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独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张锦荣 罗彦琦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9-201,214,共4页
从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方法、内容、目标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出以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改革方法,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结果表... 从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方法、内容、目标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出以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改革方法,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对机械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机械工程专业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注塑中熔体–型腔对流传热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殷素峰 阮育煌 阮锋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59,共6页
为了研究超薄注塑中熔体与型腔的传热对充模过程的影响,利用狭缝流变仪和自制0.3,0.4,0.5,0.6 mm的不同狭缝厚度口模,选择聚碳酸酯和聚苯乙烯作为试验材料,根据傅里叶热传导定律,测试了各口模在不同注射速度和不同型腔厚度下的熔体–型... 为了研究超薄注塑中熔体与型腔的传热对充模过程的影响,利用狭缝流变仪和自制0.3,0.4,0.5,0.6 mm的不同狭缝厚度口模,选择聚碳酸酯和聚苯乙烯作为试验材料,根据傅里叶热传导定律,测试了各口模在不同注射速度和不同型腔厚度下的熔体–型腔传热系数,结果显示熔体–型腔传热系数与注射速度成正比线性关系,与型腔厚度成反比指数关系。通过数据处理,拟合了熔体–型腔传热系数与注射速度和型腔厚度的关系曲线。基于Moldfl ow2012,分别采用熔体–型腔传热系数计算值(由上述关系曲线计算得到)与传统缺省值对超薄注塑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际注塑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采用计算值模拟的结果与实际注塑结果有较高的吻合度,从而证实了研究过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注塑 对流传热系数 注射速度 型腔厚度 流变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PE推进剂粘合剂网络结构调节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晶如 宋雪晶 杨寅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2-76,共5页
把混合固化剂、扩链剂聚乙二醇200(PEG200)、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TMP)、三官能度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PET)、端异氰酸酯预聚物以及互穿网络的使用作为调整NEPE推进剂粘合剂网络结构的主要措施。采用单向拉伸手段,研究了它们对NEPE推... 把混合固化剂、扩链剂聚乙二醇200(PEG200)、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TMP)、三官能度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PET)、端异氰酸酯预聚物以及互穿网络的使用作为调整NEPE推进剂粘合剂网络结构的主要措施。采用单向拉伸手段,研究了它们对NEPE推进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MP能提高推进剂的拉伸强度,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与PEG200混合使用能提高推进剂的最大延伸率;三官能度PET能使推进剂的强度和延伸率均有所提高,当粘合剂中三官能度PET的质量分数为50%时,推进剂常温下的拉伸强度和最大延伸率分别比空白样提高了16%和161%;端异氰酸酯预聚物能改善推进剂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对提高最大延伸率有明显作用;将新型聚合物P31引入推进剂粘合剂体系形成互穿网络,推进剂在不同温度下的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延伸率一致增大,当P31的含量占粘合剂体系的5%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PE推进剂 力学性能 粘合剂网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平板塑件注射成型质量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殷素峰 阮育煌 阮锋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2-268,共7页
将翘曲度、平面度、尺寸精度作为超薄平板塑件质量管控目标,基于Kriging方法建立了各质量目标与工艺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并采用NSGA-II(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I)遗传算法获得质量多目标的Pareto解集,然后通过Vague评估方法,在Pareto解集... 将翘曲度、平面度、尺寸精度作为超薄平板塑件质量管控目标,基于Kriging方法建立了各质量目标与工艺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并采用NSGA-II(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I)遗传算法获得质量多目标的Pareto解集,然后通过Vague评估方法,在Pareto解集寻求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优解,实现了超薄塑件成形质量的多目标优化。将优化过程应用于超薄导光板生产实践,大幅度提高了产品成型精度,增强了生产过程的稳健性,证实了优化过程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为超薄塑件的生产实践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成型 成型精度 优化 KRIGING模型 NSGA-II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专业可靠性技术教学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常祥 黄健求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B07期22-25,共4页
