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TI技术对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黑质和岛叶的脑微结构变化的初步研究
1
作者 臧任丽 王红 +4 位作者 潘伟 叶丽丽 丰一 韦玉新 郑晓林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18,共6页
目的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探讨帕金森病冻结步态(Parkinson's disease with freezing of gait,PD-FOG)患者黑质和岛叶的脑微结构变化。材料与方法纳入35例PD-FOG患者为病例组,24名健康对照(healthy c... 目的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探讨帕金森病冻结步态(Parkinson's disease with freezing of gait,PD-FOG)患者黑质和岛叶的脑微结构变化。材料与方法纳入35例PD-FOG患者为病例组,24名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DTI扫描,获得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参数图像,分别测量黑质和岛叶区域FA值,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FA值的差异性,并分析与PD运动症状相关量表评分的关联性。结果PD-FOG组的两侧黑质和岛叶FA值与HC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FOG组左侧岛叶FA值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其次是右侧黑质FA值、左侧黑质FA值、右侧岛叶FA值,其AUC值分别为0.849、0.812、0.789、0.657。黑质和岛叶FA值与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的相关性分析中,右侧黑质FA值(r=-0.693,P=0.005)、左侧黑质FA值(r=-0.638,P=0.014)、左侧岛叶FA值与UPDRS量表评分具有负相关性(r=-0.516,P=0.014),右侧岛叶FA值与UPDRS量表评分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不仅能够反映PD-FOG患者黑质和岛叶区域脑微结构改变,而且可以揭示FA值的变化与UPDRS评分的相关性,为临床对PD患者预防和干预冻结步态的发生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冻结步态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黑质 岛叶 各向异性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分析肠梗阻腹腔积液 被引量:6
2
作者 洪居陆 唐秉航 +3 位作者 李慧 张丽萍 张雪林 高明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5-259,共5页
目的探讨CT发现腹腔积液对于诊断不同阶段肠梗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4例肠梗阻患者的CT资料,按肠壁缺血程度对129例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例进行分组:A组(MIO,无肠缺血),B组(SIO早期,有肠缺血),C组(SIO晚期,有肠坏死或... 目的探讨CT发现腹腔积液对于诊断不同阶段肠梗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4例肠梗阻患者的CT资料,按肠壁缺血程度对129例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例进行分组:A组(MIO,无肠缺血),B组(SIO早期,有肠缺血),C组(SIO晚期,有肠坏死或穿孔),统计各组腹腔积液检出率、位置、量及CT值差异。结果 A、B、C组CT腹腔积液检出率分别为51.16%(22/43)、87.10%(27/31)和85.45%(47/55),总体差异、A组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肝周及肠间隙腹腔积液检出率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周腹腔积液检出率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肠间隙腹腔积液检出率A组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处腹腔积液检出率及脾周、结肠旁沟、盆腔腹腔积液检出率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腹腔积液量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积液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积液是肠梗阻常见征象。CT是否检出腹腔积液及积液量不是评估肠梗阻肠壁血运状况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腹腔积液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对兔肝VX2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许开元 邹英华 +1 位作者 齐宪荣 胡国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目的观察阿霉素海藻酸钠微球对兔VX2肝移植瘤的化疗栓塞术后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于肝左叶植入VX2肿瘤组织块,建立肝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开腹游离肝动脉,经肝动脉楔入法分别给予空白海藻酸钠微球(A组... 目的观察阿霉素海藻酸钠微球对兔VX2肝移植瘤的化疗栓塞术后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于肝左叶植入VX2肿瘤组织块,建立肝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开腹游离肝动脉,经肝动脉楔入法分别给予空白海藻酸钠微球(A组)、阿霉素海藻酸钠微球(B组)、超液化碘油(C组)、超液化碘油+阿霉素(D组),对照组(E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后第3周将所有实验动物处死,取肿瘤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结果及微血管密度(MVD)计数情况。结果A、B、C、D、E五组间VEGF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67%、50.00%、100%、83.33%、66.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VD计数分别为55.36±7.02、41.27±8.45、82.42±6.23、67.81±11.42、62.46±7.54,C组MVD值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MVD值低于D组(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VEGF与MVD相关系数为0.726(P<0.01)。结论阿霉素海藻酸钠微球化疗栓塞可使兔VX2肝移植瘤VEGF表达和MVD数目下降,但不排除其快速闭塞肿瘤血管,导致肿瘤明显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海藻酸钠 化疗栓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隆乳材料及隆乳术后并发症的全数字化钼靶摄影及MR表现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强 胡国栋 王晓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77-1580,共4页
