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半周加热半周绝热的熔盐吸热管传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26
- 1
-
-
作者
杨敏林
杨晓西
丁静
杨小平
-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强化传热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莞理工学院分布式能源系统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工学院
-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07-1012,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76020)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6AA05010503)
-
文摘
建立了描述半周加热、半周绝热的不均匀热流边界条件下熔盐吸热管内热传导与热对流换热的数值模型,模型考虑了管壁导热和熔盐的变物性。采用Fluent软件,通过求解三维N-S方程和能量方程,对熔盐吸热管的传热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在熔盐吸热传热实验平台上进行了试验研究。模拟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揭示了熔盐吸热管在高温、高热流密度条件下的管内流速和温度分布规律及其换热特性,为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熔盐吸热器的设计和运行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
关键词
熔盐吸热器
半周加热
数值模拟
传热实验
-
Keywords
molten salt receiver
semi circumference heat
numerical simulation
heat transfer experiment
-
分类号
TK513.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
-
题名槽式集热器与燃气锅炉联合驱动的双效型溶液再生系统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左远志
杨晓西
丁静
-
机构
东莞理工学院东莞分布式能源系统研究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59-1561,1567,共4页
-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7007732)
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7108101016)资助
-
文摘
提出了一种太阳能槽式集热器与燃气锅炉联合驱动来实现沸腾蒸发式再生与非沸腾蒸发式再生的双效型溶液再生系统。采用集总参数法建立了填料塔再生的稳态传热传质简化数学模型,分析了两种进口条件对其再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填料塔采用冷空气再生高温稀溶液进口条件的再生效果优于采用热空气再生低温稀溶液,这为该流程设计提供了依据。该双效再生方法能使系统稳定运行、保证溶液再生浓度以及提高能源利用率。
-
关键词
槽式太阳能
溶液除湿空调
溶液再生
沸腾式再生
填料塔
-
Keywords
solar trough
liquid desiccant air conditioning(LDAC)
liquid regeneration
boiling regeneration
packed-type dehumidifier
-
分类号
TK229.8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TE966.0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
-
题名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吸热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 3
-
-
作者
杨敏林
杨晓西
左远志
-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强化传热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莞理工学院东莞分布式能源系统研究中心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10期2632-2640,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76020)资助
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东科[2007]1号22项)资助
-
文摘
近年来,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大量实验和运行数据充分证明了其技术可行性和商业应用前景。文中较系统的回顾了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吸热器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对应用较为广泛的熔盐吸热器、空气吸热器及水/蒸汽吸热器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展望了我国开展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应用研究的发展方向。
-
关键词
太阳能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
吸热器
-
Keywords
solar energy solar power tower receiver
-
分类号
TK51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
-
题名绕椭圆柱管束的流动与传热特性
被引量:4
- 4
-
-
作者
梁才航
杨永旺
黄斯珉
-
机构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分布式能源系统研究中心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592-3597,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6032)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2GXNSFAA053197)
广西科技开发项目(11107020-11)
-
文摘
椭圆柱管束换热器在工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采用一种简单合理的自由表面模型深入研究了流体绕流椭圆柱管束的流动与传热问题。通过适体坐标转换方法在非规则流道截面上求解出动量与热量传递控制方程,获得了等壁温条件下的流道内的阻力系数和努塞尔数等准则数,并且和文献值进行了对比。文献值和模拟值之间的最大绝对误差小于3.5%,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正确的。利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流动方向、椭圆柱横截面形状、管束结构参数以及壁面边界条件对绕流椭圆柱管束的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影响。获得了等壁温和等热流密度条件下的阻力系数和平均努塞尔数。这些准则数为椭圆柱管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
关键词
椭圆柱管束
流体流动
传热
自由表面模型
-
Keywords
elliptical cylinder tube bank fluid flow heat transfer free surface model
-
分类号
TK1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