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东莞运河污水的净化效果 被引量:23
1
作者 崔理华 楼倩 +4 位作者 周显宏 刘胜利 谭晓辉 刘壮 李华兴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88-1692,共5页
复合人工湿地系统是将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相组合,充分发挥各类型湿地特长,实现优势互补的一种更有效的污水净化系统。研究采用复合垂直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复合垂直下行流人工湿地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东莞运河的河道污水进行处理,... 复合人工湿地系统是将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相组合,充分发挥各类型湿地特长,实现优势互补的一种更有效的污水净化系统。研究采用复合垂直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复合垂直下行流人工湿地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东莞运河的河道污水进行处理,分别监测了两套不同复合人工湿地系统第一、二级湿地单元的出水情况,研究了不同时间段和一定的水力负荷下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河道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的二级湿地单元出水各指标明显优于一级湿地单元,复合垂直流-水平潜流湿地对东莞运河污水COD、BOD5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0.52%、69.21%和55.56%;复合垂直下行流湿地系统对TP的净化尤其突出,平均去除率达到72.62%,二级出水的质量浓度在0.10~0.60mg·L-1之间,对COD和BOD5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4.74%和60.63%。两种复合系统的出水浓度均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由此可见,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各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湿地系统,且更具稳定性和耐冲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垂直流-水平潜流 复合垂直下行流 净化效果 河道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龄垃圾渗滤液高氨氮的电化学氧化及其能耗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袁芳 代晋国 +1 位作者 范洪波 吕斯濠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59,共5页
针对垃圾渗滤液高氨氮、难生物降解的特点,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对含高浓度氨氮的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考察了不同电极材料、电流密度、Cl-质量浓度、pH、极水比等因素对渗滤液中高NH3-N去除的影响,分析了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能... 针对垃圾渗滤液高氨氮、难生物降解的特点,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对含高浓度氨氮的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考察了不同电极材料、电流密度、Cl-质量浓度、pH、极水比等因素对渗滤液中高NH3-N去除的影响,分析了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能耗和电流效率。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30 mA.cm-2、Cl-质量浓度5 000 mg.L-1、pH为8、极水比17.8 m2.m-3的条件下,以Ti/RuO2-IrO2-TiO2电极为阳极电解6 h后,NH3-N的去除率、电流效率和比能耗分别为99.9%、35%和91.9 kWh.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电化学氧化 氨氮 电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介质中吡咯的电化学聚合反应 被引量:12
3
作者 程发良 宁满霞 +1 位作者 莫金垣 戴晓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33,共4页
研究了扫描电位上限对循环伏安法制备聚吡咯膜性能的影响 ,吡咯在水溶液中于玻碳电极表面电化学聚合的起始电位为0.58V ,在聚吡咯 (Ppy)修饰电极表面聚合的起始电位为0.55V ,当聚合电位上限在0.80V以上时 ,Ppy的氧化还原反应可逆性变差 ... 研究了扫描电位上限对循环伏安法制备聚吡咯膜性能的影响 ,吡咯在水溶液中于玻碳电极表面电化学聚合的起始电位为0.58V ,在聚吡咯 (Ppy)修饰电极表面聚合的起始电位为0.55V ,当聚合电位上限在0.80V以上时 ,Ppy的氧化还原反应可逆性变差 ,同时 ,氧化电位过高将导致Ppy膜导电性能下降 ;研究了聚合介质对循环伏安法制备导电聚吡咯膜的影响 ,实时观察了吡咯 (Py)聚合过程溶液中质子含量的动态变化 ,发现Py聚合伴随有质子的掺杂 释放过程 ;结合Ppy膜的元素分析、ESR分析和IR光谱分析 ,总结出了水介质中电化学聚合高导电性聚吡咯膜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介质 吡咯 电化学聚合反应 聚吡咯 光谱电化学 循环伏安法 化学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市夏季大气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及硝基多环芳烃 被引量:6
4
作者 杨丹 兰善红 +1 位作者 马邕文 武秀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1-795,共5页