目的分析隆乳材料及隆乳术后并发症的MR及全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FFDM)表现,观察MR及FFDM在乳腺假体植入术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收集43例经MR和(或)FFDM检查的隆乳术后患者,分析不同类型假体的MR及FFDM表现。结果①水凝胶假体33例,MR明... 目的分析隆乳材料及隆乳术后并发症的MR及全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FFDM)表现,观察MR及FFDM在乳腺假体植入术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收集43例经MR和(或)FFDM检查的隆乳术后患者,分析不同类型假体的MR及FFDM表现。结果①水凝胶假体33例,MR明确显示66只乳房内液态假体的信号、形态、位置、假包膜及向周围组织渗漏情况;FFDM检查显示液态假体受腺体类型、注射位置、注射量及渗漏情况影响较大,部分病例显示不清。②自体脂肪3例:MR显示其中3只乳内见脂肪信号,1只乳感染并脓肿形成。FFDM显示6只乳房内见不同程度和形态的钙化;③硅胶假体3例:MRI可清楚显示其包膜及内部结构;④硅胶/水凝胶双假体4例:MR显示其中7只假乳包膜挛缩,周围散在液态假体信号。FFDM对两种假体内部及边缘情况显示欠佳。结论与FFDM比较,MR是评价乳腺假体植入术后情况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植入物 磁共振成像 全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磨玻璃结节内血管征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叶丽丽 舒小钢 +3 位作者 何祥发 藏任丽 韦玉新 郑晓林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85-989,共5页
目的:探讨HRCT图像上肺磨玻璃样结节(GGN)内血管征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或随诊显示病灶消失的109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其中良性结节44例,恶性结节65例。观察指标... 目的:探讨HRCT图像上肺磨玻璃样结节(GGN)内血管征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或随诊显示病灶消失的109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其中良性结节44例,恶性结节65例。观察指标为结节的主要CT征象(大小、密度、分叶、毛刺、空气支气管征和胸膜凹陷征)、结节内出现血管的例数及各项血管征像[包括血管穿行、血管的数量、种类(肺动脉或肺静脉)及异常形态学征象(僵硬、增粗、扭曲、聚集或截断)]。对良、恶性GGN组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良性和恶性GGN组的结节大小、密度、分叶、毛刺、空气支气管征和胸膜凹陷征这6个CT征象出现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GGN组血管征出现率高于良性GGN组(66.15%vs.43.1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GGN组出现血管征的43例与良性GGN组出现血管征的19例进行比较,GGN内血管数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GGN内肺动脉与肺静脉同时出现率明显高于良性GGN(41.86%vs.21.05%);血管的异常形态学征象(血管僵硬、增粗、扭曲、聚集或截断)在恶性GGN中的出现率明显高于良性GGN(53.49%vs.26.32%),尤其形态异常的血管是肺静脉时在恶性与良性GGN组中的出现率分别为65.22%和40.00%;以上指标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3例恶性结节同时具有血管征象和异常CT征象(毛刺、分叶、支气管充气征及胸膜凹陷征)的比例分别为41.86%、65.12%、23.26%、69.77%,19例良性结节同时具有血管征象与毛刺、分叶、支气管充气征及胸膜凹陷征的比例分别为10.53%、15.79%、0%、10.53%,表明恶性GGN中结节的各项CT征象与各种血管征象同时出现的例数多于良性GGN。结论:CT图像上显示的肺GGN内血管征结合结节的形态学征象有助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当结节内血管出现僵硬、增粗、扭曲、聚集或截断等异常征象,尤其是出现异常形态的血管为肺静脉时,提示结节为恶性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磨玻璃样结节 血管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对640层CT冠状动脉成像辐射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彬 高芳琴 +3 位作者 夏斌丽 范林 雷励团 张雪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 探讨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降低心率对640层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辐射剂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收集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60例患者,患者静息心率均≥80次/min,检前口服25~50 mg酒石酸美托洛尔,根据扫描时患者心率分为3组,A组心率<65次/mi... 目的 探讨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降低心率对640层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辐射剂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收集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60例患者,患者静息心率均≥80次/min,检前口服25~50 mg酒石酸美托洛尔,根据扫描时患者心率分为3组,A组心率<65次/min,B组心率65~80次/min,C组心率80~90次/min,每组各20例.对各组的图像质量评分、辐射剂量(E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0、0.717,P>0.05).A、B组ED分别比C组降低72.1%、44.6%,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E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171、-29.051、-19.010,P<0.05).结论 640层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在降低心率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酒石酸盐类 美托洛尔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病变MRI检查与全数字化钼靶摄影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强 胡国栋 +1 位作者 况军 黎见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2-294,共3页
