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支撑活化三维分级多孔碳阳极的制备及其在MFCs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妹琼 郭文显 +4 位作者 肖红飞 张燕 蔡志泉 张敏 程发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494-3501,共8页
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可以从污水中直接回收能量的新型装置。然而,还有很多问题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其最大的困难在于输出功率密度低。阳极材料对于提高其功率密度和能量转换效率非常重要。本文基于生物质原料,利用化学试剂活化结合热处... 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可以从污水中直接回收能量的新型装置。然而,还有很多问题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其最大的困难在于输出功率密度低。阳极材料对于提高其功率密度和能量转换效率非常重要。本文基于生物质原料,利用化学试剂活化结合热处理,制备得到了一系列具有分级孔结构的自支撑活化三维碳基阳极。这种自支撑三维阳极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出色的传质扩散以及优良的微生物相容性。其中,6mol/L KOH溶液处理得到的三维阳极具有最优的电化学活性和最佳功率输出,其最大功率密度高达121.45W/m^3,是处理前的1.8倍。此研究为构筑高效功能三维碳基MFCs电极材料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三维 多孔碳 阳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子皮基多孔炭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妹琼 郭文显 +3 位作者 肖红飞 陈蒙蒙 张敏 程发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7-230,234,共5页
利用水热浸渍法,以柚子皮为前驱体,在KOH活化作用下制备得到分级多孔炭电极(HPC)。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材料的形貌和结构。采用循环伏安、恒定电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测试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材料呈现出由大... 利用水热浸渍法,以柚子皮为前驱体,在KOH活化作用下制备得到分级多孔炭电极(HPC)。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材料的形貌和结构。采用循环伏安、恒定电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测试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材料呈现出由大孔、微孔和中孔组成的多孔结构,当前驱体和KOH质量比在1∶9时,获得的HPC材料(HPC-9)的电化学性能最好。电化学测试表明,在5mV/s下,HPC-9质量比电容高达306F/g,是未活化样品的23.5倍。在10000次循环下HPC-9容量无衰减。因此,这种利用生物质制备的分级多孔炭具有优异的电容性能,可望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子皮 分级多孔炭 水热 浸渍法 电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镧/壳聚糖复合材料对模拟染料废水的吸附效果 被引量:6
3
作者 方伟成 赵智平 +3 位作者 梁逸扬 苏秋熙 吕奏演 萧浩锵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9-45,共7页
针对印染废水难处理的问题,将经镧改性的壳聚糖负载在粉煤灰上,制备出粉煤灰/镧/壳聚糖复合材料。考查了pH值、吸附时间、初始质量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其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利用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探讨其吸附机制。结... 针对印染废水难处理的问题,将经镧改性的壳聚糖负载在粉煤灰上,制备出粉煤灰/镧/壳聚糖复合材料。考查了pH值、吸附时间、初始质量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其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利用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探讨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粉煤灰/镧/壳聚糖复合材料对酸性橙溶液的吸附速率较快,6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且pH值为6时,投加量为8 g/L时,25℃的条件下吸附效果最好,脱色率达到90%以上。粉煤灰/镧/壳聚糖复合材料对酸性橙溶液的吸附更加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吸附速率方程,其吸附过程由化学吸附和颗粒内扩散共同控制,吸附过程为自发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壳聚糖 酸性橙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管控期间西安市人口分布演变及影响因素探测——基于多源时空大数据视角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凯旭 张帅兵 +2 位作者 黄晓军 李恩龙 武风奇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0-150,共11页
新冠疫情的"超常规"管控举措影响了城市人口分布,研究其演变规律有助于疫情管控期间城市人口活动规律认知、聚集趋势判断,以及指导精准化管控分区划分和场所差异化管控。基于百度热力和POI数据,采用人口密度指数、ESDA及地理... 新冠疫情的"超常规"管控举措影响了城市人口分布,研究其演变规律有助于疫情管控期间城市人口活动规律认知、聚集趋势判断,以及指导精准化管控分区划分和场所差异化管控。基于百度热力和POI数据,采用人口密度指数、ESDA及地理探测器,分析了西安市在2020年2-4月疫情管控期间的人口分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西安市人口密度值及人口密度波动幅度由一环向郊外递减,且人口数量及人口流动性逐渐恢复。与非疫情阶段相比,居民的日常活动周期未发生较大变化,但受复工后企业错峰午休以及居民减少外出影响,活动特征在局部表现不同。(2)西安市高、较高密度区逐渐增加,较低、低密度区持续减少,而随着疫情管控放开及复工复产推进,城市人口分布逐渐由"中心—外围"转变为"中心—外围、开发区延伸"的空间结构。同时,西安市人口分布呈现明显的高、低值聚集以及内热外冷圈层式特征,且随着人口活力的恢复,这种特征越来越显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防控导向型、防控—就业需求导向型、就业—消费需求导向型、购物—休闲需求导向型四种人口活动模式的特征。(3)西安市7类设施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强度为:住宅小区>餐饮设施>生活服务>医疗机构>购物服务>办公场所>公园广场,且住宅小区、餐饮设施、生活服务、医疗机构的影响强度逐渐减弱,购物服务、办公场所、公园广场的影响强度逐渐增强,指出疫情管控影响下城市配套设施与人口分布的耦合关系变化是影响西安市人口分布由相对分散变为更加聚集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人口分布 影响因素 时空大数据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下伏溶洞顶板安全厚度确定方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波 肖红飞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4-111,共8页
为解决溶洞与隧道间安全距离如何确定的问题,在研究现有动荷载下顶板安全厚度确定方法的基础上,推导出固支梁振动微分方程,建立隧道与溶洞间岩层失稳的双尖点突变模型,分析其失稳力学机制及破坏条件,得到安全厚度的非线性方程,并运用Mat... 为解决溶洞与隧道间安全距离如何确定的问题,在研究现有动荷载下顶板安全厚度确定方法的基础上,推导出固支梁振动微分方程,建立隧道与溶洞间岩层失稳的双尖点突变模型,分析其失稳力学机制及破坏条件,得到安全厚度的非线性方程,并运用Matlab进行迭代法编程求解;分析爆破振动强度、频率、围岩特性、隧道跨度等对安全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隧道与溶洞间岩层安全厚度是由岩层的内外因素共同决定;在同一振动荷载幅值下,安全厚度与振动频率呈非线性关系;在同一振动频率下,安全厚度与爆破振动荷载幅值呈线性关系;安全厚度随弹性模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随溶洞跨度的增加呈近似正比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溶洞 突变理论 失稳 顶板安全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