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的东莞市水资源可持续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方伟成 孙成访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28,共4页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结合水资源生态盈余和生态赤字、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数与水资源可持续指数,分析了东莞市2000~2011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趋势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结果表明,2000-2011年,东莞市人均...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结合水资源生态盈余和生态赤字、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数与水资源可持续指数,分析了东莞市2000~2011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趋势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结果表明,2000-2011年,东莞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上呈增长趋势,人均水资源承载力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导致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余逐渐减少,并出现生态赤字,东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足迹 水资源生态压力 水资源利用强度 水资源可持续性 东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春鸣 朱伟超 孙成访 《高等建筑教育》 2018年第3期61-64,共4页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文章分析了房屋建筑学课程特点及教学改革目标,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层面进行了改革实践。改革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法、基础...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文章分析了房屋建筑学课程特点及教学改革目标,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层面进行了改革实践。改革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法、基础性实践、设计性实践和综合性实践等方面。实践证明,改革实践在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有效作用,教学成效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屋建筑学 应用型本科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B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纳米粒子/Pd纳米线复合材料对乙醇的电催化氧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蔡志泉 张敏 +3 位作者 孟煜阳 陈妹琼 张燕 程发良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2-576,共5页
采用恒电位法在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中电沉积Pd纳米线阵列,再运用循环伏安法在Pd纳米线阵列表面沉积Pt纳米粒子制备出复合纳米材料电极。运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研究了该复合纳米材料电极对乙醇的电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t纳米... 采用恒电位法在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中电沉积Pd纳米线阵列,再运用循环伏安法在Pd纳米线阵列表面沉积Pt纳米粒子制备出复合纳米材料电极。运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研究了该复合纳米材料电极对乙醇的电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t纳米粒子/Pd纳米线复合电极相比于单独的Pd纳米线电极或Pt纳米粒子电极,对乙醇氧化有更高的电催化活性和很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纳米粒子 Pd纳米线 复合纳米材料 乙醇 电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限分析法的基坑支护入土深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和志 赵永清 陈春鸣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9-103,共5页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分析了基坑底部刚塑性三角形楔体ABC,BDE和对数螺旋线受剪区BCD 3个区域的速度场,建立了基坑底部塑性区的虚功率方程,据此推导出基坑抗隆起稳定安全性要求下的支护入土深度上限解和支护入土深度为t时的基坑抗隆起稳...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分析了基坑底部刚塑性三角形楔体ABC,BDE和对数螺旋线受剪区BCD 3个区域的速度场,建立了基坑底部塑性区的虚功率方程,据此推导出基坑抗隆起稳定安全性要求下的支护入土深度上限解和支护入土深度为t时的基坑抗隆起稳定性安全系数k。经工程实例验证可知,基坑支护入土深度上限解和抗隆起稳定性安全系数计算式合理,可为将来同类型的基坑支护入土深度计算提供参考和经验,并可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基坑底部土体稳定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支护 入土深度 极限分析法 上限解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ano-Pt/PdNWAs复合电极的甲醛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蔡志泉 张燕 +3 位作者 苏小欢 陈妹琼 张敏 程发良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05-2010,共6页
运用循环伏安法将Pt纳米粒子电沉积到Pd纳米线阵列上,制备出Pt纳米粒子/Pd纳米线阵列复合修饰金电极,从而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甲醛电化学传感器。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的形貌进行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对甲醛在... 运用循环伏安法将Pt纳米粒子电沉积到Pd纳米线阵列上,制备出Pt纳米粒子/Pd纳米线阵列复合修饰金电极,从而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甲醛电化学传感器。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的形貌进行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对甲醛在此传感界面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甲醛在该传感器上有较好的电化学响应。在0.02~1 mmol·L^-1范围内该甲醛的氧化峰电流与浓度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I(mA)=0.0124c(mmol·L^-1)+7.8486e-5,相关系数为0.999,检测限为0.0067 m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Pd纳米线 PT纳米粒子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_(10)-mim^+]Br^-固定HRP于Au/石墨烯复合材料电极表面的新型H_2O_2酶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燕 张敏 +3 位作者 陈妹琼 蔡志泉 孙二双 程发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26,共3页