以东莞市2011年夏季不同区域的大气颗粒物为研究对象,定性定量分析了其中多环芳烃(PAHs)及硝基多环芳烃(NPAHs)的浓度、组成.采用特征比值法分析了PAHs及NPAHs的来源,并通过PEFs毒性评价法评价了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及硝基多环芳烃的BaP等... 以东莞市2011年夏季不同区域的大气颗粒物为研究对象,定性定量分析了其中多环芳烃(PAHs)及硝基多环芳烃(NPAHs)的浓度、组成.采用特征比值法分析了PAHs及NPAHs的来源,并通过PEFs毒性评价法评价了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及硝基多环芳烃的BaP等效毒性,估算出个体致癌指数.结果表明东莞市颗粒物上16种多环芳烃总含量在12.60—193.95 ng·m-3范围内,6种硝基多环芳烃的总含量在5.88—62.79 ng·m-3,隧道环境中多环芳烃及硝基多环芳烃的浓度最高.除隧道环境中颗粒物的等效毒性及个体致癌指数超标外,东莞市颗粒物上PAHs及NPAHs对人体均不构成严重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多环芳烃 硝基多环芳烃 毒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酸的电化学行为与测定 被引量:11
5
作者 程发良 莫金垣 戴晓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1-24,共4页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不同支持电解质溶液中烟酸的电化学行为。烟酸在玻碳电极表面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信号。在碱性介质中,烟酸被不可逆氧化,氧化产物具有电活性,可发生准可逆氧化还原反应;在酸性介质中,烟酸发生两步准可逆氧化还原...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不同支持电解质溶液中烟酸的电化学行为。烟酸在玻碳电极表面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信号。在碱性介质中,烟酸被不可逆氧化,氧化产物具有电活性,可发生准可逆氧化还原反应;在酸性介质中,烟酸发生两步准可逆氧化还原反应。结合红外、紫外光谱分析,提出了烟酸在不同酸度的介质中的电化学反应历程。并根据-0.13V处的氧化峰电流与烟酸浓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酸 电化学行为 循环伏安法 奶粉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硫酸固相反应中表面形貌与化学组成变化特性的表面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阮湘元 彭敏 +1 位作者 陈小明 蒋致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研究了粉煤灰在与H2SO4固相反应过程中表而形貌与组成变化特性。室温下反应约4h后,粉煤灰表面产生直径20—100nm的结晶颗粒并由此相互粘结,反应产生的水溶物可结晶成.花辨状铝铁硫酸盐。在150℃及以上...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研究了粉煤灰在与H2SO4固相反应过程中表而形貌与组成变化特性。室温下反应约4h后,粉煤灰表面产生直径20—100nm的结晶颗粒并由此相互粘结,反应产生的水溶物可结晶成.花辨状铝铁硫酸盐。在150℃及以上温度反应3h,粉煤灰表面生成大量硫酸盐结晶并由此紧密粘结,大颗粒表面产生纳米级圆形凹陷点,形貌几乎完全改变。固相反应过程中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变化特性揭示,粉煤灰是由可被硫酸剥离的硅、铝、铁等元素纯氧化物构成的聚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色散谱 扫描电镜 粉煤灰 表面分析 固相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在聚吡咯-十二烷基苯磺酸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 被引量:5
7
作者 程发良 宁满霞 +1 位作者 莫金垣 戴晓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15-118,共4页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血红素(Heme)在聚吡咯(Ppy)-十二烷基苯磺酸(DDSB)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探讨了影响血红素电化学反应速率的诸因素。并提出了用聚吡咯-十二烷基苯磺酸修饰电极测定的方法。结果表明:聚吡咯是血红素电子转移反...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血红素(Heme)在聚吡咯(Ppy)-十二烷基苯磺酸(DDSB)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探讨了影响血红素电化学反应速率的诸因素。并提出了用聚吡咯-十二烷基苯磺酸修饰电极测定的方法。结果表明:聚吡咯是血红素电子转移反应的稳定媒价体,血红素在聚吡咯-十二烷基苯磺酸修饰电极表面起准可逆氧化还原反应,-206.1mv处还原峰电流的1.5次微分与血红素浓度在5.0×10-6~1.0×10-8mol/L范围成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素 聚吡咯-十二烷基苯磺酸 修饰电极 直接电化学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销售小票与环境样品中双酚A的测定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洪伟 罗群 +3 位作者 叶领云 王艳捷 黎敏珍 曾燕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09-2210,共2页