目的比较研究MRI与全数字化X线钼靶摄像(FFDM)发现病变及良恶性病变鉴别方面的诊断能力。方法收集2007年2月~2008年10月间41例47个病灶(恶性20,良性27)乳腺病变患者,术前及病理检查前均经过MRI检查及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检查序列T1WI、T... 目的比较研究MRI与全数字化X线钼靶摄像(FFDM)发现病变及良恶性病变鉴别方面的诊断能力。方法收集2007年2月~2008年10月间41例47个病灶(恶性20,良性27)乳腺病变患者,术前及病理检查前均经过MRI检查及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检查序列T1WI、T2WI的压脂、DWI及3DTHRIVE动态增强。结果将影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对照,二者的检出率分别为97.87%(46/47)、74.46%(35/47)(P<0.01);两种检查方法对恶性病变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70.00%(14/20)、80.00%(24/27)(P>0.05),62.96%(17/27)、88.89%(24/27)(P<0.05),65.96%(31/47)、85.11%(40/47)(P<0.05)。结论乳腺病变检查各项指标相比较,MRI优于FFDM,二者间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变 核磁共振成像 全数字化钼靶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结核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12
8
作者 袁明远 包相华 +2 位作者 韦玉新 黄社磊 胡国栋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38-940,共3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结核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1例肾上腺结核患者的CT资料和临床资料。重点分析钙化特点与强化特点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21例均行CT平扫,13例同时行CT增强扫描。结果:单侧发病4例,双侧发... 目的:探讨肾上腺结核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1例肾上腺结核患者的CT资料和临床资料。重点分析钙化特点与强化特点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21例均行CT平扫,13例同时行CT增强扫描。结果:单侧发病4例,双侧发病17例。肾上腺存在并体积增大10例,肾上腺存在并体积缩小2例,失去肾上腺正常形态9例。有钙化密度病灶15例,无钙化低密度病灶6例。全部13例增强扫描病例均出现明显边缘强化。21例中有5例误诊。结论:肾上腺结核多双侧发病,病灶边缘强化和钙化是较特征性CT表现,其程度与病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内分泌系统 肾上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在肠道急腹症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9
作者 朱浪涛 包相华 +4 位作者 王彬 胡国栋 高芳琴 洪居陆 黄社磊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88-891,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肠道急腹症病因诊断中价值。方法:对46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肠道急腹症病例资料行64层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重组方法为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结果...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肠道急腹症病因诊断中价值。方法:对46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肠道急腹症病例资料行64层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重组方法为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结果:46例病例中,肠道肿瘤22例、肠道炎性病变11例、憩室5例、淋巴瘤2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1例、肠坏死1例、麻痹性肠梗阻伴全内脏转位1例、单纯性肠扭转1例、腹壁疝及闭孔疝各1例;其中64层螺旋CT准确诊断(定位定性)40例,诊断符合率87.0%,4例结肠癌误诊为炎性病变,漏诊脂肪瘤及肠穿孔各1例。结论:64层螺旋CT扫描及重组图像对肠道病变显示直观、准确,对肠道急腹症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成像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纵隔神经内分泌癌一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洪居陆 胡国栋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2-552,共1页
关键词 纵隔神经内分泌癌 影像学资料 神经特异性 病例报道 病理证实 病例资料 月经异常 常规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结核的CT表现对比分析及其鉴别诊断 被引量:7
11
作者 袁明远 江治民 +1 位作者 包相华 胡国栋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69-871,共3页
