一,定义相对精确而固定,翻译时相对歧义较少。社会科学术语则具有深厚的语言和文化内涵,以及时代性与学科局限性等特点,翻译时容易产生歧义。社会科学术语的翻译可采用意译或直译加注的方法,以利于目的语读者真正理解其术语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同时还可根据术语构词法进行翻译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语 科技术语 社会科学术语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礼德的马克思主义语言观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忠华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9-43,48,共6页
韩礼德一直以来视马克思主义语言学为其追求的长远目标。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渗透于韩礼德的语言思想与研究实践之中。文章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思想渊源和发展中所透射的语言社会本质属性观、韩礼德与乔姆斯基语言哲学思想的对比以... 韩礼德一直以来视马克思主义语言学为其追求的长远目标。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渗透于韩礼德的语言思想与研究实践之中。文章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思想渊源和发展中所透射的语言社会本质属性观、韩礼德与乔姆斯基语言哲学思想的对比以及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与实践的辩证互动等三个方面探讨韩礼德的语言哲学思想,阐释其马克思主义语言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礼德 社会本质属性 辩证互动 马克思主义语言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恩海姆“抽象”的“视觉思维”理论 被引量:9
3
作者 黎土旺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34-38,共5页
从审美直觉心理学的角度明确提出“视觉思维”概念,以揭示视觉器官在感知外物时的理性功能以及一般思维活动中视觉意象所起的巨大作用,以化解“知觉”与“思维”、感性与理性、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割裂、矛盾和对立,是阿恩海姆在视觉艺术... 从审美直觉心理学的角度明确提出“视觉思维”概念,以揭示视觉器官在感知外物时的理性功能以及一般思维活动中视觉意象所起的巨大作用,以化解“知觉”与“思维”、感性与理性、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割裂、矛盾和对立,是阿恩海姆在视觉艺术理论或审美直觉心理学方面的重要贡献,而蕴涵在这种贡献背后的另一个贡献,就是提出了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包括视觉思维提法的科学性问题、视觉思维的本质问题和视觉思维的创造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恩海姆 视觉思维 意象思维 创造性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桑《小布朗先生》主要人物形象的功能语境解读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忠华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60-65,共6页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文学作品为社会语篇,主张从广阔的文化语境的视角来研究文学语篇,为文学语境研究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框架指导。借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文章将《小布朗先生》中的主要人物小布朗先生置于1692年的塞勒姆巫术妄想事件...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文学作品为社会语篇,主张从广阔的文化语境的视角来研究文学语篇,为文学语境研究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框架指导。借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文章将《小布朗先生》中的主要人物小布朗先生置于1692年的塞勒姆巫术妄想事件中,考察了该文学语篇的社会文化语境,分析了其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文章认为该语篇之情景语境为当年巫术妄想事件之实例化,从而驱散霍桑通过词汇语法手段制造弥漫于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中的"朦胧迷雾",功能语境解读使得该人物形象明晰化、合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语境理论 人物形象 《小布朗先生》 系统功能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英语的社交语用得体原则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淑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2-156,共5页
中国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受到某些方面的挑剔和指责。中国英语的语言语用偏误可以通过努力得到完善,改善的标准比较明确;而社交语用偏误是与生俱来的,文化导致的,几乎不可能改正,也无改正标准。跨文化交流是双向或多向的,社交语用标准是... 中国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受到某些方面的挑剔和指责。中国英语的语言语用偏误可以通过努力得到完善,改善的标准比较明确;而社交语用偏误是与生俱来的,文化导致的,几乎不可能改正,也无改正标准。跨文化交流是双向或多向的,社交语用标准是可以协商的。中国英语的社交语用得体原则既要考虑可接受性和可理解性,同时,也要照顾和顺应使用者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英语 社交语用 得体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翻译原则和标准变异的时代背景 被引量:1
6
作者 鲁硕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74-78,共5页
翻译原则和标准的多元化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现象。影响翻译原则和标准的因素很多,历史和文化背景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翻译原则和标准的不断变异是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
关键词 翻译原则 翻译标准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教学中的主动学习理念 被引量:1
7
作者 黎土旺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36-138,共3页
现代学习理念以探索性和合作性为基本特点,它要求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的学习去掌握和发现已有知识和未知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对已有知识体系的突破。当前我国倡导的创新素质教育模式应当以此为借鉴,加快与世界先进教学的接轨,创建... 现代学习理念以探索性和合作性为基本特点,它要求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的学习去掌握和发现已有知识和未知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对已有知识体系的突破。当前我国倡导的创新素质教育模式应当以此为借鉴,加快与世界先进教学的接轨,创建面向未来的教学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教学 主动 学习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对比修辞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8
作者 龙晶晶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81,共5页
对比修辞理论(Contrastive Theory)是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于1966年提出的语言学新兴研究领域。其后来的发展受到语言、文化和思维三者之间关系的影响。社会文化与其相对应的语言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和思维... 对比修辞理论(Contrastive Theory)是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于1966年提出的语言学新兴研究领域。其后来的发展受到语言、文化和思维三者之间关系的影响。社会文化与其相对应的语言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和思维相互制约,不同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不同的思维方式也导致了各种语言组织形式的不同。这为对比修辞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理论基础,也为阐释母语和第二外语写作的异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我国英语写作和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修辞 跨文化对比 第二外语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白璧德人文主义的宗教观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劫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8-164,286,共7页
白璧德主张把心理洞察作为出发点,提出了"更高意志"的学说以替代所谓的"上帝的恩典"以强调"内在工作"的重要性,试图建立涵摄世界各大宗教精神的"新的统一"以建立生活世界的信仰。在此,白璧德... 白璧德主张把心理洞察作为出发点,提出了"更高意志"的学说以替代所谓的"上帝的恩典"以强调"内在工作"的重要性,试图建立涵摄世界各大宗教精神的"新的统一"以建立生活世界的信仰。在此,白璧德借鉴了东方的"道路"思想以缓和西方理性与信仰的紧张关系,使神圣不离世俗。白璧德在"上帝死了"的时代背景下重新给西方人根植一种新的信仰,用意不在宗教的"冥思",而在现实的"调和",以矫正西方现代转型、特别是美国现代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多文明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璧德人文主义 心理观察 更高意志 新的统一 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