双酚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在罐头、饮料包装、奶瓶、水瓶、牙齿填充物等物品中密封胶,以及眼镜片、销售小票等数百种日用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接触十分频繁的化学物质之一.双酚A具有模拟雌激素的效果,对... 双酚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在罐头、饮料包装、奶瓶、水瓶、牙齿填充物等物品中密封胶,以及眼镜片、销售小票等数百种日用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接触十分频繁的化学物质之一.双酚A具有模拟雌激素的效果,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对于环境激素双酚A的检测,主要有分光光度法、毛细管电泳法、色谱法以及电位分析法等,其中以色谱法使用较为广泛,应用于接触性食品包装、塑料制品等样品的报道较多,而鲜有有关销售小票样品的报道.本文采样高效液相色谱法,成功测定了常见销售小票中双酚A的含量;同时,应用改进的分析方法,检测了环境样品(包括地表水样和河流底泥)中双酚A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销售小票 环境样品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fion膜修饰无分离步骤的IgM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周亚民 王永东 +2 位作者 王桦 吴朝阳 沈国励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0-23,共4页
发展了一种基于Nation膜修饰电极构制的无分离步骤的异相免疫分析法,羊抗人IgM抗血清和邻氨基酚通过Nation膜固定在电极表面,形成生物敏感膜。采用竞争吸附免疫分析法,以HRP—IgM作标记物,只有结合在生物敏感膜的酶标物才能催化邻... 发展了一种基于Nation膜修饰电极构制的无分离步骤的异相免疫分析法,羊抗人IgM抗血清和邻氨基酚通过Nation膜固定在电极表面,形成生物敏感膜。采用竞争吸附免疫分析法,以HRP—IgM作标记物,只有结合在生物敏感膜的酶标物才能催化邻氨基酚与H2O2的反应,产生电分析信号,从而与游离在溶液里的酶标物区分开。因此分析过程勿需洗脱步骤,简化了分析过程,在优化的条件下,对IgM的检测范围为0.07~1.8mg/L。该分析技术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分离步骤 免疫传感器 Nation膜修饰电极 I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文建国 周震涛 陈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911-916,共6页
电化学电容器具有良好的脉冲充放电性能和大容量储能性能,是一种介于常规电容器和蓄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装置,应用前景非常广泛.目前用于制备电化学电容器的极化电极材料主要分为碳素材料、金属氧化物材料和导电聚合物材料.本文综述了电... 电化学电容器具有良好的脉冲充放电性能和大容量储能性能,是一种介于常规电容器和蓄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装置,应用前景非常广泛.目前用于制备电化学电容器的极化电极材料主要分为碳素材料、金属氧化物材料和导电聚合物材料.本文综述了电化学电容器的储能原理、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质,并介绍了上述三类电化学电容器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电容器 超级电容器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_2/乙炔黑的超声化学制备与性能
11
作者 文建国 阮湘元 周震涛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5-277,共3页
分别采用超声化学法和化学混合法制备了MnO2/乙炔黑复合电极材料。XRD结果显示:超声化学法制备的粉体呈-αMnO2结构,化学混合法制备的粉体为无定形结构。SEM和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超声辐射可促使MnO2与导电剂颗粒均匀分散,并能改善电极... 分别采用超声化学法和化学混合法制备了MnO2/乙炔黑复合电极材料。XRD结果显示:超声化学法制备的粉体呈-αMnO2结构,化学混合法制备的粉体为无定形结构。SEM和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超声辐射可促使MnO2与导电剂颗粒均匀分散,并能改善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动力学可逆性,当乙炔黑含量为15%时,可使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比电容提高两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化学 MNO2 乙炔黑 电化学电容器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洛西林钠的电化学行为与测定
12
作者 宁满霞 程发良 吴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2-113,共2页
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美洛西林钠的电化学行为;在0.2mol/LKCl-0.001mol/LHCl底液中,美洛西林钠在滴汞电极上有一灵敏的还原峰(峰电位-0.7V),峰电流与扫描速度成正比,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10-4~1.0×10-2g/L... 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美洛西林钠的电化学行为;在0.2mol/LKCl-0.001mol/LHCl底液中,美洛西林钠在滴汞电极上有一灵敏的还原峰(峰电位-0.7V),峰电流与扫描速度成正比,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10-4~1.0×10-2g/L,检出限为1.0×10-4g/L;方法可直接用于美洛西林钠样品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洛西林钠 电化学行为 测定 循环伏安法 线性扫描伏安法 β-酰胺类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思想指导下的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13
作者 彭敏 兰善红 赵鸿斌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1-193,共3页