目的:探讨CT对腹膜结核及腹膜转移癌和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腹膜结核(组A)、20例炎性腹腔积液(组B)和11例腹膜转移癌(组C)的影像资料,对照分析3组病例的CT表现,重点分析各组腹腔积液的... 目的:探讨CT对腹膜结核及腹膜转移癌和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腹膜结核(组A)、20例炎性腹腔积液(组B)和11例腹膜转移癌(组C)的影像资料,对照分析3组病例的CT表现,重点分析各组腹腔积液的密度、分布特点以及肠系膜、大网膜、腹膜增厚的形态学特点,并总结腹膜结核的CT表现,结合文献讨论其鉴别诊断。结果:腹膜结核组与腹膜炎组在大网膜、肠系膜形态改变的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腹膜结核组与转移癌组在腹腔积水范围和腹膜增厚的形态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腹膜结核CT表现为较有特征的腹膜钙化和腹膜轻度均匀增厚,结合临床可与细菌性腹膜炎、腹膜转移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炎 结核性 细菌性腹膜炎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CT血管成像在冠状动脉弹性研究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许开元 胡国栋 +3 位作者 王彬 朱浪涛 何祥发 肖丹丹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49-1353,共5页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测量和计算冠状动脉相关弹性参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09年10月本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患者资料共86例,通过测量冠状动脉344节段在收缩期、舒张期的动脉管径变化,分析冠状动脉各段相...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测量和计算冠状动脉相关弹性参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09年10月本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患者资料共86例,通过测量冠状动脉344节段在收缩期、舒张期的动脉管径变化,分析冠状动脉各段相关动脉弹性参数及其与脉压及平均动脉压的相关性,分析冠状动脉顺应性与收缩压的相关性,包括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结果:冠状动脉各支血管顺应性参数间存在差别,Friedman T检验,P=0.001,冠状动脉各支血管顺应性与脉压及平均动脉压呈负相关,其余冠状动脉弹性相关参数与脉压及平均动脉压相关性较差;冠状动脉顺应性与收缩压呈负相关(P〈0.05)。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作为一种冠状动脉管腔测量的有效方法,冠状动脉顺应性可较好反映正常冠状动脉血管壁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扫描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彬 付强 +4 位作者 许开元 胡国栋 高芳琴 朱浪涛 谢江其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两组不同螺距及球管旋转时间对64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血管联合扫描的影响,以获得合理的扫描参数。方法:随机选择临床疑有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40例,随机分成A组(球管旋转时间0.5s/r,螺距1.0)、B组(球管选旋转时间0.75s/r,螺... 目的:通过对比两组不同螺距及球管旋转时间对64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血管联合扫描的影响,以获得合理的扫描参数。方法:随机选择临床疑有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40例,随机分成A组(球管旋转时间0.5s/r,螺距1.0)、B组(球管选旋转时间0.75s/r,螺距0.8),其他扫描参数不变,根据颈动脉、颈静脉远、中、近各段CT强化值,综合对比不同扫描参数对成像的影响。结果:40例患者图像均能重建并进行诊断,对头、颈部动脉的显示,A组较B组更能有效避免静脉显影的干扰。结论:利用64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血管联合扫描,选择合理的扫描参数,可在动脉期内完成扫描,有效减少静脉成像对动脉成像的干扰,获得较为单纯的动脉期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颈动脉 颈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颌面部血管瘤五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浪涛 许开元 +3 位作者 王彬 胡国栋 高芳琴 范林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颌面部血管瘤 婴儿 病例资料 激素治疗 部分坏死 肿物 鼻部 强的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图像对人体肝副裂的观察研究
15
作者 何祥发 邱银汝 +5 位作者 王茹 叶丽丽 梁明 庞瑜 潘伟 刘斯润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肝副裂的CT影像,以期提高对肝副裂的认识,避免误诊及手术损害。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12月东莞康华医院1449例上腹部CT,观察肝副裂的检出率及影像表现,记录其分布及形态。结果1449例CT中共检出205例具有肝副裂,其CT发... 目的总结分析肝副裂的CT影像,以期提高对肝副裂的认识,避免误诊及手术损害。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12月东莞康华医院1449例上腹部CT,观察肝副裂的检出率及影像表现,记录其分布及形态。结果1449例CT中共检出205例具有肝副裂,其CT发现率为14.1%(205/1449),其中男性125例(61%),女性80例(39%),不同性别肝副裂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592,P>0.05);所检出肝副裂分布以肝右前叶下段发生率最高(55%);随着年龄的增长,肝副裂的数目、长度、宽度随之增加,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副裂CT影像可表现为波浪型(24例)、膈褶型(5例)、楔型(107例)、沟型(68例)及不规则型(1例)。结论肝副裂在人群中分布广泛,多排螺旋CT可有效地观察到肝副裂的存在,了解其形态、分布特点,有助于减少对肝副裂的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肝副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一例
16
作者 黄社磊 洪居陆 胡国栋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间变性 颅脑CT检查 无意识障碍 病例资料 头晕症状 枕部疼痛 视物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