利用长链离子液体特殊的性质,用其固定HRP于Au/graphene电极表面(Nafion/HRP/[C10-mim+]Br-/Au/Gr/GCE)组装成H2O2传感器。用透射电镜来表征Au/氧化石墨烯的形貌,金纳米颗粒很均匀的分散在石墨烯表面,并不存在团聚现像。电化学技术检测N... 利用长链离子液体特殊的性质,用其固定HRP于Au/graphene电极表面(Nafion/HRP/[C10-mim+]Br-/Au/Gr/GCE)组装成H2O2传感器。用透射电镜来表征Au/氧化石墨烯的形貌,金纳米颗粒很均匀的分散在石墨烯表面,并不存在团聚现像。电化学技术检测Nafion/HRP/[C10-mim+]Br-/Au/Gr修饰电极对H2O2的响应情况,显示修饰电极对H2O2有很好的响应,在H2O2浓度2.0×10-6~1.2×10-3 mol/L的范围内,还原电流与浓度存在线性关系(R=0.997),检测限为3.0×10-7 mol/L;另外传感器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选择性,为生物分子的检测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0-mim+]Br-·Au 石墨烯 H2O2 生物传感器 H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行为视角下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空间形态演化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珽 李郇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61,73,共8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崛起,其空间演变的特征及动力机制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利用RS与GIS技术方法,从整体角度展现和描绘了改革开放30年间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城镇空间形态由点状扩张到线状空间,再到形成密集发展带和都市... 自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崛起,其空间演变的特征及动力机制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利用RS与GIS技术方法,从整体角度展现和描绘了改革开放30年间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城镇空间形态由点状扩张到线状空间,再到形成密集发展带和都市建设圈层的动态演变过程,并从政策变化、城市规划调控等政府行为的角度解释该区空间发展演变的机制,以期为区域协调发展决策与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GIS 空间形态 政府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酸在纳米Pt/PdNWAs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 被引量:1
8
作者 蔡志泉 张敏 +2 位作者 程发良 陈妹琼 张燕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5-127,共3页
用多孔氧化铝为模板,通过恒电位法沉积制得钯(Pd)纳米线,再用循环伏安法在Pd纳米线表面沉积铂(Pt)纳米粒子,制得纳米Pt/PdNWAs复合催化剂,并用扫描电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Pt/PdNWAs电极相比PdNWAs电极和纳米Pt电极,对甲酸具有更... 用多孔氧化铝为模板,通过恒电位法沉积制得钯(Pd)纳米线,再用循环伏安法在Pd纳米线表面沉积铂(Pt)纳米粒子,制得纳米Pt/PdNWAs复合催化剂,并用扫描电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Pt/PdNWAs电极相比PdNWAs电极和纳米Pt电极,对甲酸具有更高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和稳定性,甲酸的浓度为1.00mol/L时,经直接途径氧化的峰电流达到12.33mA,而经间接途径氧化的峰电流达到10.85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纳米线 PT纳米粒子 甲酸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墙体材料生命周期能耗算法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龚平 汤蓉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2-65,共4页
分析了墙体材料能耗计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墙体材料的生命周期能源消耗状况,给出了具体的墙体材料能耗计算方法,并以加气混凝土为例进行了墙体材料生命周期能耗算法示例和结果分析。
关键词 墙体材料 生命周期 能源消耗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貌的钯纳米粒子的一步可控制备及其对氧还原的催化研究
10
作者 陈妹琼 郭文显 +4 位作者 张敏 蔡志泉 张燕 柳鹏 程发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5-116,24,共3页
采用恒电位法一步可控制备了不同形貌的钯纳米粒子,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分析了合成的钯纳米粒子的形貌及成分。使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制备得到的钯球和钯花在酸性和中性介质中的氧还原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钯纳米球和钯纳米花均表... 采用恒电位法一步可控制备了不同形貌的钯纳米粒子,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分析了合成的钯纳米粒子的形貌及成分。使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制备得到的钯球和钯花在酸性和中性介质中的氧还原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钯纳米球和钯纳米花均表现出较高的氧还原催化性能,其中钯球更有利于氧还原电位的正移,且钯球对氧还原的催化活性略高于钯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纳米粒子 电催化 氧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角柱端板连接节点有限元分析
11
作者 周超 王湛 《建筑技术》 2019年第6期740-743,共4页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强轴和弱轴连接均存在的空间端板连接角柱节点及仅强轴连接存在的平面端板连接节点模型,分析空间端板连接角柱节点与平面端板连接节点性能的差异和在空间荷载和平面荷载作用下,空间角柱节点强轴连接的初始...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强轴和弱轴连接均存在的空间端板连接角柱节点及仅强轴连接存在的平面端板连接节点模型,分析空间端板连接角柱节点与平面端板连接节点性能的差异和在空间荷载和平面荷载作用下,空间角柱节点强轴连接的初始转动刚度和弯矩承载力的变化。研究表明,与平面节点相比,空间角柱节点强轴方向的初始转动刚度和承载力均有大幅提高;与平面荷载相比,空间荷载作用下,空间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变化较小,但对节点域柱腹板产生不利影响,降低了空间角柱节点的弯矩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角柱节点 有限元分析 初始转动刚度 弯矩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机理研究及在桥面铺装中的应用
12
作者 黄秋锋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5年第2期159-160,共2页
通过试验了解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对聚丙烯纤维作用机理分析探讨。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作用机理 桥面铺装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质制备活化三维多孔碳及其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莎 詹晓涵 +3 位作者 郭文显 陈妹琼 张敏 程发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9-222,227,共5页
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能把污水中有机物蕴含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目前,相对低的输出功率密度限制了它的应用。开发高性能的阳极材料是解决途径之一。基于生物质秸秆利用Hummers氧化法结合抗坏血酸还原法制备了活化三维多孔碳... 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能把污水中有机物蕴含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目前,相对低的输出功率密度限制了它的应用。开发高性能的阳极材料是解决途径之一。基于生物质秸秆利用Hummers氧化法结合抗坏血酸还原法制备了活化三维多孔碳阳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所制备的材料的形貌、发现活化过程可以产生许多大小不一的孔结构,可有效帮助传质扩散。交流阻抗谱、循环伏安测试表明,活化可以大大提高三维多孔碳的电化学性能,基于活化三维多孔碳3DPC阳极所制备的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最大功率密度可达到1184.5W/m^3,远远高于改性前(774.8W/m^3)。此研究为构筑新型三维碳基阳极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多孔 碳材料 阳极 微生物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