为了强化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化学实验中运用统筹思想,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统筹实验步骤、统筹实验方法、统筹实验附属工作和统筹实验空间,大幅度提高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和工作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目的、实... 为了强化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化学实验中运用统筹思想,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统筹实验步骤、统筹实验方法、统筹实验附属工作和统筹实验空间,大幅度提高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和工作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技能,实现专业技能训练与统筹思维综合素质培养双丰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思想 化学实验 综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Mn1-nOx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结构与电化学电容特性
14
作者 文建国 周震涛 阮湘元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59-862,共4页
为了提高钌基复合电极材料的性价比,首次采用氧化共沉淀法制备出RunMn1-nOx新型电化学电容器复合电极材料。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该复合材料由氧化钌-二氧化锰组成。X射线衍射实验显示材料的晶态结构与热处理温度有关,且温度对... 为了提高钌基复合电极材料的性价比,首次采用氧化共沉淀法制备出RunMn1-nOx新型电化学电容器复合电极材料。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该复合材料由氧化钌-二氧化锰组成。X射线衍射实验显示材料的晶态结构与热处理温度有关,且温度对材料的电化学电容性有影响。循环伏安(CV)以及计时电位测试结果表明RunMn1-nOx复合电极材料比纯MnO2电极材料具有更好电化学电容性和导电性,掺杂9%(质量分数)的钌可显著地提高金属氧化物复合电极材料的性价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电容器 电化学电容性 氧化钌 氧化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基聚吡咯修饰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及化学性能
15
作者 程发良 莫金垣 戴晓云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579-581,共3页
用循环伏安法(CV)制备了聚吡咯亚硝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表征了电极的性能。在10-1~5×10-5mol/L浓度范围内电极电位与亚硝酸根离子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斜率51mV/PNO-2。观察了NO-2在PPy膜... 用循环伏安法(CV)制备了聚吡咯亚硝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表征了电极的性能。在10-1~5×10-5mol/L浓度范围内电极电位与亚硝酸根离子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斜率51mV/PNO-2。观察了NO-2在PPy膜中掺杂-去掺杂过程,从而验证了电极响应是基于掺杂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离子选择电极 掺杂机理 亚硝酸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亲水超疏油原理的网膜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6
作者 袁腾 陈卓 +3 位作者 周显宏 涂伟萍 胡剑青 王锋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43-1951,共9页
综述了基于超亲水超疏油原理的网膜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构筑超亲水超疏油网膜的理论基础及膜分离原理,膜的基本性能及影响因素,液桥原理在超亲水超疏油膜中的应用以及该类膜的结构、制备... 综述了基于超亲水超疏油原理的网膜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构筑超亲水超疏油网膜的理论基础及膜分离原理,膜的基本性能及影响因素,液桥原理在超亲水超疏油膜中的应用以及该类膜的结构、制备的原材料和制备的基本方法。然后全面综述了刺激响应超亲水超疏油膜,超亲水及水下超疏油膜,无机结晶纳米线超亲水超疏油膜,分子刷结构超亲水超疏油膜及可用于含油乳液分离的网膜等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膜分离的基本理论,制备膜的原材料、膜通量、膜寿命及应用范围等,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润湿性 微纳二元粗糙结构 刺激响应 重组装 薄膜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丙烯酸酯改性对水性醇酸树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袁腾 刘文济 +3 位作者 赵韬 周显宏 王锋 涂伟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28-2032,共5页
以亚麻油、甘油、苯酐、顺酐为原料合成醇酸树脂,并利用环氧树脂、苯乙烯以及丙烯酸单体对所合成的醇酸树脂进行改性,得到一种环氧丙烯酸改性水性醇酸树脂。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合成过程中每一步骤所得到的产物的结构,证明了成功在醇酸... 以亚麻油、甘油、苯酐、顺酐为原料合成醇酸树脂,并利用环氧树脂、苯乙烯以及丙烯酸单体对所合成的醇酸树脂进行改性,得到一种环氧丙烯酸改性水性醇酸树脂。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合成过程中每一步骤所得到的产物的结构,证明了成功在醇酸树脂链段上引入了改性链段;以热重分析和凝胶色谱考察了改性前后的醇酸树脂的性能,结果表明,偏酐与环氧丙烯酸改性后的醇酸树脂分子量及分散度都有所增加,其中环氧/AA/St改性的醇酸树脂分子量最大,分子量分布最宽,环氧/AA/St改性的醇酸树脂耐热性能得到了改善。最后对漆膜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水分散性方面,环氧/AA/St改性醇酸略弱于偏酐改性醇酸,产物粘度也相对较大,但是其稳定性、漆膜的附着力、耐水性以及耐盐水性能等与偏酐改性醇酸相比都明显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丙烯酸 改性 水性醇酸树脂 热分析 性能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固低黏羟基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8