实际应用少是可靠性技术传播的最大障碍。建议以事故分析为突破口,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推广应用。通过丰富的应用实践,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也将促进可靠性技术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 可靠性技术 安全专业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踏破石棉瓦坠落的事故树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庆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8-140,共3页
为明确高处作业时踏破石棉瓦坠落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采取事故树分析法。在建立踏破石棉瓦坠落事故树的基础上,对事故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得到该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基本事... 为明确高处作业时踏破石棉瓦坠落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采取事故树分析法。在建立踏破石棉瓦坠落事故树的基础上,对事故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得到该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概率重要度和临界重要度的排序。结果表明,高空作业且地面状况不好、未使用安全带、脚下滑动踏空和身体失去平衡是导致该事故的4个主要原因。因此,应从这几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系统学 石棉瓦 坠落 事故树分析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印质量自动检测中图像配准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田乐园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1年第1期33-36,共4页
胶印质量自动检测系统中,图像的配准是整个系统的关键技术。本实验提出使用SUSAN角点定位和模板匹配相结合的方法解决胶印质量自动检测中图像配准的问题。该方法首先利用SUSAN算法检测到图像角点,然后对图像进行平移和旋转,再在特定图... 胶印质量自动检测系统中,图像的配准是整个系统的关键技术。本实验提出使用SUSAN角点定位和模板匹配相结合的方法解决胶印质量自动检测中图像配准的问题。该方法首先利用SUSAN算法检测到图像角点,然后对图像进行平移和旋转,再在特定图像区域内,利用模板匹配的方法,进行精确配准。这种新方法与传统算法相比,能在提高定位精度的前提下,有效节省运算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是有效且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质量检测 图像配准 角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式项目诱导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
8
作者 殷素峰 黎小巨 陈小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4-177,182,共5页
提出前置式项目诱导型教学模式,首先解释了该模式的内涵及其形式,并基于学习本质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论述了该模式的意义,然后从学习动机角度详细阐述了该模式中项目的设计及组织形式,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证实了该模式在学生工程应用能... 提出前置式项目诱导型教学模式,首先解释了该模式的内涵及其形式,并基于学习本质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论述了该模式的意义,然后从学习动机角度详细阐述了该模式中项目的设计及组织形式,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证实了该模式在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实效性。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丰富了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项目诱导 前置式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三次插值算法的集成电路在线检测快速模板匹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锦荣 陈洵凛 +1 位作者 罗彦琦 张攀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85-189,共5页
为了解决目前电路板缺陷检测视觉识别系统对多目标识别检测过程实时性差、识别效率低,甚至出现无法识别等问题,首先对集成电路板图像按一定比例进行双三次插值算法处理,并在该基础上创建模板图像,然后进行归一化积相关匹配快速地识别检... 为了解决目前电路板缺陷检测视觉识别系统对多目标识别检测过程实时性差、识别效率低,甚至出现无法识别等问题,首先对集成电路板图像按一定比例进行双三次插值算法处理,并在该基础上创建模板图像,然后进行归一化积相关匹配快速地识别检测出目标的大概位置,最后以双三次插值算法缩放比例值还原目标在原图像中的位置,从而精确识别检测出的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达到100%识别,运算时间比传统算法快2~11倍,可见该技术提高了检测效率,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识别检测 双三次插值算法 模板匹配 矩阵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模多腔端子塑封充模平衡度模糊优化
10
作者 殷素峰 方琳 阮锋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85,共5页
多型腔小尺寸塑件注射成型中,型腔填充不平衡影响了制品质量及生产率的提高。针对精密端子多型腔塑封,以平衡度为目标衡量熔体流动平衡性,设计了各级流道平衡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各级流道平衡度的Kriging数学模... 多型腔小尺寸塑件注射成型中,型腔填充不平衡影响了制品质量及生产率的提高。针对精密端子多型腔塑封,以平衡度为目标衡量熔体流动平衡性,设计了各级流道平衡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各级流道平衡度的Kriging数学模型,并通过NSGAⅡ遗传算法,求得平衡度多目标Pareto front解集前沿,然后通过模糊评判方法,从Pareto front解集前沿中筛选出满足条件的理想解。根据优选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各级流道平衡性远高于初始方案,制品不良率小于0.5%,生产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模多腔 平衡度 端子塑封 多目标优化 遗传算法 模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