作者 袁腾 王锋 +2 位作者 胡剑青 涂伟萍 周显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77-2281,2294,共6页
介绍了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水分散规律及原理、溶液聚合的溶剂及水分散的助溶剂的选用方法。综述了制备高固体分低黏度羟基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提高聚合温度、选用过氧化二叔戊基等引发剂合成低分子量低交联度聚合物;合... 介绍了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水分散规律及原理、溶液聚合的溶剂及水分散的助溶剂的选用方法。综述了制备高固体分低黏度羟基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提高聚合温度、选用过氧化二叔戊基等引发剂合成低分子量低交联度聚合物;合成核壳结构或以叔碳酸缩水甘油酯、叔碳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环己酯等功能单体合成枝化结构羟基丙烯酸树脂;采用多步聚合工艺制备具有特殊结构或较低分子量的共聚物,并对其原理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总结了羟基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耐水耐溶剂性、稳定性、成膜性等;并对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主要包括树脂结构、成膜机理、涂料配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固体分 低黏度 羟基 水分散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果实中微量元素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35
19
作者 程发良 宁满霞 +1 位作者 莫金垣 梁业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76-678,共3页
研究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荔枝果实中多种微量元素的条件 ;测定了东莞地区不同生长时期三月红品种荔枝中Al,Ba ,Cr ,Mg ,Mn ,Sr ,Mo ,Pb ,Se ,Zn ,Fe,Cu ,Ca等十三种元素在果皮、果核、果肉中的分布 ,方法的相对标准偏... 研究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荔枝果实中多种微量元素的条件 ;测定了东莞地区不同生长时期三月红品种荔枝中Al,Ba ,Cr ,Mg ,Mn ,Sr ,Mo ,Pb ,Se ,Zn ,Fe,Cu ,Ca等十三种元素在果皮、果核、果肉中的分布 ,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介于 1 3%~ 4 9% ,平均回收率为 89%~ 12 4 % ,分析结果较为满意 ;同其它地区荔枝进行比较 ,发现东莞地区荔枝果实中Mo元素的含量明显低于其它地区 ,为合理施肥和充分利用土壤肥力提供植株方面的依据。荔枝果实中锌、铁、镁、钙等人体必需生命元素含量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果实 微量元素 ICP-AES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对高固含羟基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黏度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袁腾 杨卓鸿 +3 位作者 周显宏 胡剑青 涂伟萍 王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91,96,共6页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羟基丙烯酸树脂(PHA),以内乳化法将其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了羟基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以凝胶渗透色谱仪测试了所合成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以旋转黏度计测试了水分散体的黏度,以红外光谱仪表征了树脂的结构;研究了...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羟基丙烯酸树脂(PHA),以内乳化法将其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了羟基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以凝胶渗透色谱仪测试了所合成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以旋转黏度计测试了水分散体的黏度,以红外光谱仪表征了树脂的结构;研究了聚合溶剂对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和水分散体黏度的影响,助溶剂种类及用量对水分散体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为溶剂、二叔丁基过氧化物为引发剂在120℃合成的PHA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当溶剂用量为70%,聚合完成后抽溶剂55%后可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000的PHA;以内乳化法将上述PHA分散于去离子水中,控制固含量为45%,当以乙二醇丁醚∶100#溶剂油=1∶1为混合助溶剂,助溶剂用量为30%时,所得水分散体黏度最小,为1000mPa·s;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得到了目标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 助溶剂 羟基丙烯酸树脂 水分散体 相对分子质量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